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長期無意識聳肩? 台大醫師簡單一招矯正超有感

記者胡治言/台北報導

你常會在無意識下聳肩嗎?注意,這可能是長期坐姿不良,中背無力所導致的結果。台大醫院復健部兼任主治醫師,現任超越復健診所院長王薏茜表示,常有人來詢問為什麼肩胛骨會一直往上跑,常常刻意放下肩胛骨後、又無意識地聳肩?

▲長期無意識聳肩? 台大醫師簡單一招矯正超有感。(圖/記者謝婷婷攝)

▲你常常會無意識聳肩?被提醒後有改回一下,但沒多久後又發現自己聳肩了嗎? (圖/記者謝婷婷攝)

其實肩胛骨的位置是一個結果,不是一個原因,它取決於上、下、內、外各個肌肉的平衡,如果長期坐姿不良、電腦用太久就會導致肩胛骨外飄,這時候只要中背肌肉練起來,讓肩胛骨自然下沉且後縮,就不會一直無意識的聳肩。

▲長期無意識聳肩? 台大醫師簡單一招矯正超有感。(圖/記者謝婷婷攝)

▲肩胛骨的位置是一個結果,不是一個原因,如果長期坐姿不良、電腦用太久就會導致肩胛骨外飄(圖/記者謝婷婷攝)

王薏茜醫師也提到,以前比較傳統的訓練做很多重訓,出來後胸大肌很發達,每個人的姿勢都像阿諾、藍波那樣子虎背熊腰,但他們的肩胛骨距離都很遠,而現代新的重訓姿勢訓練出來都比較像是「黑豹」一樣,前胸後背都很均勻,如果你的肩胛骨外擴,這時候就可以照著王醫師的教學一步一步強化中背,除了可以讓疼痛減緩,同時也可以讓整個身體外型變的好看。

▲長期無意識聳肩? 台大醫師簡單一招矯正超有感。(圖/記者謝婷婷攝)

▲強化中背,除了可以讓疼痛減緩,同時也可以讓整個身體外型變的好看。(圖/記者謝婷婷攝)

一般人覺得擴胸就是雙手抬高前後擺動,但實際上做這個動作時肩胛骨都紋風不動,這樣子的動作根本不叫做“擴胸”,而叫做”擴肩”,真正的擴胸運動要是要讓肩胛骨下沉往後縮,手保持不動才叫做肩胛骨的擴胸運動。

▲長期無意識聳肩? 台大醫師簡單一招矯正超有感。(圖/記者謝婷婷攝)

▲一般人覺得擴胸就是雙手抬高前後擺動。(圖/記者謝婷婷攝)

▲長期無意識聳肩? 台大醫師簡單一招矯正超有感。(圖/記者謝婷婷攝)

▲一般人以為擴胸就是雙手抬高前後擺動,但實際上做這個動作時肩胛骨都紋風不動,根本只是在「擴肩」。(圖/記者謝婷婷攝)

要練真正的擴胸運動,首先把雙手放在膝蓋或大腿上面,接著把肩胛骨往下沉同時後縮,要記住手沒有動作,很多人手不動時就完全不會做擴胸,這時候就先嘗試活絡肩胛骨,讓身體試回想起肩胛骨的動作,接著再來做擴胸運動也可以哦。

▲長期無意識聳肩? 台大醫師簡單一招矯正超有感。(圖/記者謝婷婷攝)

▲首先把雙手放在膝蓋或大腿上面。(圖/記者謝婷婷攝)

▲長期無意識聳肩? 台大醫師簡單一招矯正超有感。(圖/記者謝婷婷攝)

▲接著把肩胛骨往下沉同時後縮,要記住手沒有動作,此時用肩膀劃圈活絡肩胛骨。(圖/記者謝婷婷攝)

【相關新聞】

上班久坐肩頸痠痛好不了 台大醫師4招教你坐好坐滿

烏龜頸上身讓脖子緊繃痠痛 台大醫師2招讓你不再卡卡

肩膀痠痛總是又按又搥 台大醫師2招教你放鬆「斜方肌」

一分鐘伸展「三角肌」 台大醫師讓你坐著就能放鬆

小圓肌拉筋超Easy 台大醫師讓你一次放鬆三塊肌肉

總是「腳麻」不舒服? 2步驟檢測是不是坐骨神經痛

背部「膏肓」痠痛怎麼辦? 台大醫師3招讓你緩解放鬆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熬夜「會變胖變禿」 醫示警「3類人」特別當心

熬夜「會變胖變禿」 醫示警「3類人」特別當心

很多人都知道作息混亂和長期熬夜會影響健康!醫師指出,很多人都認為只要睡飽就好,但其實作息也很重要,熬夜容易變胖,還會掉髮,尤其「輪班工作者、報復性熬夜族、年紀較長者」3大族群要特別留意。

2025年03月22日 14:04

全台血庫平均低於安全值 A型、O型最缺

全台血庫平均低於安全值 A型、O型最缺

清明連假即將到來,目前全台血庫平均存量僅有6.6天,處於偏低水位。其中,A型與O型血特別吃緊,分別只剩5.7天和6.2天的存量。捐血中心呼籲民眾趁著好天氣,踴躍挽袖捐血,盼在連假前提升血庫至安全存量。

