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上的痣 是不是黑色素細胞癌?

▲真痣假痣(圖/蔡逸群)

▲真痣假痣(圖/蔡逸群)

作者/皮膚科 蔡逸群 醫師

門診的燈號跳到42。

「叮咚,42號請進入診間。」

我正納悶,怎麼沒人走進來時

旁邊的大六醫學生突然說:「老師,我就是42號,林OO。」

「學弟,你怎麼不早說」,我轉頭看向右後方的學弟。

學弟很客氣地回答:「老師,我想拜託你幫我看腳。」

「當然沒問題。」

「老師,這會不會是黑色素細胞癌啊?」他脫下右腳鞋襪,放到腳凳上,「我最近剛好在念黑色素細胞癌,越看越害怕!」

我拿出皮膚鏡檢查學弟右腳上,那個1-2公分長的黑點,答:「不是!」

學弟馬上反問:「真的嗎?可是我看圖譜跟我腳上的黑痣很像耶,我超擔心的!」

「真的不是。」我打開隨身碟,叫出珍藏許久的照片,「我給你看一個跟你很像的病人照片,你就明白了。」

珍藏案例

▲真痣假痣(圖/蔡逸群)

我細細解釋,「這個病人跟你一樣,在大腳趾旁邊有一塊黑點,右上角的皮膚鏡照片是典型的角質層出血,我拿15號刀片削一削,那些血塊就隨著皮屑脫落了。」

學弟滿臉狐疑,但好像又不便反駁,「……」

「來吧!」我馬上拿出15號刀片,用行動來回答他「看我幫你把它削掉!」

真的被削掉了!

▲真痣假痣(圖/蔡逸群)

「你發現這個黑點多久了?最近有運動受傷嗎?」我的手沒有停,角質一層一層地剝落,就像在削刀削麵一樣。

「大約三個多禮拜了,我有打系籃」,學弟突然提高聲音,「老師,真的被削掉了!太神奇了!」

「就跟你說,這不是痣啊,是出血,應該是你打籃球磨擦造成的。」我把屑屑拍掉,「我給你看真正的痣的皮膚鏡照片,你就知道差很大了。」

真的差很大

▲真痣假痣(圖/蔡逸群)



「手腳掌黑痣,因為有指紋的關係,它的皮膚鏡有特定的變化」我指著螢幕上的照片,「最常見就是平行排列的色素,有的像格子狀,有的像羽毛刷過,跟出血那一大塊紫黑色完全不同。」

「哇,皮膚鏡真是太厲害了,老師。」學弟瞪大眼睛望著我桌上的皮膚鏡

「這是真的,皮膚鏡最早就是發明來診斷色素病灶,特別是黑色素細胞癌!」我拿起皮膚鏡把玩,「而我們東方人,每個人都有好幾十顆痣,怎麼可能每顆痣都切掉,最合理的,其實是先用皮膚鏡檢查,有問題的才切片。」

「謝謝老師,還好我有掛號來看診,不然一定會一直擔心下去的。」

同場加映:讓人胯下好癢的陰蝨

搜尋附近的診所:皮膚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獨/完美遺照!阿嬤無懼二次「正」鼻 醫師佩服:離開也要漂亮

獨/完美遺照!阿嬤無懼二次「正」鼻 醫師佩服:離開也要漂亮

年齡增長,追求美麗的心是否也隨之停歇?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高雄市一位年逾八旬的長者,因爲早年矽膠隆鼻造成的困擾,毅然又重新接受手術,其動機竟是為了擁有一張「鼻子正的」遺照,展現銀髮族群對自我形象的重視,以及對生命終極關懷的獨特視角。

2025年05月15日 18:21

手術救命凝膠給付低挨批 健保同意多付6千「每年1400人受惠」

手術救命凝膠給付低挨批 健保同意多付6千「每年1400人受惠」

健保署5月起將「手術封合劑」納入健保給付,適用於主動脈剝離等危急心臟手術,但有醫師爆料其中一款「泰爾茂AQUABRID」因為給付價格太低,被健保「賜死」。對此。健保署今舉行共擬會討論決議核價,2cc從1萬1831點增加到1萬8千點,足足增加6000多點,5cc從2萬9577點增加到3萬2千點,預估1年有1,400名患者受惠。

