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扭傷拉傷,腳踝痛怎麼辦?原因與治療(圖/堡醫師 醫師)
作者:復健科 堡鐘堡 醫師
腳踝痛怎麼辦?腳踝扭傷、拉傷的原因與治療
這篇教你 腳踝痛的自我檢查判斷方法,以及治療方式。大家要善用喔。真的有疑問還是找醫療人員諮詢。
腳踝痛以位置區分狀況
腳踝不同於膝蓋。腳踝構造以韌帶、肌腱為主,位置都蠻表淺的,主要結構幾乎都可以用觸診的方式摸得到。
決定好位置後,再看是 1. 骨頭問題 2. 韌帶問題 3. 肌腱問題 4. 神經問題 5. 生物力學問題(扁平足)來處理。
腳踝外側扭傷
腳踝扭傷痛外側
此處指的外側是指靠近身體外面的那一側,也就是小腳趾的那一側。
腳踝外側可稱之為韌帶扭傷之王、肌腱拉傷之王。7-8成的扭傷都是發生在腳踝外側。
腳踝扭傷最重要的是分辨:
1. 什麼東西受傷了-骨頭或是韌帶
2. 受傷程度何如-輕微、中度、嚴重
3. 需要休息多久,有無需要積極處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骨折Q_Q(Fibula tip fracture/5th metatarsal bone fx.)
外側扭傷第一檢查:腓骨尖端是否疼痛–>可能需要X光檢查判別
外側扭傷第二檢查:第五趾是否疼痛–>可能需要X光檢查判別
上述兩者若檢查出骨折,可能需要石膏固定,休息2-3個月不等。視有無骨頭嚴重移位,處理方式不同。
若無骨折,接著看韌帶肌腱的部分。
外側韌帶扭傷(ATFL/AITFL strain)
1. 外踝韌帶扭傷(ATFL-anterior talo-fibula ligament strain)
這是扭傷的 最容易發生的地方。大家幾乎都是腳踝往內扭到
2. 高位踝韌帶扭傷(AITFL-anterior inf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 strain)
這是兩個骨頭連結的部分。如果扭傷這裡,通常蠻嚴重的,很久才會好(2-3個月不等)
3. 後踝韌帶扭傷(CFL-Calcaneofibula ligament strain)
較少發生。治療相同於其他韌帶扭傷。
外側肌腱拉傷(Peroneus brevis/longus strain)
先正明:醫學上,韌帶為扭傷。肌肉、肌腱為拉傷。原因…下略500字…定義的問題
外側肌腱構造有 腓骨長肌 腓骨短肌。他們位於內踝後側。也是最常見的腳踝扭傷問題。
若是過了急性期後,仍然此處疼痛,需注意有無 腓骨長肌 腓骨短肌 激痛點的問題。
腳踝扭傷外側痛
腳踝扭傷痛前側
平平是扭傷拉傷,也有受傷等級區分,因為恢復時間,修復狀況會"差很多!!!"
把肌腱、韌帶想像成一條本來是非常緊、張力很強的橡皮筋:
扭傷、拉傷等級區分
第一級-輕微拉傷Gr.I
韌帶被稍微拉長拉傷,但無大礙。通常休息2周左右。俗話稱為:小扭
外觀:通常沒什麼變化,或是"看起來有點腫腫的,摸起來熱熱的"
第二級-中度拉傷Gr.II
韌帶被拉長到超過本身負荷,會造成韌帶浮腫受傷,但無斷裂。就像橡皮筋拉鬆了一樣。通常休息6周左右。俗話稱為:中扭
外觀:關節會腫起來,而且浮腫,過起天甚至變成紫黑色的瘀血變化。這是肌腱、韌帶上的血管受傷的跡象。扭到時可能聽到"啪"一聲
第三級-嚴重拉傷Gr.III
韌帶被拉長到產生撕裂傷或斷裂。此為嚴重受傷。可能全段或部分斷裂。通常休息。。。恩我不敢寫,可能要休息很久,約3個月。
外觀:神奇的是,如果韌帶受傷的這麼嚴重,有時候反而變得不會痛了。但周遭關節會很腫且有紫黑色瘀血。扭到時可能聽到"啪"一聲
但是到底扭傷、拉傷的嚴重程度何如,還是交給醫療人員判斷較好。
若有超音波檢查也清楚看出韌帶受傷嚴重程度及恢復程度。
