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維他命不是每天狂塞就好! 你應該知道怎麼選!

▲一次攝取高劑量的維生素,非但對人體無益,亦可能增加身體的負擔,不可不慎!(圖/食力 foodnext)

▲一次攝取高劑量的維生素,非但對人體無益,亦可能增加身體的負擔,不可不慎!(圖/食力 foodnext)

圖文/食力foodNEXT
採訪‧撰文=編輯部

現代人的生活步調緊湊,在飲食上為求快速的同時,也常常忽略掉各項營養素的均衡攝取,因此許多人便會選擇購買維他命等營養補充品,以期望能簡單方便的一次性補足所需要的營養成分。

一般市售常見的維他命產品又大致可依其配方可分做單方與複方2種,其中市面上的綜合維他命因其常同時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成分而歸屬複方的維他命產品。那到底該怎麼選擇呢?

攝取劑量因人而異 部分維生素有其上限劑量

然而各家廠商針對的客群不同,故其綜合維他命成分配方也有所不同,針對女性族群常添加鐵,男性則常添加鋅。而國民健康署(簡稱國健署)公告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也依據年齡、性別及女性的懷孕哺乳期各階段所需之營養素含量不同,而有所差異。

好食課食育團隊創辦人林世航營養師表示,部分維他命具有其攝取的上限劑量,一般的建議攝取量大約是在「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RecommendedDietaryAllowances,簡稱RDA)」至「上限攝取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s ,簡稱UL)」區間,每種維生素其上限劑量並不相同,故在攝取時並不能一概而論。

RDA:滿足特定年齡層及性別的健康人群中97%~98%的人1日所需要的攝取量稱之為建議攝取量。
UL:指營養素或食物成分的每日最大攝取量,此量即使長期攝取,對健康族群中絕大多數人都不致引發危害風險,對最敏感者的危害風險也極低;逾越此上限則不良效應的機率增大。

維他命缺乏或過量 都可能造成危害

維生素C得以促進膠原蛋白合成;維生素A有助於維持暗處的視覺;而維生素D則可增進鈣的吸收,但這些維生素不管是缺乏或是過量都有可能導致人體的生理機能的改變。

根據2013~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國人血中營養素缺乏盛行率最嚴重的是「維生素B12」及「維生素D」,其中,國人維生素D的攝取狀況普遍偏差。而維生素D的缺乏除可能造成成人的骨骼軟化症外,與兒童的佝僂症亦有關聯。

然而,維生素缺乏時會有其相關症狀,但林世航也說明,部分維生素在過量攝取時亦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如民眾常補充的維生素C,其一般健康成人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為每日100毫克,而上限攝取量則為2000毫克,在長期攝取過量時,也可能增加腎結石風險。而過量的維生素A對於孕婦而言亦有可能導致胎兒的畸胎風險上升,根據國健署資料一般成年女性,維生素A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為500微克視網醇當量(Retinol Equivalent;簡稱RE),孕婦除了在懷孕第三期需要稍微增加攝取量到600微克RE外,一般不需再額外補充。

多多益善?日常補充低劑量維生素即可

至於到底一般成人該補充多少劑量?林世航說明,不管在挑選綜合維他命或單方的維他命產品時,並不是越高劑量、CP值越高就代表它越好,挑選時仍建議以較低劑量的維生素作為日常補充即可,因為人體在日常飲食時就有機會攝取到這些維生素。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詢問醫生是否需要額外補充,且依照建議量食用,否則一般健康成人只要營養均衡,基本上不一定需要特別補充某種維生素,且一次攝取高劑量的維生素,非但對人體無益,亦可能增加身體的負擔,不可不慎!

延伸閱讀
保健食品膠囊、錠劑型態五花八門,哪個才是最佳選擇?
違規食品廣告每年超過4千件!為何保健食品是廣告不實最大的亂源?
保健食品為什麼同品項價差那麼大?