2025年05月15日 18:01

「這些水果」種子藏劇毒!醫警告:長期吃會失智、喪命

「這些水果」種子藏劇毒!醫警告:長期吃會失智、喪命

水果一向給人有益健康的印象,但醫師提醒蘋果、梨子、桃子、梅子、櫻桃、杏桃這6種水果的種子含有氰苷,吃下後恐導致氰化物中毒,嚴重會使人抽筋、休克,甚至死亡。但個別種子的氰苷含量不高,成人大概需50顆、甚至100~200顆以上才會導致急性中毒。

2025年05月15日 17:37

健保資料庫「退出權」8/12上路 可註記「不提供學術研究」

健保資料庫「退出權」8/12上路 可註記「不提供學術研究」

台灣健保30年以來已累積龐大醫療資料庫,常提供給學術研究進行研究,對此,憲法法庭2022年就宣判必須給民眾「退出權」,行政院今(15)日正式通過「全民健康保險資料管理條例」草案,衛福部表示,今年8月12日起,民眾就可以用書面申請方式使用「退出權」,要求不提供個人醫療資料給任何單位二次利用。

2025年05月15日 16:43

狂打手遊!25歲男「脖子竟長角」頭抬不起來 罹罕見垂頭症

狂打手遊!25歲男「脖子竟長角」頭抬不起來 罹罕見垂頭症

日本一名25歲男子因長期低頭玩手機遊戲,導致頸部肌肉嚴重退化,罹患罕見的「頭部下垂症候群」(Dropped Head Syndrome,俗稱垂頭症),造成他出現無法抬頭、吞嚥困難等症狀。對此,醫師提醒,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恐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呼籲年輕族群應特別注意。

2025年05月15日 15:19

陳奕迅染新冠!台港疫情增 醫曝「傳染力更強」確診年齡層降

陳奕迅染新冠!台港疫情增 醫曝「傳染力更強」確診年齡層降

金曲歌王陳奕迅因罹患新冠肺炎,宣布取消演唱會,再度引發國人對新冠肺炎的關注。醫師指出,新冠疫情已連續幾周升溫,這一波感染症狀和以前差不多,但比較特別的是病毒棘蛋白有6個位點發生突變,會跟人體的細胞親和力增加,傳染力增強,感染年齡層也有明顯下降,最近10歲~30歲感染人數明顯增加。

2025年05月15日 14:59

高雄某高中爆水痘群聚!同班6生染疫 家長憂心炸鍋:不停課嗎

高雄某高中爆水痘群聚!同班6生染疫 家長憂心炸鍋:不停課嗎

高雄一所高中發生水痘群聚疫情,同個班級內就有6名學生感染,家長擔憂潛伏期長,但校方卻不願停課清消。校方對此表示,水痘為第四類傳染病,無須隔離,出現首例時已通報衛生局,提供該班級漂白水加強清潔,並請確診學生在家休養至水痘結痂,班級也啟動遠距教學,確保確診學生能掌握學習進度。

2025年05月15日 14:34

新冠病毒又進化!兒醫警告:幼童出現「1症狀」要快就醫

新冠病毒又進化!兒醫警告:幼童出現「1症狀」要快就醫

國內新冠疫情近期升溫,疾管署13日表示,5/4-5/10新冠門急診就診計9,978人次,今年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累計237例,其中43例死亡。對此,小兒科醫師王韋力說,若發現孩童出現「1症狀」,家長別輕忽,應儘快就醫,因為可能不是普通的感冒這麼簡單。

2025年05月15日 14:29

免費「五癌篩檢」對象擴大 4個月增加36萬人次受檢

免費「五癌篩檢」對象擴大 4個月增加36萬人次受檢

衛福部自114年起擴大推動免費「子宮頸癌、口腔癌、乳癌、大腸癌及肺癌」5大癌症篩檢,整合資源提供多元服務,協助民眾一次掌握應接受的篩檢項目,截至4月30日已提供232萬人次篩檢服務,相較去年同期196萬人次,增加36萬人次,鼓勵符合資格的民眾採取行動、定期篩檢,方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效降低癌症威脅。

2025年05月15日 14:0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