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勞是把看不見的刀!  41張圖卡告訴你「過度努力」的可怕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記者胡治言/綜合報導

你有持續失眠、不想工作、食慾不振、無法快樂等等症狀嗎?小心,你的身體可能已經過勞了。現代社會競爭激烈,上班族工作時間越來越長,上司、同儕、後進給予的壓力讓人無法放鬆,不斷的努力維持好表現,但長期過度努力容易讓人忽略身心發出的警訊,最終可能就此罹患憂鬱症而走上無法反悔的路。對此,簡報達人林長揚製作了「預防過勞懶人包」,羅列了十大心法,讓你好好面對過勞這把「看不見的刀」。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簡報達人林長揚製作「預防過勞懶人包」在臉書引發瘋傳,他用41張圖卡完整完整描述十大心法,像是不要參加「不幸比賽」、「做不到≠不夠努力」、「突然落淚是心靈的SOS」等等,用簡單易懂的方式的告訴民眾,過勞這把看不見的刀是怎樣讓人踏上絕路的,也告訴大家工作上的位置都是可以被取代的,但家人、夢想、人生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而這些都無法取代,也才是每個人該重視的事情。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一個人如果長期處在過度壓力下,系統會無法正常運作,表面上看起來正常,但其實已逐漸對外在刺激產生疲乏,同時身體開始產生病理變化,如高血壓、心臟病等,如果仍然沒有警覺、壓力持續累積,最後這套系統反應紊亂、崩解,無法應付任何危機,細胞也快速老化、免疫力降低,健康惡化,甚至造成死亡。

所以林長揚提醒大家,過勞這把隱形的刀總是緩慢侵入,所造成的心理傷害是肉眼看不見的,甚至影響身體,卻有很多人不知道該逃跑,而經常對自己說「我還可以(撐)的人」,其實正是過勞的危險族群,應該好好面對和預防,而這些不是叫你不要努力,而是要你擺脫奴性,讓自己朝著正確的努力方向前進。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預防過勞十大心法:

1、不要參加不幸比賽
2、壓力會讓你失去視野
3、過勞是看不見的刀子
4、喜歡不是承受痛苦的原因
5、做不到≠不夠努力
6、突然落淚是心靈的SOS
7、請自己握著方向盤
8、釐清努力的終點有什麼
9、自己的意志才有忍耐的價值
10、真正無法取代的事物是?

圖卡授權來源:林長揚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双聖、茹絲葵代理商」出包!美國進口「炸雞粉」檢出環氧乙烷

「双聖、茹絲葵代理商」出包!美國進口「炸雞粉」檢出環氧乙烷

食藥署今公布邊境查驗最新結果,其中有1批美國進口的「炸雞裹粉」檢出「環氧乙烷」,進口業者為「香港商赫士盟食品企業有限公司」,旗下有美式餐廳双聖、Chili's,茹絲葵牛排等。另還有3批自越南輸入的「鮮榴槤」,在邊境被檢出重金屬鎘不合格。

2025年05月13日 14:15

川普關稅戰害傳產老闆不舉 醫揭「心因性勃起障礙」3原因

川普關稅戰害傳產老闆不舉 醫揭「心因性勃起障礙」3原因

受到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響,許多傳產出口業者面臨巨大壓力,收治一名約40歲、從事傳產出口的男子,因公司業務受政策波及,從美國宣布對等關稅啟動那日起,就開始出現勃起困難現象。症狀持續兩三週後,覺得實在撐不下去,終於鼓起勇氣求診,確認是「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礙」。

2025年05月13日 13:48

你是正常健忘或失智症前兆? 了解記憶問題的關鍵區別

你是正常健忘或失智症前兆? 了解記憶問題的關鍵區別

我們都會有偶爾忘記名字、放錯東西,或在對話中卡殼的時候,這些看似輕微的健忘往往讓人懷疑自己是否正步入失智症的早期階段。隨著人們對失智症認識的提高,這類情況引發的焦慮與疑慮也日益增多。

2025年05月13日 12:36

突站起來頭暈小心「姿勢性高血壓」 醫:死亡風險高87%

突站起來頭暈小心「姿勢性高血壓」 醫:死亡風險高87%

突然從椅子上站起來,就感到一陣頭暈、眼花?多數人會直覺聯想到「低血壓」,但其實也可能是比較少被注意的「姿勢性高血壓」。醫師提醒,若出現姿勢性高血壓,死亡風險比沒有此現象的人高出87%。

2025年05月13日 12:24

聽過CKM症候群嗎? 心臟、腎臟、代謝其實息息相關

聽過CKM症候群嗎? 心臟、腎臟、代謝其實息息相關

近年來,醫學界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 ——CKM症候群。所謂CKM症候群,即心血管 - 腎 - 代謝症候群(Cardiovascular - Kidney - Metabolic Syndrome),它包含了4個相互關聯的醫療問題,分別是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第二型糖尿病和肥胖。

2025年05月13日 12:21

一堆人中!研究曝「1習慣」超傷大腦:害憂鬱、記憶力下降

一堆人中!研究曝「1習慣」超傷大腦:害憂鬱、記憶力下降

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越來越多人陷入無止盡的滑手機行為,但這種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正悄悄侵蝕人類大腦的健康。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醫師表示,許多人原本只是想快速查看訊息,卻在不知不覺中一滑就是兩小時,這樣的行為已經是一種被稱為「數位強迫症」的現代通病,但在背後造成的影響遠比人們想像中嚴重。

2025年05月13日 12:08

11個月大嬰新冠重症一度當感冒 「哮吼、低血氧」住加護才確診

11個月大嬰新冠重症一度當感冒 「哮吼、低血氧」住加護才確診

新冠重症個案持續且又有嬰兒中招。疾病管制署今(13)日公布上周國內新增34例新冠重症,6例死亡,重症個案中有一例11個月大男嬰。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個案發燒就醫一度被診斷感冒,後續症狀持續且出現嚴重咳嗽、呼吸喘,被診斷哮吼,後續到急診還確認低血氧收治加護病房,PCR檢驗確認新冠陽性。

2025年05月13日 11:39

婦科醫性侵病患 衛福部:啟動醫師懲戒委員會

婦科醫性侵病患 衛福部:啟動醫師懲戒委員會

台大醫院一名黃姓婦產科住院醫師趁值勤急診工作時,性侵來就診的年輕女子小芳(化名),全案經台北地院審理,法官認為黃男犯後毫無悔意,處3年徒刑。對此,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今在臉書表示,醫事司將發文請地方衛生局啟動醫師懲戒委員會。

2025年05月13日 11:39

「啤酒肚」是脂肪卡在肝臟上!醫示警:代謝系統快撐不住了

「啤酒肚」是脂肪卡在肝臟上!醫示警:代謝系統快撐不住了

「啤酒肚」是很多中年人的標配,而多數人也認為「年紀大了就會有肚子」、「酒喝得不算多」,但其實啤酒肚是真實的身體警告。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指出,啤酒肚其實是代謝系統處理脂肪的能力被喝壞了,讓脂肪卡在肝臟上,也就是失控的脂肪訊號,肝臟在提醒代謝系統快撐不住了。

2025年05月13日 11:0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