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嘴破」竟罹癌!醫驚見1致命大忌:很多人都有

 

圖、文/常春月刊

 

年約50歲的王先生嘴破且長達一年多未癒,原不以為然,直到痛得難以進食到醫院檢查,經醫師診斷罹患口腔癌。王先生驚訝的說:「我的身體一向健康,沒有看過醫生,嚼檳榔這麼多年,從來都沒有怎麼樣,誰知道嘴巴破皮而已,就讓我現在過得生不如死,連家人的生活也變得很糟。」


口腔癌影響廣 容貌、吞嚥功能都受損

 

新竹臺大分院腫瘤醫學部李日翔主任表示,許多與王先生一樣有嚼食檳榔習慣的人,因檳榔嚼散開來後,檳榔、白灰與調料混合,呈現紅色,味道辛辣而刺激,口腔、牙齒和嘴唇都會被染成紅色,故有「紅唇族」之稱。

 

雖然不是說每個紅唇族都會罹患口腔癌,但每個人的體質與健康狀況不一樣,如果不幸罹癌,口腔癌患者的治療不僅可能導致外觀容貌上的改變,患部亦會影響吞嚥、咀嚼功能,甚至是表達能力,患者往往需要更長一段時間心理建設,重新融入社會。

 

 

 

檳榔子易致癌、成癮 易使慢性病惡化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證實:檳榔會致癌!檳榔子除了致癌外,其中的檳榔素會作用於中樞和自律神經系統,使嚼檳榔者的心理產生依賴而成癮,所以第一口檳榔會使人陷入且越嚼越多,不只傷害牙齒、牙周病變,增加口腔、咽等部位罹癌風險,也會干擾脂肪及葡萄糖代謝,導致或惡化高脂血症、第2型糖尿病和代謝症候群等,無形中侵蝕健康。

 

 

除嚼食檳榔習慣 定期檢查防癌上身

 

口腔癌治療過程艱辛,可能無法工作而減少經濟收入,容易造成自身及家人生、心理的負擔。李日翔提醒,千萬不可心存僥倖,應戒除嚼食檳榔的習慣,平時留意及自我檢查口腔狀況,並定期至醫療院所進行口腔癌篩檢,才能及早發現口腔癌或癌前病變,接受適當的治療。

 

而國民健康署提供30歲(含)以上嚼檳榔或吸菸民眾及18歲以上至未滿30歲嚼檳榔(含已戒)原住民每2年1次免費口腔黏膜檢查,提醒符合資格者,可至醫療院所接受口腔黏膜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

·不只咬到!吃奶酪、柑橘也會嘴破 1圖看「20種加速修復食物」:冒1跡象快就醫

·味覺改變、嘴張不大當心癌前兆! 牙醫公布口腔癌10大變化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住院不易、照護人力吃緊成為醫療難題。對此,萬芳醫院院長劉燦宏指出,該院引領推動「急性在宅醫療」(HaH),病人可在家完成住院療程,至今已成功執行逾110例,在全台名列前茅;面對快速老化趨勢,國內應儘速研議擴大HaH適用範圍,方可打造永續的高齡照護體系。

2025年07月27日 09:23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沒罵過人的暖男劉燦宏,行醫初心來自與母親的深情陪伴。他表示,兒時看媽媽因病坐上輪椅,國中便立志當醫師,希望能親手讓媽媽康復,雖然後來知道母親的病無法治癒,仍選擇投入復健醫學領域,盼用專業幫助更多像媽媽一樣行動不便的病人,盡量讓他們能站起來,可以更踏實過日子。

2025年07月27日 09:24

沈玉琳罹血癌!醫曝這一種病程超兇猛 高凌風沒撐過

沈玉琳罹血癌!醫曝這一種病程超兇猛 高凌風沒撐過

藝人沈玉琳近日證實罹患白血病,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醫師陳三奇指出,從新聞一開始流出的病情與症狀來看,並不容易聯想到是血癌。他表示,當初只看到零星訊息,包括昏迷、肝發炎等症狀,當時醫界與民間都較傾向認為是猛爆性肝炎或感染等問題,並未直接聯想到血癌。

2025年08月07日 17:43

在健身房真的需要叫這麼大聲嗎?沒開玩笑「用力哼一下」真的能變更強!

