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屎要挖嗎?醫給答案 4情況=該清了

 

 圖、文/常春月刊

 

有耳鼻喉科醫師曾說,耳屎不用刻意去挖,然而關於「鼻屎」的部分,究竟該如何去清理呢?我們的鼻孔有沒有需要天天清理?若使用的方法不對,是否會引發身體其他部位的病症呢?

鼻屎怎麼來?

耳鼻喉科醫師江裕群說明,其實鼻屎跟耳屎一樣,對於人體而言都是「自我清理」作用後的產物。我們的鼻子每天會分泌1至2公升的鼻涕,這些鼻涕在鼻腔內扮演著自我清理的重要角色當鼻分泌物與空氣的灰塵混在一起成型,就變成俗稱的「鼻屎」。

鼻子需要天天清嗎?

至於到底需要多久清理一次鼻子呢?江裕群表示,關於清潔鼻子的頻率,其實是因個人需求而有差異,並沒有一定的標準。當鼻子覺得有點癢癢的、感覺有異物塞住、呼吸不是很順暢、有鼻塞的現象時,那麼就該去清清鼻子囉!

 

習慣性挖鼻孔 較易流鼻血

不過,江裕群指出,人體的鼻腔黏膜血管密度相當高,而分隔兩個鼻腔的「鼻中膈」前端,就有四組血管在這裡交會。這個血管匯集之處稱為「利特氏區」(Littles area),是我們用手指可以輕易觸及的表淺位置,也是流鼻血最常見的出血點。

習慣性的挖鼻孔,除了直接傷害鼻黏膜,更容易致使局部的血管增生,增生的血管由於較為脆弱,稍微刺激破裂,就會出現「流鼻血」的現象。

常暴露這些環境 鼻子要常清

另外,江裕群提及,如果長時間暴露於空氣品質較差的環境當中(例如營造業從業人員、摩托車騎士、沙塵暴來襲等),很容易會吸入滿是灰塵的髒空氣,那麼清理鼻子的次數,就應該要比平常多一些。

 

清理鼻屎  過度反造成傷害

定期清理鼻腔,有助於自我鼻腔的日常保養,除了可以除去髒污,還可減輕灰塵、粉塵所帶來的鼻部不適感。但若是清理的方式錯誤,則反而會造成細菌感染、毛囊發炎,甚至流鼻血、長鼻癤、鼻疔的現象,情況嚴重者還可能造成局部化膿性毛囊炎。因此,不當清理鼻屎,是很容易出現併發症。

鼻孔內側前端鼻毛生長的位置(鼻前庭),和我們的手指頭一樣,常常布滿著很多的細菌,兩個不怎麼乾淨的位置碰在一起(摳鼻子),鼻前庭就容易產生感染發炎的問題。

江裕群指出,早年抗生素不發達的時期,像這種鼻部的發炎,情況嚴重時,還可能會影響到腦部,甚至會危及生命的安全。這是因為鼻部靜脈的回流,與腦部的血管相連性高,細菌感染容易因此蔓延至腦,所以千萬不要輕忽鼻部發炎、長疔的問題,最好還是找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尋求專業的處理。

鼻毛需要修剪嗎?

除了清理鼻屎之外,鼻毛該不該修剪?江裕群提到,一個有趣的概念,很多人談到清理鼻毛時,都會用「拔」這個字眼,但實際上,鼻毛應該是用修剪的,而不是用拔的!清潔鼻毛的目的, 其實是以儀容上的美觀為首要,因為鼻毛的存在,是具有過濾髒空氣的作用,因此不宜修剪太深、太短。

而在修剪鼻毛時,必須使用專門的鼻毛剪刀(尖端是圓的安全剪刀),才不會造成意外發生。有些人誤以為鼻子發癢的原因,是因為鼻毛太長刺激到鼻腔,所以才會產生搔癢不適的症狀,於是就用剪刀將鼻毛愈修愈短;可是鼻毛剪短之 後,並沒有改善鼻子搔癢的感覺。

其實,臨床上發現,有鼻子過敏問題的患者,常常擤揉鼻子,通常鼻毛會比較稀疏,但是搔癢不適的症狀依然很嚴重,可見鼻毛太長和鼻子發癢這兩者並非相關。

延伸閱讀:
·鼻孔流鼻血要仰頭or低頭? 「正確止法」曝:一堆人都做錯
·流鼻血第一步塞衛生紙錯了 醫曝防範妙招...「愛吃2物」恐害血流不止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美國史丹佛大學日前公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台灣知名泌尿科專家、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再次入選。對此,他坦言原本不知有此榜單,並未在意,但後來發現在國內醫師中,他有多年名列前20傑,對於默默耕耘台灣後山已久的他來說,這才感受到珍貴肯定。

