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惡》思聰嗆思悅:除了吃藥沒別的能講? 專家告訴你為什麼關心被誤解

▲吃藥/不吃藥,都有關係。(圖/Pixabay)

▲家屬的關心聽在精神患者耳裡可能會是不同意思。(圖/Pixabay)

作者/郝柏瑋職能治療師

無論買成藥或是醫生處方,你都會看到在藥品包裝內放置一張仿單,詳細描述整個藥物的所有資訊,其中有一個段落會談到藥物動力學。藥物動力學一般來說指的是人/動物使用藥物之後使用某種藥物後身體如何吸收和擴散藥物,以及藥物在身體內發生的化學變化。但其實在服用藥物之前,還有一層因為藥物的特殊象徵符號作用、意義、真實作用產生的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動力影響。也是在許多家庭、人際關係中,當有人因為身體/心理狀況需要使用時(特別是精神疾病),會出現的狀況,我稱之為藥物的關係動力學。

藥物關係動力學

精神疾病,不是一個可以透過身體內部檢測而明確標的的疾病,目前精神醫療致力的方向就是跟其他科別靠近,致力於發掘更多在生理上的實徵成果,更接近科學的標準。然而,從當前實務現況角度來說,目前科技尚無法精確捕捉到精神疾病真實病因,即便比較偏重生理的解釋,也傾向承認這個精神/情緒/行為綜合狀態應該是由許多因素導致。因著其複雜、不確定性跟不可直接測量的特性,讓發生在身邊的任何人身上時,都特別難以招架。

而在精神藥物發明之後,成為了最明顯、最具體、最可能發揮控制精神疾病作用的「物」,它可以有效抑制大部分的正性症狀、減緩情緒波動起伏、幫助睡眠品質,但也有椎體外症候群、代謝症候群、精神不濟等可能的副作用。無論是藥物的作用與副作用,與「物」伴隨而來的概念與意義也同時會在象徵秩序層次展開多面向的作用,其中包裹著權力與控制。除此之外,還會同時在服藥者身份認同上起作用,當你服用精神科藥物,也代表著你是一位精神病人。

更細緻來說,當人由於精神狀態危機而必須透過藥物控制,卻必須違反其意願時,這會造成第一層的象徵暴力:「喪失自我身體的控制權而侵擾主體」。但在此同時當事人可能也會慢慢發現那些惱人的聲音、痛苦的想法好像也離自己距離越來越遠,或至少不那麼困擾。人有百百種,無論是個性、體質、生活狀態跟社會位置都很難一體適用,所以有些人積極配合藥物治療,有些人強烈抗拒,有些人陽奉陰違,有些人住院時候配合出院後抵死不從,或是隨著不同歷程出現不同的樣貌。

當精神病人返家之後,除去了保護/隔離性環境與豐富的專業醫療人員資源,在整體社會對於精神心理健康缺乏教育與知識的狀態下,家人能做什麼、能怎麼關心?通常就是問:「你藥要記得吃!」「你藥吃了沒?」「吃藥感覺還好嗎?」不過,由於關係兩照處於不同的理解與接觸脈絡,雙方對於這句話想要傳達的意思就天差地別。

家屬想傳達的意思大部分是關心,而這份關心可能是:

「你有沒有好一點,我在關心你。」
「我不知道怎麼幫你,但我可以協助提醒你吃藥」
「吃藥有效那繼續吃下去應該會好」
「你不吃藥我真的不知道還可以怎麼辦。」

而病人常接收到的意思,在剛剛談的第一層象徵暴力脈絡下會是:

「你要強迫我認為自己是一個精神病人。」
「你幫著別人來勸我吃,別人比我的意見重要。」
「你只關心吃藥而不關心我。」
「我不吃藥就不能出院/不吃藥就要住院。」

家人當然沒有醫療環境裡的醫療人員來得有各種工具,只能肉身單兵/多兵作戰,用苦苦相勸、找資料說道理、恩威並濟、談條件、情緒勒索,再不然都沒有辦法了,就像劇中一樣使用滴劑,這藥吃下去不單單只有對於病人起作用,對家屬來說也有安撫心靈的作用,代表我至少做了點什麼、我有在幫/救他。

但一個長期服用精神科藥物的人處於社會之中是很艱難的。因為大家不了解、不認識,而會恐懼、害怕、排斥、邊緣化,所以導致第二層的象徵暴力:「與他人相同的權利與對等關係被集體剝奪」。當你好心想要幫助別人,只落得路人對你尖叫;當你想要康復積極復健,鄰居全起抗議機構搬遷;當你想要認真工作同時要對抗藥物副作用跟殘餘症狀,老闆卻冷嘲熱諷,一個病人要怎麼好好的活?他會選擇不吃藥、自己減藥、不讓別人知道自己在吃藥。或甚至走到最後就不與人接觸,但越不與人接觸大家就越不了解。

從上述的描述就能理解,一顆小小的藥物從來都不只是錠劑、滴劑那麼簡單,它常常是諸多權利(right)/權力(power)在關係之間的拉扯角力。從精神疾病中康復是非常漫長的過程,整個程序中很難避免主體遭受破壞,但仍持續在破壞之後添加一些新的支持力量一點點修補,一同對抗各種社會汙名的重量。回到吃藥這件事情上,就能理解一點點為何常常病人不吃藥、家人勸吃藥然後鬧得雙方不開心、無能為力,大多話題卻還是只能圍繞在藥物上。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下調10歲! 美專家:女性2年1次乳癌篩檢「40歲就該開始」

