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包/糖尿病能打胰島素嗎?

▲糖尿病能打胰島素嗎(圖/照護線上)


▲糖尿病能打胰島素嗎(圖/照護線上)

作者:白映俞 醫師

「胰島素不能打啊!打了後來就會洗腎!」

「千萬別用胰島素,那會打上一輩子啊!」

「叫我拿針戳自己,門都沒有!」

你曾經聽過這些關於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的迷思嗎?或對胰島素治療也抱持著如此想法嗎?今天就讓我們看看,為什麼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島素治療吧!



胰島素是身體相當重要的荷爾蒙,可幫助葡萄糖進入體內細胞。有了胰島素幫忙,細胞才能利用血糖,否則葡萄糖只在血液裡面流竄(血糖高),但無法進入細胞,成為細胞活動的燃料。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臟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因此葡萄糖進不了細胞,血中葡萄糖濃度就高。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臟還是能分泌胰島素,但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不敏感或沒有反應,因此胰島素無法促使細胞利用血糖。當病情進展愈重後,胰臟分泌的胰島素的量就愈不足。

因此,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補充胰島素治療。第二型糖尿病也有可能會需要胰島素。



胰島素劑型種類及廠牌繁多,很容易讓人混淆。原來,根據「注射到起作用(胰島素開始降血糖)的時間」與「持續時間(胰島素繼續降血糖的時間)」不同,而分成了速效型、短效型、中效型、長效型,我們以下先簡略介紹。

● 速效型胰島素注射10多分鐘後就能開始降血糖,持續時間約2-4小時。

● 短效型胰島素約需30分鐘起作用,持續時間約3-6小時。

● 注射中效型胰島素後,約需經過2-4小時,胰島素才開始降血糖,而影響時間可達18小時以上。

● 注射長效型則能持續降低血糖一整天。

● 另外還有些胰島素屬於預混型,搭配特定比例的短效型及中效型的胰島素。



看到這裡,你一定很懷疑,有需要搞得這麼複雜嗎?這絕非存心讓患者錯亂的惡趣味,而是我們體內的胰臟,也是用兩種不同的方式分泌胰島素的。

大家請看圖片上紫色的色塊,這代表著體內胰島素濃度的變化。你會發現,由於吃三餐後,血糖升高,這時我們的胰臟會釋放大量的胰島素降低食物帶進身體產生的血糖。

你看到紫色色塊的三個尖尖凸起,就代表著進食後,胰島素濃度需要上升以因應高血糖。

除此之外,胰臟還能持續地釋放少量胰島素到血液裡,來維持血糖濃度不至於太高。所以即使沒有進食時,胰島素濃度也不是零。

看到這裡相信讀者就能了解,速效性及短效性的胰島素是在模擬進食後大量分泌的胰島素,等於單劑追加胰島素供應,但作用時間不會太長。在圖片中就是藍色的突起部分。

在圖片中紅色的那非常平緩的坡度,是長效型胰島素,能模擬胰島素在體內的自然基礎濃度,少量地持續作用一整天。



使用的胰島素類型不同,注射胰島素的時間間隔就不同。有人一天使用一次,有人兩次,有人三次,用到四次也是有的。

目前使用胰島素最常見的方式是針劑。大家又會開始懷疑:「這不是折磨人嗎?為什麼沒有藥丸或膠囊的胰島素?」

原來是因為胰島素若從口進入消化道後,消化液會大大破壞胰島素的效果,因此到目前為止,多數患者還是需要使用胰島素注射筒或注射筆取藥注射。

每次要抽胰島素之前都要注意一下藥瓶裡面的狀況。速效型、短效型、及部分的長效型胰島素都是清澈的。其他有些種類看來會較混濁,但都不會產生一塊塊的,若看到結塊就不對!



可選擇的注射位置是腹部肚皮、手臂、大腿、臀部。腹部肚皮的吸收最快,臀部吸收最慢。每天定時的注射盡量要注射在同一個大範圍內,就是當早晨選了大腿,之後幾周的早晨注射就都在大腿,傍晚注射位置選了臀部就都在臀部。



假使選擇了腹部肚皮的話,要避開肚臍周圍,每次注射的位置要距離一公分,避免反覆同點注射產生疤痕。注射需在皮下,而非肌肉層。

使用胰島素的時間點非常重要,患者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用的是速效、短效、還長效的藥物。在對的時間點注射,才能確保胰島素能幫助身體利用血糖,也才不會產生低血糖的副作用。

例如患者若用「速效型」的胰島素,要在進食前的十分鐘使用。若用「短效型」或「預混型」胰島素,要在進食前的30分鐘前自我注射胰島素。「長效型」胰島素作用時間長,注射時間就不需要按照進餐時間,但最好每天固定。

請記住,胰島素是我們身體調控血糖的必要物質,若無法由胰臟恰如其分地分泌供給,就需要額外以針劑補充,如此才能避免糖尿病繼續惡化,導致更多併發症。(是的,你所聽到的許多副作用,像是洗腎、視力不好,其實是「沒有好好控制糖尿病的副作用」,而不是「藥物造成的後果」。)

同場加映:高血糖的前奏 – 糖尿病前期(懶人包)

原文出處

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