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好手奪11牌破紀錄 公衛專家揭密「東奧疫情得獎理論」

▲女子舉重奧運金牌郭婞淳返台,受到民眾熱烈歡迎。(圖/林敬旻攝)

▲台灣好手接連奪牌,打破歷史紀錄,圖為「舉重女神」郭婞淳。(圖/林敬旻攝)

記者許若茵/綜合報導

台灣好手在本屆東京奧運中表現斐然,目前已拿下11面獎牌。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認為,此次台灣能創下佳績與「東奧疫情得獎理論」有關。他解釋,台灣實施精準警戒,嚴格控管防疫措施,與其他國家相比,不論是奪牌率或是GDP都有成長。

在本屆東京奧運中,台灣選手表現都相當出色,包含「舉重女神」郭婞淳、「聖筊組合」李洋與王齊麟等人都接連為台灣奪下獎牌,截至4日下午,台灣已獲得2面金牌、4面銀牌、5面銅牌,總計11面獎牌,打破歷史紀錄。陳秀熙今(4日)在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中分析,台灣此次能有如此佳績,背後原因與「東奧疫情得獎理論」有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秀熙表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東京奧運從去年延期至今年舉行,原先是期望讓大家都能接種疫苗後控制疫情,但接種疫苗仍有限制跟極限,舉行東奧是最大的群聚考驗。

▲▼東奧疫情得獎理論。(圖/截自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

▲東奧疫情得獎理論。(圖/截自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

陳秀熙觀察發現,許多疫情持續高流行的歐美國家,雖然實施封鎖,但NPIs(非藥物介入措施)卻不夠嚴謹,造成疫情起伏,讓獎牌成長率與GDP都下滑,而台灣屬於疫情低流行國家,且在各級防疫警戒下都實施精準警戒與良好的NPIs,讓疫情很快就受到控制,獎牌成長率與GDP都有提升。

陳秀熙也提醒,台灣仍然要省思,在等待疫苗的情況下,比疫苗更重要的是「每一個國家、民族對於疫情控制所使用的方法和產生的信心」,不一定要學習疫苗多的國家才能控制疫情、讓GDP成長。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