下調10歲! 美專家:女性2年1次乳癌篩檢「40歲就該開始」

美國一個具影響力的衛生機構今天建議,女性從40歲起應該每隔一年接受一次乳癌篩檢,以降低死於這種疾病的風險。

2024年05月01日 16:53

指揮中心解編滿1年!王必勝:對得起國家人民託付 公開防疫白皮書

指揮中心解編滿1年!王必勝:對得起國家人民託付 公開防疫白皮書

因應新冠疫情而成立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解編滿一周年。衛福部次長周志浩今日表示,這一年雖然沒有像疫情三年壓力那麼大,但是還是持續防治作為,也正準備進行《傳染病防治法》修法,以因應後續防疫工作。前指揮官、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解編後疾病逐漸流感化,對民眾影響也縮小,符合預期,他也代表防疫團隊說「對得起國家與人民託付,有好好把任務完成」。

2024年05月01日 15:37

2歲童染腸病毒...心跳飆130急送醫 小兒科醫師:高峰期提早半月到

2歲童染腸病毒...心跳飆130急送醫 小兒科醫師:高峰期提早半月到

疾病管制署昨日(4月30日)公布,國內腸病毒處門急診量在上周登上10年同期最高。台中醫院近日也有2歲男童染腸病毒,全身手足口出現紅疹、高燒,家長趕緊將孩子送醫,到院檢查發現男童心跳已經飆到每分鐘130多下,火速收治住院,所幸現已穩定,預計本周將出院。

2024年05月01日 15:07

55人吃完上吐下瀉!漢來海港巨蛋店復業 忠實客排爆:更安全了

55人吃完上吐下瀉!漢來海港巨蛋店復業 忠實客排爆:更安全了

漢來海港自助餐廳巨蛋店日前發生食安疑慮,計有55位民眾用餐後因腹瀉、嘔吐就醫。業者自行停業4天進行環境清消,並通過衛生局複查,今(1日)恢復正常營業,還沒到中午用餐入場時間,走道就排了長長人龍,不少忠實顧客到場支持,紛紛認為「很安全」、「清消後就不擔心」,先前早就訂位,也沒有取消的打算。

2024年05月01日 14:48

今年本土登革熱已破百例「創8年同期新高」 衛福部急開防治聯繫會

今年本土登革熱已破百例「創8年同期新高」 衛福部急開防治聯繫會

登革熱已經進入流行季節,根據疾病管制署最新統計,今年到4月底已經有163例本土登革熱,創下8年同期新高。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現在個案數較多主要與去年疫情相關,但觀察發現今年境外移入個案高於過去4年同期,加上近期高溫、多雨,恐不利於疫情防治。衛福部今(1)日與環境部等相關部會召開行政院重要蚊媒傳染病防治聯繫會,至於疫情是否會比去年嚴重,還要再持續觀察。

2024年05月01日 14:41

癌症精準治療!次世代基因定序今起納健保 19種癌、給付方式一次看

癌症精準治療!次世代基因定序今起納健保 19種癌、給付方式一次看

接軌癌症精準醫療趨勢!「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今日(5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癌別包含實體腫瘤、血液腫瘤共19種,分別會給與不同支付條件,分為3種類別定額給付,每年約2萬名癌患受惠。

2024年05月01日 11:54

食物中毒越來越多!重症醫曝「關鍵4原因」

食物中毒越來越多!重症醫曝「關鍵4原因」

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外出用餐的頻率明顯增加。這不僅帶動了餐飲業的繁榮,也意味著更多的食品安全風險。醫學上有個叫食品衛生的「危險溫度」,就是你買回來的便當食品,如果介於7到60度,又放了太久了,那麼大部分微生物,都容易在這溫度內滋長。

2024年05月01日 11:15

屏基引進「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再生技術」 追粉紅超跑也不痛 

屏基引進「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再生技術」 追粉紅超跑也不痛 

受膝關節炎所苦的民眾,不僅行動力受影響,最困擾的是三不五時要回醫院「進廠維修」,屏東基督教醫院骨科引進由工研院與臺大醫院聯手研發的「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再生技術」,病人術後三個月就能正常行走,半年後回到球場上。

2024年05月01日 10:17

運動前喝咖啡4好處!「最佳飲用時機」專家大推

運動前喝咖啡4好處!「最佳飲用時機」專家大推

近幾年,台灣健身風氣越來越盛行,但你知道「喝對飲品」不只能提升運動表現與耐力,甚至能消除疲勞感嗎?營養師吳欣陵分享咖啡挑在「運動前喝」能帶來4大好處,除了上述2項外,還能提升新陳代謝與增加運動專注力。她建議於運動前40~60分鐘內攝取咖啡,且需達到每公斤3~6毫克的劑量,例如50公斤者需喝到超商大杯美式的量。

2024年05月01日 09:18

藍委提案修法「健保1點1元」 薛瑞元:會破壞整個健保總額制度

藍委提案修法「健保1點1元」 薛瑞元:會破壞整個健保總額制度

國民黨立委蘇清泉等人提案修正健保法條文,將總額支付制度改為上限目標制,保障點值一點一元。衛福部長薛瑞元今(1)日接受媒體聯訪時指出,這會破壞整個健保總額制度,並不是一個條文就能完全處理的,要再從長計議。

2024年05月01日 09:1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