2025年10月18日 09:23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失智症治療不只藥物 耕莘推「整合模式」玩遊戲兼健腦

失智症治療不只藥物 耕莘推「整合模式」玩遊戲兼健腦

全台失智人口突破35萬人,衛福部已核准兩款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的治療新藥且已經有患者開始使用,帶來改變契機。醫師指出,治療不僅侷限於藥物層面,更需要從認知訓練與社會參與著手,耕莘醫院失智症團隊攜手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開發「每日腦點心」APP,將新藥治療與遊戲化認知訓練結合,讓患者邊治療邊健腦。

2025年10月22日 18:10

用「病、斃死豬肉」最重可罰2億 食藥署嚴查東南亞、中國食品

用「病、斃死豬肉」最重可罰2億 食藥署嚴查東南亞、中國食品

台中市通報疑似非洲豬瘟案例,台中市農業局已與中央相關人員到豬場全面撲殺。食藥署表示,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病,不會感染人類,民眾不用恐慌,但若食品業者刻意使用「病、斃死豬肉」,最重可處新臺幣2億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可命其歇業。

2025年10月22日 17:27

白袍高血壓別輕忽!醫揭追蹤「1/3將成真高血壓」

白袍高血壓別輕忽!醫揭追蹤「1/3將成真高血壓」

一名50多歲女性因為血壓偏高來就診,到醫院量血壓直上升,但是在家量測又血壓偏低,因為認為自己是因為就醫緊張導致「白袍高血壓」,她竟自行停藥,結果導致血壓失控。醫師提醒,白袍高血壓者也不能輕忽平時的血壓,因為研究顯示白袍高血壓患者大約有三分之一,在追蹤二至三年後,會演變為真高血壓。

2025年10月22日 16:54

愛心點亮病房!慈善基金會百萬病床捐若瑟醫院 守護孩子健康

愛心點亮病房!慈善基金會百萬病床捐若瑟醫院 守護孩子健康

「讓孩子有張能安心睡的床,對偏鄉醫療來說,是最溫柔的力量。」天主教若瑟醫院今(22)日舉行兒科病床捐贈儀式,現場瀰漫著一股安靜卻深刻的感動。由「林思宏X5醫師慈善基金會」捐贈的16張全新兒科專用病床,總價值約100萬元,象徵著醫療公益的一份承諾,也為雲林偏鄉病童帶來更安全、舒適的治療環境。

2025年10月22日 16:14

經前煩躁、腹脹怎麼辦?「6招小撇步」輕鬆改善

經前煩躁、腹脹怎麼辦?「6招小撇步」輕鬆改善

每到生理期前,許多女性都會面臨煩躁、腹脹、腰酸,甚至暴食的困擾,不僅影響工作效率,也讓生活品質下降,營養師珊珊指出,這些症狀多與體內荷爾蒙變化、發炎反應及血糖波動有關,她整理出「6招小撇步」,幫助女性輕鬆舒緩經前不適。

2025年10月22日 15:43

日本開放藥局可買「事後避孕藥」 食藥署:規劃試辦計畫

日本開放藥局可買「事後避孕藥」 食藥署:規劃試辦計畫

日本政府近期首度核准藥局可以販售「事後避孕藥」,女性不受年齡限制、也不用經過父母同意就可購買。由於台灣日前也在討論將事後避孕藥由醫師處方藥轉類為指示用藥,外界也關心是否跟進日本?對此,食藥署今表示,此事件涉及層面廣,各方團體都有不同意見,會持續規劃推動符合國情的試辦計畫。

2025年10月22日 15:12

台中爆非洲豬瘟!雲林急成立預防小組 張麗善:早禁止廚餘養豬

台中爆非洲豬瘟!雲林急成立預防小組 張麗善:早禁止廚餘養豬

台中市梧棲區一處養豬場檢測出非洲豬瘟病例,造成117頭豬隻死亡,今凌晨除在場內預防性撲殺剩餘的195頭豬隻,農業部也緊急宣布自今(22日)中午12時起,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並禁止使用廚餘養豬。對此,雲林縣府也成立預防小組,並在全縣豬場進行抽查,以全面防堵非洲豬瘟。

2025年10月22日 14:25

劣質假牙恐致癌 牙技師推「假牙身分證」

劣質假牙恐致癌 牙技師推「假牙身分證」

根據統計,全台取得牙體技術師資格者有7270人,但合法執業的僅2700多人,因此市面上有許多假牙可能來自未登記執業或未考照者製作,恐有害健康。對此,牙技師全聯會提倡,民眾要認定「假牙身分證」,確保來源是安全的。立委王正旭也提到,「不菸不酒不檳榔」罹患頭頸癌的族群在10年間增加了3%,口腔黏膜被假牙刺激、受傷就是原因之一。

2025年10月22日 13:5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