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腳都不會好! 醫師強調幾個重點

▲為什麼香港腳總是不會好?醫師告訴您(圖/照護線上)

▲為什麼香港腳總是不會好?醫師告訴您(圖/照護線上)

作者/林旻憲 醫師

說到香港腳,您會想到什麼畫面?男生常信誓旦旦地說「我就是當兵的時候得到香港腳的!」,女士則不免會埋怨「我的香港腳就是臭男生傳染給我的!」。到底是怎麼得到香港腳?當事者往往都是各執一詞,不過人不分男女老幼,最大的共識應該就是「為什麼我的香港腳好不了啊?」。

香港腳,又名「足癬」,源自於足部皮膚的黴菌感染,黴菌喜好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生長,因此在地處亞熱帶的台灣,香港腳自然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皮膚病。

香港腳到底長怎樣?

香港腳的外觀多變,以下是幾個比較常見的型態,分別是:脫皮型、糜爛型、厚皮型、水泡型。

我的腳好癢,是不是有香港腳?

其實醫師並不是以腳會不會癢,來診斷當事者是不是有香港腳,因為香港腳可癢可不癢。反之,腳會癢,可能不是香港腳;腳不會癢,也可能是香港腳。

醫師你搞得我好亂啊,難道有其他的皮膚病長的很像香港腳嗎?

汗皰疹,是一個時常發生在腳的濕疹疾病。不管是外觀特色,或者是帶給患者皮膚的不適,汗皰疹與香港腳彼此之間有一定程度的雷同。也正因為因此,醫師有時候需要透過顯微鏡檢查,才足以分辨兩者的不同,進一步才能對症下藥。

延伸閱讀:和流汗一點關係都沒有的汗皰疹

香港腳,不治療會怎麼樣?

1. 香港腳的黴菌,有可能會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進一步導致頭癬、體癬、股癬、甲癬(灰指甲長什麼樣子?)。

2. 併發「蜂窩性組織炎」:環境中的細菌,會藉由香港腳所產生的皮膚細微損傷,長驅直入到深層組織,進一步產生蜂窩性組織炎,外觀會呈獻出紅腫熱痛。尤其是年紀大、抵抗力弱、糖尿病的病友們,要特別小心伴隨香港腳而來的蜂窩性組織炎。

為什麼我的香港腳總是不會好?

很多人都會抱怨,「香港腳總是不會好?」其實,大概有幾個原因。

1. 您以為有香港腳,其實並不是:可能您得到的是汗皰疹,需要用類固醇藥膏治療,擦香港腳藥膏自然不會好。

2. 您認為香港腳已經痊癒了,其實還沒有:醫師給您的香港腳藥膏是用來殺菌,不只是單單用來止癢的,所以請您務必持續擦藥,一直到皮膚外觀恢復正常再停藥,甚至部分醫師會建議您在皮膚外觀看似正常後,藥膏再多擦個 1-2 周。

3. 您以為擦藥膏就會好,可能並不夠:厚皮型的香港腳,或是有伴隨灰指甲的香港腳,由於藥膏不容易滲透吸收,甚至要短期搭配吃藥,方能有效治療。

4. 您以為治療香港腳的藥膏都一樣,其實不一樣:有些藥膏並不是單一抗黴菌成分的藥膏,而是同時添加了類固醇等等多種成分的複方藥膏。複方藥膏對於香港腳會產生不可預期的效果,使用了添加類固醇的藥膏反而會使得香港腳更為惡化。

5. 其實您真的曾經好了,只不過運氣不好又再度感染:香港腳就跟感冒一樣,治得好,不過會再度感染也不讓人意外,因此預防香港腳同樣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如何預防香港腳? 維持乾爽最重要!

以下提供幾個建議給大家參考

1. 洗澡後請擦乾雙腳以及趾縫,維持足部乾爽。

2. 穿著吸汗力佳的襪子,以及通風透氣的鞋子。

3. 避免在公共場合赤腳,或者與他人共用鞋襪。

幫大家回顧整理

1. 香港腳與汗皰疹,外觀型態相似,但是治療的方法卻是南轅北轍。因此您若有腳癢、或是脫皮的困擾,請先不要一廂情願認為是香港腳。

2. 身體免疫力低落,或是糖尿病的病友,要小心伴隨香港腳而來的蜂窩性組織炎

3. 香港腳治不好,事出必有因,倘若您曾經自行購藥治療,但是效果不彰,您不妨主動找醫師討論評估。

同場加映:為什麼腳那麼臭?正確治療很重要

搜尋附近的診所:皮膚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馬來西亞進口「結球萵苣」芬普尼超標 9680kg邊境退運銷毀

