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媽殺子判死》判決揭曉!法官:若不判死 恐因情緒管理不佳侵害他人

我們想讓你知道…法官說:倘被告不與社會永久隔離,則日後重返社會,恐再度僅因細故或自身情緒管理不佳而產生壓力,即以相同手段侵害他人(特別是弱小的幼童)生命權或其他侵害之可能性極高。

● 一起讀判決/介紹判決和法學論文的臉書專頁

之前,引發大家討論的一件母親殺害兩名幼童的死刑案件:新北地院109年重訴字第10號刑事判決已經可以在司法院裁判書查詢系統中找到,以下是判決的簡要整理。

1. 判決認定的事實

吳女士因為要獨立扶養兩名時7歲多跟6歲的子女,經濟狀況困窘,在109年2月13日晚上和同住的哥哥、嫂嫂發生爭執,起意要殺害兩個小孩。

她在晚上6點40分左右,把兩個小孩帶離家中,住進汽車旅館。晚上的某個時間,她用枕頭壓著兩個小孩的臉部、口鼻,因為小孩反抗而罷手。

2天後的2月15日的下午,她外出購買童軍繩回到汽車旅館,先把安眠藥搗碎混入果凍內,讓兩個小孩吃下熟睡後,把童軍繩勒住老大頸部,不顧抗拒、加重力道,等到老大窒息後才放手。接著,拿童軍繩勒住老二,同樣不顧小孩抗拒、加重力道,讓老二也窒息死亡。

在確認兩個小孩都死亡後,她在晚上11點多LINE給前夫:「我走了,我去陪孩子們了,不然他們黃泉路上會很孤單」後,吃下4顆安眠藥跟其他抗憂鬱、焦慮藥物,並且喝酒後昏睡。

隔天(16日)凌晨3點多,前夫讀到訊息後,隨即和她聯絡並趕到汽車旅館,經櫃檯人員開啟房門,她也同意前夫入內,前夫進去後,發現兩個小孩已經死亡。

2.判決的結果

一次的殺人罪

吳女士對本案犯行自白承認。

檢察官認為認為13跟15日的行為是數罪關係,法院則認為從2月13日到15日,殺害兩名子女的行為是密接在同一地點,以一次殺人犯意接續進行,因此論一個殺人罪。

不適用辨識能力減刑規定

刑法第19條第2項規定:「行為時因前項之原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辨識行為違法或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顯著減低者,得減輕其刑。」

辯護人主張吳女士是因為離婚、工作不順、前夫生活費逐漸減少、遲延給予等經濟壓力,造成她出現異狀。又因為和兄嫂同住不合,加重憂鬱症,導致有自殺行為,所以她有跟子女同死的概念,而且鑑定報告也認為辨識違法能力略有降低,應該依照刑法第19條第2項規定減刑

判決指出,吳女士確實有從108年8月到109年1月底,因為憂鬱症到診所就醫9次,也曾經在109年2月16日凌晨因為服用藥物過量約9顆到台北醫院急診。

但精神科診所其中一位醫師到庭證稱,她到診所看診9次,其中3次是該醫師看診,分別是108年8月2日、108年年底、109年1月31日,吳女士沒有跟他提到有幻聽、幻覺、幻思的情形

法院另外依照哥哥表示離家前的互動、社工年初有去關心瞭解的情形、前夫看到LINE後聯絡的狀況、吳女士案發後前往急診時的陳述,偵查、審理中的陳述以及吳女士自己的說法,認為她對事物理解、認知記憶與應答陳述,都沒有異狀。

雖然生理上有憂鬱症的情形,但犯案及審理中,都是智慮正常的人,並沒有刑法第19條第2項「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之原因,致其辨識行為違法或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顯著減低」的情形。

此外,法院也提到亞東醫院的精神鑑定結論也認為被告確實受到「鬱症」所苦,但沒有合併精神病症狀,若被告本案行為時處於無精神病症狀之鬱症時,通常較難被認定有刑事責任能力欠缺或減低之情形。

因此,法院認為吳女士行為時,具備完全刑事責任能力。

▲ 法官認為,吳姓單親媽媽不想辦法尋求協助改善經濟狀況,反而執意殺害小孩 。(圖/記者陳以昇翻攝)

不適用情堪憫恕酌減

刑法第59條規定:「犯罪之情狀顯可憫恕,認科以最低度刑仍嫌過重者,得酌量減輕其刑。」

法院認為吳女士只是為經濟壓力,殺害兩名子女,過程中小孩曾經掙扎,仍然執意勒斃,殺意堅定、手段兇殘。

另外,吳女士去買童軍繩時,兩個小孩有跟去,可見吳女士13日雖然已經想用枕頭悶死小孩,但小孩還是對母親孺慕之情深厚。

吳女士仍然加以殺害,欠確對小孩關愛與尊重生命觀念,加上吳女士在案發前數日還跟社工表示還有存款及收入,還可持續一段生活,吳女士哥哥也說願意分擔她的經濟壓力。

因此,吳女士雖然有經濟狀況不佳,但不去想辦法尋求協助改善經濟狀況,反而執意殺害小孩。以吳女士是小孩的生母,卻輕賤小孩生命價值,無法認為符合情堪憫恕的條件。

▲ 法院不滿,單親媽媽殺掉孩子後,沒有跟被害人家屬道歉。(圖/記者黃宥寧翻攝)