2025年03月22日 13:58

「涮樂和牛」羅東店試營運就傳食物中毒 通報人數暴增至63人

「涮樂和牛」羅東店試營運就傳食物中毒 通報人數暴增至63人

知名連鎖吃到飽火鍋「涮樂和牛」驚爆食物中毒事件,宜蘭羅東店15日試營運,卻陸續傳出民眾上吐下瀉、掛急診等情況。截至昨(21)日止,通報發病人數共計有63人,其中有33人曾就醫,個案發病時間皆集中於3月15至16日。

2025年03月22日 11:47

壓力會有體味!醫曝研究:皮膚會散發「炒韭菜」味道

壓力會有體味!醫曝研究:皮膚會散發「炒韭菜」味道

你知道壓力會有味道嗎?最新研究發現,人在承受壓力時,皮膚會散發類似「炒韭菜」的氣味。醫師指出,這種特殊氣味由二甲基三硫化物與丙烯基硫醇構成,不僅容易引發周圍人群的焦慮與疲勞感,更被戲稱為職場「上班味道」科學印證。

2025年03月22日 10:58

婦科醫:「3種經痛」快就醫!伴隨症狀曝光

婦科醫:「3種經痛」快就醫!伴隨症狀曝光

許多女性常見「為什麼每次月經來都會經痛,而且好痛?月經為什麼永遠都不準時來?」的困擾。面對這些困擾與疑惑,婦產科張瑜芹醫師表示,子宮內膜剝落時會釋放前列腺素,導致子宮收縮的痙攣,不會經痛的人是幸運兒,而經痛也通常不會有大問題,但如果每次都痛到受不了,或是非吃止痛藥不可,就要小心是否有隱藏疾病。

2025年03月22日 09:29

小朋友玩飛高高「手一拉就脫臼」 醫曝原因:家長4動作風險高

小朋友玩飛高高「手一拉就脫臼」 醫曝原因:家長4動作風險高

照顧、陪伴幼兒玩耍要當心。急診科醫師分享,臨床偶爾會看到小朋友來到急診總是手打直一直哭不敢動,爸媽一臉驚恐說「醫師!我才輕輕拉一下他的手,怎麼手就不動了!」其實這是1~5歲小朋友常見的手部脫臼,又稱「保母手(Nursemaid hand)」,包含飛高高、玩轉圈圈遊戲等4種日常情況容易發生,提醒爸媽們注意。

2025年03月22日 09:09

14個「內耗習慣」讓生活一團糟!她從人生全毀→百萬暢銷作家

14個「內耗習慣」讓生活一團糟!她從人生全毀→百萬暢銷作家

感情、工作、生活都一團糟,又不斷遇到爛事,可能跟「內耗慣性思維」有關!美國知名人生教練安德莉亞.歐文(Andrea Owen)過去曾經歷前夫出軌、伴侶詐欺、未婚懷孕、友誼失和、喪父,接二連三打擊讓她掉入谷底,後來她盤點14個內耗習慣,發現正是落入自我毀滅循環的原因,並提到這些自我壓抑的現象,在女性身上更常見。

2025年03月22日 00:30

晚睡3疾病風險增!睡滿8小時也沒用 醫:恐陷晝夜節律失調危機

晚睡3疾病風險增!睡滿8小時也沒用 醫:恐陷晝夜節律失調危機

有些人晚睡成習慣,且也不覺得對身體有所負擔,但醫師提醒,國際研究已經證實,「夜貓子」作息會提升3類疾病風險,包含糖尿病的風險提升2~3 倍,肌少症提高3.16倍,憂鬱症狀的風險甚至是晨型人的2.7~4.1 倍。且即便睡眠時間足夠,晚睡仍可能導致晝夜節律失調,進而影響荷爾蒙與新陳代謝的調節,提醒民眾注意。

2025年03月21日 18:45

「工作至少待一年」可能是胡說八道!倦怠管理師:沒人比你清楚

「工作至少待一年」可能是胡說八道!倦怠管理師:沒人比你清楚

限制性的信念(limiting beliefs),顧名思義就是那些限制我們的信念。它們往往是我們自己在沙地上任意畫下的界限。我們之所以抱持那些信念,通常是因為它們一再受到強化,使我們視之為真理。有些人喜歡把自己的意見講得彷彿是不爭的事實,你也經常遇到這種人嗎?

2025年03月21日 17:00

北市罕發溫差危險預警!醫曝2類患者猝死風險增 防範方法一次看

北市罕發溫差危險預警!醫曝2類患者猝死風險增 防範方法一次看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及輻射冷卻影響,這幾天國內出現「暴力溫差」,北市府今(21)日甚至罕見發布「溫差達危險等級預警」,未來幾天的日夜溫差達11℃以上。醫師指出,心腦血管、呼吸道疾病兩類患者在溫差大時可能急性發作、惡化,嚴重時恐增加猝死風險,提醒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

2025年03月21日 16:1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