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的關心聽在精神患者耳裡可能會是不同意思。(圖/Pixabay)
作者/郝柏瑋職能治療師
無論買成藥或是醫生處方,你都會看到在藥品包裝內放置一張仿單,詳細描述整個藥物的所有資訊,其中有一個段落會談到藥物動力學。藥物動力學一般來說指的是人/動物使用藥物之後使用某種藥物後身體如何吸收和擴散藥物,以及藥物在身體內發生的化學變化。但其實在服用藥物之前,還有一層因為藥物的特殊象徵符號作用、意義、真實作用產生的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動力影響。也是在許多家庭、人際關係中,當有人因為身體/心理狀況需要使用時(特別是精神疾病),會出現的狀況,我稱之為藥物的關係動力學。
藥物關係動力學
精神疾病,不是一個可以透過身體內部檢測而明確標的的疾病,目前精神醫療致力的方向就是跟其他科別靠近,致力於發掘更多在生理上的實徵成果,更接近科學的標準。然而,從當前實務現況角度來說,目前科技尚無法精確捕捉到精神疾病真實病因,即便比較偏重生理的解釋,也傾向承認這個精神/情緒/行為綜合狀態應該是由許多因素導致。因著其複雜、不確定性跟不可直接測量的特性,讓發生在身邊的任何人身上時,都特別難以招架。
而在精神藥物發明之後,成為了最明顯、最具體、最可能發揮控制精神疾病作用的「物」,它可以有效抑制大部分的正性症狀、減緩情緒波動起伏、幫助睡眠品質,但也有椎體外症候群、代謝症候群、精神不濟等可能的副作用。無論是藥物的作用與副作用,與「物」伴隨而來的概念與意義也同時會在象徵秩序層次展開多面向的作用,其中包裹著權力與控制。除此之外,還會同時在服藥者身份認同上起作用,當你服用精神科藥物,也代表著你是一位精神病人。
更細緻來說,當人由於精神狀態危機而必須透過藥物控制,卻必須違反其意願時,這會造成第一層的象徵暴力:「喪失自我身體的控制權而侵擾主體」。但在此同時當事人可能也會慢慢發現那些惱人的聲音、痛苦的想法好像也離自己距離越來越遠,或至少不那麼困擾。人有百百種,無論是個性、體質、生活狀態跟社會位置都很難一體適用,所以有些人積極配合藥物治療,有些人強烈抗拒,有些人陽奉陰違,有些人住院時候配合出院後抵死不從,或是隨著不同歷程出現不同的樣貌。
當精神病人返家之後,除去了保護/隔離性環境與豐富的專業醫療人員資源,在整體社會對於精神心理健康缺乏教育與知識的狀態下,家人能做什麼、能怎麼關心?通常就是問:「你藥要記得吃!」「你藥吃了沒?」「吃藥感覺還好嗎?」不過,由於關係兩照處於不同的理解與接觸脈絡,雙方對於這句話想要傳達的意思就天差地別。
家屬想傳達的意思大部分是關心,而這份關心可能是:
「你有沒有好一點,我在關心你。」
「我不知道怎麼幫你,但我可以協助提醒你吃藥」
「吃藥有效那繼續吃下去應該會好」
「你不吃藥我真的不知道還可以怎麼辦。」
而病人常接收到的意思,在剛剛談的第一層象徵暴力脈絡下會是:
「你要強迫我認為自己是一個精神病人。」
「你幫著別人來勸我吃,別人比我的意見重要。」
「你只關心吃藥而不關心我。」
「我不吃藥就不能出院/不吃藥就要住院。」
家人當然沒有醫療環境裡的醫療人員來得有各種工具,只能肉身單兵/多兵作戰,用苦苦相勸、找資料說道理、恩威並濟、談條件、情緒勒索,再不然都沒有辦法了,就像劇中一樣使用滴劑,這藥吃下去不單單只有對於病人起作用,對家屬來說也有安撫心靈的作用,代表我至少做了點什麼、我有在幫/救他。
但一個長期服用精神科藥物的人處於社會之中是很艱難的。因為大家不了解、不認識,而會恐懼、害怕、排斥、邊緣化,所以導致第二層的象徵暴力:「與他人相同的權利與對等關係被集體剝奪」。當你好心想要幫助別人,只落得路人對你尖叫;當你想要康復積極復健,鄰居全起抗議機構搬遷;當你想要認真工作同時要對抗藥物副作用跟殘餘症狀,老闆卻冷嘲熱諷,一個病人要怎麼好好的活?他會選擇不吃藥、自己減藥、不讓別人知道自己在吃藥。或甚至走到最後就不與人接觸,但越不與人接觸大家就越不了解。
從上述的描述就能理解,一顆小小的藥物從來都不只是錠劑、滴劑那麼簡單,它常常是諸多權利(right)/權力(power)在關係之間的拉扯角力。從精神疾病中康復是非常漫長的過程,整個程序中很難避免主體遭受破壞,但仍持續在破壞之後添加一些新的支持力量一點點修補,一同對抗各種社會汙名的重量。回到吃藥這件事情上,就能理解一點點為何常常病人不吃藥、家人勸吃藥然後鬧得雙方不開心、無能為力,大多話題卻還是只能圍繞在藥物上。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