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我們一起住好嗎? 租屋vs買屋需求檢測

▲親愛的,我們一起住好嗎?租屋 vs 買屋需求檢測(圖文/House123提供)

▲親愛的,我們一起住好嗎?租屋 vs 買屋需求檢測(圖/H

圖文/House123提供

你好 我是愛莉老師,我最喜歡的是房子和孩子。和心愛的另一半一起生活,是一件最幸福不過的事。可是,房價這麼高,到底應該買還是租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從「居住需求」和「財務試算」著手! 「居住需求」不外乎以下幾點:

‧ 地點:
上班的地點在哪裡?住哪裡通勤上班比較方便?希望和其他家人住得近一點?特別喜歡哪一區的環境?有其他特殊的需求? ‧ 需求坪數: 室內需要幾坪?格局希望是幾房幾廳幾衛?特別喜歡有陽台的格局,可以種花花草草?

‧ 類型 :
要有電梯嗎?還是無電梯公寓也可以接受?要有收發室可以代收快遞、包裹?下班時間總是太晚,需要有專人收垃圾嗎?需要車位嗎?

‧ 屋齡:
可以接受屋齡最多到幾年?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只能接受電梯華廈或電梯大樓,室內需要的坪數必須除以 80%-65% (依公設比 20% - 35% 推估) 才是權狀坪數。例如,電梯大樓室內坪數需要 20 坪,假設公設比 30%,則權狀必須為 28.6坪(20 ÷ 0.7 = 28.6)這和第二部份的「財務試算」有關,必須要設定清楚。

和另一半溝通完以上的問題,就可以歸納出彼此的需求:「我們想住在______(區域)、屋齡_____年、 ____(有或無)車位、權狀________坪的___________(類型)」

需求清楚了,接下來就要進行「財務試算」了!

想要一起生活,除了「買屋」之外,還可以選擇「租屋」。因此在評估財務可行性時,我們同時從「租金」和「買價」著手:

‧ 租金行情:
先到幾個租屋網站逛逛,看看符合上述需求條件的房子大約都租多少錢?如果有空,不妨可以挑幾個實地去現場看屋,跟房東聊聊,也許租金還有議價的機會。

‧ 每坪買賣成交行情:
實價登錄網站查詢想要的區域的買賣成交行情。記得要將屋齡、類型考慮進去。如有車位,記得將車位坪數和價格從總坪數和總價裡拆分,才能得出正確的每坪單價。你也可以善用一些好用的均價行情網站查詢成交行情。

‧ 購買總價預估:
將需求設定的「權狀坪數」x 「每坪買賣成交行情」,就是購買總價。

‧ 購買自備款預估:
買房子首先要準備的是「自備款」。「自備款」除了「頭期款」外(如以貸款7成或8成計算,等於總價 x 20%~30% ),還有「稅費」(仲介費、契稅、印花稅、代書費、履保費用等,仲介費約為總價的 1%~2%,其他稅費可以先以3~6萬計算)、裝潢、家具家電等費用。

‧ 資源盤點:
仔細列下彼此的資源,包含兩人的存款、獎金、基金、股票等。是否有長輩或家人可以資助?需要動用到保單借款或房子增貸?

‧ 貸款試算:
除了準備好「自備款」,每個月的「貸款」更是和未來的生活品質息息相關。在初期,由於剛支付了一大筆自備款,可以考慮善用只還息不還本的「寬限期」來舒緩彼此的財務壓力。因此可以針對「寬限期每月還多少」、和「之後本息攤還的貸款金額」進行試算。

在這裡,有三個關鍵的評估重點:

1. 寬限期期間,「每個月支付利息」和「以租代買,每月需要付的租金」 哪一個高?

2. 寬限期後,本息攤還的支付金額佔兩人收入多少比重?付完貸款後的餘額夠兩個人生活嗎?

3. 預計住幾年?行情預計會上漲還是不明朗?

某方面來說,如初期使用寬限期,「買屋」和「租屋」最大的差別就是「彈性較小」(不能說搬就搬,要解約就解約)以及「需要支付自備款」。至於後續每個月的現金流,其實差異不大。因為通常要支付給房東的租金,和每月要付給銀行的利息相去不遠。但即便如此,還是要考量寬限期後兩人的付款能力,以及對房價的預估。如果對選擇的區域行情樂觀,現金流量也規劃得宜,那麼善用寬限期買屋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式,未來也可以以小換大,為未來的下一間房子奠定財務基礎。如果對選擇的區域行情市況沒有把握,現金流量也較緊,那麼只要彼此溝通有共識,「以租代買」彈性大,負擔小,反而是一個好選擇。

如果兩人決定要買房子,但「財務試算」無法過關怎麼辦?這時候,就要回歸到「居住需求」了,彼此願意修正條件嗎?也許從電梯大樓換成公寓,由於公設和單價都較低,總價預算可能立刻打五折!或是選擇其他較遠、但交通方便的區域,降低預算的壓力。

而不管如何,兩人的共識最重要! 別忘了一開始決定共同生活的初衷,房子是生活的場域,而「買」或「租」只是實現的管道和彼此財務規劃的一環而已,不是嗎?

