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大哉問:新鮮人求職選擇?(中篇)

▲XChange知識共享計畫。(圖/XChange)圖文/Xchange。

▲XChange知識共享計畫。(圖/XChange)

圖文/Xchange

篩選公司條件為何?

在開始之前,先讓菜菜的我們先來思考一下,選擇公司時候你最在意的三個要點列出來,然後依序排列出來:

領導者文化

公司文化:有架構、創新等

公司環境

居住環境

薪資結構、福利等

同儕素質

新技能學習、完善培訓計畫

交通方式、時間考量

如:1. 薪資 2. 同儕素質 3. 完善培訓計畫 → 推薦大公司

1. 成長快速、有挑戰性 2. 強烈領導者風格 3. 多方學習 → 推薦小公司

當然我只是簡單列幾個要點,但這樣的排序有助於你得到offer時候,作為最初的判斷依據!

▲(圖/Vicky Hus)

▲新鮮人求職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圖/Vicky Hsu)

第一部分:新鮮人求職進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讓我們直接進入主題,出了社會我們都猶豫著到底該進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不過說句老實話,都還是要看看我們手上拿到什麼牌,才能有選大還是要選小的煩惱。

(建議先不要一剛開始就把自己給侷限住,可以透過小公司和大公司的面談,來了解自己比較喜歡什麼的文化,千萬不要執著著大公司一定是最棒、最有前途的心態,畢竟各有所好,不要別人說是什麼就對什麼!)

這篇文章裡將不討論薪資、福利和交通遠近可量化指標,著重討論就職後無法量化的優勢和前景。

就我待過三家公司經驗來說,建議第一家選大公司,有以下考量點:

完整的組織性,同儕素質較高

公司名氣,易於建立人脈網

大公司分工細微,能專精在某個領域上

具備國際性,用更寬廣視角來觀察市場

1.完整的組織性,同儕素質較高 :以過往經驗來看,大部份好學校畢業的人才都想要擠進大公司,在良性競爭的環境下,水平相同的人可以一同成長,且激發更多創造力和潛能,加上因為部門分工較細,所以要學習和不同部門溝通、協調。

再者,大公司組織較完整可以看到各個職位上的功能性,進而去延展協調方式,以更宏觀角度來討論市場策略。

2.公司名氣,易於建立人脈網:在建立人脈網上面也相當有幫助,不單單是對內能遇見很多優秀人才;對外當你掏出名片時候,能引起大家更多目光進而引起興趣,同一時間也比較能建立共通話題,有利於建立自己對內和對外人脈網。

舉例來說, 有時候發現在小公司或者是剛起家新創,要講一百遍才會讓別人記得你是誰,且我個人認為多數新鮮人剛剛出社會時候缺乏經驗,或者沒有辦法將公司層級講得很高端,導致很有可能大家對於這家公司或者是對你興趣缺缺,更現實一面是你沒有辦法帶給顧客更多同等價值的交換。

以我來說,跟過往比較,當我拿出小公司的名片

我:『你好我是XX公司,擔任國外業務工作,想要跟你做進一步的交流。』

大家再問:『噢!所以你們公司是做?在哪裡?』

我說:『PLC,Powerline Communication,用電纜線傳遞網路!』

大家問:『喔,哪是什麼東西?』或『如果有機會的話再聯絡!』

對比現在外商大公司,形象已經透過媒體傳播在外,在掏出名片前,大家先:『哇,你們家現在怎樣做那個活動很好耶,最近又出了什麼廣告等等!那你剛剛提到說客戶關係,通常會怎麼維護呢?未來有什麼是可以合作的嗎?』

完全不用去說太多,大家都能幫我直接腦補訊息,或者是自己找到對接點,很快就可以產生共同話題了。(不過當然自己也可以積極一點,可以產生更多的連接點。)

不管對內對外,善用大公司資源,獲取更多人脈

3. 大公司分工細微,能專精在某個領域上:大公司分工較細,對專業的要求度高,並且容易找到學習請教的對象;剛開始我認為新鮮人其實沒有辦法ㄧ兼多職;反倒在大公司建立起自己一套作業系統,當你在往其他領域發展時候,會更具有系統性!在深度方面,大公司較佔優勢,且能投入在員工訓練資源也較多。

4.具備國際性,用更寬廣視角來觀察市場:如果你今天決定工作幾年後要步出台灣、走向國際,那你可以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履歷來支撐你!

這個意思是說,你需要國際知名公司來幫你背書,至少當國外的HR看到這份履歷時候,在他心中已經一個基底知道這家公司出來的人才表現如何。或者是曾經在本土大公司做過國外市場的人才,可以由總公司外派到其他市場做開發。

但若自己已經裝備完善,作品相當強大,或你所待小公司已經在業界闖出名堂了,那又是另外一個階層的問題了,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man in blue top using laptop computer” 。(圖/Al ghazali on Unsplash)

▲“man in blue top using laptop computer” 。(圖/Al ghazali on Unsplash)

小公司訓練即戰力且機會多,不好嗎?

