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女生喜歡看男男戀? BL到底是什麼?!

▲▼ 志祺七七此次的合作夥伴部長分享認識BL的心得。(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志祺七七此次的合作夥伴部長分享初次認識BL時的心得感想 。(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圖文/志祺七七

螢幕前的你身邊是否有朋友喜歡「BL」,或是聽說過呢?BL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受女性大眾喜愛呢?Youtube頻道『圖文不符x志祺七七』日前上傳了一部影片探討與解析這個議題。

BL簡單來說就是 Boy's Love、男孩的愛,而關於BL的作品,像是漫畫或小說等等,大多也都是由女性所創作、往往從女性觀點去描繪男性之間的「同性愛」。這些喜歡BL的女性族群會自稱是「腐女」(ふじょし),在日文中具有無可救藥的意思。為什麼這些女性族群會這麼喜歡BL呢?志祺表示為了研究這個問題,特地看了《腐腐得正:男人的友情就是姦情!》這本書。作者用了不少訪談形式去了解腐女們的內心世界,志祺也從書中找到了至少三個原因可以解釋為什麼會有女生喜歡BL。

▲▼             。(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志祺表示為了研究此議題,特地讀了《腐腐得正:男人的友情就是姦情!》這本書。(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第一個原因:厭惡傳統社會中僵化的異性戀故事。

有人指出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傳統社會對男女生的性別刻板印象,包括男生要身強力壯、女生要溫柔婉約,且男配女的異性戀關係也是基本款設定。從這類故事中可以發現「性別刻板印象」跟「固定的異性戀愛情腳本」這兩個因素導致了很多故事劇情的僵化,這使得有些女生開始不喜歡這類作品,轉而將目光投注到BL的世界。此外故事的重點都被放在男性角色之間的互動關係,使女性角色的重要性被大大的削減。這意味著BL作品中不太能再看到女性擔任弱者的劇情,跳脫出男高女低的權力關係,也創造出更新奇的故事情節。

第二個原因,BL作品讓女性從旁觀者角度欣賞故事,因而從一種安全距離中獲得愉悅感。

因為BL的主軸故事不存在女性角色,所以腐女能用一種更寬廣的視野享受劇情的發展,不會被自己的「女性身份」帶來困擾。如果是過去傳統的異性戀故事,女生可能就會對女主角產生嫉妒感。但是在BL作品中,帥氣男主角喜歡的對象也是魅力十足的男性角色,這時反而就比較難吃醋。另一方面,也因為有些女生不太喜歡看到傳統異性戀性行為中女性所扮演的角色,而BL作品刻畫的則是男男的性愛場面,所以這也能讓她們免除這一類的不舒適感。

▲▼             。(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BL作品讓女性不會被自己的女性身份困擾。(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             。(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志祺示範腐女妄想。(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第三個原因:「妄想」帶來更多心靈上的滿足。

妄想指的是腐女看到男生之間的互動畫面時,內心會自動腦補各種令人怦然心動的小劇情。至於這種妄想之所以能帶來快感,有一個原因是來自於「打破禁忌」。因為在傳統社會的性別刻板印象中,男性之間通常不太有親密的互動,例如不會像女生一樣手牽手一起上廁所。所以當腐女進行各種妄想時,就會有一種打破傳統禁忌、甚至覺得自己玩弄了這些男生的關係的感覺,因此獲得很特別的滿足感。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健保資料庫「退出權」8/12上路 可註記「不提供學術研究」

健保資料庫「退出權」8/12上路 可註記「不提供學術研究」

台灣健保30年以來已累積龐大醫療資料庫,常提供給學術研究進行研究,對此,憲法法庭2022年就宣判必須給民眾「退出權」,行政院今(15)日正式通過「全民健康保險資料管理條例」草案,衛福部表示,今年8月12日起,民眾就可以用書面申請方式使用「退出權」,要求不提供個人醫療資料給任何單位二次利用。

2025年05月15日 16:43

狂打手遊!25歲男「脖子竟長角」頭抬不起來 罹罕見垂頭症

狂打手遊!25歲男「脖子竟長角」頭抬不起來 罹罕見垂頭症

日本一名25歲男子因長期低頭玩手機遊戲,導致頸部肌肉嚴重退化,罹患罕見的「頭部下垂症候群」(Dropped Head Syndrome,俗稱垂頭症),造成他出現無法抬頭、吞嚥困難等症狀。對此,醫師提醒,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恐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呼籲年輕族群應特別注意。

