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警覺! 失智更要小心脫水

▲失智更要小心脫水(圖/pixabay)

▲失智更要小心脫水(圖/pixabay)

作者:中醫科 林舜穀 醫師

炎熱的暑假是陽光與比基尼的季節,但對於失智老人來講,卻也是最容易產生脫水危機的時候。

失智患者脫水與中暑的新聞層出不窮,主要的原因是隨著腦部退化,對於口乾口渴的感覺會比較遲鈍,且難以精確的表達需要喝水或是口乾口苦的感覺,或是不舒服但一下子就忘了,家人或照護者如果沒有仔細注意非常難發覺。

一般人脫水大多是在大太陽下劇烈運動或勞動工作,但是失智症患者就算活動量很少,甚至是臥床的患者,都容易有脫水的情形。重度失智患者缺乏自己喝水的能力,甚至意識不輕,更容易因為沒有補充足夠的水分而脫水。

脫水對失智老人是很危險的事情,脫水後許多身體的機能都會受到影響,甚至重要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而停擺,嚴重時可能會昏迷甚至死亡。

避免脫水要注意哪些症狀呢?

失智患者ㄧ天至少需要補充 1500 cc 的水份,當出現下列症狀表示水分補充不夠,或是環境太過悶熱,導致溫度上升過高。

體溫上升及脈搏加快:老年患者體溫調節的功能較差,若是脫水會更容易體溫過高。

皮膚黏膜與口舌乾燥:老年患者的皮膚通常比較乾燥、容易脫屑。但是缺水患者皮膚不只乾燥,還會失去彈性。捏起或是用指甲掐下久久無發恢復。此外,腋下與手心等較容易流汗的地方平時應該摸起來較為濕潤,可以用手稍微摸摸看,若也是非常乾燥就要小心脫水的危險。

小便次數減少顏色黃:若是上廁所小變的次數明顯減少、尿量減少、或是顏色非常深,也是身體缺乏水分的徵兆。

指甲蒼白而沒有血色:這是身體缺乏水分,血液不足的現象,在脫水較嚴重時會出現,需要特別小心。

表情漠然和精神不振:有些患者並不會有明顯口渴的症狀,只會感覺到人沒有元氣、疲倦乏力想睡覺,照顧者和家屬在夏天要特別注意,如果短時間內變的很嗜睡,不太容易叫醒,或是醒來卻一下下又睡著,都可能是嚴重脫水的徵兆。’

血液檢驗數職異常:如果水份不足血液中代謝廢物濃縮,抽血時檢查會發現腎功能數職異常(BUN/creatinine>20),或是血中鈉離子濃度超過150。

要怎麼補充水份呢?

失智患者常常不願意規律喝水,甚至有被害妄想,認為家人要下毒所以逼迫他喝水,因此補充水分不應強迫,而要把握分散且多元的訣竅。若是強迫患者喝水,更容易引起嘔吐,或是嗆到而引發肺炎,反而得不償失。

雖然喝白開水是補充水分最好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可以嘗試下面的建議,找出患者最願意接受的方式。

準備水分充足的水果,例如西瓜、葡萄、柳丁、奇異果、木瓜等等,吃飯時一起食用

準備果凍與布丁等含水量豐富的點心,在兩餐之間食用

有的患者是因為嘴部肌肉控制不佳,喝水會漏所以拒絕喝水,可以試試看幫他準備吸管。

同場加映:你不可不知,會傷害腦部的壞習慣(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中醫科精神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助大眾了解如何維護心臟健康,《ETtoday健康雲》也將直播講座精彩內容。

2025年03月26日 09:03

8歲女罹罕見「長髮公主症候群」 腹痛3個月驚藏5顆「毛石」

8歲女罹罕見「長髮公主症候群」 腹痛3個月驚藏5顆「毛石」

一名年僅8歲的女童小安(化名),因長達3個月的間歇性腹痛,近日症狀加劇並伴隨頻繁嘔吐,被送往醫院緊急就診。經彰基兒童醫院團隊詳細檢查後,發現她的胃部及小腸內充滿毛髮結石,導致部分腸道阻塞,所幸,經小兒外科進行手術成功取出多顆毛石,並由兒童心智科診治,目前女童情況穩定,並持續接受心理與營養治療。

2025年04月02日 19:30

今年護理加薪第一槍!新光宣布5月起調升6.5% 新進人員起薪破5萬

今年護理加薪第一槍!新光宣布5月起調升6.5% 新進人員起薪破5萬

國內急診壅塞問題之一為護理人力不足,健保署投入42.4億經費,從5月1日實施改善急診壅塞支付標準調整新制,並且要求醫院實際調升人員薪資才給付。新光醫院今(2)日開出護理人員加薪第一槍,5月1日起再調升全院輪值三班護理人員薪資6.5% ,新進人員月薪可達5.1萬元。

