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禿頭(姑路)怎麼辦? 請聽醫生這樣說

(圖/mamibuy)

▲嬰兒禿頭(姑路)怎麼辦?請聽醫生這樣說。(圖/mamibuy)

圖文/mamibuy

俗語說「生孤路,穿姑鞋;發孤齒,食姑米」,意思就是嬰兒禿頭或只長單顆牙,要找姑姑來送禮。那麼沒有姑姑的怎麼辦?其實頭髮長出來只是時間快慢問題,真正要小心的嬰幼兒禿頭原因是以下這五點!

什麼是姑路?

有沒有發現一些寶寶的後腦杓會有特定區域的頭髮消失,這種帶狀的禿髮,看起來像是一條從左耳開到右耳的馬路,老一輩的人都稱它叫作「姑路」或是「孤路」。

(圖/mamibuy)

寶寶姑路

「姑路」說法的習俗與解方,其實蘊含親情暖意,因為「姑」跟「孤」同音,所以很多嬰兒習俗都會跟姑姑牽扯上一些關係,像是「姑齒」指的是嬰兒一次只長一顆牙(一般長牙會兩顆對稱同時長),傳統習俗會請姑姑送禮。

而關於姑路這一習俗有兩種說法,一說是表示這個孩子生性孤獨,將來會遇到人際關係上的問題;另一說是這個孩子會特別受到姑姑疼愛。不管是哪一種說法,習俗上都會請姑姑買一雙鞋、帽子或衣服,送給這位小姪子,據說小孩收到姑姑送的禮物後,頭髮就會慢慢長出來囉!

姑路習俗,會請姑姑買衣鞋送姪子(圖/mamibuy)

而這個習俗的背後其實帶有親情間的溫暖,在過去農業社會,「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也象徵著出嫁的女兒不可隨便回娘家。而藉著買東西送姪子的理由,讓出嫁的女兒有回娘家的藉口,老一輩傳承下來的良善美意是不是非常溫暖人心呢!

寶寶姑路又沒有姑姑怎麼辦?

請深呼吸告訴自己,沒事的,慢慢會長出來,不要緊張!

基本上嬰兒禿髮現象在1歲以後會逐漸消失,即便沒有姑姑可以送鞋,頭髮還是會長出來的,爸媽們不用過度擔心喔!

嬰兒禿頭(姑路)的真正原因...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林光麟主任表示,「姑路」在醫學上被稱為外傷性禿頭,嬰幼兒在發育過程,睡眠時間很長,因為頭部長期與床或枕頭接觸摩擦,特別是6個月到1歲的孩子,睡覺時常有快速轉頭的動作,更加速後腦落髮的現象。

嬰兒長不出頭髮的5種異常狀況,請多留意:

1. 嬰兒頭皮有紅色片狀現象。

2. 物理性傷害:如果是原本有頭髮,可能綁太緊的馬尾辮,會導致所謂的牽引性脫髮。

3. 不規則的缺塊掉髮:可能是你的寶寶會習慣性拔毛,請留意他的行為。

4. 俗稱鬼剃頭的圓禿:這種類型的脫髮通常會出現孤立、光滑、圓整的缺塊,像鬼剃頭,是因為皮膚內免疫系統發生問題所造成。

5. 其他醫療問題: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疾病)或垂體功能減退症(一種減退腦下垂體),可能會導致在你的孩子的頭部脫髮。

一歲以前還有哪些寶寶禮俗?新手爸媽必看!

(圖/mamibuy)

資料參考:哺乳媽媽加油站

本文擷取自「嬰兒禿頭 (姑路) 怎麼辦?沒有姑姑送鞋別緊張,請聽醫生這樣說」,獲「MamiBuy媽咪拜」授權轉載,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媽咪拜-新手爸媽勸敗團》粉絲團;《MamiBuy媽咪拜》官方網站。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嬰兒呼吸道堵塞!快用哈姆立克法急救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李明哲在花蓮慈濟醫院全心投入器官捐贈與移植,至今超已近30年,他認為,器捐不只是開刀,而是一場社會運動,重點在於「利他」,而許多人嘴上支持,真正面對器捐的抉擇卻常退縮,台灣社會還需要時間逐漸理解器捐觀念,醫界也該讓過程保有尊重。

