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在丈夫眼中 她只是生小孩與印鈔票的機器人

(圖/記者Mamibuy攝)

▲原來,我只是生小孩與印鈔票的機器人。(圖/記者Mamibuy攝)

原來,在丈夫眼中,她只是生小孩與印鈔票的機器人?

她成長於手足眾多、氣氛和樂的家庭,因此,對她而言,結婚就會像自己家那樣,與丈夫在充滿愛與相互支持下,養兒育女。但沒預料到的是,她的事業運太旺了。她在工作上平步青雲,在無數的飛航與會議累積下,她被譽為「業界一姐」,同時也誤了姻緣。

她驚覺到再這樣下去是不行的。子宮與卵巢有「使用年限」,如果她想要生小孩,唯獨此事無法外包,得自己親力而為。

她雖然喜歡工作,但工作可以晚點再做,因為小孩再晚就生不出來了。經過反覆權衡,她決定積極執行結婚、生子計畫。除了大齡了些,以她優異的條件,她還是順利遇到適合的對象。

丈夫是虛有其表的「小開」

他是個工程業小開,有房、有車,還有可繼承的穩定獲利事業。重點是,他承諾要養她,讓她婚後專心相夫教子。因為內心深處的夢想,她決定和他結婚,且如果一懷孕就辭職,專心待產。

然而交往不久就結婚,認識不清的後遺症逐漸顯現。


雖然丈夫號稱「小開」,但能接班的還有兩個小叔,賺錢的金雞母──老牌營造廠並非絕對傳給丈夫。丈夫必須每天忙進忙出,參與各項工作,甚至到工地現場監督,才能得到父親給的固定薪水。雖然房子在丈夫的名下,但貸款還是公公繳的。車子雖給丈夫開,但仍然還是放在公司名下的財產。說穿了,她丈夫就只是一個靠公公庇蔭的二代,虛有其表,其實沒有能自由支配的資產。

丈夫食言而肥

或許如此,她丈夫對金錢相當沒有安全感,也愈來愈擔心她脫離職場太久,丟他一個人負擔家計。所以,沒多久丈夫就食言而肥。不認當年的承諾──讓她當主婦,而開始要求她回去工作。但她十分享受與兒子相處的時光,根本不想復職。何況,如果她去工作,誰來照顧小孩。

「給我媽帶啊!反正,她閒著沒事做。」丈夫口中沒事做的婆婆正是個家庭主婦,整天都在操持家務,卻老是被他們嫌棄,說她沒有貢獻。

由此看來,夫家的觀念是,如果沒有工作賺錢,都不能算數。

如果要能兼顧家庭,她往後的工作最好是朝九晚五,時間固定,外加週休二日。但丈夫還希望她的工作要有保障、要有退休金……全部條件加起來,就只剩下公務人員可以考慮了。

她只好拿起書本猛K,賭在錄取率只有個位數的公職考試。念書期間的壓力已經爆表,丈夫卻常出言損她不事生產、不顧小孩,讓她更加煩躁不安。還好考試是她的強項,別人考好幾年的公職,她一次就考上。

她恐慌發作,卻需「偷偷就醫」

但分發後還有訓練期,上課之外,還要考試。丈夫送她去訓練中心時,竟然耳提面命,叫她可別沒考好。丈夫對她說:「你就只會念書,被當掉就太丟臉了。」她焦慮到無法成眠,好幾次要恐慌發作,只好偷偷前來求醫。

為何連看醫生都要私下,不能給夫家知道?

