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腦中風患者也會肩痛 物理治療師:早期治療+肩部保護

▲南投醫院復健科主任周建文為中風患者施行肩胛上神經阻斷術。(圖/部立南投醫院提供)

▲南投醫院復健科主任周建文為中風患者施行肩胛上神經阻斷術。(圖/部立南投醫院提供)

記者高堂堯/南投報導

腦血管病變長期以來都高居國人10大死因前幾名,物理治療師指出,8成的腦中風患者還會出現肩膀疼痛的困擾,因此減少活動,除了影響復健進行,也影響生活品質;而早期治療對中風復原非常關鍵,如果不及時治療,肩部併發症會嚴重惡化,使手臂活動困難,一旦出現肩部症狀,如疼痛、運動困難,應儘快就醫治療,並注意肩部保護。

部立南投醫院物理治療師陳怡君指出,肌肉張力來自大腦的控制,當負責發送信號的大腦因中風而受損時,肌肉張力會因信號過度活動或活動不足而發生變化,導致痙攣或鬆弛;由於肌肉張力的變化,許多患者會出現肩部併發症,常見症狀有疼痛、僵硬、攣縮、活動困難、腫脹、手臂無力、麻或刺痛、肩關節明顯錯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怡君說,中風後肩痛的常見原因是肩部半脫位、肩部夾擠、痙攣及冷凍肩(肩周炎):肩部半脫位因支撐和穩定肩關節的肌肉無力和活動不足,沒有力量將手臂固定在正確的位置,手臂的側面、前面及頭頂上面的動作會對肩關節的穩定性施加額外的壓力,並可能導致半脫位或部分脫位,因肩部肌肉無力,手臂的重力也會導致肩關節半脫位引發疼痛。

▲中風患者肩部半脫位的X光影像。(圖/部立南投醫院提供)

▲中風患者肩部半脫位的X光影像。(圖/部立南投醫院提供)

肩部夾擠則是當肩、背部肌肉因中風變得無力,肩胛骨在手臂抬起時無法正確旋轉,導致通過肩部的肌腱受到擠壓;痙攣是因肌肉張力會使肩部肌肉緊繃,導致僵硬和疼痛,也會限制活動能力和運動範圍;冷凍肩是由於痙攣導致手臂和肩關節活動減少,肩部韌帶和關節囊變硬,形成粘連性關節囊炎,肩關節中的結締組織變厚和緊繃,限制運動範圍並導致手臂運動疼痛。

陳怡君指出,常見治療方式有消炎止痛藥物、肉毒桿菌注射、肩胛上神經阻斷術、拉筋運動、軟組織鬆動、製作副木、擺位、肌內效貼布、主動被動關節活動練習、肌力訓練,以恢復日常活動;她提醒中風者和照顧者應注意肩部保護,坐或躺下時儘量使肩臂以正確姿勢支撐,協助中風患者上下床、站和走時,不應拉扯或抓住患側肩臂,以免韌帶或肌肉拉傷,或因中風後肩部的穩定性下降而導致的撕裂或肩部脫位。
 

►微熱山丘砸18億轉戰南投新設旺來園區 打造全新森林化觀光工廠

►「午後の紅茶」奶茶讓胰臟癌現形? 醫師說「關鍵真相」

►國6驚見摸黑測速取締 網驚:政府回收5倍券?國道警回應了

關鍵字: 肩膀 中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