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慢性凍甲 指甲矯正時機大不同!

▲急性凍甲與慢性凍甲(嵌甲)(圖/王筱涵醫師)

作者:皮膚科 王筱涵醫師 / 黃愉真醫師

越來越多的民眾和病友聽聞「指甲矯正」這種嵌甲治療的方式而來到診間求診,有些人會期待馬上就能接受治療,一勞永逸。

然而,每個人的指甲狀況都獨一無二,嚴重度不同、矯正治療介入的時機也不太一樣,整體治療的時程更是因人而異。在新發表的研究文章中把嵌甲分成兩大類,治療上也有些許不同,一起來看看你是屬於哪一類的嵌甲吧!

急性凍甲:甲溝炎、流湯流血、長肉芽

這裡所謂的急性並非幾天內發生,而是一種相對性的型態描述,相對於慢性變形的嵌甲,急性發炎性嵌甲的【指肉】發炎較為嚴重,急性與慢性凍甲在治療處置上也有其差異。

急性凍甲(Acute Inflamed/Infected),也就是有合併一般常說的甲溝炎。國際性的研究常見以Heifetz分類法,嚴重度分三等級:

• Stage I(輕度發炎): 輕微紅腫壓痛。

• Stage II(中度發炎): 紅腫傷口、組織液滲出。

• Stage III(重度發炎): 紅腫肉芽腫、指甲肉肥大

▲急性凍甲與慢性凍甲(嵌甲)(圖/王筱涵醫師)

輕度發炎者一般可以直接進行指甲矯正,但也要定期追蹤回診,尤其年輕族群的【指肉】較易碰撞、也易反覆發炎,戴上矯正器之後還是可能會有一段過渡期會指肉反覆發炎,需要搭配口服與外用藥物消炎、配合硝酸銀或冷凍治療肉芽腫、填塞柔軟的捲棉隔絕,避免【指肉】持續發炎。

中重度發炎的病患會建議先移除部分嵌入指甲、塞棉花阻隔、藥物控制發炎、待肉芽腫逐漸縮小、【指肉】發炎相對穩定之後,再接續指甲矯正的療程。

▲急性凍甲與慢性凍甲(嵌甲)(圖/王筱涵醫師)

慢性凍甲:甲片變形、增厚彎曲

慢性凍甲(Chronic Dystrophic)多為中年以上的族群,大多合併有長期不當修剪、長期不合適的鞋子、合併灰指甲等原因,進而【甲片】變形造成疼痛不堪的凍甲問題。

這群病患的【甲片】可以是捲曲 (C型彎度)、變小萎縮、垂直深陷、變硬變厚的指甲片變形。

▲急性凍甲與慢性凍甲(嵌甲)(圖/王筱涵醫師)

根據我們在萬芳醫院皮膚科的研究統計資料,超過 90% 的病患經過三到六個月的矯正都有明顯的改善 (PGA 50 - 100% 進步)。急性凍甲的病人,改善的速度較快,約1-3個月就能就顯著的進步。慢性凍甲的病人,則需要3-6個月以上的時間才有明顯的指甲形狀改變。

▲急性凍甲與慢性凍甲(嵌甲)(圖/王筱涵醫師)

矯正器移除之後,三到六個月內的平均復發率是10.3 %,也就是十個病人中約有一人仍可能會復發。而併發症機率是7.7%,像是指甲瘀青、持續感染等少數情形,大多1-2周改善。

哪些人的凍甲容易復發?

天生骨骼異常、甲片扇形 (Fan-shaped,近端窄小)、甲肉肥大、甲床剝離者、甲床嚴重萎縮者、持續修剪不當者。這些病患就可能在矯正成功之後,矯正器移除後的半年到一年內,因為天生指甲構造、後天保養不當而出現復發情形。

重點結論記起來

急性凍甲的病患,難治療的是【指肉】肥厚發炎,1-4周消炎後接續指甲矯正1-3個月。

• 貼心提醒:【指肉】尚未消炎穩定的期間,仍然可能反覆疼痛不適。

慢性凍甲的病患,難治療的是【甲片】硬厚變形、【甲床】萎縮,指甲矯正需3-6個月以上。

• 貼心提醒:【甲片】硬、厚、彎曲嚴重者,初次矯正較有不適感,需要多階段治療,整體矯正療程較長。指甲被拉開之後,甲片與其底部的【甲床】也需要時間貼合,避免復發。

參考資料:Liu CW, Huang YC. Efficacy of a new nail brace for the treatment of ingrown toenails. J Dtsch Dermatol Ges. 2018;16(4):417-423.