她嘆著氣說:「沒辦法,丈夫要是知道的話,他恐怕又要說我意志力薄弱、抗壓力差、爛草莓……」

然而,擁有公職卻沒有帶來幸福、快樂的日子。

每天上班就是撕裂心肝,她與兒子的拔河比賽。

婆婆雖然疼愛孫子,但因長年被打壓而脾氣暴躁,動輒對她兒子恐嚇、威脅「再哭就打斷腿。」「吵死人了,再吵就送人。」這一類的話語,讓年幼的孩子相當惶恐。只要一說到要去阿嬤家,孩子就反抗。巴著她的腿,不讓她走。

聽到兒子哭鬧,丈夫就氣到揍孩子,而她出手相護,就會被罵:「你縱容小孩,養出媽寶。」連趕來接小孩的婆婆,也嚷著:「就讓他哭,不用管他。去去去,你就去工作……」

丈夫的冷言冷語


她總是在這樣亂哄哄的狀態下離開家門,而工作時又得面臨更多的紊亂。身為第一線的櫃檯人員,工作內容相當繁瑣,卻又單調,完全沒有得思考,只有考驗耐性,反覆確認各式帳單、資費,還要應付客戶的情緒與刁難。她因為是新人,業務不熟練,往往得加班到很晚才能回家。每天都累得要命。

但丈夫只會冷冷地評論她:「你連最簡單的公務員都做不了的話,那還會什麼?!」最近她驚覺與兒子幾乎沒什麼相處的時間。因為下班太晚,無法開伙,晚餐到公婆家吃,帶兒子回來,就只能洗澡、睡覺,一天就這樣過去。

這就是她想要的家庭生活?而她只要抱怨,丈夫總是認定她愛鑽牛角尖,要她學會正面思考,別再吃藥,趕快生第二胎……

原來,在丈夫眼中,她只是生小孩與印鈔票的機器人?

▶精神科醫師教你突圍

她的娘家氣氛和樂,意味著家人的情緒相對穩定,鮮少過於激動或歇斯底里。即使有人拋出負面情緒,也能被認同、接納、化解。

婚後,她在夫家感到震驚與內心受傷,原因應該是夫家不善於察覺、面對、處理情緒。夫家可能認為面對、處理情緒,就像接到炸彈那樣危險。

這一類人的典型反應可能有「否認」:直接打臉對方,說:「你不應該難過。」「想死是錯的。」或「加倍奉還」:用更大的情緒反撲對方,例如:「哭?我比你還想哭。」又或是「武力阻斷」:恐嚇、暴力威脅,好讓人噤聲,例如:「再鬧,就打死你。」「還哭,就把你丟掉。」

當發現對方有這些反應時,我們心裡最好有點警覺──對方處理情緒的能力似乎不強,如果我們想達到溝通的目的,或許得換一個方式。


✔教養孩子時,父母應該先處理自己內心的焦慮

例如,當她丈夫感到焦慮或壓力大時,因為不擅長處理情緒,所以容易言行失控。因此,一聽到她抱怨工作,就說話損她。當早上小孩吵鬧,丈夫又要趕上班時,丈夫就出手修理孩子,雖然其他的時間,丈夫還算盡責的丈夫與好爸爸。

不過,既然選了他,我建議她,先處理掉自己的情緒,也就是「採取行動,降低自身焦慮」,而非將焦慮的事,拋向丈夫,期望丈夫協助解決。

她主要的焦慮是來自於「母性」受到威脅,也就是被迫離開孩子,而且感覺小孩無法受到妥善照料。此時,她的母性就會發動,強烈希望捍衛幼子。然而,阻止她善盡母職的,卻是丈夫對「金錢」的焦慮,這可怎麼辦呢?

✔分析自身的財務狀況

「你們家用需要多少?你有多少存款,他的薪水是多少?」對於我這些具體的提問,她靜下心來分析自家的財務狀況。我想,要能說服丈夫即使她辭職在家帶小孩,家庭財務照樣沒問題,丈夫才不會焦慮到反對,而比較能接受她的決定。不過,即使現在夠用,丈夫還擔心起退休金。所以,她還得說明此為「短期規劃」,是到小孩幾歲為止。等孩子長到夠大,在校時間變長,她就會找全日工作復職。

人生雖然是連貫的,不過,仍然約略可以分成幾個階段,而每個階段的重點都不同。以她目前經濟允許,且渴望親自育兒的情況下,我覺得暫停工作,回家帶小孩是正確的選擇。

童年相當重要,親子關係與孩子的人格發展都在此關鍵期奠定。這時候好好陪孩子,整體而言,事半功倍。況且,孩子的「賞味期限」很短,過來人都知道孩子很快就長大了,不需要父母了。如果,屆時才想彌補,子女是不會領情的。

更可怕的是,小時候孩子怎麼被父母對待的,他們就怎麼對待父母。像她婆婆對孩子沒耐心,當年應該也是這樣吼罵子女,到現在她丈夫成人之後,就跟著公公鄙夷自己的母親,這是何苦呢?

