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膀胱鏡? 醫師講明白

影音/泌尿科 蘇士銘 醫師 

白映俞醫師:大家好,今天來到我們照護線上現場的是泌尿科的蘇士銘醫師。我們都聽過說有子宮鏡、膀胱鏡,還有腹腔鏡、胸腔鏡這些等等的鏡檢。其實很多人會寫信來問我們說,到底醫生跟我說要做一個膀胱鏡,這是什麼意思?今天請泌尿科的蘇醫師來解釋一下。

蘇士銘醫師:膀胱鏡,其實是泌尿科醫師已經用了很多年的一個內視鏡檢查。顧名思義,就是把一枝內視鏡伸到病人的膀胱裡面,然後去端詳膀胱裡面的構造有沒有什麼異常。膀胱鏡這個檢查,在泌尿科醫師來說是剛開始受訓的住院醫師就可以上手的檢查,所以它是一個,雖然是侵入性,但相對來講是一個比較不會那麼複雜的檢查。

白映俞醫師:到底什麼時候我們會建議病人需要做膀胱鏡檢查呢?

蘇士銘醫師:膀胱鏡的檢查雖然相對不會很痛苦,不過一般我們還是要有一些適應症,最常建議病人要做膀胱鏡的情形,就是說我們高度懷疑膀胱裡面有一些像是惡性腫瘤,或有些病人表現出很像間質性膀胱炎,這些需要在膀胱鏡,直視膀胱下,才能做正確的診斷。所以在門診,如果病人他是因為無痛性血尿來,臨床上又高度懷疑他是膀胱癌的病人,我們就會建議病人安排個膀胱鏡,直接在膀胱鏡下,看整個膀胱的構造。

白映俞醫師:做膀胱鏡,病人需要先住院,先禁食不吃東西嗎?

蘇士銘醫師:這個檢查其實在局部麻醉下就可以做,一般是不需要空腹,也不需要住院。有一些病人他比較緊張,或一些男病人,他有攝護腺肥大,做膀胱鏡的時候,可能因為攝護腺的關係比較不舒服,所以有時候我們會讓病人稍微睡一下,那時候可能就需要禁食個幾個小時。一般來講,做完檢查,麻藥退了以後就可以直接離開醫院或診所,不需要另外住院。

白映俞醫師:所以絕大部分的人都是不需要禁食,也不需要全身麻醉,只要局部麻醉就可以接受這樣的鏡檢。仔細來講,醫生要怎麼做膀胱鏡?

蘇士銘醫師:到了膀胱鏡檢室的時候,我們會先幫病人消毒,接著打局部麻醉藥,從尿道口進去。等麻藥大概五分十分作用以後,膀胱鏡就可以直接經過尿道到膀胱裡面。女生的話,因為女生的尿道比較短,大概一進尿道口,就馬上到膀胱了;男生因為尿道比較長,而且有攝護腺這一段,所以男生的檢查過程會稍微比較不舒服。

白映俞醫師:會在過程之中做切片嗎?

蘇士銘醫師:如果有發現像是膀胱癌之類的東西,我們可能會用一個夾子稍微夾一塊,來做病理切片,這個過程其實也不會特別不舒服。

白映俞醫師:做完檢查之後,回去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因為很多人聽到做完檢查之後就回家,反而會擔心,回家後會不會遇到什麼事情?

蘇士銘醫師:大部分的病人其實都還OK,少數的病人做完膀胱鏡,會有血尿的情形。這類血尿,其實多喝一點水就可以排乾淨。

白映俞醫師:不會到血塊的程度,就是會有一點點小便紅紅的情況。

蘇士銘醫師:所以不用特別擔心。

白映俞醫師:今天很高興,邀請到泌尿科的蘇士銘醫師來為我們講解膀胱鏡,希望大家對膀胱鏡有更多了解。

蘇士銘醫師:謝謝大家!

同場加映:發現血尿怎麼辦?

搜尋附近的診所:泌尿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8日)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破解常見痠痛困擾」,邀請疼痛醫學權威、台大醫學院麻醉科名譽教授孫維仁醫師擔任主講人,他呼籲民眾重視自己身上的各種痛,別覺得小痛就不當一回事,並應透過營養補充、太極拳等方式好好養生,才能「無痛老化」。

2025年08月28日 19:59

醫師示警!七大元凶「折磨身體」:恐罹癌

醫師示警!七大元凶「折磨身體」:恐罹癌

現代人常因飲食、作息與壓力等因素,讓身體陷入「慢性發炎」狀態。耳鼻喉科醫師許嘉珊指出,與急性發炎不同,慢性發炎沒有明顯的紅腫熱痛,往往在體內默默燃起,長期可能導致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免疫失調,甚至癌症。

