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恥與愧疚有何不同 當孩子犯錯你的處理方式對嗎?

▲圖/Mamibuy

▲羞恥與愧疚有何不同:當孩子犯錯,你的處理方式對嗎?(圖/Mamibuy)

圖文/Mamibuy

案例

孩子不認真讀書,考試成績欠佳,爸爸罰孩子跪在馬路上,然後路人報警⋯⋯
孩子偷錢被逮,老師給他掛上「我是小偷」的牌子在校園遊行,於是家長提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女兒頂撞父母,父母罰她剃光頭參加人生第一場畢業典禮⋯⋯
兄弟在百貨公司吵架,母親要他們當場面壁思過,碰巧被同學看見⋯⋯
什麼樣的教養信念會讓父母做出「遊街示眾」的羞辱舉動?還是因為這些父母、師長全無教養理念?

「我付出那麼多,他卻一點都不知感恩,不學好!」
「我勸也勸了,罵也罵了,打也打了,他就是教不會!」
「都教了無數次了,孩子還是不聽話!」
說來說去,就是父母招數用盡,孩子卻仍然我行我素,終至親子關係一敗塗地。

有一位爸爸很誠懇地尋求協助:「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做才對?如果有人可以教我,我很願意照著做!」

當然有些家長自覺不足,有些則是連有沒有問題都弄不清楚,只能因循上一代的做法,或者看電視教小孩,或把自己壓抑未解的心理問題在無助的孩子面前拼命宣洩,最後留下滿目瘡痍的關係及結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讓孩子產生愧疚感勝於羞恥感

在「嬰幼兒的情緒發展」一文中已經提到科羅拉州大學的實驗,看兩歲孩子如何對同一事件產生不同感受(羞恥感與愧疚感)。
我再簡單將這兩種不同情緒說明如下:
★ 羞恥感注意負面的自我(都是我不好!)→想隱藏,想逃開。
★ 愧疚感注意發生的錯誤(不好的事發生了)→來補救、解決!
★ 這樣解釋後,父母覺得這個差別是不是很重要?→太重要了!因為這將衍生出正負向反應!

3歲妹妹撕破了哥哥的書!
(場景1)
媽媽:「你怎麼亂撕書?真不乖!等一下哥哥回來看你怎麼辦?」
妹妹看到哥哥回來,趕快躲起來,也把書藏起來(我不乖)。→羞恥感

(場景2)
媽媽:「把哥哥的書撕破了,可以怎麼做才好呢?」
妹妹看到哥哥回來:「我把書黏好了,哥哥,對不起。」(我願意彌補)。→愧疚感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有人都會犯錯,孩子更是從不斷的錯誤中學習。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怎麼做才不會讓孩子產生羞恥感,而是擁有健康的愧疚感,願意去解決與彌補?幫助孩子從犯錯中學到解決方法而不是對自己失望,這可是父母的重要任務呢!

證據會說話

父母應避免讓孩子產生羞恥感受

在許多次的家長課程裡,不少父母表示,最希望孩子長大以後能具有道德感。其實道德感與羞恥、愧疚、自尊、自信等複雜情緒十分相關,一樣在停車場擦撞到他人的車子,有道德感的人會留下連絡方式再離開;有人則逃之夭夭。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就在於心理升起的是勇於面對的愧疚感,還是寧願即刻消失的羞恥感?不可否認的,大人的世界更為複雜,還牽涉到金錢與時間等;不過既然有相當多的家長期待自己的孩子具有道德感,那麼對於這些複雜情緒更要好好處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傳統上一直鼓勵「知恥近乎勇」、「忍辱負重」等,似乎有些人以為羞辱孩子並無不妥,甚至還認為這些都將使孩子愈挫越勇、謙卑向上。但絕大多數的結果卻剛好相反,被羞辱的孩子反而易形成放棄自我、不想面對、恐懼犯錯、粉飾太平、得過且過……等個性特質。

然而,父母真能分清楚愧疚與羞恥嗎?這兩者的界線有那麼分明嗎?其實不然,許多時候這兩種情緒是會一起出現的。可是心理學家坦克尼(June Tangney)認為,父母應盡可能的去了解兩者,不要讓孩子有羞恥的感受,因為一旦升起羞恥的感覺,孩子很容易「見笑轉生氣」,以責怪他人來卸責,或找藉口推託。年幼的孩子一覺得羞恥也很可能會把防禦心轉為攻擊他人(攻擊正是最好的防禦),而造就出經常與他人發生衝突的現象。

犯錯是孩子學習的一個必要過程。錯誤的是行為,而不是他有缺陷。

爸媽還可以這樣做

1.說出事實,勿標籤化孩子
弟弟不小心打破哥哥的杯子……
(○)「你打破了哥哥的杯子,他可能會傷心。」
(×)「這麼粗心,這是哥哥的耶!」

妹妹把餅乾全部吃完,沒有留給姊姊……
(○)「你把餅乾吃完了,姊姊可能也會想吃。」
(×)「這麼貪心,一點都沒有留給姊姊!」

2.說出你的感受,勿強加評斷
(○)「妳弄壞了這麼貴的東西,我覺得很難過。」
(×)「妳弄壞了這麼貴的東西,真是丟臉。」
* * *
(○)「我感到難過,你把公用的玩具摔壞了。」
(×)「真讓我沒面子,別人家孩子都沒有這樣!」

3.了解孩子,小心用語
每個孩子氣質與敏感度都不同,父母應花時間了解自己的孩子。有些「世代傳承」的「無腦用語」,就讓它們停止輪迴吧!
(×)「我怎麼會生出你這種孩子?」
(×)「有一天我會被你逼瘋。」
(×)「早知道不要把你生下來!」
(×)「是不是在嬰兒室抱錯了?」

這種話連大人都成受不了,何況小孩?請改成:
(○)「我想你一定也不想弄壞哥哥的東西。」
(○)「我想你大概是一時不小心……」

4.一起解決問題
(○)「你覺得我們現在可以怎麼解決問題呢?」
(○)「你有沒有想到什麼好辦法?」
(○)「我建議……」
5.做孩子的模範。所有人都會犯錯,重點是勇於認錯與怎麼彌補?
(○)「媽媽忘了把吸塵器收好,害妳跌了一跤,真對不起!有沒有受傷?媽媽拿藥來幫你擦,媽媽下次會記得把吸塵器收好。」
(○)「爸爸不小心,打翻了妳的牛奶,真對不起!我先擦乾淨,等等再幫你倒一杯。」

情緒教養重點
✔孩子犯錯時,要指出哪裡錯,而不是替孩子貼上壞標籤。
✔錯誤的是孩子的行為,而不是他這個人。
✔羞恥感會讓孩子產生負面的自我,想隱藏、想逃開。
✔愧疚感會讓孩子注意發生的錯誤,想補救、想解決。
✔犯錯是孩子學習的過程,錯誤的是行為,而不是他有缺陷。

教養叮嚀
發現了嗎?要讓孩子願意彌補錯誤,就要對事不對人!

【延伸閱讀】
親愛的,你的白目激怒我了!老公最常氣瘋老婆的10句話
  

本文擷取自「小寶貝的情緒教養」作者廖璽璸,由新手父母授權轉載。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媽咪拜-新手爸媽勸敗團》粉絲團;《MamiBuy媽咪拜》官方網站。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