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長輩眉角多?抓準四原則 孝敬長輩得人疼!

▲趙東發老先生回家團圓           。(圖/記者周怡德攝)

▲送禮給長輩的眉角多,如何送才不NG呢?(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每到要送禮時,你是不是就開始在想,到底要送實用的?昂貴的?吃的?用的?還沒買禮物前就先讓你一個頭兩個大了!送禮沒你想的那麼簡單,要送禮送到心坎裡可是門大學問,尤其是要送禮給長輩時,可是有很多眉角要注意的,一個不小心,你的禮送不到心坎裡算了,搞不好還踩到對方地雷,最後變成”好心給雷親”的下場。雖然說「禮多人不怪」,但送禮給長輩時到底要怎麼抓眉角呢?

▲▼過年,年節採買,零食,年節氣氛,辦年貨,春節,農曆新年,禮盒,送禮,伴手禮。(圖/記者李毓康攝)

▲送禮沒你想的那麼簡單,要送禮送到心坎裡可是門大學問。(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有豐富送禮經驗的知名整合行銷執行長洪敬富曾在訪問時提到,送禮有幾個原則要注意,才不會造成反效果。

1. 要投其所好
2. 禮物盡量親自送
3. 客製化禮物最討喜
4. 送禮不宜太高調

▲把握送禮原則才不會造成反效果。(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免費圖庫)

▲把握送禮原則才不會造成反效果。(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免費圖庫)

當面對送禮給長輩時,到底要挑什麼禮物,能夠符合送禮四大原則外,又能兼具實用功能,還能讓長輩裡外都有面子呢?健康食品禮盒幾乎年年都是年節和特殊節日送禮的首選,廿中又以雞精、人蔘和燕窩三分健康食品禮盒的天下。

郵政醫院資深營養師黃淑惠曾在訪問中表示,滴雞精對於身體虛弱的人有不錯的輔助效果,只要喝上一碗,讓人馬上元氣滿點。而人蔘以傳統中醫藥觀點來看是屬於補氣中藥,中醫師陳潮宗也提到,人蔘建議用於補氣養陰、清火生津、鎮靜抗疲勞。現在相當受到歡迎的燕窩禮盒,中醫師陳潮宗曾在受訪時表示,燕窩屬清熱潤肺,除了養顏,也多用於保護氣管、氣管疾病痊癒後的調理。只要針對收禮者的身體狀況,買對補品,送對補品,絕對是能表達關懷心意又能面子裡子通通具備的好禮。

▲雞精、人蔘、燕窩在健康食品禮盒佔有一定。(示意合成圖/ETtoday資料照)

▲雞精、人蔘、燕窩在健康食品禮盒佔有一定。(示意合成圖/ETtoday資料照)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北榮婦產科、急診、外科都招滿!院長談留人才:要做不同工不同酬

北榮婦產科、急診、外科都招滿!院長談留人才:要做不同工不同酬

國內接連發生急診醫師出走,神經科醫師招募困難等情況,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今(14)日表示,急重難症是國家級醫學中心應該去努力的方向,「不同工不同酬一定要做」。他也提到好消息,今年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科、外科、急診住院醫師全部滿招,甚至還有人在排隊。陳威明說,醫院必須讓員工感受到被尊重,給予好的環境、合理的薪資,要把年輕人的熱情喚回。

2025年06月14日 20:04

器捐10年逾萬人重獲新生 仍有萬人在等待救命「最多人排腎臟」

器捐10年逾萬人重獲新生 仍有萬人在等待救命「最多人排腎臟」

衛福部自2015年起將6月19日訂為器官捐贈紀念日,今年正式邁入十週年,統計全台器官(含組織)移植受贈人數已突破萬人(10,171人),上萬受贈者與其家庭因此重獲新生。不過截至2025年5月底,仍有超過1.1萬名病患在等待器官移植,等候人數前三名的器官類別分別為腎臟(約78.5%)、眼角膜(約8.8%)及肝臟(約7.9%)。

