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低油飲食vs低醣飲食

▲低油飲食vs低醣飲食。(圖/Pixabay)

▲低油飲食vs低醣飲食。(圖/Pixabay)

文/潘懷宗 博士、陽明大學醫學院兼任教授

2021年1月21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轄下美國糖尿病、消化與腎臟疾病研究所研究員霍爾(Kevin Hall)博士,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其研究結果表明,與低碳水化合物動物性飲食(低醣)相比,低脂植物性飲食(低油)的人們每天所攝入的總卡路里較少,但飯後胰島素和血中葡萄糖水平則較高。該論文同時也比較了這兩種飲食對體重的影響。

在科學界沒有完成這篇論文以前,民間看法、說法很多,例如:高肪食物(低醣的一體兩面)每咬一口會含有大量的油,肯定是熱量攝取比較多,怎麼會瘦呢?或者,高碳水化合物飲食(低油)可能會引起血糖和胰島素的大幅波動,因此增加飢餓感,從而導致暴飲暴食,攝取的熱量應該會比較多吧! 但真相到底是如何呢?霍爾博士(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回答這個問題:高碳水化合物(低油)或高脂肪飲食(低醣),到底哪一種飲食會攝入更多的卡路里。


▲低油飲食vs低醣飲食,到底哪一種飲食會攝入更多的卡路里。(圖/Pixabay)

此次實驗召集了20名成年人(11名男性和9名女性),身體質量指數平均為27.8±1.3 kg/ m2,年齡平均為29.9±1.4歲,全部先收進國立衛生研究院臨床中心住院,並隨機分配到下面兩組。第一組(10名)是植物性低脂飲食(10.3%脂肪、75.2%碳水化合物),第二組是動物性低碳水化合物(10名)飲食(75.8%脂肪、10.0%碳水化合物),兩組的飲食都盡量天然並要求最少的加工處理,同時兩組飲食都含有等量的非澱粉蔬菜,每天供給參與者三頓飯,外加點心(snacks),並且可以隨意進食,並無限量。儘管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每克食物的熱量是低脂飲食的兩倍,但兩種飲食均含有約14%的蛋白質。在低脂菜單上,晚餐可能包括烤紅薯,鷹嘴豆,西蘭花和橘子,而低碳水化合物晚餐則可能是牛肉炒菜花。(人類正常的飲食熱量比例約為碳水化合物50~60%、脂肪20~30%、蛋白質10~20%)


▲低碳水化合物晚餐則可能是牛肉炒菜花。(圖/Pixabay)

各組飲食先持續2週,然後兩組再互相交換飲食2週。在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期間,有一名參與者因血糖過低而退出(上面兩組人數中未計入這位退出者)。研究結果發現,植物性低脂飲食在兩週內的熱量攝入量比動物性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平均要低689±73 大卡/天(P <0.0001)。在飯後血糖方面,低油組為101±2 mg/dl,低醣組為88±2 mg/dl。在飯後胰島素方面,低油組為47.6±5.2 µU/ml,低醣組為14.9±5.0 µU/ml。另外,在參與者主觀感覺上,對於這兩種飲食之間的飢餓感、用餐樂趣或飽腹感並沒有差異。受測者被告知是針對飲食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不同做實驗,不是在做減重,因此他們不需要試著改變自己的體重。

所有參與者在兩組飲食中都減輕了體重,低醣飲食兩周降1.77±0.32公斤,低油飲食兩周降1.09±0.32公斤,但只有低油飲食才會導致體內脂肪的顯著減少(減脂)。儘管大家認為進食富含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能會導致血糖和胰島素的明顯波動,進而導致人們暴飲暴食,但實驗結果卻顯示,植物性低脂飲食這組不僅顯著減少了卡路里的攝入,同時也明顯減少了體內脂肪,這和傳統的猜測不一樣喔! 同時在另一方面,以動物為基礎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儘管每吃一口,其含油量都很高,但卻沒有導致體重增加。綜合以上的發現,科學家們了解到,導致人們暴飲暴食和體重增加的原因並非那麼單純,比起只看碳水化合物或脂肪在飲食中的比例,似乎更為複雜。例如,霍爾教授的實驗室之前的研究就已經顯示,單單高加工食物的飲食,就會導致暴飲暴食和體重增加。


▲單單高加工食物的飲食,就會導致暴飲暴食和體重增加。(圖/Pixabay)

這篇研究絕對不是在為減肥者提供任何飲食建議,讀者千萬別會錯意。科學家們為了要幫助人類從飲食中獲得良好的營養,因此從多方位且嚴格的科學研究數據獲得正確資訊,就變得至關重要?這項研究只是讓我們更接近回答關於這兩種飲食方式如何影響健康的問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