2025年09月03日 22:44

男性關懷專線擴大「不只談家暴」 衛福部擬推AI分析心理健康風險

男性關懷專線擴大「不只談家暴」 衛福部擬推AI分析心理健康風險

男性面對心理問題求助比例低於女性,但自殺死亡率卻是女性的1.8倍,成為一大隱憂。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柏熹今(3日)指出,衛福部設置「男性關懷專線」,原本處理範圍以婚姻、家暴等問題為主,今年8月底開始擴大服務範圍,包含職場、霸凌、人際、感情等問題都可以撥打專線,由專業人員提供協談並進行分流,協助銜接後續資源。

2025年09月03日 20:03

新學期開始!家長注意:同儕吸菸影響大 青少年更易上癮

新學期開始!家長注意:同儕吸菸影響大 青少年更易上癮

新學年開始,孩子重返校園,也意味著社交圈擴大、接觸新朋友的機會增多。國民健康署提醒家長,青少年在這個階段容易受到同儕影響,尤其是吸菸行為。研究發現,如果身邊有吸菸朋友,孩子開始吸菸的機率比沒有的朋友高出17.5倍,國中生甚至高達22.7倍。

2025年09月03日 19:31

別再直接刷洗油鍋!專家揭恐怖後果:海綿變細菌溫床

別再直接刷洗油鍋!專家揭恐怖後果:海綿變細菌溫床

對許多喜歡下廚的人來說,煎、煮、炒、炸雖然樂趣十足,但事後清洗油膩鍋具卻往往令人頭痛。日本知名廚師Papuchan近日提醒,很多人習慣直接用海綿加洗碗精清洗油鍋,這種看似方便的做法其實是大忌,不僅會縮短海綿壽命,還可能讓家中排水管變成「臭水溝」。

2025年09月03日 19:03

病人堅持「又沒開藥」拒付看診費! ICU醫曝最慘下場

病人堅持「又沒開藥」拒付看診費! ICU醫曝最慘下場

一名醫師之前看門診時,花時間替病人解釋檢查報告,並詳細回答疑問;怎料,患者後來竟以「只是解釋報告又沒開藥」為由,拒絕繳費。對此,ICU醫師陳志金直言,此舉無疑是踐踏專業,「儘管省下診察費,失去的可能是健康甚至性命。」

2025年09月03日 18:16

台大醫院「輕症持轉診單才能加號」 院方:非新制也未強制

台大醫院「輕症持轉診單才能加號」 院方:非新制也未強制

國內醫療政策一直希望避免民眾輕症衝大醫院、落實分級醫療。有媒體報導指出,台大醫院近期公告「配合健保署門診減量政策,門診額滿時,輕症患者需持醫療院所轉診單才能加號。」台大醫院發言人陳彥元表示,這並非新規定,相關宣導2019年就已經實施,且非強制僅為建議。

2025年09月03日 18:15

台大公告「輕症有轉診單才加號」 北榮院長曝管控門診做法

台大公告「輕症有轉診單才加號」 北榮院長曝管控門診做法

台灣醫療人力緊繃,政府持續在呼籲分級醫療,但民眾仍無法改變「直接衝大醫院」的就醫習慣。台大醫院近期公告「門診額滿時,輕症患者需持醫療院所轉診單才能加號。」而同為國內醫學中心的台北榮總則表示,台大這樣做也不錯,但院內之前就開始管控門診量,禮拜六只留必須性的門診,晚診也是晚上9點一定要結束。

2025年09月03日 18:12

「心理健康急救員」拚年底培育200人 5行動及時避免憾事

「心理健康急救員」拚年底培育200人 5行動及時避免憾事

身體急症有CPR,心理也有CPR!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在衛生福利部支持下,引進澳洲「心理健康急救(MHFA)」計畫訓練「心理健康急救員」,一旦周遭有人心理健康出現狀況,可早期發現並及時給予幫助,避免情況惡化或憾事發生。衛福部預計今年底前調訓近兩百名衛生人員成為心理健康急救員;華心基金會表示一般年輕人也可以報名接受培訓。

2025年09月03日 17:32

才30歲就腿軟!醫師驚曝肌少症年輕化 5大警訊你中幾項?

才30歲就腿軟!醫師驚曝肌少症年輕化 5大警訊你中幾項?

提重物吃力、單腳站不穩?小心不是累過頭,而是「肌少症」悄悄盯上你! 根據疾管署資料,肌少症雖常見於長者,但醫師提醒,從30歲開始肌肉就會逐漸流失。江坤俊醫師指出,肌少症正呈現年輕化趨勢。

2025年09月03日 17:0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