舉例:中度拉傷,超音波會看到腳踝外側韌帶-ATFL產生變化。
正常:ATFL約是2mm。中度拉傷:ATFL約變成2-4mm。嚴重拉傷:ATFL約變成>4mm,或斷裂,部分撕裂傷(其實還是交給專業的好了~)
腳踝扭傷痛前側
踝關節積水(Ankle joint effusion)
腳踝痛前側最常見為:踝關節積水。常見於腳踝嚴重扭傷後,一整圈腳踝都會痛(前測、內側、後側)。這時候就要合理懷疑踝關節有積水的可能。
怎麼檢查治療?超音波檢查可以很簡單的分別出有無踝關節積水。而除非踝關節積水的量很多,導致非常疼痛或是行動不良,否則通常狀況不需要去抽水。做復健治療,讓水慢慢吸收即可。
脛前肌腱炎(Tibialis anterior tendonitis)
脛前肌的肌腱,以及脛前肌的激痛點轉移會在腳踝前側。
跑步喜歡勾腳板、或是長期扁平足嚴重者可能會發生。
楔狀骨骨刺(Cuneiform bone spur)
另長期跑步者,楔狀骨的背側,也就是綁鞋帶的區域,常因摩擦而長骨刺骨質增生凸起。通常前幾週會痛,之後會變得穩定而微凸起,不是長期的問題。
腳踝痛內側
腳踝扭傷痛內側
腳踝內側的構造也是非常的熱鬧,而且許多狀況與扁平足有關。腳踝內側扭傷的狀況雖不多,但通常較嚴重的多,不像外側會反覆輕微扭傷非常多次。
內側踝三角韌帶扭傷(Medial deloid ligament strain)
穩定腳踝內側的構造由內側腳踝凸起的構造,分別向後、向前、向下的三條韌帶構成。
跗骨隧道症候群(Tarsal tunnel syndrome)
症狀:足部內側痛,類似
1. 足底筋膜炎,但是是跟骨神經卡到造成的發炎。
屈肌支持帶(flexor retinaculum)卡到隧道內的足底神經。
2. 脛後肌發炎。疼痛區域類似。
與扁平足有高度相關。因為內側足弓塌陷,導致韌帶壓到神經而產生神經麻刺痛。
跑太多,內側足弓塌陷也會。如我們認識的: 王雅芬姊
跗骨隧道症
治療:
1. 鞋墊支撐:撐起內側足弓,讓神經通道暢通
2. 沾黏放鬆:把卡住沾黏的地方放輕鬆-震波、增生療法
3. 避免復發:保持足部/足弓健康~~
脛後肌腱炎(Tibialis Posterior tendonitis)
脛後肌的肌腱連接至內側舟狀骨附近。脛後肌與後天性扁平足、足弓塌陷相關。
脛後肌的上端肌肉問題與夾脛症、疲勞性骨折有關
是跑者很常見的問題,需多放鬆肌肉緊繃之部分。
副生舟狀骨(Accessory Navicular bone)
腳踝內側凸一塊、先天/後天扁平足,常見與副生舟狀骨有相關。
副生舟狀骨有時會扭到後發炎引起疼痛。需做復健使發炎狀況降低。
腳踝痛後側
跟腱炎/阿基里斯腱炎(Achilles tendonitis)
足後跟痛是常見的問題,與過度使用、穿高跟鞋、跑步里程太多有關。若是長期下來,可能會看到跟鍵鈣化的情形。鈣化屬於退化的一種,但可治療。
跟腱炎,阿基里斯腱炎
阿基里斯腱滑囊炎(Retrocalcaneal bursitis)
急性疼痛,尖銳的刺痛感。與跟腱鈣化的感覺不同。超音波下可見滑囊腫大。與短期過度使用有關。
急性痛時先冰敷,後續做物理治療、多伸展腿後肌等。
腓腸肌、比目魚肌激痛點(Soleus, Gastronemius trigger point)
久站、久走、穿高跟鞋、跑步過度使用有關。其實就是女生最關心的的蘿蔔腿。也是中醫穴道理論常講的"承山穴"。若是非常緊繃,則會造成類似足底筋膜炎的感覺。但其實是比目魚肌過緊造成。
小腿後肌伸展
以上約略涵蓋80-90%的腳踝常見狀況。如有疑問還是就診請教醫療人員才是保險又安全的作法。
再詳細的文字圖片內容,也不能取代醫療人員實際的問診、觸診、醫學檢查。
搜尋附近的診所:復健科(掛號、領藥超方便)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