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皰疹會不會傳染?可以弄破水泡嗎? 醫師解答

影音/皮膚科 林旻憲 醫師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今天我們請到的是皮膚科的林旻憲醫師。林醫師,請教一下,什麼是「汗皰疹」?

林旻憲醫師:汗皰疹其實是一種「濕疹」,好發在手跟腳。從名字上會造成一些困擾,聽到「汗皰疹」大家會想說,跟流汗有沒有關係?其實這跟流汗沒有任何關係。是不是「皰疹」呢?當然更不是皰疹!它其實就是一個濕疹,所以有時候醫師會跟你說「這是濕疹」,並不是他講錯,因為汗皰疹就是一種濕疹!汗皰疹跟皰疹完全不一樣,汗皰疹不會傳染,皰疹會傳染。所以你如果得到汗皰疹,不用擔心會傳給家人喔!

劉育志醫師:這些小水泡會很癢,要不要把它弄破?

林旻憲醫師:汗皰疹從早期階段的話,一開始它是會癢的丘疹,或是一些小水泡來作表現。我們不太建議患者在家用針或指頭把水泡弄掉,弄破水泡之後會導致傷口有感染的風險和機會。雖然很多患者會說:「摳掉水泡後,比較不癢」其實不然,愈摳會愈嚴重。第二個部分,汗皰疹不是只有一些水泡或丘疹來作表現,如果汗皰疹一直反覆出現,久而久之變成慢性的時候,它外觀甚至看不到水泡,看到的部份可能會是一些皮膚的脫皮,甚至嚴重的時候,會出現一些乾裂的狀況,會有疼痛現象。所以說汗皰疹在早期跟晚期的時候,外觀上表現是不一樣的。

劉育志醫師:很多人都會好奇說,我這汗皰疹是怎麼引起的?

林旻憲醫師:其實原因很多,最常見有幾個。第一個,有些人在季節交替的時候就容易發作,另外一部分的話,有些人就是睡不好、吃不好、壓力大,或是有些人的工作就是日夜顛倒、要輪班的狀況下,久而久之也容易出現汗皰疹。還有一部分像是有些特定工作職業的患者,比如說常常需要去洗手,或是接觸一些清潔劑、化學藥品的特殊職業,相對來講也比較容易出現汗皰疹的狀況,每個人都不一樣。

劉育志醫師:如果有汗皰疹要怎麼治療?

林旻憲醫師:汗皰疹是一種濕疹,在整個治療上來講,輕微的話,我們會開立一些溫和的類固醇藥膏給患者來使用。有時候比較癢,可以搭配一些止癢的口服藥。嚴重一點的時候,可以搭配紫外線的照光治療

劉育志醫師:剛剛我們有提到要擦藥膏,藥膏是會癢的時候再去擦嗎?

林旻憲醫師:醫師所開立的藥膏,我們建議你還是按照醫師指示使用,不要癢就擦,或是想到就擦,開心就擦,其實是不好的。

劉育志醫師:謝謝林醫師來跟我們談汗皰疹,我們下次再見!

繼續關注:你的累,皰疹都知道 – 醫師的叮嚀

搜尋附近的診所:皮膚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住院不易、照護人力吃緊成為醫療難題。對此,萬芳醫院院長劉燦宏指出,該院引領推動「急性在宅醫療」(HaH),病人可在家完成住院療程,至今已成功執行逾110例,在全台名列前茅;面對快速老化趨勢,國內應儘速研議擴大HaH適用範圍,方可打造永續的高齡照護體系。

2025年07月27日 09:23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沒罵過人的暖男劉燦宏,行醫初心來自與母親的深情陪伴。他表示,兒時看媽媽因病坐上輪椅,國中便立志當醫師,希望能親手讓媽媽康復,雖然後來知道母親的病無法治癒,仍選擇投入復健醫學領域,盼用專業幫助更多像媽媽一樣行動不便的病人,盡量讓他們能站起來,可以更踏實過日子。

