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來勢洶洶! 市佔7成香腸大王黑橋牌如何迎戰?

▲面對非洲豬瘟的威脅,黑橋牌董事長陳春利:相信台灣會挺住!(圖/食力 foodnext攝)

▲面對非洲豬瘟的威脅,黑橋牌董事長陳春利:相信台灣會挺住!(圖/食力 foodnext攝)

採訪=林玉婷、鍾雨璉
撰文=鍾雨璉

年節將至,不少民眾喜歡挑選香腸禮盒送給親朋好友,走過一甲子歲月的台灣知名香腸代表品牌「黑橋牌」,企業發展可以說是台灣社會脈動的縮影,1997年成功度過重挫台灣養豬產業的口蹄疫疫情衝擊,然而面對近期的非洲豬瘟威脅,在機場的銷售竟也掉了5成!本次《食力》專訪了黑橋牌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春利,從口蹄疫事件談到非洲豬瘟對市場帶來的影響,黑橋牌的應對是什麼?

▲黑橋牌創辦人陳文輝開創生鮮腸的作法,台灣也才有現在烤香腸的飲食文化。(圖/食力 foodnext攝)

▲黑橋牌創辦人陳文輝開創生鮮腸的作法,台灣也才有現在烤香腸的飲食文化。(圖/食力 foodnext攝)

1997年口蹄疫疫情造成民眾恐慌 黑橋牌年營收掉了1億

「講到台灣香腸你一定會想到黑橋牌!」陳春利胸有成竹地說。黑橋牌食品創辦於1957年,當年台灣人吃到的香腸跟現在的港式臘腸一樣,為了保存而做成乾醃、以蒸煮的方式食用,1958年台灣有了電冰箱的上市,創辦人陳文輝遂開創生鮮腸的作法,市面也才有現在烤香腸的飲食文化,堅持食品安全一定要嚴格把關,每天只收最新鮮的現宰豬肉,收貨時間只到上午9點,以確保原料在最新鮮的狀態下進入生產,一路走來順遂,不過卻也在1997年口蹄疫疫情中,年營收一下子掉了1億多元!

陳春利表示,黑橋牌香腸的原料以台灣豬肉為主,台灣是一個豬隻食用相對安全的環境,當年口蹄疫的發生是專家學者意想不到的,一傳入台灣政府都慌了,沒有及時的防範,最後才決定要撲殺,卻因產業太大撲殺不完整,導致疫情擴散。

口蹄疫疫情發生後,有半年的時間民眾因為恐慌而不敢吃豬肉,但陳春利強調,事實上台灣的肉品交易市場是有獸醫師駐場的,確認豬隻健康安全才可以進行交易,就算是口蹄疫當時,市場上也還是有健康毛豬的交易,並不是全台灣淪陷,黑橋牌也只採用CAS認證的健康豬屠體,民眾當時卻因為恐慌而不敢吃,導致至少長達3個月豬肉市場停頓。「當時黑橋牌的工廠整個停擺,以現在來看就是放無薪假,也放了大概有3個月左右,門市有開但是也沒有人來,那時候總共關了4個門市。」陳春利表示,「黑橋牌創業60幾年,我們是很驕傲,是深受國人喜愛的品牌,逢年過節必定發市,可是那年中秋就很慘淡,到隔年春節才恢復買氣。」

▲口蹄疫時,因為民眾恐慌不敢吃豬肉,黑橋牌因而關了4家門市。(圖/食力 foodnext攝)

▲口蹄疫時,因為民眾恐慌不敢吃豬肉,黑橋牌因而關了4家門市。(圖/食力 foodnext攝)

身為擋在消費者前的第四道防線,謹慎面對非洲豬瘟來襲

陳春利回想,口蹄疫前台灣豬肉出口創下的產值是外匯的第二名,產業非常龐大,但爆發口蹄疫後,台灣因此撲殺了5、6百萬頭豬,將近是當時全台豢養豬隻的一半,毛豬交易價格在口蹄疫疫情前曾飆到歷史高點,100公斤將近7千元,甚至有供給不足現象,陳春利說明,「在那個時候的物價來說,這個價錢是很難想像的,就好比現在飆到1萬塊以上的價格。」然而卻在口蹄疫發生後跌到最低3千元左右,當時許多豬農紛紛離牧,從那時候養豬戶逐年下降,到現在豢養頭數從1千萬頭剩下5百萬頭左右,養豬業因為口蹄疫疫情而強制轉型,影響了整個產業。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名譽教授賴秀穗也說到,當時若能做到更徹底的撲殺,口蹄疫也可以更早從台灣根治。

口蹄疫對台灣產業衝擊太大,在發生之後政府也做了許多措施,陳春利說,早期的食安把關都是靠信用,現在有政府政策,不管是在初步肉品標章認證上還是後續追蹤溯源,都有一定程序,口蹄疫當時,政府CAS標章也傳遞民眾相關選購訊息,有政府認證的肉品會比較受民眾信賴,直至今日有認證的企業都存活下來。

