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6成肺癌患者無抽菸 高危族群LDCT篩檢 可以降低這個數字



圖文/常春月刊

長達10年來,肺癌的死亡率一直是各種癌症之冠,就是因為肺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而且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過去許多患者一旦發現就是晚期、存活期相當短。另外,民眾對肺癌仍存有些許迷思,總認為只有老菸槍、抽菸的人才會得到肺癌,其實,根據統計,台灣有超過6程肺癌患者是沒有抽菸習慣的,因此,民眾應注意家族是否有肺癌病史,並透過定期篩檢,才是防治肺癌之道。

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LDCT)來篩檢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遠離肺癌威脅的護肺4招包括:「戒菸益健康、自我須防護、篩檢慎思量、警訊早就醫」。其中,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肺癌篩檢(LDCT)是目前唯一具國際實證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惟LDCT檢查可能衍生假警訊、過度診斷、輻射暴露及心理壓力等疑慮,建議高風險族群於諮詢醫師並了解LDCT檢查的利弊之後,接受篩檢,儘早發現可疑的癌細胞、配合醫囑進行治療,才能有效降低死亡風險。

臺大醫學院教授楊泮池則指出,肺癌長期占據國人癌症死因第一位,主因是超過6成肺癌病人初診時已是晚期。根據研究,吸菸的確會增加肺癌發生率,以台灣為例,吸菸女性得到肺癌風險比不吸菸者高3-4倍,但值得關注的是全球無吸菸習慣的肺癌患者比例逐年攀升,;根據台灣肺癌患者資料統計,逾6成的肺癌患者沒有抽菸習慣,其中女性更高達9成,可見無吸菸習慣的罹癌患者是現今肺癌防治的最大挑戰。

國健署、肺癌學會共推肺癌篩檢共識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強調,肺癌高危險族群除了重度吸菸族外,有肺癌家族史的民眾也是不容忽視的高危險族群之一,應該定期做篩檢並小心防範。根據研究指出,肺癌的發生率與家族病史息息相關,若一等親內曾罹患肺癌罹癌的風險將會增加。



陳育民提醒,若有抽菸習慣或家族有肺癌病史的民眾,應建立每年定期肺癌篩檢的習慣,避免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另外,如何在癌症轉移之前就找到早期肺癌病人進行治療,是改善肺癌高死亡率最重要的關鍵,也是肺癌防治的主要目標。

LDCT處置指引目標在減少過度診斷,提高早期肺癌辨識率,降低死亡率

台大醫院新竹生醫園區分院院長余忠仁表示,根據統計,自從2015年後第一期肺癌新發生個案比例首度超過2成9,因此,如何有效利用LDCT增加早期肺癌的偵測,成為現今非常重要的策略。由於非吸菸肺癌患者為台灣的肺癌大宗,此點與國外大不同,因此國外吸菸與肺癌關聯的研究並不適用於台灣,因此如何界定高風險族群、確認LDCT篩檢的成本效益及其標準作業程序、後續追蹤、處置,成為醫界的當務之急。

為使國人能得到更完善的肺癌防治服務,台灣肺癌學會自2014年起接受衛生福利部補助進行國人非吸菸者的LDCT肺癌篩檢研究,故編寫共識手冊,讓醫療人員與民眾明瞭LDCT肺癌篩檢的臨床證據以及本土資料,建立較一致性的作法,減少過度診斷或過度治療的情形。

延伸閱讀:
吸菸是肺癌危險因子 同時也可能導致出血性腦中風的機會大幅提升
家裡親人確診肺癌,你的罹癌機率增! 6成發現已晚期,這項危險因子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