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r 想拍什麼就可以拍? 4個內容規範要注意!

圖文/志祺七七X圖文不符

現在觀看 YouTube 的人越來越多,年紀比較小的孩童也都能輕易的接觸到,所以已經有人開始擔心,YouTuber 的創作內容會不會對小孩或是大眾造成不當的影響。而YouTuber 在做影片創作的時候,到底應該遵守哪些規範呢?

▲▼YouTuber 在做影片創作的時應遵守規範。(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YouTuber 在做影片創作的時應遵守規範。(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首先,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 YouTube 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根據去年九月的一份報導指出,在 2000 名受訪的台灣民眾當中,使用 YouTube 的用戶平均每週觀看時間已經來到 14.6 小時,差不多是每天會收看 2 小時的程度。

而那些每週看電視少於 10 個小時的觀眾,其實有將近半數是每週看 YouTube 超過 10 個小時的中度或重度使用者。

隨著 YouTube 的使用者越來越多, YouTuber 的影響力確實也變得越來越大。所以如果這些創作者做出一些讓人覺得內容不當的影片時,往往就會引發社會爭議。

▲▼國外知名 YouTuber Logan Paul。(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國外知名 YouTuber Logan Paul。(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今年年初國外知名 YouTuber Logan Paul 在日本知名的自殺森林「青木原樹海」拍攝 Vlog 的時候,當場發現有一具上吊自殺者的遺體,而他不僅拍攝了那具遺體,還把影片上傳給大家看,因此遭到許多人的撻伐,而他也在強烈的輿論壓力下公開道歉並將影片下架。

而關於這類案例,有的人認為這屬於創作者自由,有的人則認為創作者應該要懂得自制。

支持這屬於創作者自由的人通常會有幾個理由。

例如他們可能主張大眾不應該干涉 YouTuber 的內容,即使不喜歡對方的內容,也沒有理由強迫對方不去拍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也有人認為更重要的是去培養大家思辨跟媒體識讀的能力。

▲▼有意見認為 YouTuber 的創作自由是有限制的,應該要懂得自我約束。(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有意見認為 YouTuber 的創作自由是有限制的,應該要懂得自我約束。(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不過另一種立場則認為, YouTuber的創作自由是有限制的,他們應該要懂得自我約束。

這一派的人可能主張,當一個人影響力越大的時候,對於社會的責任也越大。
畢竟他們可能會成為其他人追隨的對象,他們的言行舉止都可能開始被大眾模仿。而且如果觀眾還是年齡層偏低的小孩,甚至還會影響到他們的思考方式跟生活態度。

而 YouTube 也針對這個平台訂定了一些社群規範,其中在「適當的影片內容」這方面,創作者可能要特別注意以下四個規範。

第一,不能發佈一些目的是挑起性愛遐想的色情影片。

第二,不能發佈鼓吹其他人從事危險或暴力行為的影片,尤其是會造成兒童重傷害的內容,例如炸彈製作教學、窒息遊戲、使用成癮性毒品等等。而只要是涉及未成年人的有害或危險內容,YouTube 都會去嚴格把關處理。

第三,不能宣揚對個人或群體的暴行,包括針對特定的人種、族裔、宗教、殘疾、性別、年齡、國籍、服役狀態、性向跟性別認同,也不能基於這些特點去煽動仇恨的情緒。

第四,不可以單純為了引起騷動、嚇人或娛樂,進而刻意發布一些駭人聽聞、具有煽動性、沒有緣由的「暴力或血腥內容影片」。

不過 YouTube 也有聲明,如果你的影片具有教育、記錄、科學或藝術用途,而且影片中不包含非必要的寫實畫面等內容,並且有提供充分資訊來讓觀眾了解你的創作目的,那麼有一些原本會被視為不當的內容還是有可能獲得允許。

但如果有 YouTuber 違反了剛剛提到的這些規範,就會依據情節大小受到暫時或永久性的處罰。

▲▼如果有 YouTuber 違反規範,就會依據情節大小受到暫時或永久性的處罰。(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如果有 YouTuber 違反規範,就會依據情節大小受到暫時或永久性的處罰。(圖/翻攝自志祺七七Youtube)

例如影片可能會被停止推薦,所以無法上「發燒影片」或是「首頁」等等,頻道也可能被踢出 YouTube 合作夥伴計劃,因而失去「播放廣告」跟「賺取收益」的機會。因此 YouTuber 也不是說想創作什麼就可以創作什麼的,必須對自己的作品內容保持一定的謹慎。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戒酒不只是省錢!每一杯酒都在讓你變胖、變老、變不孕…專家超狠警告

