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警覺! 失智更要小心脫水

▲失智更要小心脫水(圖/pixabay)

▲失智更要小心脫水(圖/pixabay)

作者:中醫科 林舜穀 醫師

炎熱的暑假是陽光與比基尼的季節,但對於失智老人來講,卻也是最容易產生脫水危機的時候。

失智患者脫水與中暑的新聞層出不窮,主要的原因是隨著腦部退化,對於口乾口渴的感覺會比較遲鈍,且難以精確的表達需要喝水或是口乾口苦的感覺,或是不舒服但一下子就忘了,家人或照護者如果沒有仔細注意非常難發覺。

一般人脫水大多是在大太陽下劇烈運動或勞動工作,但是失智症患者就算活動量很少,甚至是臥床的患者,都容易有脫水的情形。重度失智患者缺乏自己喝水的能力,甚至意識不輕,更容易因為沒有補充足夠的水分而脫水。

脫水對失智老人是很危險的事情,脫水後許多身體的機能都會受到影響,甚至重要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而停擺,嚴重時可能會昏迷甚至死亡。

避免脫水要注意哪些症狀呢?

失智患者ㄧ天至少需要補充 1500 cc 的水份,當出現下列症狀表示水分補充不夠,或是環境太過悶熱,導致溫度上升過高。

體溫上升及脈搏加快:老年患者體溫調節的功能較差,若是脫水會更容易體溫過高。

皮膚黏膜與口舌乾燥:老年患者的皮膚通常比較乾燥、容易脫屑。但是缺水患者皮膚不只乾燥,還會失去彈性。捏起或是用指甲掐下久久無發恢復。此外,腋下與手心等較容易流汗的地方平時應該摸起來較為濕潤,可以用手稍微摸摸看,若也是非常乾燥就要小心脫水的危險。

小便次數減少顏色黃:若是上廁所小變的次數明顯減少、尿量減少、或是顏色非常深,也是身體缺乏水分的徵兆。

指甲蒼白而沒有血色:這是身體缺乏水分,血液不足的現象,在脫水較嚴重時會出現,需要特別小心。

表情漠然和精神不振:有些患者並不會有明顯口渴的症狀,只會感覺到人沒有元氣、疲倦乏力想睡覺,照顧者和家屬在夏天要特別注意,如果短時間內變的很嗜睡,不太容易叫醒,或是醒來卻一下下又睡著,都可能是嚴重脫水的徵兆。’

血液檢驗數職異常:如果水份不足血液中代謝廢物濃縮,抽血時檢查會發現腎功能數職異常(BUN/creatinine>20),或是血中鈉離子濃度超過150。

要怎麼補充水份呢?

失智患者常常不願意規律喝水,甚至有被害妄想,認為家人要下毒所以逼迫他喝水,因此補充水分不應強迫,而要把握分散且多元的訣竅。若是強迫患者喝水,更容易引起嘔吐,或是嗆到而引發肺炎,反而得不償失。

雖然喝白開水是補充水分最好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可以嘗試下面的建議,找出患者最願意接受的方式。

準備水分充足的水果,例如西瓜、葡萄、柳丁、奇異果、木瓜等等,吃飯時一起食用

準備果凍與布丁等含水量豐富的點心,在兩餐之間食用

有的患者是因為嘴部肌肉控制不佳,喝水會漏所以拒絕喝水,可以試試看幫他準備吸管。

同場加映:你不可不知,會傷害腦部的壞習慣(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中醫科精神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助大眾了解如何維護心臟健康,《ETtoday健康雲》也將直播講座精彩內容。

2025年03月26日 09:03

後腳筋疼痛!可能阿基里斯腱出事了 醫曝幾種症狀快就醫

後腳筋疼痛!可能阿基里斯腱出事了 醫曝幾種症狀快就醫

後腳跟疼痛是一般人常遇到的問題,除了常見的足底筋膜炎以外,阿基里斯腱問題也是一個主要原因。阿基里斯腱又稱跟腱,是人體中最粗、最強的肌腱,其功能則是幫助我們在日常中走路、上下樓,也是跑步、跳躍的重要結構;特別是需要快速轉向或衝刺等需要瞬間爆發力的動作,將你的小腿肌肉與你的腳跟骨連接起來。

2025年04月03日 16:01

柯文哲今下午出院了!院方曝「術後狀況」後續需回診

柯文哲今下午出院了!院方曝「術後狀況」後續需回診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水腎、輸尿管結石動手術。衛福部台北醫院今表示,柯文哲經過一天住院觀察,主動表示未感疼痛,已於今日下午辦理出院。

