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專注力不足!醫師教你從4方向下手 讓小朋友安靜寫功課



記者胡治言/台北報導

兒童專注力一直是家長們很頭痛的問題,但除了非常少數罹患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外,真的會需要用到藥物或是積極治療的並不多,台灣復健醫學會、適健復健科診所陳昭蓉醫師就提到,其實很多孩子的專注力都可以在家裡跟父母一起訓練,只要從生活的行為、飲食、運動、睡眠等4個部分下手,就可以感受到顯著的提升。

▲孩子專注力  。(圖/Pixabay)

▲兒童專注力一直是家長們很頭痛的問題。(圖/Pixabay)

要改變一個孩子的生活行為,就必須透過反覆的一直訓練,就拿寫功課的問題來說,老師交待的功課明明1小時就可以寫完,但小朋友總是拖拖拉拉的會寫到2至3個小時,這時候可以先從環境下手,像是寫功課時一定要在安靜的地方,不能有電視的干擾,桌面上也不能夠有會讓人分心的東西,像是電腦、玩具、其他書本等等,因為這些都容易讓小朋友轉移注意力沒辦法專心,另外也不要買外觀太花俏或是有卡童圖案的文具,這些也容易讓小朋友分心。

▲兒童專注力一直是家長們很頭痛的問題。(圖/Pixabay)

▲兒童桌面上也不能夠有會讓人分心的東西,像是電腦。(圖/Pixabay)

環境準備好了之後就是時間的問題了,有些小孩專注的時間沒辦法太久,這時候就可以把寫功課的時間拆成多段,先讓他習慣每寫15分鐘就休息5分鐘,讓他中間有空檔可以上廁所或是起來動一動,也可以買彈跳床讓他可以蹦蹦跳跳發洩精力,休息完後再回來寫功課,但要注意千萬不要讓孩子玩手機或看電視,因為這樣他回去寫功課時,腦袋裡一定會想著手機或是劇情,導致沒辦法完全專心,只要運用這樣的方式就可以讓孩子慢慢養成習慣,當然家長的陪伴也很重要,不能他寫功時你在玩手機,這樣孩子也容易分心。若孩子都能夠達到標準寫完功課,可以給他獎勵貼紙,只要連續5天完成,就可以在假日時帶他看電影或是打電動,如此反覆的訓練通常都可以讓孩子達到專注力的目標。

▲兒童桌面上也不能夠有會讓人分心的東西,像是電腦。(圖/Pixabay)

▲孩子休息空檔,千萬別讓他們看電視。(圖/Pixabay)

飲食對小朋友的專注力也有很大的影響,像是含糖飲料盡量不要讓孩子喝,因為吃下去後會造成血糖飆高,一旦飆高之後會很快就降下來,孩子在血糖上升的時候會非常亢奮,可是血糖一低下來後,就會變的非常不專心,所以要盡量減少過度甜的食物讓孩子吃,陳醫師建議可以多讓孩子吃含蛋白質、礦物質含量較多的食物,像是蔬菜、水果、魚油等,對他們來說是比較好的。

▲▼ 超商飲料            。(圖/資料照)

▲含糖飲料盡量不要讓孩子喝。(圖/ETtoday資料照)

至於睡眠則可以分二個部份,一個是睡不夠,一個是睡不好,有些孩子因為鼻子過敏的關係,導致睡著時沒有辦法足夠的呼吸到氧氣,甚至還會打呼或是呼吸中止的問題,如果有這種情況就仍需要求助專業醫師的幫忙解決,睡不好除了影響專注力外,也會影響到成長與發育,家長們一定要特別注意。

而運動也是訓練孩子專注力重要的一環,陳醫師提到有常有家長抱怨孩子上課不專力,結果下課時被老師懲罰不准出去外面玩,結果下一節課孩子更不專心了,這是因為如果下課沒有讓孩子去活動發洩精力,反而會讓他更躁動不安,所以適當的運動對孩子整個專注力是有幫助的。

▲孩子專注力 。(圖/Pixabay)

▲運動也是訓練孩子專注力重要的一環,千萬別忽略。(圖/Pixabay)

陳醫師表示只要從這4個方向下手,讓孩子睡的好、吃的好、多運動外也能靜的下來,這時候習慣也已養成,當孩子自制力已能夠自己安靜寫功課時候,你就能夠去做自己的事情,也就不用擔心孩子專注力不夠了。

▲孩子專注力 。(圖/Pixabay)

▲當孩子自制力已能夠自己安靜寫功課時候,你就能夠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圖/Pixabay)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他是醫界的「辛德勒」,多年來承擔壓力與風險,救回許多原本要被放棄的健康胎兒。馬偕醫院婦產科教授陳持平於日前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並名列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感謝國際鼓勵,但他更珍視生命的重量,每次抱著那些「死裡逃生」的孩子,心中那股幸福感,相較學術肯定尤為可貴。

2025年10月24日 09:23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電腦、網路遊戲與現代生活緊密相連,高雄小港醫院精神科主任柯志鴻建立網路成癮診斷準則,與相關腦影像學研究,締造AI時代先聲,並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排名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此來自國際的肯定,反映在科技演變下,成癮研究已跨越醫學,成為理解人類數位行為的重要窗口。