戒酒不只是省錢!每一杯酒都在讓你變胖、變老、變不孕…專家超狠警告

青少年飲酒問題近年浮上檯面,根據國民健康署近年「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顯示,國中生有高達49.7%曾經飲酒,高中職學生更高達72.8%,顯示飲酒年輕化的現象日益明顯。不只「喝」得早,「喝」的理由也更多,壓力大、交朋友、追求放鬆等。但喝下去的,可能不只是酒,而是健康隱憂。

2025年07月16日 16:05

40歲重度白內障!台中女水晶體「整個乳白色」併發青光眼險失明

40歲重度白內障!台中女水晶體「整個乳白色」併發青光眼險失明

白內障是常見的老年眼疾,發生率隨年齡上升,但近來也有年輕化趨勢。台中一名40歲小嫻左眼模糊長達一年多,但因為身扛家中經濟重擔,生活忙碌,始終未就醫,直到最近視力惡化到幾乎看不見才至眼科求診。經診斷為過熟的白內障併發青光眼,水晶體嚴重混濁、質地太硬,手術也因此花了不少時間,最後置換人工水晶體後,小嫻才恢復視力。

2025年07月16日 15:36

遭女足抽血案波及 林口長庚聲明:子計畫獨立執行「均遵守規範」

遭女足抽血案波及 林口長庚聲明:子計畫獨立執行「均遵守規範」

台灣師範大學女足隊爆出「抽血換學分」醜聞,女足教練周台英被控以扣學分威脅學生配合研究抽血引發爭議,然而該研究計畫中成員驚見「護國神醫」長庚體系運動醫學總召集人林瀛洲,林口長庚醫院今(16)日發布聲明指出,本研究為單一整合型計畫,各子計畫獨立執行其研究項目,林瀛洲所參與的子計畫,研究過程皆符合並遵守人體試驗委員會的規範。

2025年07月16日 15:33

1天抽3管血「連14天」!蘇一峰曝「等同抽掉全身15%」:絕對是傷害

1天抽3管血「連14天」!蘇一峰曝「等同抽掉全身15%」:絕對是傷害

國立師範大學女足隊教練周台英,去年遭爆強迫隊員配合研究抽血,並以學分作為要脅,但校方卻未積極處理,引起各界輿論撻伐。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斥責,正常人不會去連續抽血,估算約抽了全身15%的血,此舉一定會對身體造成損傷。

2025年07月16日 15:14

無糖飲料未必比較健康?最新研究「糖尿病風險」恐飆升129%

無糖飲料未必比較健康?最新研究「糖尿病風險」恐飆升129%

糖尿病在台灣已非高齡族群的專利,甚至正加速向年輕人蔓延。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2024年底,全台糖尿病人口已突破250萬,等於每10人中就有1人受影響。

2025年07月16日 15:13

女足隊抽血畫面驚見「局部溶血」 醫檢師批:細菌都打到身體裡

女足隊抽血畫面驚見「局部溶血」 醫檢師批:細菌都打到身體裡

台師大女足教練周台英被控以扣學分威脅學生配合研究抽血引發爭議,更嚴重的是涉及找非醫事人員執行抽血,醫檢師公會今(16)日怒批,目前流出影像畫面可見運動員遭抽血部位出現局部溶血、血管破裂,甚至還有觸摸到針頭,恐怕把細菌打到身體裡,錯誤行為不僅造成健康風險,運動員後續若從事高張力鍛鍊更造成二度傷害,學校端或者是承接醫院都應該究責不輕放。

2025年07月16日 14:43

全台首例!半導體主管高燒竟是「2心臟病發作」 雙手術搶命

全台首例!半導體主管高燒竟是「2心臟病發作」 雙手術搶命

來自馬來西亞、在半導體公司擔任高階主管的林男因為連續高燒39度近一星期,前往醫院看診,檢查發現係因細菌感染心臟瓣膜,進一步赫見林男重度二尖瓣脫垂逆流以及冠狀動脈嚴重阻塞,心臟面臨雙重爆擊,緊急接受心臟整合醫療團隊進行新型微創手術,成全台首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林有騫表示,相較傳統開胸手術,新型微創手術免除開胸以及心臟停跳,患者動完手術當天就能下床,休養期大幅縮短。

2025年07月16日 13:25

新冠肺炎、猴痘 都是氣候暖化惹的禍!

新冠肺炎、猴痘 都是氣候暖化惹的禍!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已經超過兩年,隨著病毒不斷突變,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沒想到人類在為新冠肺炎侵害之際,猴痘又成世界衛生組織列為情況危急的傳染病。科學家提醒,氣候暖化導致全球氣候變遷,有58%的傳染性疾病恐因極端氣候而惡化,大家都要注意防範。

2025年07月16日 12:0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