想瞭解愛莉老師分享房產經驗:https://goo.gl/P5tPCL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他是醫界的「辛德勒」,多年來承擔壓力與風險,救回許多原本要被放棄的健康胎兒。馬偕醫院婦產科教授陳持平於日前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並名列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感謝國際鼓勵,但他更珍視生命的重量,每次抱著那些「死裡逃生」的孩子,心中那股幸福感,相較學術肯定尤為可貴。

2025年10月24日 09:23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電腦、網路遊戲與現代生活緊密相連,高雄小港醫院精神科主任柯志鴻建立網路成癮診斷準則,與相關腦影像學研究,締造AI時代先聲,並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排名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此來自國際的肯定,反映在科技演變下,成癮研究已跨越醫學,成為理解人類數位行為的重要窗口。

2025年10月25日 09:23

老爺爺每天喝「蔬菜湯」血糖竟狂飆!營養師驚喊:它不是蔬菜

老爺爺每天喝「蔬菜湯」血糖竟狂飆!營養師驚喊:它不是蔬菜

萬聖節將近,街頭出現各種可愛的南瓜造型,但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別被外型騙了,「南瓜其實是澱粉,不是蔬菜!」她在門診中曾遇過一名長輩,天天喝自製「蔬菜湯」,卻發現血糖節節上升,追問之下才知道,那鍋湯是用整顆南瓜下去熬的。

2025年10月25日 19:26

單親媽罹轉移性乳癌靠新藥延長存活 醫示警「癌疲憊」恐影響治療

單親媽罹轉移性乳癌靠新藥延長存活 醫示警「癌疲憊」恐影響治療

一名40多歲、單親媽媽在一次檢查中確診轉移性乳癌,並接受ADC藥物治療,但因為她是高中老師,平時得請假才能到醫院治療,加上小孩尚處於要照顧的階段,工作、家庭兩頭燒,負擔相當大,且在接受ADC療程中更出現「癌因性疲憊症」,儘管腫瘤控制良好,卻感到極度疲憊,晚上還睡不好,多重打擊讓她累到一度想放棄治療。

2025年10月25日 17:55

「3類體質」最會秋咳 醫教推3款花草食療養肺

「3類體質」最會秋咳 醫教推3款花草食療養肺

秋天一到,許多人開始感覺口乾舌燥,即使頻繁喝水也難以緩解,沒有感冒卻總是乾咳、清喉嚨,甚至皮膚也變得乾癢起屑。這些看似零碎的小不適,其實正是身體在提醒我們,秋季的乾燥氣候已經悄悄影響了呼吸系統與免疫調節。

2025年10月25日 17:00

乾癬影響不只皮膚!病團揭共病風險「心血管疾病增3倍」

乾癬影響不只皮膚!病團揭共病風險「心血管疾病增3倍」

「乾癬共病連環扣!」台灣乾癬協會理事長柯怡謀指出,乾癬和乾癬性關節炎為一個慢性、嚴重的非傳染性疾病,除皮膚與關節受影響外,也常伴隨心血管疾病(CVD)、糖尿病、肥胖、高血壓、憂鬱症及發炎性腸道疾病等共病,形成相互交織的健康負擔,其中又以心血管疾病威脅最大,多項研究顯示,乾癬病友罹患心血管機率比一般民眾高出2至3倍,呼籲及早診斷,才能降低死亡與失能風險。

2025年10月25日 16:28

陰道漏尿!女飄騷味遭判終身包尿布 醫出招治癒登國際醫學會

陰道漏尿!女飄騷味遭判終身包尿布 醫出招治癒登國際醫學會

一名女子在接受婦科手術後產生罕見併發症,尿液會失控從陰道口流出,導致身上常常飄出尿騷味,女子於醫學中心經歷5次手術但都失敗,甚至被宣告終身只能包尿布。女子抱持最後一絲希望,輾轉到高雄四季台安醫院求診,接受手術修補廔管,術後追蹤1年終於擺脫尿布人生。這起案例近日登上歐洲婦產科內視鏡學會,並獲選為大會最佳手術影片精選。

2025年10月25日 16:16

小嬰兒急救不再靠「2指神功」 醫揭2025年CPR指引重大更新

小嬰兒急救不再靠「2指神功」 醫揭2025年CPR指引重大更新

2025年最新CPR指引公布,其中出現不少重大更新,顛覆過往觀念。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分享,家長熟知嬰幼兒CPR使用的「兩指神功」正式走入歷史,新版改建議採「單手掌壓法」或「雙拇指環抱胸廓法」,實證顯示更能提升嬰幼兒的急救成功率。吳昌騰受訪表示,小嬰兒到院前心跳停止(OHCA)並不少見,光是長庚院內每年就收到約36名個案,提醒新手爸媽與保母應盡快更新觀念,這不只是技術調整,更是救命關鍵。

2025年10月25日 14:35

加熱菸上市首週爭議不斷 石崇良再釋疑:尼古丁是不可退讓紅線

加熱菸上市首週爭議不斷 石崇良再釋疑:尼古丁是不可退讓紅線

加熱菸上市一週以來問題不斷,先是某業者因尼古丁標示問題上市首日即遭下架,接著又有加熱器(加熱菸載具)展示引發爭議。衛福部長石崇良今(25)日受訪坦言剛上路出現紛擾是難免,但行政機關一定以民眾健康跟知的權益為最高的指導原則去執行、執法,重申尼古丁標示是不可退讓的紅線。

2025年10月25日 11:40

化製車曾赴梧棲場!彰化芬園養豬場4豬暴斃 業者:屬正常範圍

化製車曾赴梧棲場!彰化芬園養豬場4豬暴斃 業者:屬正常範圍

近期非洲豬瘟疫情拉警報,全台養豬產業繃緊神經!繼台中市梧棲區傳出養豬場感染案例後,現在彰化縣芬園鄉的一家養豬場化也傳出有4頭豬隻死亡消息,業者今天(25日)出面說明,場內飼養的2000多頭豬隻健康狀況都很良好,4頭豬死亡,這在養殖過程中屬於正常範圍,請大家不要過度擔心。

2025年10月25日 09:1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