又腫又痛又流血! 請你這樣做痔瘡不發作

▲有苦難言的毛病—痔瘡(圖/照護線上)

▲有苦難言的毛病—痔瘡(圖/照護線上)

作者/白映俞 醫師

什麼是痔瘡?

痔瘡是發生於肛門及直腸下方的腫脹血管組織,為肛門附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下腹部壓力升高之際容易引發痔瘡,像是排便不順,蹲廁所時總要非常用力,體重過重,久坐久站,或是懷孕增加下腹負擔,都會容易引發血管膨出形成痔瘡。另外,隨著年齡增加組織失去彈性,或患有肝硬化導致門脈壓力升高,也容易產生痔瘡。

痔瘡會出現哪些症狀或併發症?

肛門附近血流豐富,神經敏感,不難想見當痔瘡出現症狀時,會帶來腫、痛、及流血等問題。

最常見的痔瘡症狀是出血,剛開始出血的量很少,於排便後擦拭肛門時看到衛生紙上有少許的鮮血,或發現糞便裡帶了一點血絲,這類出血起因於充血的痔瘡組織粘膜破裂,但不一定會讓患者感到疼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時痔瘡患者會覺得肛門附近較癢,較為腫脹,碰觸肛門時可能會摸到硬塊。當痔瘡的血管被血栓塞住或感染時,患者會覺得肛門附近非常痛。

若不接受治療,痔瘡導致的慢性出血有機會引發貧血或大出血,不要延誤就醫。這裡更要提醒大家,若擦拭肛門時發現有血,不要就僅認定這是痔瘡出血,也要擔心是否出血來自更上段的腸胃道,像是胃部、小腸、大腸而來的。因此若看到糞便帶的血色較深,出現血塊,或患者的排便習慣改變,腹部鼓脹或有腫塊,要立即就醫檢查。

面對痔瘡,我們該怎麼辦?

就醫檢查時,醫師除了視診肛門看痔瘡膨出的程度外,還會進行肛門指檢,判斷痔瘡生長的範圍及位置,或需不需要進一步的直腸鏡及大腸鏡檢查。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剛被診斷罹患痔瘡時,多採取保守療法治療,患者先需養成良好且定時的排便習慣,攝取足量的水分及纖維,保持運動,再配合軟便劑或輕瀉劑,增進腸子蠕動。家中可改裝免治馬桶。

溫水坐浴是另一個很有效的方式,每天讓肛門泡在溫水中約十分鐘,增進血液循環,再配合局部塗抹藥物,減緩痔瘡的腫脹。

若保守治療不見成效,或就醫時痔瘡已經太過嚴重,醫師會建議用手術治療痔瘡。手術方法有很多種,可以用橡皮圈綁住痔瘡,降低血流以迫使痔瘡自動縮小脫落;注射藥劑讓痔瘡硬化掉落,這種治療方式很少帶來不舒服,但效果會稍差;用紅外線或雷射燒灼讓痔瘡硬化縮小;當然也能直接用手術刀切除多餘增生的痔瘡組織。

由於手術方式很多,有的健保給付有的需要自費,醫師會依據患者痔瘡生長的位置及大小建議適當的治療方式,患者不妨多主動了解自己的病情並多與醫師討論。

如何預防痔瘡?

控制體重在適當範圍,避免久站久坐,攝取足量的水分及高纖蔬果,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都能減少痔瘡產生。

擦拭屁股時盡量別用乾衛生紙,可以選用免治馬桶或不含香水及酒精的溼紙巾來保持肛門處的清潔衛生。

溫水坐浴對舒緩肛門處的腫脹很有幫助,不妨定期保養。

繼續關注:痛起來不得了的肛裂(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外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