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我們一起住好嗎? 租屋vs買屋需求檢測

▲親愛的,我們一起住好嗎?租屋 vs 買屋需求檢測(圖文/House123提供)

▲親愛的,我們一起住好嗎?租屋 vs 買屋需求檢測(圖/H

圖文/House123提供

你好 我是愛莉老師,我最喜歡的是房子和孩子。和心愛的另一半一起生活,是一件最幸福不過的事。可是,房價這麼高,到底應該買還是租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從「居住需求」和「財務試算」著手! 「居住需求」不外乎以下幾點:

‧ 地點:
上班的地點在哪裡?住哪裡通勤上班比較方便?希望和其他家人住得近一點?特別喜歡哪一區的環境?有其他特殊的需求? ‧ 需求坪數: 室內需要幾坪?格局希望是幾房幾廳幾衛?特別喜歡有陽台的格局,可以種花花草草?

‧ 類型 :
要有電梯嗎?還是無電梯公寓也可以接受?要有收發室可以代收快遞、包裹?下班時間總是太晚,需要有專人收垃圾嗎?需要車位嗎?

‧ 屋齡:
可以接受屋齡最多到幾年?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只能接受電梯華廈或電梯大樓,室內需要的坪數必須除以 80%-65% (依公設比 20% - 35% 推估) 才是權狀坪數。例如,電梯大樓室內坪數需要 20 坪,假設公設比 30%,則權狀必須為 28.6坪(20 ÷ 0.7 = 28.6)這和第二部份的「財務試算」有關,必須要設定清楚。

和另一半溝通完以上的問題,就可以歸納出彼此的需求:「我們想住在______(區域)、屋齡_____年、 ____(有或無)車位、權狀________坪的___________(類型)」

需求清楚了,接下來就要進行「財務試算」了!

想要一起生活,除了「買屋」之外,還可以選擇「租屋」。因此在評估財務可行性時,我們同時從「租金」和「買價」著手:

‧ 租金行情:
先到幾個租屋網站逛逛,看看符合上述需求條件的房子大約都租多少錢?如果有空,不妨可以挑幾個實地去現場看屋,跟房東聊聊,也許租金還有議價的機會。

‧ 每坪買賣成交行情:
實價登錄網站查詢想要的區域的買賣成交行情。記得要將屋齡、類型考慮進去。如有車位,記得將車位坪數和價格從總坪數和總價裡拆分,才能得出正確的每坪單價。你也可以善用一些好用的均價行情網站查詢成交行情。

‧ 購買總價預估:
將需求設定的「權狀坪數」x 「每坪買賣成交行情」,就是購買總價。

‧ 購買自備款預估:
買房子首先要準備的是「自備款」。「自備款」除了「頭期款」外(如以貸款7成或8成計算,等於總價 x 20%~30% ),還有「稅費」(仲介費、契稅、印花稅、代書費、履保費用等,仲介費約為總價的 1%~2%,其他稅費可以先以3~6萬計算)、裝潢、家具家電等費用。

‧ 資源盤點:
仔細列下彼此的資源,包含兩人的存款、獎金、基金、股票等。是否有長輩或家人可以資助?需要動用到保單借款或房子增貸?

‧ 貸款試算:
除了準備好「自備款」,每個月的「貸款」更是和未來的生活品質息息相關。在初期,由於剛支付了一大筆自備款,可以考慮善用只還息不還本的「寬限期」來舒緩彼此的財務壓力。因此可以針對「寬限期每月還多少」、和「之後本息攤還的貸款金額」進行試算。

在這裡,有三個關鍵的評估重點:

1. 寬限期期間,「每個月支付利息」和「以租代買,每月需要付的租金」 哪一個高?

2. 寬限期後,本息攤還的支付金額佔兩人收入多少比重?付完貸款後的餘額夠兩個人生活嗎?

3. 預計住幾年?行情預計會上漲還是不明朗?

某方面來說,如初期使用寬限期,「買屋」和「租屋」最大的差別就是「彈性較小」(不能說搬就搬,要解約就解約)以及「需要支付自備款」。至於後續每個月的現金流,其實差異不大。因為通常要支付給房東的租金,和每月要付給銀行的利息相去不遠。但即便如此,還是要考量寬限期後兩人的付款能力,以及對房價的預估。如果對選擇的區域行情樂觀,現金流量也規劃得宜,那麼善用寬限期買屋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式,未來也可以以小換大,為未來的下一間房子奠定財務基礎。如果對選擇的區域行情市況沒有把握,現金流量也較緊,那麼只要彼此溝通有共識,「以租代買」彈性大,負擔小,反而是一個好選擇。

如果兩人決定要買房子,但「財務試算」無法過關怎麼辦?這時候,就要回歸到「居住需求」了,彼此願意修正條件嗎?也許從電梯大樓換成公寓,由於公設和單價都較低,總價預算可能立刻打五折!或是選擇其他較遠、但交通方便的區域,降低預算的壓力。

而不管如何,兩人的共識最重要! 別忘了一開始決定共同生活的初衷,房子是生活的場域,而「買」或「租」只是實現的管道和彼此財務規劃的一環而已,不是嗎?

