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使用保溫瓶細菌恐增十倍 比廁所、地板還要髒!?

▲你有想過嗎?在使用保溫瓶的同時,你也可能把細菌吞進肚子裡了。(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你有想過嗎?在使用保溫瓶的同時,你也可能把細菌吞進肚子裡了。(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現在越來越多人會使用保溫瓶或保溫杯,除了比較衛生、方便外,買飲料時拿自己的保溫瓶裝,還能省幾塊錢,既環保又划算。但你有想過嗎?在使用保溫瓶的同時,你也可能把細菌吞進肚子裡了。

香港理工大學的研究指出,喝過的瓶裝水或保溫杯內的水經過5天,水中含菌量會激增10倍;而保溫瓶因為瓶內溫度逐漸下降,在以口就瓶的情況下,容易滋生細菌,加上不常清潔或方法錯誤,也會讓細菌快速成長,而且比廁所跟地板還髒400倍,如果抵抗力不佳,還有可能致病。

▲保溫瓶或保溫杯不常清潔或方法錯誤,會讓細菌快速成長,且比廁所跟地板還髒400倍。(示意合成圖/ETtoday資料照)

▲保溫瓶或保溫杯不常清潔或方法錯誤,會讓細菌快速成長,且比廁所跟地板還髒400倍。(示意合成圖/ETtoday資料照)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在訪問中曾表示,德國檢驗機構曾經發現保溫瓶裝豆漿半個小時之後細菌就長了數十倍。使用方法錯誤和清潔不完全,反而讓你的保溫瓶成了細菌的溫床。那要如何正確使用保溫瓶呢?

臺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副教授 姜至剛醫師提到,選購時要注意杯或瓶子的內膽,及外層表面為光滑沒有突出、劃傷受損的痕跡。在開封使用時,可用煮沸的開水清洗,高溫消毒,不須特別使用其他清潔劑,確實清洗乾淨後再使用。

在使用保溫瓶或保溫杯也些事項要特別注意:

1.不宜裝果汁、牛奶、碳酸飲料、茶、中藥
高蛋白質飲料在保溫狀況下易滋生細菌變質,味道重、顏色深的飲料,會有味道和顏色殘留,碳酸飲料、果汁等含酸性物質可能會溶出瓶內的「鎳鉻金屬」。

2.清洗時,不宜用鋼刷
鋼刷易造成瓶子刮痕及受損,容易藏污納垢,瓶蓋的矽膠或塑膠有裂紋、脆化,可能會有環境荷爾蒙溶出,使用海綿或奶瓶刷清潔才正確。

▲枸杞,豆漿,牛奶。(圖/《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

▲高蛋白質飲料在保溫狀況下易滋生細菌變質,而鋼刷易造成瓶子刮痕及受損,容易藏污納垢。(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高蛋白質飲料在保溫狀況下易滋生細菌變質,而鋼刷易造成瓶子刮痕及受損,容易藏污納垢。(示意圖/Pixabay免費圖庫)

▲高蛋白質飲料在保溫狀況下易滋生細菌變質,而鋼刷易造成瓶子刮痕及受損,容易藏污納垢。(示意圖/Pixabay免費圖庫)

3.避免盛裝溫度過高飲品及食物
除了有可能會被燙傷外,也容易造成瓶、杯口的耐熱橡皮老化或細菌污染。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曾在受訪時表示,保溫瓶的材質會影響到食品安全,還有像是頂端如果是不鏽鋼的,水裝滿一點也沒關係,但如果上面是塑膠,建議熱水距離瓶口2、3公分比較安全,內部的橡膠墊圈最好2年更換一次,可以防止加熱效率下降,保持良好的使用及清潔方法,保溫瓶、保溫杯才能達到真正的衛生及環保,也能使用更長久。

▲保持良好的使用及清潔方法,才能達到真正的衛生及環保。(示意圖/Pixabay免費圖庫)

▲保持良好的使用及清潔方法,才能達到真正的衛生及環保。(示意圖/Pixabay免費圖庫)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住院不易、照護人力吃緊成為醫療難題。對此,萬芳醫院院長劉燦宏指出,該院引領推動「急性在宅醫療」(HaH),病人可在家完成住院療程,至今已成功執行逾110例,在全台名列前茅;面對快速老化趨勢,國內應儘速研議擴大HaH適用範圍,方可打造永續的高齡照護體系。

2025年07月27日 09:23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沒罵過人的暖男劉燦宏,行醫初心來自與母親的深情陪伴。他表示,兒時看媽媽因病坐上輪椅,國中便立志當醫師,希望能親手讓媽媽康復,雖然後來知道母親的病無法治癒,仍選擇投入復健醫學領域,盼用專業幫助更多像媽媽一樣行動不便的病人,盡量讓他們能站起來,可以更踏實過日子。