參考資料
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13~2016年)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糞便臭味恐藏疾病!醫警告聞到「4味道」快就醫:比症狀早出現

糞便臭味恐藏疾病!醫警告聞到「4味道」快就醫:比症狀早出現

糞便是人體飲食經過消化管消化和吸收後剩下的渣滓,以及消化液和分泌物的混合物,絕不單純只是排泄物,其外型及氣味也多少反映身體的狀況。醫師透露,大便的「臭味」其實藏著不少學問,甚至是身體最早發出的健康警訊之一,當腸道出現異常時,第一個改變往往不是症狀,而是大便的氣味。

2025年07月10日 18:08

睡太多會傷腦 研究:睡超過9小時恐影響認知能力

睡太多會傷腦 研究:睡超過9小時恐影響認知能力

睡眠是維持大腦健康的重要生理機制,但不是睡越多越好!根據2025年4月發表於《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協會期刊》的研究指出,每晚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可能會出現認知能力下降的情況,這情形在憂鬱症患者更加明顯。

2025年07月10日 17:54

馬偕醫院耗時3個月完成碳盤查獲認證 力推醫療產業綠色轉型

馬偕醫院耗時3個月完成碳盤查獲認證 力推醫療產業綠色轉型

為實踐醫療永續、發展綠色轉型的社會責任,馬偕紀念醫院完成自主進行碳盤查並通過驗證。今(10)日舉行授證典禮,邀請法標國際認證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浚騰頒發證書,由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張文瀚代表授證,宣告馬偕醫院朝向節能減碳,能源轉型的邁向重要里程。

2025年07月10日 16:57

久坐不只容易胖!醫師揭「心血管、癌症、憂鬱」風險全曝光

久坐不只容易胖!醫師揭「心血管、癌症、憂鬱」風險全曝光

你今天坐了多久?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近日在臉書粉專《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分享自身觀察,直指「久坐」已悄悄成為現代人健康的隱形殺手。他以自身為例,儘管每天建議病患多走路、多活動,實際上自己作為醫師與部落客,大多數時間仍處於久坐狀態。根據統計,現代人每天平均坐著長達9小時,佔清醒時間的6成,對身體健康影響深遠。

2025年07月10日 16:46

28歲男壞壞太猛「陰莖啪一聲」!以為沒事 切開包皮才知嚴重撕裂

28歲男壞壞太猛「陰莖啪一聲」!以為沒事 切開包皮才知嚴重撕裂

波蘭一名28歲男子在與伴侶進行性行為時,突然聽到「啪」一聲,雖然陰莖沒有明顯變形或腫脹,看似毫無異樣,但是尿道口卻大量出血,他立刻前往醫院就診。醫療團隊當即決定開刀查明傷勢,並在手術中赫然發現,男子陰莖底部出現罕見的撕裂傷,不只海綿體受損,連尿道也一併撕裂,慘不忍睹。

2025年07月10日 15:51

藍環章魚中毒有4症狀 醫揭「沒有解毒劑」:熬過24小時才能活

藍環章魚中毒有4症狀 醫揭「沒有解毒劑」:熬過24小時才能活

高雄一名男網友分享自己買了芥末章魚食用,驚覺章魚腳外型類似新聞報導中的劇毒藍環章魚,下嘴唇還出現微微發麻趕緊到急診就醫。毒物科醫師指出,藍環章魚毒素屬河豚毒素,毒性在台灣海洋毒素中排名第一,若吃下肚最快15分鐘就會出現症狀,輕則嘴巴、舌頭麻,嚴重時恐呼吸無力、呼吸衰竭,未及時處理恐致命,提醒民眾若有相關疑慮要儘速就醫處理。

2025年07月10日 15:39

守護頭頸癌患博「大刀故鄉」美譽 慈院陳培榕獲頒醫療奉獻獎

守護頭頸癌患博「大刀故鄉」美譽 慈院陳培榕獲頒醫療奉獻獎

身為耳鼻喉科醫師守護東部頭頸癌患逾30年,日前由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特別頒發「2025年醫療奉獻獎」,表彰陳培榕醫師對東部偏鄉健康始終如一的付出和貢獻,已成為東部頭頸癌患者最值得信賴的生命守護者。

2025年07月10日 15:01

4加熱菸業者退出審查申請 國健署:資料準備不足

4加熱菸業者退出審查申請 國健署:資料準備不足

新版《菸害防制法》在2023年3月22日起上路,除了納管電子煙之外,也有條件開放「加熱菸」,只要經過健康風險評估,就可以上市販售,不過至今已經兩年半下來,沒有任何一家業者通過審查。對此,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指出,一開始有11家業者申請,目前只剩7家業者,但不是審查太嚴格,是業者自己資料準備不足才退出。

2025年07月10日 14:1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