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被要求去1樓大廳上公廁 跨性別者嘆:根本不被當人看

▲▼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在3月31日「國際跨性別現身日」邀請跨性別者現身分享。(圖/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在3月31日「國際跨性別現身日」邀請跨性別者現身分享。(圖/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3月31日是國際跨性別現身日,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發起「跨性別人權現況問卷調查」,並於今(31)日舉行記者會,邀請3位跨性別者現身分享,其中Alice提到自己曾在面試時,被人事主管要求到1樓大廳上公廁,雖朋友建議她「忍一忍」、「錄取再抗爭」但她認為這要求已經不把自己當人看,期盼有一天雇主不再把跨性別員工當麻煩。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簡稱:伴盟)發起「跨性別人權現況問卷調查」,從3月14日上線到3月25日下線共592人填答。問卷結果顯示,無論是哪一類型的跨性別者,在家庭、學校、職場與一般日常生活,都有高比例曾遭遇不友善經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伴盟提出7項訴求,包括:取消強制手術、性別重置手術納入健保給付、性別登記與變更政策廣納跨性別群體意見、看見跨性別群體多樣性、政府性別統計應納入跨性別、停止區分異性婚同性婚、國小課程就應納入性別認同相關知識。

▲▼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在3月31日「國際跨性別現身日」邀請跨性別者現身分享。(圖/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跨性別者Alice現身分享。(圖/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今(31)日國際跨性別現身日,他們也邀請3位跨性別者現身分享,其中Alice是一名跨性別女性,她曾經在面試時,遭人事主管要求到1樓大廳上公廁,雖然有朋友建議她「先忍一忍,確定錄取工作再抗爭」,但Alice認為,「主管的要求不僅僅是性別歧視,是根本不把自己當人看。」她期盼有一天,雇主不再把跨性別員工當成麻煩,而是回頭教育有偏見與歧視的員工,如此才是正確方向。

▲▼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在3月31日「國際跨性別現身日」邀請跨性別者現身分享。(圖/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跨性別女性筱潁則提到,自己「外在性別表現」與「身分證性別欄」不一致的困擾。(圖/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另一位跨性別女性筱潁則提到,自己「外在性別表現」與「身分證性別欄」不一致的困擾,不只是在工作面試階段曾被雇主拒絕,在生活上也有無數困擾,包括進出游泳池更衣室、在醫院使用有區分性別的病袍⋯等,都曾被指指點點。筱潁認為台灣社會僵固的性別框架,不僅讓跨性別者在生活面臨各種壓力,也侷限了許多人的自我表達。

▲▼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在3月31日「國際跨性別現身日」邀請跨性別者現身分享。(圖/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跨性別者龍二呼籲政府,應考慮將手術納入健保給付。(圖/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龍二是一名跨性別男性,為了能夠順利轉換性別,他歷經15年的努力,這過程也發生不少因為證件性別與外在表現不一致所導致的尷尬與不愉快。他分享從看精神科、施打賀爾蒙、到進行手術的漫長過程,手術費用昂貴,加上手術後需要的調養,近百萬的花費讓他費盡辛苦,呼籲政府應考慮將手術納入健保給付,避免跨性別者在「無法動手術就難找工作,難找工作就無法存錢動手術」的惡性循環下,落入社會底層。

而伴盟的監事劉芳良,同時也是小學老師,她分享在教學生涯中曾遇過2位跨性別學生,他們在學校受到欺負且不被家人接納下,最終一位轉學、一位罹患憂鬱症而無法繼續學業。

劉芳良老師看到問卷結果顯示,有7成多的孩子在學校受到不當對待,卻選擇「不處理」感到難過,她呼籲教育工作者應找回教育的初衷,協助每一個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跨性別也是美好的孩子,期許每一個老師都能成為跨性別孩子的重要支柱。

「國際跨性別現身日」是2009年由一位美國的跨性別運動者發起,目的是呼籲社會正視對跨性別者的歧視,並透過跨性別者驕傲現身,讓社會看見跨性別者對社會的貢獻。雖然台灣在去年通過了同性婚姻,但對跨性別者仍舊充滿偏見和恐懼,近來有越來越多跨性別者勇敢現身,捍衛自己的受教權與工作權。伴盟也已接受多位跨性別者委任,透過司法程序,要求學校或公司主管給予公平對待。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