2025年07月27日 09:24

台大醫籲「50至65歲肺癌普篩」 每5年做低劑量電腦斷層

台大醫籲「50至65歲肺癌普篩」 每5年做低劑量電腦斷層

肺癌已連續21年高居癌症死亡人數首位,醫界疾呼肺癌防治應該聚焦早期,包含全面擴大早期篩檢覆蓋率、提升早期基因檢測及早期治療的可近性,確保病人確診後能及時銜接有效治療,進而改善預後並延長存活。台大肺癌權威陳晉興今(13)日直言,公費肺癌篩檢應從高風險族群進一步擴至「普篩」,建議針對50到65歲族群全面提供每5年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

2025年08月13日 18:29

高雄男染類鼻疽「發病6天死亡」 颱風後1個月病例恐增

高雄男染類鼻疽「發病6天死亡」 颱風後1個月病例恐增

國內再爆類鼻疽死亡!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死亡個案為高雄市60多歲男性,8月2日出現發燒、胸悶、呼吸喘、腹痛、咳嗽等症狀,期間多次就醫,後續因病況加劇在7日送急診,當天就疑似敗血性栓塞併呼吸衰竭死亡,病程相當快速。疾管署示警,楊柳颱風來襲也帶來風雨,災後一個月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等疫情風險升高,提醒民眾清理家園要做好防範。

2025年08月13日 16:48

內閣改組被點名下台 邱泰源:每天把該做的事做好

內閣改組被點名下台 邱泰源:每天把該做的事做好

衛福部長邱泰源日前公開表示,解決少子化問題應該要「鼓勵多辦聯誼」,引發爭議。邱泰源今(13)日受訪回應,辦聯誼絕對不等於解決少子化問題,這是他提及國家四大策略之後的補充,主要是因為在高度化職場工作的國家都面臨需要更多互動機會,真正要解決問題還是要整體性考量。另針對傳出內閣8/23小幅改組,邱泰源僅強調會把工作做好。

2025年08月13日 15:45

日常小零食幫「凍齡」?花生被譽為「新抗老食物」但去早餐店點它沒用!

日常小零食幫「凍齡」?花生被譽為「新抗老食物」但去早餐店點它沒用!

每天一杯拿鐵、一片花生吐司,是你在忙碌早晨的標準配備嗎?如果你是個花生控,那你一定要知道這則好消息!根據英國《Women's Health》近日報導,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每天吃花生,竟然有助於減緩細胞老化!

2025年08月13日 15:20

擺脫下班累癱的魔咒!4 Tips養成「晨間運動」還附帶4大好處整個賺翻

擺脫下班累癱的魔咒!4 Tips養成「晨間運動」還附帶4大好處整個賺翻

身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下班後只想癱在沙發上追劇,把運動這件事一拖再拖,該為了騰出夜晚的社交或療癒時間,考慮轉變成「早起運動派」嗎?

2025年08月13日 13:50

狼醫平台上線!首波7醫事人員被公布 3人還在執業

狼醫平台上線!首波7醫事人員被公布 3人還在執業

近期多起狼醫事件頻傳,民團、立委要求衛福部設置「狼醫查詢平台」終於正式上線。衛福部醫事查詢系統已經可以看到「醫事人員性別事件資訊專區」,包含醫師、醫事放射師等初步有7筆資料可以查到,其中3人還在執業中。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今(13)日受訪證實此事,強調只要經法院判決確定的醫事人員就會放上網,目前以112年性平三法上路後的案件先揭露,後續資料還會再擴充。

2025年08月13日 13:28

週末補眠超療癒還能「救心臟」?你以為的「睡眠債」其實可以這樣還清!

週末補眠超療癒還能「救心臟」?你以為的「睡眠債」其實可以這樣還清!

無論是小職員或大老闆,許多人應該時常平日加班、熬夜追劇,把睡眠時間壓榨到極致,然後再靠週末一覺睡到中午來「還債」?過去不少專家都表示「補眠無效」,但根據歐洲心臟病學會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週末多睡一點,竟然可能對心臟健康大有益處!

2025年08月13日 13:03

北榮、紐約大學簽研究合作 首推「重粒子治胰臟癌」可轉介病人

北榮、紐約大學簽研究合作 首推「重粒子治胰臟癌」可轉介病人

台灣國際醫療研究合作再有進展!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率團前往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NYU Langone Health)拜會,北榮今(13)日宣布雙方共同簽署正式的研究合約,以胰臟癌治療為優先合作項目,推動重粒子治療、病人轉介與研究成果共享等合作;而這也是該院唯一的海外合作備忘錄。

2025年08月13日 12:3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