馬來西亞進口「結球萵苣」芬普尼超標 9680kg邊境退運銷毀

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其中有一批自馬來西亞進口的「結球萵苣」檢出農藥「芬普尼」殘留超標,總計9,680公斤全數退運或銷毀,並針對輸入業者調整為逐批查驗。

2025年11月18日 11:15

瘦瘦針停打1年體重回彈14% 醫:沒有減重法「做一次撐一輩子」

瘦瘦針停打1年體重回彈14% 醫:沒有減重法「做一次撐一輩子」

最近瘦瘦針藥物「猛健樂」的減重效果備受討論,不過也有人擔心停藥後,體重會不會快速彈回?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在臉書分享一項大型臨床試驗結果,發現停藥後1年,體重約反彈14%,雖未完全回到治療前狀態,但也證明瘦身有如馬拉松,沒有任何減重法能「做一次撐一輩子」。

2025年11月18日 10:57

心臟病警訊不只胸痛 醫曝女性「楊朵症候群」5症狀:肩背痛小心

心臟病警訊不只胸痛 醫曝女性「楊朵症候群」5症狀:肩背痛小心

昨起天氣轉涼,有心血管病史者要提高警覺。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今於臉書提醒,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常被忽視,但其死亡風險其實高於乳癌,不少人因症狀不典型而延遲就醫,這些患者被稱為「楊朵症候群」病例,主要不適並非胸悶、胸痛,而是肩痛、背痛、噁心、喘或極度疲倦,民眾須注意。

2025年11月18日 10:15

年輕人大腸癌暴增 醫揭「45%患者首個症狀」

年輕人大腸癌暴增 醫揭「45%患者首個症狀」

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指出,幾年前大腸癌還被視為中老年疾病,但近年醫學界震驚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分享「最容易被忽略的五大腸道警訊」,包括大便中有血、排便習慣改變、體重莫名下降、腹痛腹脹、貧血卻找不到原因,而45%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

2025年11月18日 06:51

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啟用!就診省1小時車程...12/2起可預約

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啟用!就診省1小時車程...12/2起可預約

南投縣幅員遼闊、各種醫療資源明顯匱乏,如全縣只有88家牙醫診所,牙醫師也未超過 200位;縣政府衛生局與南投縣牙醫師公會及臺中市牙醫師公會合作推動「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及「中寮鄉北中寮牙醫醫療站」,今日揭牌啟用,為完善南投縣偏鄉醫療再跨進一大步。

2025年11月17日 19:48

溫差大「幼兒氣喘」爆高發期!發作年齡逐年下降 兒醫曝症狀警訊

溫差大「幼兒氣喘」爆高發期!發作年齡逐年下降 兒醫曝症狀警訊

隨著秋冬接近,兒科醫師提醒,氣候溫度轉換下,日夜溫差變化成了隱形威脅,「幼兒型氣喘」正進入高發期,值得家長關注的是,幼兒氣喘發病年齡因現今生活習慣因素正逐年下降,以往常見於3、4歲以後確診的氣喘病,現在也有不到1歲就發作。醫師建議,久咳不癒、餵食困難出現嘔吐、活動力差都是關鍵警訊,若長期曝露空污環境更會刺激呼吸道,呼籲新手爸媽要重視。

2025年11月17日 16:42

全女醫門診護隱私 亞東乳醫中心1天完成乳房攝影、超音波及判讀

全女醫門診護隱私 亞東乳醫中心1天完成乳房攝影、超音波及判讀

亞東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今正式啟用,其中跨科整合的「全女醫女性乳房特別門診」備受關注。院方指出,該門診從報到、檢查到諮詢,皆由女性醫療團隊處理,並設置獨立候診區及專屬檢查動線,陪同男性僅能在報到區等候,希望女性在接受檢查、治療的過程中都能感到安心。

2025年11月17日 16:19

B肝「恐變癌」帶原者多不自知 醫示警6族群要主動篩檢

B肝「恐變癌」帶原者多不自知 醫示警6族群要主動篩檢

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逾萬人,其中「B型肝炎」在所有肝炎中帶原人數最多。醫師指出,早期B型肝炎幾乎沒有明顯症狀,不少民眾為帶原者卻不自知,B型肝炎主要透過血液、體液以及母嬰垂直傳播等途徑傳染,除未施打疫苗世代外,包括洗腎、免疫不全、 器官移植、家人有B肝感染以及接受血液製劑治療者等都要主動進行篩檢。

2025年11月17日 16:0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