想瞭解愛莉老師分享房產經驗:https://goo.gl/P5tPCL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耳鼻喉科改名「耳鼻喉頭頸外科」 衛福部:還是可以看感冒

耳鼻喉科改名「耳鼻喉頭頸外科」 衛福部:還是可以看感冒

衛福部預告修法將「耳鼻喉科」改名為「耳鼻喉頭頸外科」,引發網友討論原來耳鼻喉科會進行外科手術,甚至擔心以後是否不能去看感冒。衛福部醫事司今(19)日表示,相關醫學會多年前已經改稱耳鼻喉頭頸外科,較為符合實際業務內容且與國際接軌,更名後完全不影響該科醫師看診,實務上也沒有規範醫師只能看哪一科,有些成人感冒也會到兒科去看。

2025年11月19日 18:32

衛福部擬修法「醫師需受訓才能做醫美」 醫事司揭受影響人數

衛福部擬修法「醫師需受訓才能做醫美」 醫事司揭受影響人數

終結「直美」亂象,衛福部擬修正《特管辦法》加強管理,要求從事醫美的醫師都必須完成二年的PGY(畢業後臨床醫學訓練)。衛福部醫事司表示,初步掌握約600名醫師未經過PGY訓練就直接在執業,至於其中有多少人是在美容醫學從業,還需要進一步比對分析。

2025年11月19日 17:44

乳癌併用中西藥須「間隔1小時」 醫:化療別吃蜂王乳、胎盤素

乳癌併用中西藥須「間隔1小時」 醫:化療別吃蜂王乳、胎盤素

一名50多歲乳癌患者在手術後接受化療,竟出現手腳麻木、大片紅疹,且痛到難以行走,經與醫師討論後,決定進行西醫治療也接受中醫調理,約2周後症狀顯著改善;醫師說,乳癌病人併用中藥,須與西藥間隔至少1小時,且化療期間切勿補充蜂王乳、胎盤素等含「類荷爾蒙」成分保健品,以免影響療效。

2025年11月19日 16:20

明年健保費不漲!安全準備金達2個月 費率維持5.17%

明年健保費不漲!安全準備金達2個月 費率維持5.17%

衛福部長石崇良上任時明確表態「明年漲保費機會很低」,健保會今(19)日公布健保費率審議結果,建議115年度維持現行費率5.17%,健保會解釋,健保明年度收入試算安全準備金可達2個月,安全準備還有餘裕的情況下,不用漲保費。

2025年11月19日 16:08

30歲媽子宮外孕爆量內出血險沒命 安泰高危險妊娠團隊成功救回

30歲媽子宮外孕爆量內出血險沒命 安泰高危險妊娠團隊成功救回

1名30歲高姓孕婦日前突然出現劇烈腹痛與昏眩,被家人緊急送往安泰醫院急診。她自述剛懷孕不久,急診團隊立即啟動婦產科會診。經超音波檢查發現疑似子宮外孕且已有大量內出血,收縮壓甚至低於80,情況相當危急。醫療團隊火速啟動大量輸血與手術準備,由婦產科楊淳翔醫師執行腹腔鏡緊急手術,成功止血並搶回孕婦生命。

2025年11月19日 15:19

末期癌友病危仍牽掛浪浪 耕莘醫院助他風雨中重逢愛犬

末期癌友病危仍牽掛浪浪 耕莘醫院助他風雨中重逢愛犬

71歲高先生投入動物保護30年,今年 8 月因呼吸急促、下肢水腫,被送至耕莘醫院,確診攝護腺癌末期。經醫療團隊詢問,發現他最掛心狗園裡那些陪伴多年的流浪狗,決定協助他圓夢,也讓他得以在生命的最後獲得溫暖慰藉。

2025年11月19日 15:07

立委林憶君接藥師公會理事長 盼從結構改善缺藥問題

立委林憶君接藥師公會理事長 盼從結構改善缺藥問題

民眾黨立委林憶君將於明(20)日接任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針對國內缺藥問題,林憶君表示,這是複雜且連動的問題,包含健保藥價過低讓製造成本高於給付價格,廠商因而退出市場,必須從結構上去改善,包含推廣學名藥、扶植國內製藥產業,確保藥品供應的穩定性。

2025年11月19日 13:54

立委提議家暴受害人可收「加害人逼近警訊」 衛福部:持續研商

立委提議家暴受害人可收「加害人逼近警訊」 衛福部:持續研商

土城家暴男於保護令期間,當街砍殺妻子與小姨子,兇殘震撼全台。對此,立法院針對「家庭暴力防治法」進行修法,今有多名立委不分黨派一致表達,應加強對於加害人的電子監控,及對於被害人的風險通知;衛福部回應,傾向強化監控相關作業,但應注意受害人隱私等問題,將持續與各主管機關研商。

2025年11月19日 13:0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