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銀行家

台灣銀行家

台灣金融研訓院有感全球金融變化迅速,創辦《台灣銀行家》雜誌,盼提供國內從業人員充實專業知能,促進金融知識普及,報導議題涵蓋銀行業、證券、保險與金控,也關注國內外政經社會議題、產業趨勢、金融教育。

因應極端氣候 引入氣候弱勢保險

長久以來國人對於颱風的印象,大多數是從東部一帶侵台,只有極少數會直接登陸西南部,而從西南部登陸的颱風卻皆路徑詭譎,帶來嚴重的損害,例如70年代的賽洛瑪、80年代的韋恩等。2024年的山陀兒直擊高雄、屏東,2025年的丹娜絲重創台南、嘉義,甚至像竹節草雖未登台,死而復生後還引入低壓帶中的強勁西南氣流,帶來連日驚人豪雨。

2025年09月08日 06:00:00

口袋裡沒錢也要買「Labubu」

中國目前雖然處於通縮疑慮與消費低迷交錯的大環境中,卻有一股力量從零售端與香港資本市場異軍突起,甚至火紅輸出到海外市場。成立於2010年的中關村、原本只是一家潮流雜貨店的泡泡瑪特(POP MART),早期主要營收來自於代理銷售日本角色玩偶Sonny Angel,2017年一度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卻在2019年4月下市。

2025年09月07日 07:00:00

AI新工作! 「債務規劃」與「溫柔討債」

「近期美國一位35歲女性產後無法工作,累積了23,000美元的信用卡債務。她向ChatGPT求助,在AI建議下製作還債追蹤表並展開30天償債挑戰,透過取消不必要的訂閱、變賣閒置物品、開源節流等方式籌措資金。一個月內,她成功還了約12,000美元(約新台幣35萬元),清償近一半債務,在AI正向引導下心態變得積極。」上述新聞顯示,結合行為經濟學與生成式AI的方案,有望透過洞察債務人心理、客製策略與適當激勵來加速脫困。

2025年09月06日 17:00:00

金磚峰會的一「裂」知秋

甫於7月舉行的金磚峰會,原本是中國對外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重塑全球貨幣治理秩序的關鍵平台,卻因習近平罕見缺席而蒙上陰影,透露出這一場原本力圖整合開發中國家的多邊合作,正面臨著內外挑戰交織的裂痕。

2025年09月06日 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