2025年06月14日 18:46

乳癌篩檢新選擇! 聖馬爾定醫院導入AI智慧判讀系統

乳癌篩檢新選擇! 聖馬爾定醫院導入AI智慧判讀系統

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根據統計,若能早期發現並積極治療,五年存活率可高達九成以上,凸顯早期診斷的重要性。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近期全面升級乳房X光攝影設備,導入最新3D數位乳房攝影技術與AI人工智慧輔助判讀系統,提升乳癌篩檢的精準度與舒適度,守護婦女朋友健康。

2025年06月14日 18:02

沙拉油的「沙拉」是什麼? 87%人不知意思 廚師揭驚人真相

沙拉油的「沙拉」是什麼? 87%人不知意思 廚師揭驚人真相

日本專業廚師Papuchan特地說明,原來沙拉油一詞最早由食品公司「日清」創造,代表這款油品質好、達到生食等級,可以用來拌生菜沙拉。

2025年06月14日 17:50

北榮恐遭健保「輕微斷頭」 院長曝首季觀察:未發生急診人球

北榮恐遭健保「輕微斷頭」 院長曝首季觀察:未發生急診人球

健保今年全面實施個別醫院總額新制,醫療服務申報超出一定量會遭「斷頭」不予給付,台北區於本月底將進行首次結算。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今(14)日表示,院內政策完全沒有因為新制改變「馬照跑、舞照跳」,首季實施狀況到目前尚屬穩定,可能會被扣一點,「輕微的斷頭,我覺得還可以,營運沒有問題」。他也透露好消息,觀察急診未因新制出現醫療人球,這都仰賴雙北十大醫學中心非常自律。

2025年06月14日 16:47

百歲翁主動脈剝離險!北醫附醫創「最年長」手術救回

百歲翁主動脈剝離險!北醫附醫創「最年長」手術救回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外科團隊近期完成一項高難度的急性主動脈剝離手術,成功為一位年屆百歲的病人進行手術治療。醫療團隊歷經8小時的奮戰,順利完成手術,病人不僅在極高風險下倖存,術後恢復狀況良好,甚至能以輪椅推著家人一同行走進行復健,創下全台A型主動脈剝離手術最年長成功案例。

2025年06月14日 15:00

免費大腸癌篩檢擴大「已87萬人受檢」 早期發現存活率逾9成

免費大腸癌篩檢擴大「已87萬人受檢」 早期發現存活率逾9成

衛福部今年起下修免費大腸癌篩檢年齡,擴大至45至74歲民眾,及40至44歲具家族病史者可以每2年接受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國健署統計,今年截至5月底已經有近87萬人次接受大腸癌篩檢,整體篩檢量也較去年同期提升43.57%。國健署也提醒,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若能在第0期、第1期發現,5年存活率超過9成,但到了第4期,5年存活率僅剩不到2成。

2025年06月14日 10:28

2大習慣恐釀「兒童高血壓」 早期無症狀、長期傷心腦腎

2大習慣恐釀「兒童高血壓」 早期無症狀、長期傷心腦腎

高血壓往往讓人覺得應該是中壯年族群的健康問題,但其實也可能出現在孩子身上。醫師指出,現代許多孩子長時間使用3C產品,戶外活動的時間大幅減少,加上高熱量、重口味的飲食習慣,使得高血壓不再是大人的專利問題。雖然多數兒童高血壓在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但長期下來可能會傷害心臟、腦部與腎臟,影響健康。

2025年06月14日 09:50

被打、被罵、被跟蹤 「耕莘趙麗穎」曝護師辛酸仍不棄崗位

被打、被罵、被跟蹤 「耕莘趙麗穎」曝護師辛酸仍不棄崗位

醫院護理工作高壓,更煎熬的是,護理師常被要求保持「愛與專業」,自己卻隨時可能面對醫療暴力,例如新店耕莘醫院一般病房護理師許雅萍,便曾遭患者肢體、言語攻擊,這些經驗讓她不只一次想走,但最終選擇留下,是因為她相信自己還能對病人發揮影響力,並得到正面回饋,能量或許不大,她卻仍願堅持。

2025年06月14日 09:2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