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法學雜誌/購物頻道業者對面智財侵權困境該何去何從

▲購物頻道業者面臨之困境。(圖/翻攝台灣法學雜誌)

▲購物頻道業者面臨之困境。(圖/翻攝台灣法學雜誌)

圖文/台灣法學雜誌

隨著行動通訊及網路技術等資訊產業快速發展,打破傳統實統通路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新興交易的商業模式亦伴隨推陳出新。

各式購物網站、電視購物或行動裝置購物APP在這種趨勢下,應運而生,與此同時,亦產生各式各樣的智慧財產權侵權問題。由於這些交易平台不僅交易速度快,且交易量大,更經常係由不同的供應商所提供,若交易平台所銷售之商品係屬侵害他人商標權之仿冒品,則交易平台商對於消費者或商標權人是否有其應負之責任,或可置身事外,完全由供應商負責。

此一議題涉及交易平台商之「間接侵權責任」的理論,在美國Tiffany v. eBay一案中,法院認為eBay公司為杜絕其網站上仿冒品猖獗問題,除積極協助司法調查、配合法令,並依法院裁判移除侵權網頁或商品外,且已建立「保護知識產權方案」(Verified Rights Owner Program, VeRO)機制,對於侵權情事僅有「概括認知」並無「具體認知」,且該公司已有VeRO機制以查緝仿冒品,並無「視而不見」之情形,故不應構成間接(輔助)侵權。

在大陸淘寶網一案中,法院認為網路服務提供者對於網路用戶的侵權行為一般不具有預見和避免的能力,因此,並不因為網路用戶的侵權行為而當然負侵權賠償責任。但是如果網路服務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當知道網路用戶利用其所提供的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而仍然為侵權行為人提供網路服務,或未採取適當措施避免侵權行為發生者,則應當與網路用戶負共同侵權責任。

在歐盟LMVH控告Google提供關鍵字廣告侵害其商標權一案中,歐盟法院(ECJ)認為網路推薦服務提供者若未扮演積極角色而知悉或控制其所儲存之資料時,即不對其購買其廣告之客戶的侵權行為負責。

我國對於上述議題現階段仍法無明文,實務有認為不應課以連帶責任,否則有礙網際網路發展,反不利消費者;惟有認為購物平台具有接觸消費者之行銷優勢及對供應商之優勢地位,應對商標權人負與對消費者相同之注意義務,違反者應依商標法第69條第3項及民法第185 條之規定,負連帶損害賠償之責。

政治大學法律學系葉啟洲教授對於前述所指違反者應依商標法第69條第3項及民法第185 條之規定,負連帶損害賠償之責之見解,提出兩點質疑:

其一,購物平台對於消費者所負之注意義務與其對於商標權人之注意義務並無直接關連,法院從購物平台對於消費者所負注意義務推論成為其對於商標權人亦應負相同之注意義務,頗有跳躍思考、張冠李載之嫌。

其二,該二審法院判決之第一審判決主張,購物平台在供應商提供之貨品上架前均已盡其注意義務審核商品來源,並依一般商業習慣,其於與廠商簽訂之合約及廠商出具之切結書,合理信賴供應商提供之商品為真品,實難謂購物平台有何故意或過失。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黃心怡副教授曾著文表示,或許可仿照著作權法第6章之1之規定,於商標法中增訂避風港規定;近期的數位通訊傳播法草案,有「通知取下」的機制設計。類此規定,是否適用於電視購物平台?也是值得討論的一個方向。

為此,台灣法學雜誌與東吳大學法學院訂於11月29日下午13:00-15:40,假東吳大學城中校區法學院崇基樓1705實習法庭共同舉辦「購物頻道業者面臨之困境」學術座談會,希望有效蒐集實務上頻道業者所面臨的困境與問題,並透過討論來梳理出解決方向。

座談會報名網址如下:https://reurl.cc/NZyLe,歡迎報名出席!