同場加映:為什麼灰指甲不會好?六大誤區一次說給你聽

搜尋附近的診所:皮膚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他是醫界的「辛德勒」,多年來承擔壓力與風險,救回許多原本要被放棄的健康胎兒。馬偕醫院婦產科教授陳持平於日前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並名列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感謝國際鼓勵,但他更珍視生命的重量,每次抱著那些「死裡逃生」的孩子,心中那股幸福感,相較學術肯定尤為可貴。

2025年10月24日 09:23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電腦、網路遊戲與現代生活緊密相連,高雄小港醫院精神科主任柯志鴻建立網路成癮診斷準則,與相關腦影像學研究,締造AI時代先聲,並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排名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此來自國際的肯定,反映在科技演變下,成癮研究已跨越醫學,成為理解人類數位行為的重要窗口。

2025年10月25日 09:23

以為拉傷!腳後跟疼半年竟是阿基里斯腱斷裂 她慘錯過黃金治療期

以為拉傷!腳後跟疼半年竟是阿基里斯腱斷裂 她慘錯過黃金治療期

搬重物時若感覺腳後跟「扯到一下」,可別以為只是小拉傷!金門一名女子在搬重物時腳後跟劇痛,以為只是拉傷,休息後會自行痊癒,未料半年後小腿越來越細、走路一拐一拐,最後竟被診斷為「阿基里斯腱完全斷裂」,所幸經手術治療後恢復良好,重新能夠登山、旅遊。

2025年10月30日 18:57

最新賺年終方式?檢舉亂丟菸蒂獎金驚人 環保局再推打擊1陋習

最新賺年終方式?檢舉亂丟菸蒂獎金驚人 環保局再推打擊1陋習

有統計指出,台灣約有346萬人抽菸,許多公共場所也開始設有「吸菸區」,不讓一般民眾飽受二手菸之苦,但仍有一些吸菸者喜歡邊走邊抽,甚至亂丟菸蒂,使大多數人觀感不佳。最近有網友分享,收到檢舉亂丟菸蒂的獎金,意外引發熱議,還有人笑說「自己的年終自己賺」。

2025年10月30日 18:54

中國非核准食品入台偷賣 立委爆有人申請免查「一年逾3千次」

中國非核准食品入台偷賣 立委爆有人申請免查「一年逾3千次」

國內爆發非洲豬瘟,引發質疑現行攜帶「一般食品6公斤及1000美元以下免申請輸入查驗」制度有漏洞。民進黨立委林淑芬今日批評,坊間已有許多非屬核准輸入產品在國內流通販售情勢,包括中國大陸麻辣花生、螺螄粉等,對食安產生疑慮;更有民眾去年申請3002批次,365天有294天都申報進口免查驗,還稱是「自用」。食藥署強調會針對高頻次的民眾加強勾稽查核,並於一個月內檢討漏洞。

2025年10月30日 17:42

4大警訊當心「性成癮」 醫:壓力孤單都可能引發

4大警訊當心「性成癮」 醫:壓力孤單都可能引發

近年隨著社會風氣改變、網路平台的普及,性成癮問題逐漸引起關注。醫師指出,常見的性成癮現象包括「頻繁使用交友軟體與人發生性關係、反覆尋求付費的性服務難以停止、反覆自慰或追求特定的性刺激或過度觀看色情影片」,也可能因而導致與伴侶進行性行為時感到困難或乏味,伴侶之間若性需求頻率差異過大,也常引發衝突。

2025年10月30日 17:35

坣娜胰臟癌逝 醫揭「癌王」殘酷真相:藥物少得可憐

坣娜胰臟癌逝 醫揭「癌王」殘酷真相:藥物少得可憐

資深歌手坣娜於10月16日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演藝圈好友與歌迷紛紛表達不捨。而坣娜的離世,也讓民眾再度關注被稱為「癌王」的胰臟癌。《ETtoday新聞雲》專訪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醫師陳三奇,解析胰臟癌治療棘手之處,連醫師都搖頭嘆「被稱為癌王真的是有原因的」!

2025年10月30日 15:49

【廣編】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Trop-2 ADC藥物納健保 估逾百名癌友受惠省下百萬藥費

【廣編】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Trop-2 ADC藥物納健保 估逾百名癌友受惠省下百萬藥費

10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健保署宣布自114年10月1日起,部分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的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HR+/HER2-)乳癌患者,第三線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 治療將正式納入健保給付,預估每年將有超過700名病友受惠,省下百萬藥費,成為今年最令人振奮的乳癌防治消息。

2025年10月30日 15:18

婦「無痛血尿」竟是癌 醫揪輸尿管5cm腫瘤

婦「無痛血尿」竟是癌 醫揪輸尿管5cm腫瘤

67歲的林女士近期出現間歇性的無痛血尿,到醫院檢查發現左側輸尿管末端長了一顆5公分的腫瘤,且有腎水腫情形,確診為「輸尿管泌尿上皮癌」。醫師指出,長期吸菸、處於環境汙染及具家族史者都是危險因子,該癌症狀並不明顯,常見表現為無痛性血尿,若置之不理,腫瘤可能造成阻塞及腎衰竭、遠端轉移。

2025年10月30日 14:41

男性癌症第3位!「攝護腺癌」3大明顯症狀別輕忽

男性癌症第3位!「攝護腺癌」3大明顯症狀別輕忽

「攝護腺癌」為我國男性發生率第三位的癌症,死亡率居第六。國健署提醒,男性民應留意身體異常徵兆,若出現「排尿異常、夜尿頻繁或不明骨骼疼痛」等症狀,應及早就醫評估,以利早期診斷與治療。

2025年10月30日 13: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