2025年05月15日 15:19

陳奕迅染新冠!台港疫情增 醫曝「傳染力更強」確診年齡層降

陳奕迅染新冠!台港疫情增 醫曝「傳染力更強」確診年齡層降

金曲歌王陳奕迅因罹患新冠肺炎,宣布取消演唱會,再度引發國人對新冠肺炎的關注。醫師指出,新冠疫情已連續幾周升溫,這一波感染症狀和以前差不多,但比較特別的是病毒棘蛋白有6個位點發生突變,會跟人體的細胞親和力增加,傳染力增強,感染年齡層也有明顯下降,最近10歲~30歲感染人數明顯增加。

2025年05月15日 14:59

高雄某高中爆水痘群聚!同班6生染疫 家長憂心炸鍋:不停課嗎

高雄某高中爆水痘群聚!同班6生染疫 家長憂心炸鍋:不停課嗎

高雄一所高中發生水痘群聚疫情,同個班級內就有6名學生感染,家長擔憂潛伏期長,但校方卻不願停課清消。校方對此表示,水痘為第四類傳染病,無須隔離,出現首例時已通報衛生局,提供該班級漂白水加強清潔,並請確診學生在家休養至水痘結痂,班級也啟動遠距教學,確保確診學生能掌握學習進度。

2025年05月15日 14:34

新冠病毒又進化!兒醫警告:幼童出現「1症狀」要快就醫

新冠病毒又進化!兒醫警告:幼童出現「1症狀」要快就醫

國內新冠疫情近期升溫,疾管署13日表示,5/4-5/10新冠門急診就診計9,978人次,今年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累計237例,其中43例死亡。對此,小兒科醫師王韋力說,若發現孩童出現「1症狀」,家長別輕忽,應儘快就醫,因為可能不是普通的感冒這麼簡單。

2025年05月15日 14:29

免費「五癌篩檢」對象擴大 4個月增加36萬人次受檢

免費「五癌篩檢」對象擴大 4個月增加36萬人次受檢

衛福部自114年起擴大推動免費「子宮頸癌、口腔癌、乳癌、大腸癌及肺癌」5大癌症篩檢,整合資源提供多元服務,協助民眾一次掌握應接受的篩檢項目,截至4月30日已提供232萬人次篩檢服務,相較去年同期196萬人次,增加36萬人次,鼓勵符合資格的民眾採取行動、定期篩檢,方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效降低癌症威脅。

2025年05月15日 14:07

每次經過鹹酥雞就淪陷!營養師教「兩分鐘」破解聞到就想吃魔咒

每次經過鹹酥雞就淪陷!營養師教「兩分鐘」破解聞到就想吃魔咒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經驗,晚上出門運動、散步、跑個腿,結果才走兩步,就聞到路口傳來熟悉的味道,鹹酥雞炸鍋正在開炸,空氣中飄著胡椒與蒜香,整條街都在呼喚你:「來買雞排啊~要切不要切」,還有麵包店也不遑多讓,原本只是想路過,結果出來手上多了三顆菠蘿麵包,真的是「嘴巴說不要,手卻很誠實」。

2025年05月15日 14:00

小滿來了!濕氣重易水腫 養生這樣吃:清熱排濕

小滿來了!濕氣重易水腫 養生這樣吃:清熱排濕

2025年小滿節氣落在5月21日,是夏季第二個節氣,也是濕熱氣候正式來襲的起點。此時人體容易感到倦怠、腸胃不適、水腫等症狀,許多中醫師提醒應從飲食與日常作息雙管齊下,採取「清熱祛濕、健脾助運」的方式調養,才能順利度過悶熱潮濕的氣候挑戰。

2025年05月15日 12:08

一吃就吐胃口超差!女罹罕病「食道罷工」 食物全卡在食道

一吃就吐胃口超差!女罹罕病「食道罷工」 食物全卡在食道

高雄一名70歲陳姓婦人長年有胃食道逆流的困擾,近來病況加劇,不僅食慾不振,甚至一吃就吐,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婦人就醫檢查後,醫師診斷為罕見的食道運動功能障礙疾病,因食道下括約肌無法放鬆,導致吐剩的食物渣、液體全卡在食道,無法順利進入胃部,所幸經手術後終於能好好享用美食。

2025年05月15日 11:4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