2025年04月03日 14:04

清明掃墓防蚊蟲!含薄荷藥膏「2族群」別用 嚴重恐害呼吸停止

清明掃墓防蚊蟲!含薄荷藥膏「2族群」別用 嚴重恐害呼吸停止

清明節連假開始,許多民眾已安排出遊或掃墓行程,不少人也習慣隨身攜帶各式防蚊蟲藥品,如綠油精、萬金油、曼秀雷敦等,來防範蚊蟲叮咬。藥師提醒,雖然這類藥品效果不錯,對一般人來說,適當使用此類藥品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對於「蠶豆症患者、2歲以下嬰幼兒」有風險,嚴重可能會引起呼吸停止。

2025年04月03日 13:18

18歲女私密處分泌物爆多 醫揪「2飲食習慣」害濕性體質

18歲女私密處分泌物爆多 醫揪「2飲食習慣」害濕性體質

一名18歲青少女多年來因分泌物異常量多,每日須頻繁更換護墊來維持私處清爽,因不想再服用抗生素及外用藥膏,輾轉尋求中醫治療。中醫師問診發現,該名個案因準備升學考試,平時嗜吃甜食、冰品紓壓,並時常熬夜唸書,造成所謂的中焦脾胃功能衰退而造就濕性體質,加上前陣子頻繁下雨,水氣增加,導致體內濕氣加重,因此分泌物增量。

2025年04月03日 12:00

長輩進食易嗆咳!營養師手把手教「潤餅防噎版」 好吞嚥顧健康

長輩進食易嗆咳!營養師手把手教「潤餅防噎版」 好吞嚥顧健康

清明時節將至,家家戶戶掃墓祭祖,享用應景的「潤餅」,然而,對於生理機能逐漸退化的長輩來說,潤餅中豐富的食材可能帶來咀嚼不易、難以消化等困擾,甚至引發腸胃不適。營養師建議,在家中製作潤餅時,可以多花一點心思,選擇容易吞嚥的食材,讓長輩也能安心品嚐美味,避免潛在的吞嚥風險。

2025年04月03日 11:16

體重輕不代表健康!「瘦胖子」心血管死亡風險比肥胖者高52%

體重輕不代表健康!「瘦胖子」心血管死亡風險比肥胖者高52%

一名45歲金融業女主管,BMI為20,屬於標準範圍,一直以為健康無虞,但健檢報告卻顯示三酸甘油脂過高,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已經有中度脂肪肝。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指出,全球約有45%的人屬於「代謝性肥胖但體重正常」的「瘦胖子」,研究顯示,這些族群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比過重或肥胖者高出52%。

2025年04月03日 11:10

國人最常被2類毒蛇咬傷!嚴重恐腎衰竭、截肢 處置方式一次看

國人最常被2類毒蛇咬傷!嚴重恐腎衰竭、截肢 處置方式一次看

4月起國內進入蛇咬旺季,疾管署統計每年約有近千名民眾遭毒蛇咬傷,其中高達82.9%龜殼花、赤尾鮐(俗稱赤尾青竹絲)兩類,為國人最常接觸、出現衝突的毒蛇。專家表示,毒蛇咬傷輕者出現局部腫脹疼痛,重者可造成呼吸障礙、瀰漫性出血、敗血症、不可逆之腎功能衰竭、截肢,甚至死亡;統計國內2017至2021五年間仍有9人因蛇咬死亡。

2025年04月03日 09:36

1斤賣4000!「草王」一葉草現蹤民眾搶摘!中醫示警:誤食恐傷肝腎

1斤賣4000!「草王」一葉草現蹤民眾搶摘!中醫示警:誤食恐傷肝腎

新北市新莊一名男網友日前在河濱公園慢跑,發現有一名婦人在草地上拔草,詢問才知道竟是在拔「一葉草」,更聲稱此草1斤可以賣1000元。據悉,一葉草又稱「草王」,夏季一斤甚至可以到達4000元。不過,中醫師周宗翰提醒,自行摘採並服用存在一定風險,長期或過量服用甚至引發藥物性肝炎或腎功能受損。

2025年04月02日 22:29

營養師點名「3大健康零食」暗藏陷阱 恐害血糖爆表、胰島素阻抗

營養師點名「3大健康零食」暗藏陷阱 恐害血糖爆表、胰島素阻抗

小心「健康零食」暗藏升糖陷阱,害你血糖爆表!營養師薛曉晶提醒,很多市售標榜「健康」的零食,內含糖分比想像中還多,包括燕麥棒、水果優格、無糖餅乾等,這類食物在行銷包裝上往往刻意營造「低負擔、健康」的形象,實際上卻充滿添加糖與人工成分,恐增加了血糖波動與胰島素阻抗的風險。

2025年04月02日 21:5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