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育餵孩子吃什麼糖? 鼓勵孩子舉手表達嗎?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孩子學著科學實驗的這幕,反而觸發我寫這篇『台灣教育餵孩子吃什麼糖?』。(圖/傅家慶)

圖文/傅家慶

在我國小教室的黑板上,總是這樣的一個畫面:右邊寫著日期和值日生座號,左邊則是我的座號。我在五六年級好像是十號,所以上面就是數字「10」,下面接著一大堆「正」字。因為老師要風紀股長,對於我每在上課說一次話,就記一次,最後就是一堆「正」字標記,最終治標不治本,老師也束手無策。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孩子在活動中學著科學實驗學習最簡單的原理。(圖/傅家慶)

那些年,真是辛苦了教過我的老師們,他們和她們自己從師範體系被訓練出「規矩」,卻得面對我這位「不規矩」的學生,老師,其實也不知道怎麼處理?上課中總有一個人不停講話,課程要怎麼進行下去?套句老師當年常說的「你不要影響其他人上課的權益」。因此,童年老師對我說過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傅家慶,你給我滾講出去(教室)」。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孩子們在活動中不懼地舉手發言,觸發我想起自己被『禁語』的童年 。(攝影/傅家慶)

童年曾這樣被「禁語」的我,長大後總想著台灣教育為何不鼓勵學生舉手發言?我自己是到三十歲之後,從跟我同樣聒噪的外甥身上,才懂得老師當年的難處。然而,也是從我外甥滔滔不絕的話語中,感受到當年不斷說話的自己,只是希望找人「討論」,討論那些知識和道理。因著童年的些許遺憾,如今,當我看到現在的孩子們,可以大方地舉手,發表自己的意見,回答心中自認的答案,總是既感到一點喜悅,又感覺到一絲絲羨慕。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台北市長柯文哲和頂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郭春櫻共同出席開幕 。(圖/傅家慶)

從小不善科學的我,上週參加了「第十屆公益性趣味科學實驗演示會及闖關活動」,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舉手發問的孩子們,是如此地自信、敢言,毫不猶豫。台上講解科學知識的是人稱街頭科學家的周建和教授。他在台上說明水管是如何落入「線」阱?如何能靠著摩擦的「力」磨斷一根PVC材質的水管?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周建和教授用簡單方法解釋一條棉線如何切割一根比線更粗的水管 。(圖/傅家慶)

這個簡單的科學實驗,探討棉線的重力後摩擦生熱,便能切割物體。學生們經過周教授簡單操作,了解到同一個摩擦頻率裡,拉線重量與摩擦次數成反比的關係,且發現管徑越大、厚度越厚的水管,溫度要更高才能切穿。這個簡單的道理,是各中小學「科展」中經常所見的題目,也讓我想起自己國小最害怕的就是「科展」,那真的是童年陰影之一。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當水管被棉線切割開的瞬間,參與的學生們大呼驚奇。這簡單的科學演示,就像魔術表演般吸睛 。(圖/傅家慶)

我對科學的懼怕來自不敢舉手發問!記得國小某堂自然課,老師問了某個題目,要大家舉手說答案。班上前幾名同學都舉手回答某個選項,而我卻很自信地舉了另個。接著老師很順暢又自然地說「讓我們來看看哪些『天才』這麼聰明,舉這個答案」。正當我相信老師所言,以為自己將要答對之際,老師瞬間公布答案是成績好的同學們所回答的那個,也就是我答錯了。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童年的我,難有這樣輕鬆接觸科學的機會,對於孩子能這樣輕鬆學習,既高興又羨慕。(圖/傅家慶)

從天堂掉到地獄的感覺,那麼瞬間又那麼深刻。我不解老師為何要那樣「奚落」我。於是,當我看到這場實驗中,學生們那麼無懼地透過闖關活動,學習科學知識,才更有感學習的真意。學習是什麼呢?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對棉花糖吹氣後又能吃到棉花糖,這項闖關活動吸引很多學生 。(圖/傅家慶)

學習是在這個「共振吧!甜心」的闖關遊戲中,學生們要學的是透過吹氣,棉花糖會擺動回來,產生一段共振的波長,當棉花糖的「重力位能」,也就是擺動角度夠大時,張開嘴就能輕易吃到棉花糖。我們的教育體制,是否也像這樣的擺盪?餵食給孩子的又是什麼呢?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幾何樣式的水管造型,泡進肥皂水後產生多個『水面』,讓小學生計算,考驗對空間象限的觀察力。(圖/傅家慶)

