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東之旅系列一:迪亞巴克爾 誤闖恐怖份子大本營?

▲▼             。(圖/記者傅家慶攝)

▲迪亞巴克爾古城牆的一隅。古城牆是迪亞巴克爾最重要的旅遊資源。(圖/乘翼吻旅)

文 / 乘翼吻旅

在辦理登機時,連土耳其航空的地勤看到目的地寫著「DIY」,都不免說了一句「Good Luck」,讓我不禁好奇這座機場代碼為「DIY」的城市、迪亞巴克爾 (Diyarbakir) 究竟有多神秘,讓人不敢靠近?

▲▼             。(圖/記者傅家慶攝)

▲從伊斯坦堡搭乘班機前往迪亞巴克爾,全程大約 1 小時 55 分鐘。(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迪亞巴克爾機場,外觀富麗堂皇,目前旅客較少,未來將增加班次。(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迪亞巴克爾機場,外觀富麗堂皇,目前旅客較少,未來將增加班次。(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迪亞巴克爾機場,外觀富麗堂皇,目前旅客較少,未來將增加班次。(圖/乘翼吻旅)

迪亞巴克爾是土耳其東南部最大城市,因靠近中東,所以從台北飛去,得先飛過整個土耳其到達西邊的伊斯坦堡,再又轉機再飛回到東邊。當這樣來回飛行抵達後,第一印象會發現機場富麗堂皇,完勝台北松山機場,看得出來土耳其已經為這座城市未來發展做好準備。然而,每天降落班機奚落,因為這衝突不斷,當你搜尋這座城市的名稱,幾乎都是「爆炸事件」。

▲▼             。(圖/記者傅家慶攝)

▲迪亞巴克爾的古城牆,已被證實為中國萬里長城之外,世界第二大城牆。(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迪亞巴克爾的主要街道,人車鼎沸,居民回歸日常生活。(圖/乘翼吻旅)

一座連土耳其人自己都不敢前往的城市,為何我們千辛萬苦輾轉前往呢?因為從迪亞巴克爾開始,這是座打開土耳其東部,甚至中亞文明的歷史古城!讓我們透過親身探訪觀察,揭開土東第一大城面紗!

▲▼             。(圖/記者傅家慶攝)

▲迪亞巴克爾主要街道上各族人群安居樂業,熱鬧程度宛如小伊斯坦堡。(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迪亞巴克爾主要街道上各族人群安居樂業,熱鬧程度宛如小伊斯坦堡。(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迪亞巴克爾主要街道上各族人群安居樂業,熱鬧程度宛如小伊斯坦堡。(圖/乘翼吻旅)

迪亞巴克爾是迪亞巴克爾省省會,人口大約60萬人,以庫德人為主。庫德人是生活於中東的遊牧民族,為數約3千萬,主要分布在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四國境內,是中東地區第四大民族,也是世界上還沒建立國家的民族中人口最多的。

▲▼             。(圖/記者傅家慶攝)

▲迪亞巴克爾景點大清真寺前廣場人群。(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迪亞巴克爾景點大清真寺前廣場人群。(圖/乘翼吻旅)

因此,在1970年,一個以建立庫德國家為目的的激進組織「庫德工人黨(PKK)」成立,發動多起攻擊,尤其利用1980年土耳其軍事政變機會,在土耳其全境發動攻擊。1990年代,雙方更在土耳其東南部大肆開戰。根據維基百科資料,自1984年以來,超過37,000人死於雙方衝突。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迪亞巴克爾的街景,古味盎然,是文青網美的聖地。(圖/乘翼吻旅)

迪亞巴克爾就是庫德工人黨的大本營。因為這裡既是土耳其東南部要塞,也是靠近敘利亞和伊拉克的邊城。這裡和近年遭到伊斯蘭國戰火摧毀的伊拉克北部大城摩蘇爾遙遙相望,相距僅不到四百公里,開車只要五小時。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迪亞巴克爾景點「大清真寺」內一隅,讓人感受安詳與平靜。(圖/乘翼吻旅)

加上這裡山多地形崎嶇,更有利藏身。因此,過去快半世紀的時光,這裡始終不平靜,才折損了千年文明的輝映。如今隨著戰事稍息,觀光再興,千萬年的文明資產,終於重現,讓旅者迫不及待想站在遺跡前大聲讚嘆!

旅遊的真相與假象,那些部落客寫不出的故事,盡在「乘翼吻旅」。(https://www.facebook.com/乘翼吻旅-252003672127643/?modal=admin_todo_tour)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迪亞巴克爾街邊的魚販,素民生活是最接地氣的風景。(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迪亞巴克爾的觀光紀念品。(圖/乘翼吻旅)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秦良丰奇蹟生還 主治醫陳元皓曝康復過程「最難忘一幕」

秦良丰奇蹟生還 主治醫陳元皓曝康復過程「最難忘一幕」

在2018年漢光演習中,傘兵秦良丰跳傘發生意外,從大約130層樓的高空墜落,經搶救後,不但生還,並恢復行動力。身為秦當時的主治醫師,陳元皓說,照顧軍中弟兄責無旁貸,當時醫療團隊接手後,所有成員都抱著「一定要讓他好起來」的決心投入,不過最後能成功,關鍵還是秦「過人的勇氣」。

