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肩膀痠痛總是又按又搥 台大醫師2招教你放鬆「斜方肌」

記者胡治言/台北報導

現代人每天用手機、打電腦,長時間使用下來常導致肩頸痠痛,而我們肩膀有一塊肌肉叫做斜方肌,其實就是頭頸部痠痛第一名的部位,大家常常會在肩膀搥搥打打的地方就是斜方肌的位置。斜方肌的疼痛範圍其實非常廣,會延著筋膜往外傳(手臂)、往上傳(頭部)、往後傳(背部),台大醫院復健部兼任主治醫師,現任超越復健診所院長王薏茜就來教大家利用辦公室的桌椅做伸展,在上班時間空檔花個一分鐘,就可以讓斜方肌可以得到放鬆與舒展同時緩解疼痛。

▲肩膀痠痛總是又按又搥 台大醫師2招教你放鬆「斜方肌」。(圖/記者謝婷婷攝)

▲斜方肌是頭頸部痠痛第一名部份,大家平常會搥搥打打的地方其實就是斜方肌的部位。(圖/記者謝婷婷攝)

斜方肌(肩膀)的慢性緊縮與疼痛,通常都是因為在使用電腦時姿勢不良,像是椅子太高造成我們的腳沒有辦法很好的著地,導致我們將上半身所有重量都用手肘放在桌子上,這時會造成肩胛骨往上抬,進而造成斜方肌的問題。今天王薏茜醫師教大家利用辦公桌椅,只要簡單二步驟就可以緩解斜方肌的不適。

▲肩膀痠痛總是又按又搥 台大醫師2招教你放鬆「斜方肌」。(圖/記者謝婷婷攝)

▲如果大家還是不知道斜方肌位置,可以在試著捏肩膀部位有條頸帶,捏下去會痛的地方就是斜方肌。(圖/記者謝婷婷攝)

步驟一:斜方肌正側面

找辦公桌固定點拉筋,手勾著桌子另一端,儘量把身體伸展開來,接著把頭側倒,另一隻手把頭往下壓,這時會感覺斜方肌位置會有很強的拉力而且會痠,將這個動作維持一分鐘後再放掉。

▲肩膀痠痛總是又按又搥 台大醫師2招教你放鬆「斜方肌」。(圖/記者謝婷婷攝)

▲首先將手勾著辦公桌的另一端,然後把手儘量往離開伸身體的方向延伸。(圖/記者謝婷婷攝)

▲肩膀痠痛總是又按又搥 台大醫師2招教你放鬆「斜方肌」。(圖/記者謝婷婷攝)

▲接著把頭側倒,同時用另一隻手把頭往下壓。(圖/記者謝婷婷攝)

▲肩膀痠痛總是又按又搥 台大醫師2招教你放鬆「斜方肌」。(圖/記者謝婷婷攝)

▲頭往下壓後會感覺斜方肌位置會有很強的拉力而且會痠,保持一分鐘。(圖/記者謝婷婷攝)

步驟二:斜方肌後側面

找辦公桌固定點拉筋,手勾著桌子另一端,儘量把身體伸展開來,接著把頭側轉四十五度,接著手直接往鼻子的方向扶住、將頭頂往下拉,這時會感覺拉力在比較後面,還會有一點麻麻的微微的不舒服,同樣保持這個姿勢一分鐘。

▲肩膀痠痛總是又按又搥 台大醫師2招教你放鬆「斜方肌」。(圖/記者謝婷婷攝)

▲手同樣拉著桌子另一端,但頭轉四十五度看前面。(圖/記者謝婷婷攝)

▲肩膀痠痛總是又按又搥 台大醫師2招教你放鬆「斜方肌」。(圖/記者謝婷婷攝)

▲另一隻手手直接往鼻子的方向扶住、將頭頂往下拉。(圖/記者謝婷婷攝)

▲肩膀痠痛總是又按又搥 台大醫師2招教你放鬆「斜方肌」。(圖/記者謝婷婷攝)

▲步驟二的動作會感到拉力變成比較後面,同樣維持一分鐘。(圖/記者謝婷婷攝)

照著上述二個步驟做,相信斜方肌疼痛就會得到很好的緩解。但若辦公桌太大不適合拉筋,大家也可以利用椅子的邊緣做相同動作,只是做的時候身體要斜一點,一樣是正前方與正側面各做一分鐘,也能夠稍稍緩解斜方肌的不適。


▲肩膀痠痛總是又按又搥 台大醫師2招教你放鬆「斜方肌」。(圖/記者謝婷婷攝)

▲如果辦公桌太大手勾不到,其實可以利用椅子,同樣先將手勾住椅子的旁邊。(圖/記者謝婷婷攝)

▲肩膀痠痛總是又按又搥 台大醫師2招教你放鬆「斜方肌」。(圖/記者謝婷婷攝)

▲另一隻手同樣將頭往下拉,讓斜方肌的部位感受到拉力,維持一分鐘,記住身體也要帶點斜度,才能有足夠拉力。(圖/記者謝婷婷攝)

【相關新聞】

上班久坐肩頸痠痛好不了 台大醫師4招教你坐好坐滿

烏龜頸上身讓脖子緊繃痠痛 台大醫師2招讓你不再卡卡

肩膀痠痛總是又按又搥 台大醫師2招教你放鬆「斜方肌」

一分鐘伸展「三角肌」 台大醫師讓你坐著就能放鬆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62%罹癌王患者「都有1特徵」!醫點名6種人最危險