學習是在這個「泡泡空間」的實驗中,學生們要去計算這個幾何樣式的吸管,泡進肥皂水後拿起來,會產生幾「面」?這是在學習水的附著力和表面張力。我們的教育,是否也在測試孩子的張力與受力?然後如泡泡水般,不小心就破了?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空氣槍把塑膠杯噴倒,看似容易,實際上如何掌握力道和距離就是科學學習。(圖/傅家慶)

學習是在這個「空氣脈衝炮」的實驗中,孩子手持主辦的頂尖科學教育基金會準備的空氣槍,透過施力將振波發射在前方的塑膠杯上,讓杯子倒下。這看似簡單,實際上一次就推倒的人不多,嘗試兩三次才成功的是多數。遊戲看似簡單,實際上推的力道和距離如何拿捏?這就是科學!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競賽過程中,有人違反規定,被當場制止,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學習,(攝影/傅家慶)

於是,有人發現了一些訣竅:把空氣槍靠近一點不就好了嗎?是的,看似成功了。然而,馬上也被發現違反了規定,立刻得到制止,要「偷吃步」的人退後,家回到同樣的「起點」才是比賽的真諦。這學習的不只是科學,而是人生。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闖關競賽中,也可以看出不同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幫或不幫,往往兩難。(圖/傅家慶)

學習到的也是父母自己。在面對孩子該如何過關時,有的父母讓孩子自己放手一搏,好與壞,孩子自己試過就知道。有的父母「放心不下」或者說認為孩子「不能輸」,選擇幫孩子一把,出手相助幫孩子完成闖關。孩子的成長中,如何收放,這不也是父母最難拿捏的課題嗎?

▲▼             。(圖/記者傅家慶攝)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一輩子的資產,不論結果如何,陪伴的過程已經是天倫之樂 。(圖/傅家慶)

在這一共十六個關卡的科學實驗裡,盡是學習的真諦:孩子學到知識,學到人生,父母學到相處,學到陪伴。過程中的對錯,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父母陪著孩子度過了一個週日下午。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所謂頂尖科學,不是菁英教育,而是人人都能接觸科學,培養科學精神 。(圖/傅家慶)

如頂尖科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郭春櫻所言:「我們給學生動手的快樂,從做中學,輕鬆得到知識和原理,讓他們覺得讀書是件快樂的事情。」不管長大後孩子是否成為科學家,陪伴的回憶,無價。這也是頂尖科學教育基金會,連續二十年舉辦這實驗的精神,正如掛在會場,引述詩人歌德的這句名言「幻想是詩人的翅膀,假設是科學的天梯」。所謂頂尖科學,不是菁英教育,而是讓人人都能接觸操作到科學實驗,從中培養科學精神,潛移默化在自己未來的人生 。

▲▼             。(圖/記者傅家慶攝)

相關文章請見『每天來點FU能量』(https://www.facebook.com/乘翼吻旅-252003672127643/?modal=admin_todo_tour)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屏東爆炸案傷者「免付醫療費」!健保先行墊付 比照八仙塵爆模式

屏東爆炸案傷者「免付醫療費」!健保先行墊付 比照八仙塵爆模式

屏東科技產業園區的明揚國際科技公司工廠22日發生爆炸意外,造成多人傷亡送醫、消防員不幸殉職。衛生福利部中央健保署今(26)日表示,爆炸案受傷者非健保給付的自費醫療費用,包含救護車費用、病房差額、自費醫材、掛號費、住院膳食費的費用,都不向病人收費,比照八仙塵爆模式,由健保署先行墊付,再由地方政府專案返還墊付金額。

2023年09月26日 20:53

吃柚子「放屁噴柚子香」?兩派吵翻 醫曝2原因解答了

吃柚子「放屁噴柚子香」?兩派吵翻 醫曝2原因解答了

中秋節到了,柚子是不可或缺的應景水果,關於「柚子屁」的傳言再度引發熱議。曾有女大生在Dcard上PO文分享,吃完柚子後突然想大便,結果「整間廁所都是超濃柚子味」;卻有人留言直呼騙人,點名柚子「屁臭到讓我懷疑人生」臭到爆。究竟吃完柚子後放屁是香或臭,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諴點出2可能,並坦言「的確聽患者說過」。

2023年09月26日 20:08

他「精液用流的」醫看傻! 最佳射程曝光

他「精液用流的」醫看傻! 最佳射程曝光

年輕力盛的青壯年,提到房事的勇猛,喜歡類似「長、硬、射…」等形容詞;相對的,有一些年紀大的男性,則最怕被貼上「只剩一張嘴」的標籤,並且在兩性關係上,陷入「短、軟、流」的困境。尤其別人射精是「高射砲射出來」,而自己卻是「水龍頭流出來」,面對「射程不達標」,到底出現什麼問題?是什麼警訊?