✔辭去公職,回家育兒

她後來毅然辭去公職,即使同事勸她轉調較輕鬆的單位就好,周遭的人也為她放棄鐵飯碗而感到萬般可惜。

其實,生活是自己在過的。我們是活在別人的評價裡,還是自己切身的感受中呢?就像是穿一雙名貴,但磨腳的鞋子,別人的眼光再豔羨,也無法使自己的腳不痛。

她選擇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後,每天都過得很愉快,兒子也變得活潑、開朗。她丈夫逐漸感受到她的變化,也感受到生活品質變好,於是,丈夫也慢慢放鬆下來,不再開口、閉口都提錢。何況,老婆不再抱怨,男人就像被無罪赦免,如釋重負啊。

不過,她還是很擔心公公婆婆的想法。

「你有很聽父母的話嗎?」我問。

她立刻搖頭。

我覺得很奇怪,彼此沒有血緣,也沒有養過自己的公婆,竟然比自己的親生父母還在意。現代女性念書、工作樣樣行,但如此介意婆家的看法,或許背後原因是從小優秀慣了,好面子,也不想讓人批評。
但其實,我覺得關鍵人物是「丈夫」,如果她的丈夫能理解且支持就可以了。況且,只要她讓自己的兒子與孫子過得好,我想公婆也就無話可說了。

其實,她是相對幸運的,不會因為經濟條件所限而需要犧牲孩子。我想,既然她有餘裕可以選擇,為何還要大開倒車,硬把這重要的這幾年拿去上班?不過,要做這樣的決定,女性自己還是要堅定,才能力抗周遭人的慣性。

這慣性是台灣人多半早已脫貧,卻改不了貧窮的思考模式,仍然習慣把賺錢放在最前面,以至於忘記享受人生的樂趣。

就像旅遊時忙著趕車,卻顧不得欣賞沿途的風景。我們為何不邊走邊玩,好好感受每一個景點的美好,以免離開人世時,除了銀行存摺外,其他都是白卷啊!

【延伸閱讀】

媳婦燈塔宅女小紅:我的教養心得

本文擷取自「好女人受的傷最重」作者 賴奕菁,由寶瓶文化授權轉載。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媽咪拜-新手爸媽勸敗團》粉絲團;《MamiBuy媽咪拜》官方網站。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嬤每天20顆藥常吃錯!藥師「到宅排藥」換來雞蛋回禮 暖心互動曝

嬤每天20顆藥常吃錯!藥師「到宅排藥」換來雞蛋回禮 暖心互動曝

住彰化大村的77歲阿滿姨患多重慢性病,去年9月發燒送急診發現嚴重泌尿道感染,但她拒住院治療,改由員郭醫院居家團隊提供「在宅急症照護」。她在家接受抗生素治療,期間更發現她每天要吃20多顆藥物,常忘記或誤服,讓疾病控制不理想,照會藥師每周到府協助排藥,阿滿姨則拿家裡養雞下的蛋作為回禮,後續感染治療順利結束,她也和醫療團隊約好努力復健,再開始養雞,煮雞湯給大家喝。

2025年02月02日 15:27

心跳每分鐘45下!高雄男「心房心室各自跳」 全身無力喘爆險猝死

心跳每分鐘45下!高雄男「心房心室各自跳」 全身無力喘爆險猝死

高雄一名80歲王姓伯伯平時有高血壓並伴隨心律不整,日常生活中沒有明顯不適,但日前突發頭暈、氣喘、全身無力等症狀,就醫時發現血壓雖正常,但心跳每分鐘只跳45下,經醫師判定為「第三度房室傳導阻滯」,隨即安排住院接受「心律調節器植入」手術,術後心跳恢復至每分鐘60至100下,3天後順利出院。