2025年10月25日 09:23

雞蛋易受微生物汙染「4情況別吃」 專家曝保存秘訣:別放冰箱門

雞蛋易受微生物汙染「4情況別吃」 專家曝保存秘訣:別放冰箱門

雞蛋很容易受微生物汙染,常見的病原菌包括金黃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等。對於健康民眾來說, 誤食被微生物汙染的蛋品後,症狀通常較輕微;但免疫力不好的敏感族群,如長者、幼兒、懷孕婦女,或糖尿病、肝硬化等疾病患者,誤食除了會發生嚴重的急性腸胃炎,也可能會出現敗血症、器官衰竭等症狀, 可能危及生命。

2025年10月26日 09:28

快避開! 醫揭「6種生活常見致癌物」

快避開! 醫揭「6種生活常見致癌物」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生活中無形存在著很多健康威脅,有些是確定的致癌物,有些是不確定的,他簡單整理6種生活中常見的確定致癌物,包括「黃麴毒素、苯、甲醛、多環芳香烴、乙醛、丙烯醯胺」,應該盡可能避開。

2025年10月26日 08:30

老爺爺每天喝「蔬菜湯」血糖竟狂飆!營養師驚喊:它不是蔬菜

老爺爺每天喝「蔬菜湯」血糖竟狂飆!營養師驚喊:它不是蔬菜

萬聖節將近,街頭出現各種可愛的南瓜造型,但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別被外型騙了,「南瓜其實是澱粉,不是蔬菜!」她在門診中曾遇過一名長輩,天天喝自製「蔬菜湯」,卻發現血糖節節上升,追問之下才知道,那鍋湯是用整顆南瓜下去熬的。

2025年10月25日 19:26

單親媽罹轉移性乳癌靠新藥延長存活 醫示警「癌疲憊」恐影響治療

單親媽罹轉移性乳癌靠新藥延長存活 醫示警「癌疲憊」恐影響治療

一名40多歲、單親媽媽在一次檢查中確診轉移性乳癌,並接受ADC藥物治療,但因為她是高中老師,平時得請假才能到醫院治療,加上小孩尚處於要照顧的階段,工作、家庭兩頭燒,負擔相當大,且在接受ADC療程中更出現「癌因性疲憊症」,儘管腫瘤控制良好,卻感到極度疲憊,晚上還睡不好,多重打擊讓她累到一度想放棄治療。

2025年10月25日 17:55

「3類體質」最會秋咳 醫教推3款花草食療養肺

「3類體質」最會秋咳 醫教推3款花草食療養肺

秋天一到,許多人開始感覺口乾舌燥,即使頻繁喝水也難以緩解,沒有感冒卻總是乾咳、清喉嚨,甚至皮膚也變得乾癢起屑。這些看似零碎的小不適,其實正是身體在提醒我們,秋季的乾燥氣候已經悄悄影響了呼吸系統與免疫調節。

2025年10月25日 17:00

乾癬影響不只皮膚!病團揭共病風險「心血管疾病增3倍」

乾癬影響不只皮膚!病團揭共病風險「心血管疾病增3倍」

「乾癬共病連環扣!」台灣乾癬協會理事長柯怡謀指出,乾癬和乾癬性關節炎為一個慢性、嚴重的非傳染性疾病,除皮膚與關節受影響外,也常伴隨心血管疾病(CVD)、糖尿病、肥胖、高血壓、憂鬱症及發炎性腸道疾病等共病,形成相互交織的健康負擔,其中又以心血管疾病威脅最大,多項研究顯示,乾癬病友罹患心血管機率比一般民眾高出2至3倍,呼籲及早診斷,才能降低死亡與失能風險。

2025年10月25日 16:28

陰道漏尿!女飄騷味遭判終身包尿布 醫出招治癒登國際醫學會

陰道漏尿!女飄騷味遭判終身包尿布 醫出招治癒登國際醫學會

一名女子在接受婦科手術後產生罕見併發症,尿液會失控從陰道口流出,導致身上常常飄出尿騷味,女子於醫學中心經歷5次手術但都失敗,甚至被宣告終身只能包尿布。女子抱持最後一絲希望,輾轉到高雄四季台安醫院求診,接受手術修補廔管,術後追蹤1年終於擺脫尿布人生。這起案例近日登上歐洲婦產科內視鏡學會,並獲選為大會最佳手術影片精選。

2025年10月25日 16:16

小嬰兒急救不再靠「2指神功」 醫揭2025年CPR指引重大更新

小嬰兒急救不再靠「2指神功」 醫揭2025年CPR指引重大更新

2025年最新CPR指引公布,其中出現不少重大更新,顛覆過往觀念。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分享,家長熟知嬰幼兒CPR使用的「兩指神功」正式走入歷史,新版改建議採「單手掌壓法」或「雙拇指環抱胸廓法」,實證顯示更能提升嬰幼兒的急救成功率。吳昌騰受訪表示,小嬰兒到院前心跳停止(OHCA)並不少見,光是長庚院內每年就收到約36名個案,提醒新手爸媽與保母應盡快更新觀念,這不只是技術調整,更是救命關鍵。

2025年10月25日 14:3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