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傷口加速癒合的秘密

▲▼讓傷口加速癒合的秘密。(圖/蔡逸群提供)

▲讓傷口加速癒合的秘密。(圖/蔡逸群提供)

作者:皮膚科 蔡逸群 醫師

蕭先生是排骨店的員工,每天要在廚房炸雞腿和排骨,常常忙到全身是汗。

半年來,他的手臂、大腿、小腿出現大片圓形脫屑癢疹,嚴重時候還會流湯。

「醫生,我這半年,類固醇用了,抗生素也用了,但是從來沒有好過,這到底是什麼毛病?」







仔細檢查,可以發現他手臂上有著搔癢抓痕,一大片表面粗糙的紅色斑塊上覆蓋著金黃色乾掉的組織液。腳跟上有一塊增生變厚的皮膚,周圍環繞著紅色傷口,上面覆蓋著金色蜂蜜狀的痂。

這就是典型的「錢幣型濕疹」合併「膿痂疹」。

我對著他解釋,之前醫師使用類固醇是對的,開立抗生素也是對的。

「醫生,我都有認真擦藥膏,但是真的沒有效!」

「我相信你,但是我要問你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我直視他的眼睛道:「你有沒有認真清洗傷口!」

「你有沒有認真清洗傷口!」

「你有沒有認真清洗傷口!」

林先生:「………」



我打開一罐小瓶的生理食鹽水把紗布沾濕,敷在他的傷口上,我告訴他一個讓傷口加速癒合的秘密,那就是……

一定要把傷口上金黃色乾掉組織液的痂洗掉!

一定要把傷口上金黃色乾掉組織液的痂洗掉!

一定要把傷口上金黃色乾掉組織液的痂洗掉!

很重要,所以說三遍。

你要記得這些痂皮就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最愛的美食,就像螞蟻遇上棒棒糖一樣。

痂皮&金黃色葡萄球菌

棒棒糖&螞蟻

如果你都不把傷口清乾淨,那塗再好的藥膏也是沒有用。稍微把痂皮泡軟後,我開始出力把傷口上的碎屑、組織液、痂皮都清掉。這個動作很簡單,卻很重要。

我一樣會開藥讓你口服加外用,但你回去一定要照我教你的方式照顧傷口

治療成果很不錯





十一天後回診,困擾林先生半年的傷口幾乎全好了。

小蔡醫師的建議:

「清潔傷口」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環

不然用再強的抗生素或是類固醇,也是不會癒合的!

同場加映:讓人胯下好癢的陰蝨

搜尋附近的診所:皮膚科(掛號、領藥最方便!)

超過67萬人追蹤,值得信賴的護線上!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全台首隻醫療輔助犬「歐巴」今天退休了 北榮護理師收養

全台首隻醫療輔助犬「歐巴」今天退休了 北榮護理師收養

「歐巴」是全台灣第一隻駐點於醫院的輔助治療犬,已在台北榮總陪伴病人超過六年,是醫院裡最受歡迎的特別員工。隨著歐巴年齡增長,之前就預計在今年退休。北榮今天特地在院內替歐巴舉辦退休儀式,強調牠永遠是北榮的榮譽員工,醫院會持續陪伴牠過退休生活,而歐巴退休後,會由照顧牠的護理師繼續收養。

2025年09月16日 16:57

8歲女童脖子長年流膿發臭 醫揪「鰓裂囊腫」:胚胎遺留病灶

8歲女童脖子長年流膿發臭 醫揪「鰓裂囊腫」:胚胎遺留病灶

一名8歲女童自小右側頸部就有一個小洞,偶爾流出分泌物,家長原以為只是單純皮膚膿包,僅帶孩子至一般診所治療,卻未見改善。近日分泌物轉為黃濁並散發惡臭,伴隨疼痛,緊急就醫才確診為「第二對鰓裂囊腫」,醫療團隊隨即安排住院手術,成功切除病灶。

2025年09月16日 16:21

睡不著怎麼辦?美國專家大推478呼吸法 助快速入眠還能舒緩焦慮

睡不著怎麼辦?美國專家大推478呼吸法 助快速入眠還能舒緩焦慮

在社群平台上掀起討論熱潮的「4-7-8呼吸法」,不少網友實測後狂讚「比數羊還快睡著」、「做幾次就直接斷片」,只要簡單三個步驟,就能幫助身心快速放鬆,對長期被焦慮、壓力困住的現代人來說,是一種天然又便利的方法。源出自瑜伽的調息法,後來由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整合醫學中心創辦人威爾博士推廣。

2025年09月16日 15:56

流感疫情提早「本周進入流行期」 單周就醫破10萬人次

流感疫情提早「本周進入流行期」 單周就醫破10萬人次

流感疫情提早報到!疾病管制署最新監測顯示,上周流感門急診就醫突破10萬人次,已經逼近流行閾值,副署長曾淑慧表示, 預期本周就會進入流行期,提醒高風險民眾務必趕在10月1日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開打時,就按時接種「左流右新」,才能及早獲得足夠保護力。

2025年09月16日 15:42

瘧疾境外移入增4例!印尼、印度、東非染病 今年病例創19年新高

瘧疾境外移入增4例!印尼、印度、東非染病 今年病例創19年新高

疾病管制署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為年齡介於40多歲至60多歲男性。其中2例本國籍赴印尼旅遊染病,另2名外國籍個案分別曾經到東非多國旅遊,以及長年居住印度。疾管署監測今年瘧疾病例數已累計20例,均為境外移入病例,為近19年(2007-2025年)同期最高,提醒民眾赴流行地區注意。

2025年09月16日 15:07

快訊/腸病毒增1死!嬰出生7天發病隔日亡「疫情10月進流行期」

快訊/腸病毒增1死!嬰出生7天發病隔日亡「疫情10月進流行期」

疾病管制署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未滿月男嬰,出生後第7天出現低體溫至急診就醫,發現有黃疸、肝指數上升、血小板低下及代謝性酸中毒等疑似敗血症徵候,並收治加護病房治療,經治療症狀未改善,次日不幸死亡。經通報檢驗後確認為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

2025年09月16日 14:04

醫曝「肩頸痠痛」常見4大原因 可按3穴位舒緩

醫曝「肩頸痠痛」常見4大原因 可按3穴位舒緩

肩頸痠痛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中醫師指出,現代常見原因包括「長期姿勢不良、壓力和睡眠障礙、急性肌肉損傷、頸椎退化」,除了可以穴位按摩舒緩之外,也可常做拉筋伸展舒緩肩頸不適。

2025年09月16日 13:40

守護母嬰!慈濟醫分享全人照護實務 曝「子癲前症」致命危險

守護母嬰!慈濟醫分享全人照護實務 曝「子癲前症」致命危險

花蓮慈院日前舉辦「花東孕產婦與兒童醫療區域整合照護計畫在職教育訓練」,以實務經驗照護的分享,強化「子癇前症」等高風險妊娠的識別及處理能力,落實更優質的全人照顧方式,守護花東地區的母嬰。

2025年09月16日 11:3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