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某醫院醫師照顧新冠患者染疫,女友護理師確診,昨(16日)晚間再新增1名確診護理師,疫情擴大成院內感染,醫師情侶的265名接觸者最快今公布二採結果。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院內休息室內查出4個點有病毒,同室的醫師居家隔離。而護理師4名家人也居家隔離,其中爸爸和哥哥有流鼻水症狀,住院隔離中,而是否疫情還再持續擴大,陳時中下午3點召開記者會說明。
2021年01月17日 14:37:00
最近天冷低溫,暖暖包成為禦寒必備聖品,但中部1名80歲失智老翁誤將暖暖包當成「食物調理包」,跟麵條拌在一起吃下肚,家人發現後緊急陪同就醫。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提醒失智患者家屬,在桌上等明顯地方放置餅乾、切好的水果,方便長者取用,避免誤食其他不該吃的東西。
2021年01月17日 10:12:00
科技進步讓低頭族滿街跑,眼睛使用過度已是家常便飯,這樣的演變造就「葉黃素」在保健食品的詢問度名列前茅,但它真的這麼神奇嗎?對眼睛相關疾病是否都有幫助?
2021年01月17日 10:07:00
胰臟癌發生率並非最高,但初診即晚期的現況,加上易轉移特性所導致的高死亡率,大幅影響患者接受治療的意願。現年58歲的李先生,於7年前確診為胰臟癌第四期,且轉移至腹腔與肝臟,原先醫療團隊預估最多僅有半年的存活期,沒想到在持續地接受化學治療後,時間一轉眼過了7年。
2021年01月17日 08:03:00
盲腸炎經常突然發生,還會出現劇烈疼痛,引發的原因包括盲腸腫脹及阻塞等,以盲腸阻塞來說,糞石阻塞是最主要的因素,細菌感染等也可能會引起盲腸炎。一般急性盲腸炎比慢性的來的快速且嚴重;因此,當右下腹疼痛發生時,最好趕緊就醫,進一步確診是否罹患了盲腸炎。
2021年01月17日 07:03:00
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不少人都有睡眠問題,到了該睡覺時間但卻翻來覆去睡不著,或是淺眠容易醒老是睡不好,影響上班精神,更損害身體健康、甚至容易發胖。混血女星Maggie Q近日分享了自己的3個助眠小秘訣,能有感幫助改善睡眠,一覺好眠。
2021年01月17日 00:45:00
北部某醫院醫師照顧新冠患者後染疫,女友護理師也確診,成我國2例本土個案。該院昨起擴大採檢同科系、短暫接觸452人,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截至今(16)日中午為止,已全數採檢完畢,檢驗結果最快今晚才出爐,原本預計明(17日)記者會上公布,但指揮官陳時中卻在晚間10時緊急召開記者會,是否疫情出現變化,一起來看看記者會現場狀況。
2021年01月16日 21:42:00
今年42歲的泰籍移工阿迪,來台工作多年,偶爾會與同鄉生食豬肉,最近因雙側下肢瀰漫性疼痛到診所就醫,轉院後改掛感染科,醫師發現疼痛部位並非關節,安排X光檢查,竟看到下肢肌肉有多處異常梭狀白點,確診為「囊蟲病」。
2021年01月16日 08:03:00
一到冬天,你也全身上下抓不停嗎?當氣溫低、天氣乾冷,皮膚出汗、出油的機會降低,皮脂腺無法適時分泌油脂,而乾冷及冷風又會帶走皮膚的水分,讓皮膚變得更加乾燥;加上天氣冷,大家洗澡的水溫愈加愈燙,熱水沖洗過皮膚後,又再把皮膚上少之又少的油脂沖掉,皮膚就會顯得更乾燥,進而造成「冬季濕疹」,也就是常聽到的「冬季癢」。
2021年01月16日 07:03:00
去年擴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讓更多業者思考口罩產品的更多可能性,在2021年的CES展中,出現不少因應現況出現的相關產品,包括連接手機感測控器品質的AirPop Active Plus、內置藍牙耳機的可清洗口罩MaskFone,還有外型超酷的Razer面罩。
2021年01月15日 12:56:00
身為醫師,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堅守崗位只是本份。然而面對謠言,甚或是因為這個工作而帶來的歧視,就不是我們必須承受的了,更別提這樣的中傷,來自於之前擔任過、本應做所有醫護人員後盾的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先生。
2021年01月15日 11:55:00
你的腸子比實際年齡老還是年輕?最容易觀察的就是每天的便便狀況。腸道健康的第一個指標是糞便,建議每次上完廁所後別急著沖掉,仔細看看便便的形狀、顏色等,是否有異樣,以及排便的習慣,都是腸道健康的信號。
2021年01月15日 08:03:00
「醫師,為什麼一到秋冬季節,眼睛就會乾澀容易流眼淚,很不舒服,怎麼辦?」這是入冬以後,眼科看診的常見問題。
2021年01月15日 07:03:00
想幫家裡的貓貓刷牙,才剛拿出牙膏,貓咪就逃走了~但貓咪的牙齒不刷不行啊,細菌都在蠢蠢欲動啦!毛起來整理了三個步驟,替毛爸媽終結刷牙戰爭,讓貓貓遠離口腔疾病,擁有清新好口氣!從今天開始,用這三招天天幫貓咪刷牙吧!
2021年01月15日 07:00:00
案838,對社會大眾來說,是有第一個醫師染疫,大家想看、想知道的是防疫的每個環節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但對醫療人員來說,防疫指揮中心記者會上指揮官描述的一字一句,都有可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2021年01月15日 01:00:00
霸王級寒流一波波來襲,低溫不斷下探,除了冷到不行,更引發健康危機,短短幾日已有破百人猝死。知名營養師高敏敏就指出氣溫急遽升降會使血管忽冷忽熱,容易加劇猝死發生。快把以下能幫助避免「冷死」的8個關鍵要訣記起來,尤其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高危險群更該注意,一起安全度過接下來幾波寒流。
2021年01月14日 20:00:00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以「台大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前所長」的身分,出口批評:「這個醫院應該給這個醫師某種處分,假如我是院長,我第一時間就是把他開除掉。」。如此泯滅良知、昧於事實,以為當老闆就是當皇帝的認知,宛如刺進醫療人員胸口的利刃。
2021年01月14日 17:07:00
非常時期採行非常作為,必需立基於善治與誠信!面對疫情,各國政府祭出各種「非常作為」。但這些手段,必須立基於善治和誠信,而不是強制推動,讓民眾生活於無知和恐慌中。
2021年01月14日 15:06:00
首位醫師染疫了,楊志良說「應該開除醫師」,引發部分醫界人士抗議,陳時中趕緊說「為何責怪一個被子彈打到的人」?蔡英文也跟著說「無需講風涼話」。既然如此,為何石崇良說「新冠重責醫院收治順序將會調整」?難道「北部某醫院」這次做得不好嗎?染疫醫師如果被子彈打到,該醫院不就被炸彈炸到了?
2021年01月14日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