陳春利皺著眉頭嚴肅表示,無法想像目前邊境驗出的中國豬肉加工製品中竟會驗出非洲豬瘟病毒,這在食品源頭把關上就不合格。陳春利形容,面對疫情發生,第一道防線是邊境,第二道是養豬場,第三道是屠宰場,第四道防線是食品加工廠,也是擋在消費者前的最後一道防線,強調豬肉加工品的產製流程需要層層把關,從外部的邊境到內部的養豬場屠宰場,都應嚴加控管,因為只要一個防線沒做好,病毒就很容易經由各個環節入侵台灣,自己身為第四道防線,更要堅守食品安全對消費者負責,相信政府和民間攜手合作下,台灣面對這次非洲豬瘟疫情的威脅,不至於如口蹄疫般讓產業崩盤。

▲陳春利認為,自己身為第四道防線,更要堅守食品安全對消費者負責。(圖/食力 foodnext攝)

▲陳春利認為,自己身為第四道防線,更要堅守食品安全對消費者負責。(圖/食力 foodnext攝)

華人飲食文化不能沒有豬!已有民眾因恐慌而囤貨

食用豬肉是華人最大宗的飲食習慣, 面對非洲豬瘟來勢洶洶,民眾最擔心「沒有豬肉可以吃」,在這波恐慌中,因為各國機場防疫加強、開始訂立入境攜帶肉製品罰款,香腸帶出去也進不到各國,因此黑橋牌在機場門市的銷售掉了5成,但反觀國內銷售,目前在超市的銷售反而逆勢成長,有些消費者甚至有「囤貨」的概念產生,深怕未來吃不到豬肉!

「走過口蹄疫等食安風暴後,消費者的觀念也改變了,對於食安衛生開始重視,所以會跑去超市購買而不是傳統市場,也會選大廠牌有政府認證的,比較安心。」陳春利苦笑地說,「超市整體來講是成長的,主要的通路有提升1、2成,不過在禮盒方面,民眾送禮也許會有顧慮,所以還是有受影響。」但陳春利強調,目前台灣並沒有非洲豬瘟疫情,所有豬肉製品都是安全的,希望民眾不要因為恐慌而囤積或拒買,如此可能會導致市場價格不穩定。

國產豬肉經嚴格把關 就算有疫情發生也難以藏匿

「非洲豬瘟最可怕的是就像當年的SARS沒有疫苗,所以恐慌,整個社會不安,損失最嚴重還是畜牧業。」陳春利表示,政府目前有嚴格把關,民眾對於國內食用豬肉不用太恐慌,更進一步說明,台灣的各大廠都是加入CAS認證的體系,每年都會接受衛生福利部(簡稱衛福部)或是縣市政府衛生局來查驗,加上黑橋牌有自主認證的HACCP、ISO22000等,一年外部稽查就多達6~7次,幾乎每兩個月就來一次,還有好市多、全聯、家樂福等客戶也都會委託SGS等檢驗公司來查廠,所以在供應端這邊民眾不用擔心,另外衛福部也有「非追不可」溯源管理的追蹤平台,黑橋牌每一個產品都有QR code,消費者都可以查得到豬肉來源。

陳春利也表示,「若台灣不幸發生非洲豬瘟病毒,我們也能夠透過登錄資料查到上游供應鏈,可以立即處理,也必須立即通報政府,政府也規劃追蹤追溯系統,最終是要連結到財政部的電子發票系統,我們跟供應端購買豬肉,他們開出發票的同時,他也將資料傳送到財政部跟衛福部,所以各個環節是無可隱匿的。」

根據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智庫專家、屏東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吳明昌表示,國產豬肉產業在中央畜產會輔導之下,早已經建立起很完整的管理、加工和溯源等認證機制,從養豬場到屠宰場都有衛生檢查人員在屠宰前後進行檢查,所有豬隻屠體也都會蓋上紅色屠宰衛生檢查合格標誌才能運出屠宰場。這樣嚴格把關的流程行之多年,呼籲民眾信賴政府的把關。

春節肉品流通高峰期 需全民戒備防範非洲豬瘟

雖然非洲豬瘟疫情尚未入侵台灣,但還是要做好疫情的防堵,陳春利說到,春節是邊境往來的高峰期,每個人都有可能是疾病的傳染者,防疫工作是人人都有責任,絕對要在第一道防線就把疫情擋下來、將病毒阻絕於境外,台灣雖然目前是安全的,但台灣境外有相當大的危機,特別是對岸,疫情沒有得到控制,稍微有閃失就可能影響台灣整個豬肉產業。

黑橋牌經歷了口蹄疫疫情與面對目前威脅台灣的非洲豬瘟疫情,陳春利說,品牌代表的是「商品」跟「人品」,黑橋牌一甲子來走過多次食安風暴,從中學到了很多經驗與管理技術,才能夠持續獲得消費者的信賴跟愛用,陳春利強調,最重要的還是誠實,對社會要負責任,「我相信我們得到消費者良好的回饋,是因為我們誠實、公開、透明地去盡我們自己的責任。」相信台灣產業對於這次非洲豬瘟的威脅,一定能齊心走過!