2025年02月02日 14:28

過年期間屏基2770人掛急診 近9成腸胃道不適+呼吸道感染

過年期間屏基2770人掛急診 近9成腸胃道不適+呼吸道感染

春節連假期間,屏東基督教醫院統計1月27日至2月1日共6天急診就醫人次達2770人次,其中89.4%是腸胃道及呼吸道疾病病人。

2025年02月02日 12:07

吃Buffet「最推、最雷食物」一次看! 營養師:熱量炸彈悄引爆

吃Buffet「最推、最雷食物」一次看! 營養師:熱量炸彈悄引爆

Buffet一直是聚餐的熱門選擇!各國料理、豐富甜點飲品,滿足了每個人的喜好。但,其實Buffet暗藏著熱量超標的危機…當你覺得吃回票價的同時,肚子裡的「熱量炸彈」也在悄悄引爆。

2025年02月02日 12:01

南港北雲餐廳疑食物中毒「就醫翻倍增至30人」 初二用餐占最多

南港北雲餐廳疑食物中毒「就醫翻倍增至30人」 初二用餐占最多

台北市南港「北雲餐廳」傳出民眾除夕夜到初二前往用餐後上吐下瀉,通報案件持續攀升,北市衛生局今(2日)日最新累積通報數,已從昨天通報的16人暴增翻倍為30人,衛生局1月31日已要求業者停業,要經審查合格才能核准復業。

2025年02月02日 11:10

正月初五迎財神!錢母、供品這樣準備小錢變大錢 這一天千萬別小氣

正月初五迎財神!錢母、供品這樣準備小錢變大錢 這一天千萬別小氣

大年初五,俗稱「破五」,其實這一天也是迎財神的好時機中!華易經天書三式協會創會理事長邱金漢老師特別提醒,初五迎五路財神,是年節期間最後一個招財的機會,準備供品外,更重要的是以誠心、恭敬的心態來迎接財神,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才能吸收這一天的吉利能量,讓財運亨通一整年。

2025年02月02日 11:10

開工日+低溫來襲讓人憂鬱 醫師提醒:1症狀要盡速就醫

開工日+低溫來襲讓人憂鬱 醫師提醒:1症狀要盡速就醫

開工重返職場,但職場霸凌時有所聞,當事人壓力大到不想上班,原本就會情緒低落,懷疑人生,再加上天氣驟變,持續低溫,更容易引起憂鬱症或躁鬱症,大甲李綜合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彭祈龍提醒,民眾遇上職場霸凌,除了尋求正常申訴管道外,也可以靠運動、唱歌、旅遊等興趣紓壓,如果心情低落、失眠持續1、2個禮拜,就該求助身心科。

2025年02月02日 09:22

導致孩子近視的兇手不一定是電視 近距離長時間用眼是關鍵

導致孩子近視的兇手不一定是電視 近距離長時間用眼是關鍵

一位3歲多男童每天都看半小時電視,近日去診所做視力檢查,沒想到竟出現假性近視,讓家長相當自責,並打算不再讓孩子每天看電視;不過眼科醫師指出,造成孩子近視的原因不一定是看電視所致,而是長時間、近距離的用眼。

2025年02月02日 09:07

立春開工!中醫推薦「3茶飲+5穴道」養陽養肝

立春開工!中醫推薦「3茶飲+5穴道」養陽養肝

春節後迎開工,今年開工正逢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中醫師指出,立春代表萬物復甦的起點,人體也隨之進入一個新的生理周期,推薦可以透過「3茶飲」和「5穴道」養陽養肝。

2025年02月02日 09:06

過年診所塞爆「2症狀多數」 醫1天看230人快虛脫

過年診所塞爆「2症狀多數」 醫1天看230人快虛脫

過年好多人掛病號!耳鼻喉科醫師李典憲表示,初四診所開工,大家真的是忙翻,病人超級多,不知道是不是過年聚餐緣故,腸胃炎非常多,幾乎占了快一半的病人,他們除了上吐下瀉,滿多都伴隨發燒跟肌肉痠痛的症狀。

2025年02月02日 07:2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