2023年09月26日 19:42

全台首例!三總用機器救回「被放棄的」心臟 替6旬男換心成功

全台首例!三總用機器救回「被放棄的」心臟 替6旬男換心成功

三軍總醫院今發表全台首例「邊緣性功能心臟」移植成功案例,該心臟被多家醫院放棄使用,三總透過「器官照護系統(OCS)」機器養心,確定心臟恢復健康後,再移植至一名64歲患者體內,該例也是亞洲第二例。

2023年09月26日 19:01

中秋月餅「藏3地雷」!醫曝3成分示警:吃多小心讓身體發炎

中秋月餅「藏3地雷」!醫曝3成分示警:吃多小心讓身體發炎

中秋節連假即將到來,多數家庭一定都會準備月餅,因吃月餅象徵一家團圓、圓滿的意思。不過其實月餅有隱藏「炸彈」,一不小心吃太多可能會造成身體負擔,甚至還容易導致身體慢性發炎。

2023年09月26日 18:32

烤肉後狂冒痘! 醫揭「木炭1成分」害的

烤肉後狂冒痘! 醫揭「木炭1成分」害的

俗稱「烤肉節」的中秋節,大家是否有相約親朋好友「另類圍爐」?那陣陣的炭火烤肉香可以傳遍好幾條巷弄,令人口水直流。不過,烤肉造成的煙霧對少數皮膚敏感族群來說,可能後續會出現皮膚癢、皮膚紅疹或狂冒痘痘的情形,還真是一個讓人不快的後遺症啊!

2023年09月26日 18:03

明年送準公托每月補助1萬3 托育津貼「一表看可以領多少?」

明年送準公托每月補助1萬3 托育津貼「一表看可以領多少?」

行政院宣布,自明年(113)1月起,每名幼兒托育費用,送托公共托育機構者「每月補助由5500元調升為7000元。」衛福部社家署表示,中低收入戶也將再調高1000元;另外為了鼓勵生育,第2名子女再調高1000元,總計預算為112.7億元。

2023年09月26日 18:00

腦中風治療10/1放寬健保給付!黃金救援3小時延長為4.5小時

腦中風治療10/1放寬健保給付!黃金救援3小時延長為4.5小時

為搶救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人之黃金治療關鍵時間,健保署自112年10月1日起放寬血栓溶解劑「rt-PA藥品」及「急性缺血性腦中風處置費」之給付條件,由原先限急性缺血性腦中風「3小時內」使用,延長至「4.5小時內」,預估一年約新增加1,600人受惠,預算約6900萬點。

2023年09月26日 16:42

新冠連假後再起!莊人祥示警下一波高峰時間點 XBB疫苗已7千人接種

新冠連假後再起!莊人祥示警下一波高峰時間點 XBB疫苗已7千人接種

國內新冠疫情目前處於低點,但隨著秋冬到來,將再有一波疫情!疾病管制署署長莊人祥今(26)日示警,歐美疫情已經出現上升趨勢,國內秋冬也將有一波疫情,估計中秋、國慶連假後上升可能性最高,並於12月中下旬達高峰。因應此波疫情,莫德納XBB.1.5疫苗今日開打,統計上半天就已經吸引7千人前往接種,比先前次世代疫苗開打時踴躍。

2023年09月26日 16:35

流感增8死!30多歲男發燒虛弱「發病2周亡」 6歲童重症腦炎住院中

流感增8死!30多歲男發燒虛弱「發病2周亡」 6歲童重症腦炎住院中

流感疫情燒,上周因為類流感就診超過10萬人,還在持續上升。疾病管制署今(26)日公布上周新增8例流感死亡個案,其中最年輕是30多歲男性,因為發燒、咳嗽、虛弱等症狀持續不見緩解,至醫院就醫時已經兩側肺部發炎,雖然收治加護病房搶救,但仍於發病2周後因為併發肺炎、敗血性休克過世;而新通報重症個案當中,也有6歲女童因為流感引發腦炎,出現多次抽搐,目前還在院治療中。

2023年09月26日 15:4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