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包/一直跑廁所! 實在很困擾的「腸躁症」

▲一直跑廁所,實在很困擾的 – 腸躁症(圖/照護線上)


▲一直跑廁所,實在很困擾的 – 腸躁症。(圖/照護線上)

作者:白映俞 醫師

今天來介紹一個不會危及性命,但總讓患者感到很困擾的疾病–腸躁症。

以下這些都是誘發腸躁症的可能原因:

● 食物:沒有哪一種食物必然會引起腸躁症,但許多患者會發現自己吃到某些食物後,症狀會變嚴重,因此腸躁症患者可以做個飲食紀錄,並找到容易誘發自己發病的食物。常見的誘發食物是巧克力、豆類、汽水、酒精、油炸物、和部分蔬菜水果。

●壓力也會加重症狀,像是你剛換工作,或準備考試的話,腸躁症的症狀就變嚴重了。

●由於女性發生腸躁症的比率比較高,醫學界認為荷爾蒙變化也是誘發腸躁症的因素之一,許多女性患者會發現經期當中或經期前後症狀會變嚴重。

任何人都可能得到腸躁症,多數患者在35歲前就有症狀,五十歲以上才第一次發病的機率很小很小。因此當你超過五十歲後,若有腸道方面的困擾,別安慰自己說這是腸躁症,最好先就醫釐清是否有其他腸胃問題

腸躁症是一種腸胃功能性障礙,我們的腸壁有肌肉,它們有時收縮、有時放鬆,而在不同段肌肉的收縮與放鬆之間,推動著食糜前進。然而當腸道神經傳遞的訊號出錯,或腸道神經對食物或壓力等刺激過於敏感,大腸失去蠕動的協調性,導致異常腸道收縮或放鬆。

好消息是,腸躁症不像其他腸道發炎疾病會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會,僅是功能性障礙,不存在細胞實質上的變異變性。

然而腸躁症的發作會反反覆覆,患者有時會突然完全沒症狀,不再受到腹痛腹瀉的困擾,但過了一段時間,又跑出同樣問題,對生活品質可是很困擾的。

症狀非常因人而異,主要的症狀是「滾絞」感的腹痛,容易打嗝或放屁,同時加上排便習慣的改變,患者可能會腹瀉或便祕,也可能兩者都有,大便中可能夾雜著黏液。

患者常覺得肚子脹肚子痛,因此跑廁所的次數增加,女性患者在月經週期時更容易不舒服。

沒有「單一檢查」能夠證實患者罹患的是腸躁症。所以腸躁症的診斷前提就是去證明「腸道結構沒問題」,排除其他疾病,才能確定患者即使症狀一次又一次復發,但腸道內膜沒有損傷的跡象,只是「功能出了錯」。

因此,醫師常可能安排大腸鏡、腹部電腦斷層、或下消化道攝影等檢查腸胃的工具,證實患者腹腔內沒有其他問題。

大腸鏡
:確定大腸內膜沒有腫瘤或發炎,幾乎可說是中高年齡層患者有排便習慣改變時的檢查首選

腹部電腦斷層:可以看見多種腹部器官的切面圖,確定其他腹內器官有無結構問題。

下消化道攝影:針對大腸灌進空氣與顯影劑,並照多張X光評估大腸病灶的特殊檢查。 

腸躁症帶來的副作用:

● 不斷反覆拉肚子及便秘的腸躁症會加重痔瘡

●腸躁症最大的影響是生活品質:想想看,若你出門在外肚子突然絞痛,是不是會有點緊張,怕沒及時衝到廁所,發生讓人尷尬的事件?或者腹瀉是你的主要症狀,因此當你要站上台主持會議或做成果報告前後,你很想告訴自己別緊張,卻不時跑廁所,好令人為難。

因此,腸躁症嚴重的患者後來會覺得出門看場電影、吃頓飯都是麻煩,只好宅在家裡,拒絕社交生活。


面對腸躁症,你該找到哪些因素會讓你的症狀更糟。常見的誘發因子是食物、壓力、及荷爾蒙改變。

雖然腸躁症的症狀起起伏伏、時好時壞,但多數患者在調整生活習慣、減少壓力、注意飲食選擇之後能夠改善;僅有少部分需要真正長期用藥控制。

飲食方面你可以吃得少一點,不要太油,且要定時飲食,不要跳過一兩餐沒吃,再刻意吃大餐補足,破壞腸胃原本的協調。

水分請要喝足,但不要喝過多酒類、咖啡因、或汽水。避免讓你脹氣的食物(例如豆類),並確認是否有乳糖不耐而要避開乳製品。如果太常放屁或打嗝很困擾,要避免氣體含量多的,像是汽水及白菜等蔬菜。

運動會幫助消化、降低壓力、讓人擁有好心情,而促進腸胃正常蠕動,因此腸躁症患者記得要養成定期運動的好習慣。

醫師會用藥物解決患者不時腹瀉或便秘等困擾。有時醫師也會用上抗憂鬱劑,這並不代表「都是你頭腦亂想,才會得到腸躁症」,而是這類藥物能調控腸胃道化學傳導物質,對病情有用。另外,一些用於解痙攣的藥物也能使腸道放鬆。

由於症狀時好時壞,時間一久患者可能不以為意,但若有以下狀況,請務必就醫,不要延遲:

● 肚子愈來愈痛,解便後也無法緩解

●解便時帶有血絲或鮮血

●體重減輕

●還會噁心嘔吐

●<超過五十歲才有腸躁症症狀

以上情況都需要再度就醫,免得是罹患了大腸直腸癌或其他疾病而不自知。

同場加映:益生菌好夯,真的有效嗎?

原文出處

搜尋附近的診所:家庭醫學科內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