在健身房真的需要叫這麼大聲嗎?沒開玩笑「用力哼一下」真的能變更強!

「健身房真的需要叫這麼大聲嗎?」這類討論時不時就會在社群出現,不少人吐槽每次去健身房,總會遇到幾位動作沒幾下、聲音倒是不小的健身人士。

2025年08月07日 17:14

今年首例中國境外移入屈公病 40多歲女廣東返台確診

今年首例中國境外移入屈公病 40多歲女廣東返台確診

疾管署今公布,國內新增1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為居住中部地區40多歲本國籍女性,今(2025)年7月至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及深圳拜訪友人,7月30日返台,31日出現發燒症狀,8月1日因紅疹、腳踝及四肢疼痛等症狀就醫並住院治療,經採檢送驗後確診。

2025年08月07日 16:58

陪80歲父治療!2兒也罹攝護腺癌 兒崩潰:我沒不良習慣耶

陪80歲父治療!2兒也罹攝護腺癌 兒崩潰:我沒不良習慣耶

一名80歲的老翁就醫發現罹患攝護腺癌,老翁每次就診時,皆由兩個兒子輪流陪伴,醫師提醒,攝護腺癌遺傳的機率高,要2人最好做檢查,未料,兩個兒子檢查出來皆罹患攝護腺癌,崩潰驚呼「怎麼這樣?」直言無抽菸、喝酒等習慣,不知道自己居然會跟父親一樣罹患攝護腺癌,父子3人都罹癌,內心相當難過。

2025年08月07日 16:57

走得慢反而更瘦?50歲以上女性「減脂關鍵」慢走效果竟優於快走!

走得慢反而更瘦?50歲以上女性「減脂關鍵」慢走效果竟優於快走!

對許多邁入50歲的台灣女性來說,年齡增長帶來的代謝下降、體脂上升等問題,常讓減重變得困難。長年以來,民眾普遍認為「越激烈運動越能減脂」,但一項刊登於美國《Women’s Health》的報導顛覆這項印象。

2025年08月07日 16:34

40歲以上國人5成腰圍過粗 國健署揭「代謝症候群」5危險因子

40歲以上國人5成腰圍過粗 國健署揭「代謝症候群」5危險因子

根據國健署108年至112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接受服務的民眾中,近5年平均超過三分之一罹患代謝症候群,更有近5成腰圍過粗,腹部肥胖情形普遍。

2025年08月07日 16:12

他「胯下、屁股狂爆膿」當青春痘治不好 竟是化膿性汗腺炎

他「胯下、屁股狂爆膿」當青春痘治不好 竟是化膿性汗腺炎

今年37歲小穎從青春期開始,就會不斷長痘痘和粉瘤,病灶處反覆紅腫、化膿、滲液,還會長在腋下、背部、鼠蹊和臀部等位置,一次同時有超過十幾處病灶在爆膿,他也只敢穿黑色內衣褲,以免血水滲出嚇到人,後來才知道自己的病因是「化膿性汗腺炎」。

2025年08月07日 15:49

沈玉琳罹血癌!醫示警「4習慣害癌變」:沒病史也會中鏢

沈玉琳罹血癌!醫示警「4習慣害癌變」:沒病史也會中鏢

57歲藝人沈玉琳近日確定罹患白血病(俗稱血癌),暫別演藝圈,消息曝光震驚社會。對此,基因醫師張家銘就提醒,4大傷身習慣恐害癌變,提醒民眾沒家族病史,也有可能得白血病,並點出白血病誘發因素、症狀,籲民眾可定期做檢測。

2025年08月07日 15:3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