2025年07月27日 09:24

他當兵「軍中唯一杜比全景聲男人」 醫:威風但不是好事

他當兵「軍中唯一杜比全景聲男人」 醫:威風但不是好事

當兵睡通鋪,常可以聽到有人的打呼聲,如果鼾聲之大可能難以入睡。耳鼻喉科醫師蔡明劭分享「軍中唯一杜比全景聲等級的男人」,雖然這樣很威風,但背後可不是好事。

2025年08月21日 06:33

孕婦媽硬塞「水果禮盒」 台大醫回家打開大驚失色

孕婦媽硬塞「水果禮盒」 台大醫回家打開大驚失色

台大婦產科名醫施景中分享,周二看門診時,孕婦的媽媽帶來一盒水果,「我拒絕了,結果還是硬把水果盒塞給我。回家要冰在冰箱,打開一看大驚失色,居然偷藏了一個紅包。」

2025年08月21日 06:09

喝氣泡水代替水可以嗎?醫學博士解析:補水效果一樣

喝氣泡水代替水可以嗎?醫學博士解析:補水效果一樣

炎炎夏日,許多人喜歡用帶有氣泡口感的氣泡水(碳酸水)來解渴,不僅清涼暢快,還能避免含糖飲料的熱量負擔,那麼,氣泡水真的能取代日常喝水的需求嗎?根據日本醫學博士大西睦子引用研究指出:「氣泡水本質上就是加了二氧化碳的水,和白開水一樣能被人體吸收,基本上可以作為日常補水的替代品。」

2025年08月20日 20:10

「吃對水果」可降4成糖尿病風險 醫曝關鍵:份量控制每天200克

「吃對水果」可降4成糖尿病風險 醫曝關鍵:份量控制每天200克

台灣水果有名的甜,不少民眾怕影響血糖控制而選擇不吃。醫師指出,吃水果其實有助第2型糖尿病預防及穩定血糖,據國際研究顯示,每天攝取兩份以上水果的人,糖尿病發生風險可降低 36%,其中的關鍵在於「份量」的控制,建議每天吃200克高營養密度、低GI水果,如芭樂、奇異果、橘子、櫻桃和梨子等。

2025年08月20日 18:32

預防醫學使命再出發!台北美兆診所正式啟用全新600坪旗艦診所

預防醫學使命再出發!台北美兆診所正式啟用全新600坪旗艦診所

「台北美兆診所」升級啟航,正式啟用全新600坪旗艦診所,迎來全新里程碑,不僅是健檢品質的實質,更是品牌對預防醫學使命的再出發,今年邁入創立第38年的美兆健康管理,已累積近300萬筆健康資料,打造出亞洲規模最大的華人健康資料庫,持續引領健康管理的新時代。

2025年08月20日 18:20

狂爆痘恐是太濕熱 醫揭「2大體質類型」:愛吃冰當心

狂爆痘恐是太濕熱 醫揭「2大體質類型」:愛吃冰當心

「痘痘」長不停,可能是體內「濕熱」太重!中醫師指出,濕熱造成的痘痘主要分「脾胃型」和「肝膽型」,可以從長痘痘的位置和伴隨症狀去判斷,除了可以透過藥物調理,日常也可以針對性按摩穴位,幫助改善。

2025年08月20日 17:30

台大醫示警秋冬流感恐「雙病毒夾擊」 兒少腦病變風險高

台大醫示警秋冬流感恐「雙病毒夾擊」 兒少腦病變風險高

流感疫情有全年化趨勢,根據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截至今年8月為止,上半年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量不但是兩年前同期的2倍,且夏季全國呼吸道病原體檢出資料中,流感病毒陽性占比20%。感染科權威、台大醫師黃立民今(20)日示警,今年秋冬流感殺傷力較強的A型流感H3N2病毒株恐回歸,和H1N1病毒株雙重流行,尤其兒童因流感併發腦炎、腦病變的比例高於成人,疾呼要接種疫苗進行防範。

2025年08月20日 16:44

50歲高階主管「話都說不清」竟是失智 醫揪1習慣是元兇

50歲高階主管「話都說不清」竟是失智 醫揪1習慣是元兇

一名50歲謝先生曾是同事眼中效率高、表現卓越的高階主管,但三年前,謝男開始出現嚴重的記憶障礙,不僅經常忘東忘西、無法處理交辦事項,甚至連組織語句、順暢表達都變得困難,最終不得不離職,最後在家人的陪同下就診,確診為「早發型阿茲海默症」。

2025年08月20日 16:3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