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勞是把看不見的刀!  41張圖卡告訴你「過度努力」的可怕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記者胡治言/綜合報導

你有持續失眠、不想工作、食慾不振、無法快樂等等症狀嗎?小心,你的身體可能已經過勞了。現代社會競爭激烈,上班族工作時間越來越長,上司、同儕、後進給予的壓力讓人無法放鬆,不斷的努力維持好表現,但長期過度努力容易讓人忽略身心發出的警訊,最終可能就此罹患憂鬱症而走上無法反悔的路。對此,簡報達人林長揚製作了「預防過勞懶人包」,羅列了十大心法,讓你好好面對過勞這把「看不見的刀」。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簡報達人林長揚製作「預防過勞懶人包」在臉書引發瘋傳,他用41張圖卡完整完整描述十大心法,像是不要參加「不幸比賽」、「做不到≠不夠努力」、「突然落淚是心靈的SOS」等等,用簡單易懂的方式的告訴民眾,過勞這把看不見的刀是怎樣讓人踏上絕路的,也告訴大家工作上的位置都是可以被取代的,但家人、夢想、人生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而這些都無法取代,也才是每個人該重視的事情。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一個人如果長期處在過度壓力下,系統會無法正常運作,表面上看起來正常,但其實已逐漸對外在刺激產生疲乏,同時身體開始產生病理變化,如高血壓、心臟病等,如果仍然沒有警覺、壓力持續累積,最後這套系統反應紊亂、崩解,無法應付任何危機,細胞也快速老化、免疫力降低,健康惡化,甚至造成死亡。

所以林長揚提醒大家,過勞這把隱形的刀總是緩慢侵入,所造成的心理傷害是肉眼看不見的,甚至影響身體,卻有很多人不知道該逃跑,而經常對自己說「我還可以(撐)的人」,其實正是過勞的危險族群,應該好好面對和預防,而這些不是叫你不要努力,而是要你擺脫奴性,讓自己朝著正確的努力方向前進。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預防過勞十大心法:

1、不要參加不幸比賽
2、壓力會讓你失去視野
3、過勞是看不見的刀子
4、喜歡不是承受痛苦的原因
5、做不到≠不夠努力
6、突然落淚是心靈的SOS
7、請自己握著方向盤
8、釐清努力的終點有什麼
9、自己的意志才有忍耐的價值
10、真正無法取代的事物是?

圖卡授權來源:林長揚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 預防過勞懶人包。(圖/林長揚授權提供)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美國史丹佛大學日前公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台灣知名泌尿科專家、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再次入選。對此,他坦言原本不知有此榜單,並未在意,但後來發現在國內醫師中,他有多年名列前20傑,對於默默耕耘台灣後山已久的他來說,這才感受到珍貴肯定。

2025年10月18日 09:23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網曝台大住院醫師申請排行 「婦兒急」錄取率100%醫嘆沒人要來

網曝台大住院醫師申請排行 「婦兒急」錄取率100%醫嘆沒人要來

國內醫療環境惡化,近年來年輕醫師逃離急重科別,內外婦兒急診等科「五大皆空」,近來網路上盛傳明年度台大醫院住院醫師申請排名,倒數前三名為小兒科、婦產科、急診科,錄取率高達100%,急診醫師感嘆這實際上反映出的是這些科別已經「沒有人要來」了;台大院方則低調表示,該數據不完全正確。

2025年10月18日 18:51

加熱菸全下架「業者說數量難估」 國健署長撂重話:看到就罰

加熱菸全下架「業者說數量難估」 國健署長撂重話:看到就罰

加熱菸昨日開賣就因包裝未標示尼古丁含量遭勒令下架,但是今(18)早網路上有網友分享還能購入。衛福部國健署長沈靜芬強調,昨晚已經緊急通知業者下架,今日中午更正式函文通知菸商與販售業者,後續只要發現不合法產品就會開罰;遭下架的8品項加熱菸要再次上市前,需先通過國健署評估,否則不得販售。

2025年10月18日 17:52

微波食物有毒? 中醫師揭真正風險來源:2地雷才是關鍵

微波食物有毒? 中醫師揭真正風險來源:2地雷才是關鍵

微波加熱食物會致癌?中醫診所院長羅珮琳醫師闢謠,微波加熱屬非電離輻射,不會產生放射性或致癌,但可能破壞部分維生素與抗氧化物質。她也強調,健康風險主要來自超加工食品與不合格容器,建議正確加熱並選用玻璃器皿以確保健康。

2025年10月18日 14:59

加熱菸上架首日即下架!石崇良喊追業者責任:送審樣本與出廠不同

加熱菸上架首日即下架!石崇良喊追業者責任:送審樣本與出廠不同

加熱菸因為8品項包裝都未標示尼古丁含量,上市首日即遭下架。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8)日表示,該款加熱菸業者申請,檢附樣本有標示尼古丁含量,但是出廠上架的菸品和送審版本竟然不不一致,後續會繼續追查業者責任,同時檢驗該批加熱菸尼古丁含量是否符合規範。

2025年10月18日 12:48

台灣女性8成為「高密度乳房」 醫建議篩檢方式要分齡選擇

台灣女性8成為「高密度乳房」 醫建議篩檢方式要分齡選擇

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根據國健署統計,乳癌多年來持續位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111年就有超過17,000名女性被診斷罹患乳癌。醫師指出,台灣女性的乳房密度普遍偏高,約8成屬於「高密度乳房」,X光影像中呈現白色實質組織,容易與腫瘤影像重疊,影響判斷精準度,建議乳房檢查要分齡,不同技術搭配互補。

2025年10月18日 11:27

一堆人誤會隔夜菜了!專家點名「這4類食物」放一晚細菌暴增

一堆人誤會隔夜菜了!專家點名「這4類食物」放一晚細菌暴增

不少民眾對「隔夜菜」心存疑慮,一聽到這三個字便聯想到亞硝酸鹽、致癌風險等,甚至視為「健康殺手」,只要過夜就堅決倒掉。然而,根據《搜狐網》健康專欄指出,只要保存得當,多數隔夜菜並不會對健康構成危害,真正應避免隔夜的,其實是海鮮類熟食、半熟蛋、涼拌木耳與豆漿這4種高風險食物。

2025年10月17日 22:17

快訊/國健署下令8品項加熱菸「未標尼古丁含量」即刻下架

快訊/國健署下令8品項加熱菸「未標尼古丁含量」即刻下架

加熱菸全面下架!加熱菸今日才在超商通路開始販售,雙北陸續查獲包裝標示違規,國民健康署今(17)日晚間宣布,經與販售通路確認,某業者8品項菸品容器均未標示尼古丁含量,已通知販售業者全面下架。

2025年10月17日 21:59

北市稽查5款加熱菸未標尼古丁、焦油 需回收最重罰500萬

北市稽查5款加熱菸未標尼古丁、焦油 需回收最重罰500萬

加熱菸今(17)日起正式在超商通路上架販售,北市衛生局於今日會同衛生福利部及國民健康署針對加熱菸鋪貨之販菸店家實地稽查,截至今日(17日)19時止,專案稽查已累積稽查115家販菸店家,並查獲5個品項加熱菸外包裝標示不符規範,已令販賣業者儘速回收違法產品,最重可處500萬元罰鍰。

2025年10月17日 21:5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