常常聽到有人說到,小公司也很好呀,為什麼要用公司大小來定標籤?小公司升遷又快,還不會被既定組織型態綁死,老闆願意給發揮空間大,哪裡不好!

的確大公司組織大、分工細,你不容易看到事情的全貌。小公司人少、工作範圍廣、流程少,很多事情你一個人會從上游走到下游結束,升遷的可能性較高。

但講實際ㄧ點,選擇小公司的新鮮人,除了少數目標明確的人之外,大多數是因為想說「先有份工作累積經驗再說」,或是因為大公司錄取不上,只好找些願意雇用新鮮人的小公司來先磨練一番的。

如果要找小公司,建議可以想看看下面四個思考點:

▲(圖/Vicky Hsu)

▲小公司思考點。(圖/Vicky Hsu)

假如

主管能力很強,人脈網遍佈很廣
公司市場正在成長中、在風口上
業界或新創圈做出一點口碑
本身很有想法、未來準備做創業打算(草創時間進場)

1.如果今天小公司或者是新創老板或者是主管能力很強且人脈很廣,你真的可以去跟他們學習。畢竟他們手中已經握資源,且願意手把手教你,帶你看更大的千千世界,那我會建議就去嘗試吧!

小公司輪轉非常快速加上主管能力強,只要ㄍㄧㄥ過辛苦的初創時間,能累積經驗值絕對會比一般在大公司的人還要來得多。

2. 公司市場正在成長中、站在風口上的產業:公司在成長,員工在增加,業務在增加,客戶在增加,每個人的激情和對工作的熱愛也在增加,如果都是在增加,那麼這家公司是一家有前景的公司。

如果你選擇的產業以趨勢主導,那麼必須檢視自身是否為主管或老闆是否為創造時勢者,具備顛覆產業的創新觀念與持續經營的資源;或者他們能夠成為快速學習者,迅速修正開創者做法,進行不同程度創新。

在新創裡面得到的人脈、還有資源都可以帶到大公司來做一些創新且長遠建設,進而提升自我價值。

3. 新創、業界做出口碑:像是這種小公司在業界已經累積一定的聲量或者是口碑,當你在做更多市場開發時候,比較不會因為公司名氣不夠,所以寸步難行,加上有口碑的平台講話可能也可以比較大聲(?),能自己選擇合作的公司,不至於處於弱勢。

4. 本身很有想法、未來準備做創業打算:如果在大學或者小時候已經立志成為怎樣的人,也不斷在追求夢想,且最終希望能擁有自己的公司,透過進入到小公司可以看到從創建公司、融資和市場開發等等。

小公司現實面是什麼?

但如果你是ㄧ位新鮮人,不是很能摸清楚社會的寫實面,且要更耗力去解釋自己公司的狀況,可能獨自面對市場開發,遇到客戶各種刁難,難以獲得資源和主管總是很忙碌等等。

有時候主管跟你說我們做一個市場,只說了個模糊不清的"想要試試"等等的目標,然後你便開始無所適從,燒腦袋,這時的你怎麼辦;要不然就是問一些資歷比較久的同事;再來就是去問問Google大神,然後慢慢收集資料。但是慘的是,等你做完研究報告,才發現做的報告不是老闆要的,然後又給你一個模稜兩可的方向,讓你再去嘗試。

除此之外通常小公司輪轉很快,所以這些主管們通常都不太有時間來一步一步教導,變成是自己做中學,然後獨立作業。

我們常說小公司都免費供你一個全套餐、包山包海,做行銷就讓你從圖形設計、網站設計到管理社群,可以讓你一觀從最初產品雛形到最後出貨給客人的全部產品旅程等,然後都無法專心發展自己的長處。

要不然就是要你去開發陌生市場,然後你一間一間的打去問廠商,還可能遇到廠商覺得你這小公司根本沒聽過,也不太搭理你。然後你就自己這樣磕磕碰碰找出了自己道路和方法,最終才發現原來還有更有效率的方式。

總結一句第一家公司還是推薦大公司,但如果覺得自己很有衝勁、喜歡冒險,對前往組織很有想法,我覺得把自己放進去一個小公司,何嘗不可!