2025年11月01日 09:24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近年兩岸情勢緊張,中共頻繁軍演,民間也開始準備避難包,而三軍總醫院身為台灣軍醫體系核心,如何在軍事與醫療之間取得平衡,備受關注。對此,院長陳元皓表示,三總不只是戰時後盾,平時更是民眾健康的重要依靠,將積極導入智慧醫療、推廣民防教育,期許能帶領三總更加深入軍心與民心。

2025年11月01日 09:23

流感疫苗一個月431萬人搶打創紀錄 羅一鈞示警12月疫情捲土重來

流感疫苗一個月431萬人搶打創紀錄 羅一鈞示警12月疫情捲土重來

疾病管制署今(1)日開放公費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第二階段接種,疾管署長羅一鈞公布最新數據,公費流感疫苗開打一個月總計接種431.7萬劑,創下史上最旺紀錄,若打氣持續,月底將討論是否額外增購流感疫苗。羅一鈞也示警,流感疫情預期本月中才會脫離流行,但隨著秋冬氣溫逐漸下降,疫情可能在12月中下旬捲土重來。

2025年11月01日 14:28

衛福部推「鏟子超人」免費心理諮商方案 今起一年內可有3次服務

衛福部推「鏟子超人」免費心理諮商方案 今起一年內可有3次服務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事件發生至今,第一線救災人員與投入災區復原工作的志工,身心承受高度疲憊與情緒張力,甚至影響後續生活。衛生福利部今(1)日起推出「馬太鞍溪堰塞湖救災人員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馬太鞍溪方案),提供投入救災人員及志工,1年內每人3次心理諮商服務,盼成為救災英雄及鏟子超人「安心」的後盾。

2025年11月01日 13:28

石崇良再揭衛福部人事!3名副署長人選確定「健保署要再等等」

石崇良再揭衛福部人事!3名副署長人選確定「健保署要再等等」

衛福部長石崇良9月1日上任後,加速推動衛福部人事佈局,本週陸續公布疾管署、國健署、食藥署3位副署長人選,繼先前已曝光疾管署副署長林明誠,石崇良今(1)日透露,國健署副署長由原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升任,食藥署副署長是該署主任秘書蔡淑貞接任。

2025年11月01日 13:02

老是聽到水聲閉眼就見泥流!門諾醫進災區撫慰災民創傷後遺症

老是聽到水聲閉眼就見泥流!門諾醫進災區撫慰災民創傷後遺症

馬太鞍堰塞湖潰決造成光復鄉重創,洪水退去已逾一個月,街道泥濘大多清除,多數家戶的水電設備也逐步恢復正常。然而,在環境漸漸回復秩序的同時,災民心裡的創傷仍在延續。有人擔心睡得太沉,不敢吃安眠藥,看不見的傷,比泥水更添淤堵。門諾醫院壽豐分院精神醫學系主任鍾德日前走進災區安撫受創心靈,為災民送藥、諮商,也送去一句句「你不再孤單」的問候。

2025年11月01日 12:34

左流右新第2階段開打!120家全聯、大全聯設站「打疫苗送香蕉」

左流右新第2階段開打!120家全聯、大全聯設站「打疫苗送香蕉」

公費流感、新冠疫苗「左流右新」第二階段今(1)日開打,疾管署和全聯福利中心再次合作,在全台120家全聯及大全聯門市設置疫苗接種站,讓民眾日常採買時就可以在社區就近打疫苗,還會有健康禮一串香蕉可立即補充體力。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防疫大使謝祖武與曲艾玲今在全聯南港旗艦店示範接種,人潮眾多,一個早上下來已經有近400人施打,氣氛相當熱烈。

2025年11月01日 11:50

深耕台灣逾30年 藥廠三度獲頒優良外商獎

深耕台灣逾30年 藥廠三度獲頒優良外商獎

在台深耕超過30年的外商製藥公司「台灣諾華」,今年第三度榮獲經濟部金商獎「優良外商」肯定,並獲副總統蕭美琴接見。台灣諾華總裁Keizo Miyazawa表示,獲獎是對公司持續投資台灣、引進創新醫藥的認可。

2025年10月31日 23:14

打造AED救命地圖!公私協力推動公民行動「讓圖資精準化」

打造AED救命地圖!公私協力推動公民行動「讓圖資精準化」

使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搶救心臟驟停患者,可降低到院前死亡率,讓民眾及時找到AED是一大關鍵。厚生會全⺠急救委員會、愛陌生協會、開放文化基金會與實現會社共同推動「Taiwan AED Google Map 全民建置行動」,提升查找的精確性與方便性,讓每一台救命設備就能發揮最大價值,進而多挽救一條寶貴的生命。

2025年10月31日 19:06

歷經2次流產!孕婦堅持生下「內臟外露」寶寶 醫連夜開刀救命

歷經2次流產!孕婦堅持生下「內臟外露」寶寶 醫連夜開刀救命

大陸杭州一名34歲盧姓女子(化名)婚後歷經2次流產,今年初終於又懷上期待已久的孩子,但懷孕12週產檢時,超音波顯示胎兒大部分肝臟位於腹腔外,被診斷為「巨大型臍膨出」,讓她一度陷入絕望。所幸在盧女生下寶寶,由醫護團隊連夜搶救照顧,女嬰成功康復活下來。

2025年10月31日 18:3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