62%罹癌王患者「都有1特徵」!醫點名6種人最危險

胰臟癌有「癌王」之稱,其惡性度高,患者在被確診時往往已是晚期或轉移其他器官,令人聞之色變。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指出,根據最新研究發現,高達62%的胰臟癌患者都有「脂肪胰」,是正常人的6倍之多。他也示警腹部肥胖,血壓與血糖、三酸甘油酯偏高,以及高密度膽固醇偏低、愛飲酒者皆容易形成脂肪胰,應當多加留意。

2025年03月18日 20:18

上周腹瀉就醫達21.1萬人次!疫情連3周降仍創5年新高

上周腹瀉就醫達21.1萬人次!疫情連3周降仍創5年新高

國內腹瀉疫情持續!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上周因為腹瀉就醫達21.1萬人次,雖然已經連續三周下降,仍然是近5年最高。另全國近四周腹瀉群聚通報242起,也是5年同期最高,病原體檢驗陽性以諾羅病毒最多,占比高達98.7%。提醒民眾仍要注意飲食衛生。

2025年03月18日 17:31

男性中年危機OUT 攝護腺癌男性癌症第6位...PHI檢測精準度高

男性中年危機OUT 攝護腺癌男性癌症第6位...PHI檢測精準度高

112年衛福部公布國人十大癌症死因死亡率,攝護腺癌位居男性癌症第六位,男性過了50歲,容易攝護腺肥大及攝護腺發炎,甚至罹患攝護腺癌,年紀愈大、罹病風險愈高。中年男性因為工作壓力、家庭責任,常忽略自身健康,再加上抽菸、喝酒,或工作久坐久站等生活型態,加劇健康惡化。

2025年03月18日 16:54

千萬別揉!醫教你4大常見「眼睛過敏」緊急處理方式

千萬別揉!醫教你4大常見「眼睛過敏」緊急處理方式

眼睛發癢是「眼睛過敏」症狀,醫師指出,常見的眼睛過敏包括「過敏性結膜炎、對保養品/彩妝或花粉過敏、睫毛毛囊阻塞和細菌感染的眼瞼炎」,一旦有過敏狀況發生,除了會泛紅之外,最多是眼睛發癢,而面對不同原因造成的過敏,其實也有不同的緊急處理方式。

2025年03月18日 16:48

國內爆越南移入麻疹!當地疫情燒「病例翻倍」 疾管署已發布警示

國內爆越南移入麻疹!當地疫情燒「病例翻倍」 疾管署已發布警示

嘉義市今(18)日新增1例麻疹境外移入確診病例,個案發病前曾經參加旅行團赴越南旅遊。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曾淑慧今表示,越南麻疹疫情確實嚴峻,今年已經通報疑似個案達4萬例、有3400例確診,病例數是去年同期兩倍,疾管署已於上個月提升越南旅遊疫情等級至第二級:警示(Alert),提醒民眾前往當地多加防範。

2025年03月18日 16:23

春分天氣變化大!常見3大疾病 醫推多按3穴位舒緩

春分天氣變化大!常見3大疾病 醫推多按3穴位舒緩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4個節氣,也是春天的中分點,但要留意春分在五行節氣常見的疾病。中醫師指出,春天五行屬木,主疏泄與藏血,對應著肝,要留意「情緒疾病、流行性感冒和季節性過敏」,建議可多按「太衝穴、神庭穴和百會穴」。

2025年03月18日 16:20

流感增45重症、15死!上周仍有10.8萬人次就醫 脫離流行還要再等

流感增45重症、15死!上周仍有10.8萬人次就醫 脫離流行還要再等

原預期本週可脫離流行的流感疫情仍在持續,疾病管制署今(18)日表示,上周類流感就診達10.8萬人次,緩慢下降,另上周也新增45例重症病例,15例死亡,新增病例及死亡個案均以感染H1N1為多。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近期門診住院人次也都有下降,但是急診就診百分比仍在疫情流行警戒的臨界值,預期疫情本月下旬才會脫離流行。

2025年03月18日 14:51

網激推「無糖綠+半糖紅」真的不咳了 中、西醫曝效果

網激推「無糖綠+半糖紅」真的不咳了 中、西醫曝效果

近日天氣溫差變化大,忽冷忽熱一不小心就感冒,一名網友在Threads上分享,因自己咳嗽咳到不行,決定挑戰都市傳說「無糖綠茶+半糖紅茶」這止咳偏方,結果竟真的神奇地不咳了;另有網友補充要點無糖或三分糖、溫的喝3天才有效,引發破萬人熱議。對此,中、西醫透露其效果,認為雖稍有幫助,但「有一定的局限性」。

2025年03月18日 14:48

新冠JN.1疫苗4/8起開放3族群「打第二劑」 間隔滿6個月可打

新冠JN.1疫苗4/8起開放3族群「打第二劑」 間隔滿6個月可打

新冠疫情雖然在低點波動,但重症病例持續增加,疾病管制署今(18)日宣布,為了提升易發生重症或死亡高風險族群保護,4月8日起提供「65歲以上長者(原住民為55歲以上)」及「免疫不全者」等對象增加接種1劑JN.1 COVID-19疫苗,與前1劑間隔至少6個月(180天),呼籲符合接種資格民眾踴躍接種。

2025年03月18日 14:08

C肝會致肝癌!國健署:全國8萬人抗體陽性沒做病毒檢測

C肝會致肝癌!國健署:全國8萬人抗體陽性沒做病毒檢測

為預防感染B、C型肝炎病毒而罹患肝病,國健署自109年起擴大B、C肝篩檢,更透過補助金額調升、轉介獎勵及特定族群快篩等策略提升篩檢成效,目前已近7成目標對象接受C肝檢查。但國健署表示,根據目前統計,驗出有病毒量者轉介率雖已近八成,但卻仍有8萬餘名C肝抗體陽性者尚未接受進一步檢驗。

2025年03月18日 13:4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