2025年10月06日 09:24

結婚3年不孕!人妻內診慘叫「痛」 尪認了:從沒放進去過

結婚3年不孕!人妻內診慘叫「痛」 尪認了:從沒放進去過

隨著現代醫療的進步,許多不孕症夫妻越來越能透過檢查和治療成功受孕,但有些案例卻讓醫師哭笑不得!就有一對結婚三年的夫妻求診婦產科,想做不孕症相關檢查,然而醫師內診時妻子卻狂喊「痛」,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3年來夫妻在床上「從來沒有一次成功的性行為」,也難怪沒法懷孕。

2025年10月12日 17:37

「無添加糖」不等於無糖!醫揭「最大陷阱」照樣會蛀牙

「無添加糖」不等於無糖!醫揭「最大陷阱」照樣會蛀牙

市面上有多種強調無添加糖的飲品,不少人覺得喝了就不傷身或不傷牙。對此,專業牙醫師指出,「無添加糖」僅表示製程中沒有額外加糖,不等於無糖,天然糖分照樣會被口腔細菌分解產酸,增加蛀牙風險,建議民眾喝無添加糖飲品要留意3大重點。

2025年10月12日 17:00

北市加強稽查「黑心豬腸」 再驗45家、20件無過氧化氫

北市加強稽查「黑心豬腸」 再驗45家、20件無過氧化氫

屏東「百威食品有限公司」涉嫌使用工業級雙氧水加工豬腸,並流入北、高、屏等地的違法事件,引發全台關注。台北市衛生局近日加強稽查,今公布新增稽查45家次、抽驗20件豬腸產品,全數「未檢出」過氧化氫。

2025年10月12日 16:09

47項藥品退出台灣!石崇良:統一控貨防搶藥潮

47項藥品退出台灣!石崇良:統一控貨防搶藥潮

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47項藥品預計退出台灣市場。衛福部長石崇良今表示,國內多有其他學名藥可以使用,不過免疫抑制劑cyclosporine因原廠停止產線,預計只會供貨到明年底,針對這部分會啟動專案進口,而《藥事法》修法也授權食藥署在缺藥期間可以統一控貨。

2025年10月12日 14:24

人一多就壓力爆棚!柯文哲出現「社交焦慮」 醫揭背後3大原因

人一多就壓力爆棚!柯文哲出現「社交焦慮」 醫揭背後3大原因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妻子陳佩琪在臉書發文透露柯文哲「很怕見到人群,人一多就感受莫名壓力」,引發關注。對此,專業身心科醫師楊聰財指出,臨床上這是很常出現的狀況,特別是在經歷長期隔離、高壓或創傷性事件之後,從臨床角度來看,「人太久沒接觸人群害怕人群」的狀況,很可能與3大心理健康議題有關。

2025年10月12日 12:57

連假最終日!孩子收假就崩潰 身心科醫師:元凶來自「這2人」

連假最終日!孩子收假就崩潰 身心科醫師:元凶來自「這2人」

明天就是開工日,今年9月底至10月有密集的連續假期,許多家庭選擇出遊歡樂,但歡樂過後,不少家長卻要面對孩子情緒失控、賴床哭鬧、抗拒上學的「連假症候群」。衛福部台中醫院身心科醫師章秉純提醒家長,其實孩子會產生連假症候群,往往來自父母對假期結束的恐懼,傳達到孩子身上,讓孩子覺得上學很恐怖的事情,無形中加深了孩子對上學的負面印象。

2025年10月12日 12:13

孕婦神隊友阿斯匹靈 長庚醫:可降「子癲前症」風險46%

孕婦神隊友阿斯匹靈 長庚醫:可降「子癲前症」風險46%

高風險孕婦及早服用阿斯匹靈,能降低子癲前症發生率,而長庚醫院團隊延續此發現,與亞洲多家醫療院所合作,研究該藥對於東方孕婦的效果,結果證實懷孕32周前出現子癲前症相關併發症的風險可下降46%,高風險妊娠能延後分娩2至3周,大幅減輕早產、死胎及母體的威脅,也立下亞洲孕產醫學里程碑。

2025年10月12日 09:23

長者走路不穩竟因「早餐蛋白赤字」 醫示警肌少症隱形危機

長者走路不穩竟因「早餐蛋白赤字」 醫示警肌少症隱形危機

一名72歲長者習慣早餐僅吃稀飯配醬瓜,認為清淡即是健康,近來卻感到走路不穩、上下樓梯困難,甚至曾在浴室滑倒,就醫評估發現她肌肉量不足,屬於肌少症高風險族群。醫師指出,早餐蛋白赤字是肌少症隱形危機,提醒平日用餐補充蛋白質應該三餐平均分配,早餐應至少攝取2份蛋白質。

2025年10月12日 09:1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