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喬森症候群=詐病? 精神醫分析「關鍵差異」:看內在目的性

▲抗癌網紅麵包包認了裝病「欺騙所有人3年」!病照全是盜圖:我罪該萬死。(圖/翻攝自Instagram/oanpanmano)

▲抗癌網紅麵包包認了裝病「欺騙所有人3年」!病照全是盜圖。(圖/翻攝自Instagram/oanpanmano)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網紅「麵包包」3年前自述罹患胰臟癌,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勵志抗癌故事吸粉無數,但今(2)日卻自認裝病震驚粉絲。精神科醫師表示,長期裝病可能是罹患孟喬森症候群,因為心理因素使其對內在需求不清楚,希望透過裝病示弱博取同情與關注,但若清楚知道裝病的目的,那就是「詐病」而非生病。

「麵包包」在3年前自曝罹患胰臟癌4期,宣稱這幾年透過運動和健身,已漸漸改善身體狀況。然而,近期被網友發現疑似盜圖,罹癌的說法開始受到懷疑,6月1日發文坦承「我謊稱自己罹癌」,認了3年來全是造假。如今風波越燒越烈,更有大學同學爆料其曾自述有肺纖維化,經常說話到一半暈倒,或者因多發性硬化症坐在地上動彈不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軍總醫院精神部主任葉啟斌表示,身心症狀疾病依輕重程度分為體化症、轉化症等兩大類,前者是心理狀態以其他身體症狀反映,後者則是生理無問題卻出現失能症狀,孟喬森症候群就屬於轉化症的一類,需要透過心理治療重建信心。

「不過,臨床上也遇過沒病裝病的案例。」葉啟斌提到,孟喬森症候群患者大多對於內在需求不清楚,因此會透過「故意生病」博取他人關心,但有一類人在宣稱疾病之時,卻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那就屬於「詐病」的一環。

葉啟斌舉例,男性當兵前都需要做身體檢查,有些人為了逃兵,就會在搜集尿液時故意扎破手指將血滴進檢體中,進而導致檢查誤差。

葉啟斌表示,孟喬森症候群患者在臨床上治療效果不佳,「當他知道你是專家,就會開始躲了。」醫者與心理治療師需要靠長期維繫關係,才能突破患者心防。為了避免患者為求取關注傷害自己,葉啟斌也呼籲,若發現周邊親友有「過度討拍」的行為,也可以透過「限制拍拍」將其拉出自憐漩渦,「拍一下可能是支持,拍太多下可能是共犯」。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