XChange

XChange 是最活躍的網路產業台灣工作者社群,也是唯一跨境串連海內外台灣人才影響力的非營利品牌。自 2016 年成立三年以來,持續以自發性的互動式實體講座、社會回饋與產學專案、知識型內容,凝聚網路圈人才。

核心成員近 100 人以業餘時間遠端協作,舉辦超過 40 場實體講座,影響超過 6000 人次,並於 2018 年末於上海、北京、香港、東京、雅加達、新加坡正式成立 6 大海外分社。

XChangers 致力於成為種子,引導群眾自發交換網路圈產業知識與人脈連結,創造個人職涯成長、開拓海內外商務契機、一同從事社會回饋。

XChange Facebook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XChange.tw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瘧疾境外移入增4例!印尼、印度、東非染病 今年病例創19年新高

瘧疾境外移入增4例!印尼、印度、東非染病 今年病例創19年新高

疾病管制署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為年齡介於40多歲至60多歲男性。其中2例本國籍赴印尼旅遊染病,另2名外國籍個案分別曾經到東非多國旅遊,以及長年居住印度。疾管署監測今年瘧疾病例數已累計20例,均為境外移入病例,為近19年(2007-2025年)同期最高,提醒民眾赴流行地區注意。

2025年09月16日 15:07

快訊/腸病毒增1死!嬰出生7天疑似敗血症 隔日死亡

快訊/腸病毒增1死!嬰出生7天疑似敗血症 隔日死亡

疾病管制署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未滿月男嬰,出生後第7天出現低體溫至急診就醫,發現有黃疸、肝指數上升、血小板低下及代謝性酸中毒等疑似敗血症徵候,並收治加護病房治療,經治療症狀未改善,次日不幸死亡。經通報檢驗後確認為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

2025年09月16日 14:04

醫曝「肩頸痠痛」常見4大原因 可按3穴位舒緩

醫曝「肩頸痠痛」常見4大原因 可按3穴位舒緩

肩頸痠痛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中醫師指出,現代常見原因包括「長期姿勢不良、壓力和睡眠障礙、急性肌肉損傷、頸椎退化」,除了可以穴位按摩舒緩之外,也可常做拉筋伸展舒緩肩頸不適。

2025年09月16日 13:40

守護母嬰!慈濟醫分享全人照護實務 曝「子癲前症」致命危險

守護母嬰!慈濟醫分享全人照護實務 曝「子癲前症」致命危險

花蓮慈院日前舉辦「花東孕產婦與兒童醫療區域整合照護計畫在職教育訓練」,以實務經驗照護的分享,強化「子癇前症」等高風險妊娠的識別及處理能力,落實更優質的全人照顧方式,守護花東地區的母嬰。

2025年09月16日 11:34

北捷「閃電CPR挑戰」等車時刻學急救 6小時7236人響應破紀錄

北捷「閃電CPR挑戰」等車時刻學急救 6小時7236人響應破紀錄

上週六(9/13)不少人在台北捷運遇到CPR活動,其實那是第三屆《閃電CPR挑戰》,在台北捷運7大車站設置9個站點,包含CPR按壓挑戰與AED體驗操作,短短6小時吸引高達7,236名旅客參與,創下台灣急救推廣新紀錄;且因為面對捷運站的多元旅客,成功觸及許多過去在教育系統中被忽略的長者與身障朋友,也盼打造更全面公民急救網。

2025年09月16日 11:28

揪出退化警訊!ICOPE檢測揭開潛藏危機 醫:早治療很安心

揪出退化警訊!ICOPE檢測揭開潛藏危機 醫:早治療很安心

台灣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輩的健康成了全民最關注的議題。門諾醫院去年在花蓮市、吉安鄉推動 ICOPE(整合性照護長者功能評估),結果發現,不少長者在「行動力」與「聽力」方面已有退化警訊。門諾醫院提醒,定期做功能檢測,不僅能揪出隱形危機,更是守住自主生活品質的關鍵。

2025年09月16日 11:19

「台灣美耐皿」餐具出包 日本鮮蜜瓜檢出禁用農藥

「台灣美耐皿」餐具出包 日本鮮蜜瓜檢出禁用農藥

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結果,有1批從日本北海道進口的鮮密瓜檢出農藥殘留違規,總計240公斤全數退運或銷毀;另還有1批「台灣美耐皿」的餐具溶出試驗不符規定,總計68.4公斤需全數退運或銷毀。

2025年09月16日 11:01

研究揭「瘦瘦針」可降罹癌風險17% 醫:對卵巢癌最顯著

研究揭「瘦瘦針」可降罹癌風險17% 醫:對卵巢癌最顯著

該如何健康瘦身,一直備受民眾關注,對此,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廖繼鼎在臉書提到,台灣每3名成年人有1人過重或肥胖,且肥胖與至少13種癌症高度相關,而根據最新研究,俗稱「瘦瘦針」的GLP-1受體促效劑,可使肥胖、過重成人的癌症風險下降17%,卵巢癌降幅更可達47%。

2025年09月16日 09:2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