延伸閱讀
史上最難纏的世紀之毒!2019非洲豬瘟這一役,台灣擋得了嗎?
非洲豬瘟和日本核食已經夠複雜了,網路謠言麥擱亂!
年節最愛送肉乾?灃食教育基金會:國產豬肉經嚴格把關,消費者仍可安心採買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近年兩岸情勢緊張,中共頻繁軍演,民間也開始準備避難包,而三軍總醫院身為台灣軍醫體系核心,如何在軍事與醫療之間取得平衡,備受關注。對此,院長陳元皓表示,三總不只是戰時後盾,平時更是民眾健康的重要依靠,將積極導入智慧醫療、推廣民防教育,期許能帶領三總更加深入軍心與民心。

2025年11月01日 09:23

補充保費改革急轉彎 衛福部宣布「暫停有爭議規劃」

補充保費改革急轉彎 衛福部宣布「暫停有爭議規劃」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收取將有3大變革,讓不少民眾反彈。對此,衛福部晚間緊急回應,補充保費的改革方案,目前仍在研議階段,會廣納各方意見,暫停有爭議的規劃。

2025年11月06日 20:32

他吃「隔夜飯炒飯」休克送ICU 醫師曝原因:別亂吃

他吃「隔夜飯炒飯」休克送ICU 醫師曝原因:別亂吃

中國杭州近日出現一起罕見的「炒飯症候群」病例,一名姚姓男子(化名)因食用以隔夜飯製作的炒飯,餐後出現劇烈腹痛、嘔吐與休克,被緊急送往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搶救,所幸在ICU治療後脫離險境。

2025年11月06日 19:14

加補充包前「3動作超重要」 無毒教母警告:避免細菌量暴增

加補充包前「3動作超重要」 無毒教母警告:避免細菌量暴增

許多人為了省錢與環保,習慣購買洗手乳、沐浴乳或洗碗精的補充包回填使用。對此,「無毒教母」譚敦慈就提醒,使用補充包前,若幾項動作沒做對,恐怕讓細菌量大增。

2025年11月06日 18:52

愛喝2飲品小心變禿頭 專家勸每日少喝一瓶:多留一撮頭髮

愛喝2飲品小心變禿頭 專家勸每日少喝一瓶:多留一撮頭髮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或是遺傳因素,全球50歲以上半數男性和4分之1女性都有禿頭或髮量稀疏的困擾。國外一項刊登於《營養與健康》(Nutrition and Health)期刊的研究,從逾6萬人中分析,飲食與掉髮有重要關聯,經常飲用可樂、奶茶等含糖飲料或酒精,會加速禿頭風險。

2025年11月06日 18:50

一餐啟動代謝力!佳格健康營養研究所成立 攜手產官學醫社打造全民健康生態圈

一餐啟動代謝力!佳格健康營養研究所成立 攜手產官學醫社打造全民健康生態圈

你覺得自己的代謝好嗎?受到現代高壓生活形態和各種精緻飲食影響,代謝問題已成為台灣全齡人口共同面臨的健康危機!為了幫助民眾重拾健康生活節奏,佳格食品集團今(6)日舉辦「全民好代謝運動」起跑記者會,正式宣布成立「佳格健康營養研究所」(Health & Nutrition Research Center,以下簡稱HNRC)。

2025年11月06日 18:10

月薪6萬、年終2個月就要多繳 補充保費改革5大QA一次看懂

月薪6萬、年終2個月就要多繳 補充保費改革5大QA一次看懂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收取將有3大變革,包括利息、股利、租金3項目的補充保費改採「年度結算制」,引發外界反彈,定存族、存股族都不滿被開刀。讓不少小資族抱怨連連。對此,《ETtoday新聞雲》特別整理補充保費改革5大QA,一次了解為什麼要改、怎麼計算和哪些族群受影響。

2025年11月06日 17:53

別再靠意志力減肥!8個日常習慣讓你「不知不覺瘦一圈」

別再靠意志力減肥!8個日常習慣讓你「不知不覺瘦一圈」

現代人生活忙碌、工時長,許多人總喊著「想瘦卻沒時間運動」,營養師珊珊提醒,其實減重不一定要靠激烈節食或高強度運動,只要從日常生活中調整「8個小習慣」,就能在不知不覺中讓體態慢慢變輕盈。

2025年11月06日 17:5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