3.法院量刑的理由

立法對殺害直系血親卑親屬,有加重處罰傾向

判決指出從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日內瓦兒童宣言、憲法第156條等,及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等規定,照顧少年及兒童,國家及社會同有責任,政府應直接幫助少年及兒童或間接協助家庭履行應盡之義務。

故意殺害兒童的行為,不能隨意寬待,立法者也認為現行刑法對於無反抗能力之兒童的保護規範顯有過輕或疏漏之現象,已不足以嚇阻類似犯罪行為之發生,曾打算提案修法將殺害直系血親卑親屬列為加重殺人之罪而從重處罰,並限制這類犯罪被告的假釋,以保障幼童生命安全基本權益。

法院認為,由此可知,殺害直系血親卑親屬之兒童,在立法趨勢上有加重處罰的傾向

被告的個人情形、前科、犯罪手段

大學肄業之智識程度,及離婚、入監前從事美髮有關工作等生活狀況、沒有刑事犯罪紀錄,以及前面提到的犯罪手段,以成年人體型、力道之優勢,徒手持枕頭悶壓、再持童軍繩勒斃,法院認為嚴重扭曲人類存在之基本價值,隨意踐踏小孩的之人性尊嚴。

所顯露之極其自大、自我、自私、無知之性格,顯已泯滅人性,造成被害人家庭破碎,並致死者家屬驟失親人之痛,悲憤難當,對死者家屬形成無可彌補之傷痛、恐懼。

雖坦承,但沒有反省

判決指出雖然坦承犯行,但案發後都沒有跟被害人家屬道歉或有認錯表現,審理期間沒有聽到她對自己的行為有深切反省。

判決也引用一段她在審理時跟法官說的話(僅將判決中的伊,替代為「她」)

「這7年來都是她在養他們兩個小孩她今天要帶他們一起走,因為她覺得這7年來,她被看低了,她獨自一個人面對所有的輿論壓力與各式異樣的眼光,包括工作找得不順遂。她會覺得為什麼這兩個小孩,這7年來都是她自己,他們生病的時候、不舒服的時候,都是她自己一個人在顧,她24小時去哪裡都要顧著他們,她完全沒有自己的自由」。

但法院認為這顯然是正當化恣意勒斃小孩的犯行,沒看到有反省之意,而且對於她本身人格、心理上之重大缺失及泯滅人性之反社會人格,都沒看到有所深切檢討,難認有悛悔之實據,尤其在她未能徹底悔悟面對己非之前,教化顯非易事。

▲吳女七年來,獨力照顧子女。(圖/記者黃宥寧翻攝)

4. 判決最後結論:死刑

最後法院寫下:

「被告犯案時已年滿29歲,正值青壯,身體及精神狀況正常,僅因生活壓力,即持童軍繩勒住小孩頸部,並不顧其等哭泣、掙扎反抗,始終執意將其等勒斃,殺人方式殘忍異常且同時殺害2人,行徑冷血,泯滅人性,

且被告所為僅在宣洩其心中對生活狀況之不滿情緒,在在均顯示被告行為極端惡劣,泯滅人性,況死者之性命與被告皆平等且至高無價,

而本案被告之行為對於兒童及社會安全危害性極為重大,所為已嚴重違反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所揭示兒童權利應予保護之規範,顯見被告之行為已符合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中「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所規定的「情節最重大之罪」,

倘被告不與社會永久隔離,則日後重返社會,恐再度僅因細故或自身情緒管理不佳而產生壓力,即以相同手段侵害他人(特別是弱小的幼童)生命權或其他侵害之可能性極高,

如僅量處被告無期徒刑,顯然輕縱,非但不足以還無辜善良幼小的死者公道,亦不足以撫慰死者家屬失親之痛,為維護社會秩序及確保民眾生命安全,以及告慰死者之靈於萬一,認被告所犯殺人罪,已罪在不赦,求其生而不得,有與社會永久隔離之必要,爰予以判處死刑

熱門點閱》

► 單親媽殺子判死》她述說七年獨自育兒困境 法官解讀「沒反省」

► 單親媽殺子判死》謝金魚/我們能否看見筋疲力盡的媽媽們?

► 單親媽殺子判死》王奕凱 /法官看見單親弱勢的支持不足?

► 單親媽殺子判死》王婉諭/法院歸咎一時不順遂 傷害活在壓力的人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一起讀判決」臉書專頁,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 聽Podcast掌握社會案現場
Apple:https://apple.co/3ibJl8F
Spotify:https://spoti.fi/34aNBAj

一起讀判決專欄

一起讀判決專欄 一起讀判決

介紹判決、法學論文的粉專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