2025年04月02日 18:14

肚子脹體重也下降!蛔蟲感染怎麼辦 專家解析

肚子脹體重也下降!蛔蟲感染怎麼辦 專家解析

一位69歲女性日前因肚子脹、體重逐漸減輕,在家人催促下到醫院就醫,經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透過大腸鏡檢查,赫然在大腸內發現兩條蛔蟲,令醫師大感驚訝,經詢問得知,病人家中養豬,平時會用豬糞做有機堆肥種菜,病人又愛吃生菜,可能因此讓蟲卵有機會進入體內,所幸給予蛔蟲藥治療後,已成功驅蟲。

2025年04月02日 18:04

體重狂掉以為減肥成功 她愛吃生菜體內藏「20公分大蛔蟲」釀禍

體重狂掉以為減肥成功 她愛吃生菜體內藏「20公分大蛔蟲」釀禍

一名69歲女性日前因肚子脹、體重逐漸減輕,在家人催促下到醫院就醫,經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透過大腸鏡檢查,赫然在大腸內發現兩條蛔蟲,令醫師大感驚訝,經詢問得知,病人家中養豬,平時會用豬糞做有機堆肥種菜,病人又愛吃生菜,可能因此讓蟲卵有機會進入體內,所幸給予蛔蟲藥治療後,已成功驅蟲。

2025年04月02日 17:31

快訊/1歲童染腸病毒發病6天亡 時隔10年再現克沙奇B5奪命

快訊/1歲童染腸病毒發病6天亡 時隔10年再現克沙奇B5奪命

國內再爆腸病毒死亡!疾病管制署今(2)日公布1名南部1歲多男童,感染腸病毒克沙奇B5型併發急性腦炎,發病第6天過世,這也是時隔10年再次有感染克沙奇B5型奪命個案發生。今年短短3個月已經確認4起腸病毒重症,其中3例死亡,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示警,不排除進入流行期疫情會更嚴重。

2025年04月02日 15:04

溫差大血壓不穩!她胸痛呼吸喘竟「主動脈瘤破裂」 死亡率達9成

溫差大血壓不穩!她胸痛呼吸喘竟「主動脈瘤破裂」 死亡率達9成

近來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大,高血壓患者要多注意身體狀況!高齡91歲的陳女士,平常有高血壓病史,因為溫差大讓她血壓就變得不穩定,日前更出現胸痛、呼吸喘等症狀,被送往急診,沒想到檢查發現,竟是直徑約6公分大的胸主動脈瘤破裂合併血胸,情況一度危急,緊急接受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醫師指出,主動脈瘤破裂死亡率可達9成以上。

2025年04月02日 14:35

全球罕見「搖擺蚊」闖婦人眼睛待3天 患者超慘染蜂窩組織炎

全球罕見「搖擺蚊」闖婦人眼睛待3天 患者超慘染蜂窩組織炎

高雄市一名58歲的女子前往掃墓,結果回去3天之後發現右眼腫脹疼痛,而且整個打不開,前往就診之後,發現竟然從眼睛當中跑出2隻「搖擺蚊」,當場讓醫師也傻眼,收治這名病患的醫師洪啟庭就強調「搖擺蚊留在眼睛3天,仍然能活,在文獻上全世界沒有見過,這很特殊」。

2025年04月02日 13:41

醫療科技多!花蓮衛生局籲勿信不實廣告 醫曝判斷3關鍵

醫療科技多!花蓮衛生局籲勿信不實廣告 醫曝判斷3關鍵

近年來,醫療科技快速發展,許多新興技術如基因檢測、細胞治療等陸續問世,為民眾帶來更精準的診斷與治療選擇。然而,面對眾多資訊,如何分辨合法、安全且經主管機關核准的技術,成為影響健康的重要關鍵。選擇醫療服務時,注意「停、看、聽」確認技術是否獲得政府認可,避免誤信誇大不實的廣告,免得花錢又傷身。

2025年04月02日 13:08

連假瘋出國!醫示警「小心旅⾏者血栓症」 3招降低風險

連假瘋出國!醫示警「小心旅⾏者血栓症」 3招降低風險

清明連假即將登場,不少人趁機出國旅遊,不過醫師黃軒今(2)日po文提醒,大家搭乘飛機時,有一個危險的隱患潛伏著「經濟艙症候群」,由於這種情況也可能發⽣在搭乘長途巴士、公共汽車或火車,後來都改稱為「旅⾏者血栓症」,他還列出3項安全建議,包含選擇寬鬆服裝、定期活動身體,以及補充水分,都可以有效降低其風險。

2025年04月02日 12:5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