▲購物頻道業者面臨之困境。(圖/翻攝台灣法學雜誌)

▲購物頻道業者面臨之困境。(圖/翻攝台灣法學雜誌)

關鍵字: 台灣法學雜誌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研究證實可降膽固醇!醫師推「1蔬菜」方便又營養:加在泡麵中

研究證實可降膽固醇!醫師推「1蔬菜」方便又營養:加在泡麵中

菜單裡的處方籤!婦產科醫師邱筱宸醫師指出,餐桌上常見的海帶芽,又稱裙帶菜,經研究證實有助於穩定飯後血糖與降低膽固醇,且富含多種營養素,不僅能為日常飲食加分,健康潛力也受到醫學界關注,像是她推薦的日常吃法,就是「加在泡麵中!」

2025年11月21日 01:02

中藥太苦喝不下?中醫師公開「5密技」立刻減苦味  加梅子粉也OK

中藥太苦喝不下?中醫師公開「5密技」立刻減苦味  加梅子粉也OK

很多人害怕吃中藥,尤其多數小孩子都怕吃中藥,成年人可能就乾脆不看中醫不吃中藥了,然而,很多家長卻不這麼想,常會想方設法改善中藥很苦的問題,希望能獲得中醫較好的調理治療。中醫師鄒瑋倫認為,這很傷腦筋,處理上真的比較麻煩。對於會苦的中藥,究竟如何吃才不會苦?鄒瑋倫推薦以下5種作法。

2025年11月20日 17:45

他車禍腦出血「密集復健」重拾工作力 醫籲掌握半年黃金期

他車禍腦出血「密集復健」重拾工作力 醫籲掌握半年黃金期

46歲的李先生今年2月下班途中遭遇嚴重車禍,導致硬腦膜下出血、右手橈骨骨折,右半身無力、頭暈不止、注意力短暫,住院接受治療。原預計5月返回食品加工廠上班的他,卻在第一天就因為搬不動冷凍肉品、操作緩慢,而遭判定無法勝任工作,讓他一度覺得「沒救了」,所幸後續在一個月密集復健、職能治療,透過模擬工作、實作訓練,才順利返崗。

2025年11月20日 17:37

奇美打造「A+藥師」智慧系統 助重症男避過藥物中毒危機

奇美打造「A+藥師」智慧系統 助重症男避過藥物中毒危機

80歲黃先生因嚴重感染,導致腎功能急速惡化,入住加護病房後,須使用高劑量抗生素,若未調整好,恐因腎功能下降而造成藥物蓄積,中毒風險高。奇美醫院自主研發「A+藥師」輔助系統,可即時讀取檢驗數據,主動偵測藥物是否超出腎臟可耐受性,並提醒藥師和醫師討論劑量,進而成功協助他完成治療。

2025年11月20日 16:51

「民國75年以前出生」可免費做一次B、C肝篩檢 220萬人受惠

「民國75年以前出生」可免費做一次B、C肝篩檢 220萬人受惠

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逾萬人,其中「B型肝炎」在所有肝炎中帶原人數最多,早期B型肝炎幾乎沒有明顯症狀,不少民眾為帶原者卻不自知。對此,國健署也在今年8月1日起擴大成人預防保健服務B、C型肝炎篩檢年齡範圍,民國75年以前出生至79歲民眾皆可終身接受一次免費篩檢,約有220萬名青壯年族群可提早接受篩檢。

2025年11月20日 16:48

跌倒髖骨骨折不用怕 大林慈濟微創手術成功案例分享

跌倒髖骨骨折不用怕 大林慈濟微創手術成功案例分享

六十多歲的江女士,因在自家客廳意外跌倒,導致右側髖部劇烈疼痛,無法起身。原以為只是輕微扭傷,在家休息幾日仍未好轉。朋友介紹氣功師父幫她順氣,但只要碰到她的傷處,她就痛到哇哇叫。經退居會會友建議到大林慈濟醫院就醫,藉由影像檢查確定位於髖關節的股骨頸嚴重骨折。骨科主任謝明宏醫師評估,為她進行「正前開微創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恢復快速,順利出院。

2025年11月20日 16:38

全台第四例!大林慈濟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 助高齡患者避風險

全台第四例!大林慈濟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 助高齡患者避風險

被譽為「沉默炸彈」的主動脈弓血管瘤,一旦破裂,死亡率極高。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團隊,成功為86歲的尤伯伯完成全臺第四家「一體成型胸主動脈分支支架」置換手術,以微創導管方式,在不需開胸、心臟不停跳的狀況下,解除了這顆致命的未爆彈,為高齡病人開創了更安全的新選擇。

2025年11月20日 16:17

自主研發呼吸調控技術 大林慈濟放射腫瘤科榮獲ICQCC金獎

自主研發呼吸調控技術 大林慈濟放射腫瘤科榮獲ICQCC金獎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再傳捷報!放射腫瘤科參加由財團法人先鋒品質管制學術研究基金會舉辦的「2025年國際品管圈大會(ICQCC)」,以「提升呼吸調控放射治療遵循率」為主題勇奪金獎,展現大林慈濟醫院在醫療品質與智慧放療的卓越水準。

2025年11月20日 16:1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