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到異鄉 荷蘭到新加坡轉職經驗

▲XChange知識共享計畫。(圖/XChange)圖文/Xchange

▲XChange知識共享計畫。(圖/XChange)

圖文/Xchange

海外工作一直都是許多人的一個工作選項,特別是這兩三年,海外工作的種類從早期的電子產業外派、打工度假,轉變成投遞海外工作,許多網路軟體產業人才也開始尋找海外機會。我兩年前到了荷蘭 Booking.com 擔任產品經理,這次轉職,從荷蘭來到新加坡的 Grab,從異鄉到另一個異鄉。上次的經驗算第一次出海,對出海有許多的陌生、驚恐,這次從歐洲回亞洲,因有了之前的經驗,在轉職動機、轉職準備、海外生活等,都有不一樣的心態。我想,隨著出海的人變多,那一定會有人開始想「出海,之後呢」?這樣從異鄉到異鄉的經驗,可以分享給 XChange 的朋友們參考。

轉職動機與考量

不管在哪工作,設定自己對這份工作的目標,是知道何時該往下一步的關鍵。

若說第一次的工作目標是了解大型跨國網路/軟體公司成功之道,以及他們如何管理與營運跨國、跨文化團隊,偏「我能得到什麼」、「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這次轉職,有很大的考量面向是「市場發展性」與「我能提供什麼價值」。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呢?我認為,不管在哪裡工作,設定自己對這份工作的目標,是知道何時該往下一步的關鍵。每個工作者都應該定期檢視自己目標達成的狀況,在 Booking.com 工作較上手,團隊也較穩定後,我回顧自己學到了什麼:我深度的參與了多項產品專案的探索發想、設計、開發與上線。從過程中,第一手觀察到大型公司如何投入資源做前期研究、市場分析,如何有步驟、有條理的安排產品藍圖,如何協調組織資源進行開發,如何透過與使用者研究員合作驗證早期概念,或透過公司自建的 A/B testing 系統驗證產品假設,如何與跨國團隊討論上線策略、做在地化推廣等。當初設定的目標,儼然已經達成大半。所以正好是個機會來思考下一步。當然,每個人在思考未來時,不會純粹只有職涯上的考量,也會有家人、私人因素。我首先確認自己會回亞洲就業,接著,就職涯面,這次在思考轉職時,我更多的是思考:

1.哪些市場在可預期的將來會有大的成長動能。
2.哪些類型的公司我可以發揮所長,貢獻更多價值。

針對第一點,世界上有需多區域、市場的網路滲透率尚低,因此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東南亞是其中一個離台灣較近的區域,根據 Google 與淡馬錫的研究,東南亞的網路經濟產值會在 2025 年達到 2400 億美金(2018 年底為 720 億美金),預期成長 3 倍之多。在這樣的前景之下,許多資金大量湧入此東南亞,造就了很多網路獨角獸,新創發展也很蓬勃。我認為,每個人在工作期間能參與的風口不多,例如 2000 年 .com 時代,2010 年的行動浪潮、中國互聯網起飛,都是一些大時代的浪潮。當然,不是說身處浪潮就一定會成功,但在浪潮中,獲得的機會肯定比較多。

至於第二點,我很清楚知道在 Booking.com 學到的,大型網路公司營運之道、A/B testing 等大多方法論,在較早期的公司派不上用場,比較適合在有一定規摸的組織規模,才能發會最大的效益,也是我最能為未來公司加值的地方。綜合以上考量,就把求職範圍限縮在東南亞成長性較高的中大型組織。

我想說的是,每個人海外求職的目標不同,想得到的東西不同。這件事情,是每個海外求職者在求職前都必須先想過的問題。此外,也可以先想好目標達成後的下一步為何,如果跟現在求職方向差太遠,也是一個很需要即時檢視的地方。

轉職準備

了解求職市場的薪資福利基準與生活開銷是求職者的基本功課

由於這次轉職,不是第一次海外面試,不是第一次談海外薪資,不是第一次辦海外工作簽證。因此在準備起來,並沒有太多出乎意料的地方。不過還是有一些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

1.薪資討論

一般來說,若非外派,海外求職會以當地薪資為討論基準。若原所在地薪資低於求職地很多,對求職者來說,重點在於如何爭取接近當地薪資的水準。相反的,若原所在地薪資高於求職地很多,對求職者來說,重點在於如何保有接近原本薪資的水準。聽到很多從歐美(特別是美國),因薪資遠高於亞洲就業市場,多數人能獲得高於當地市場水準的薪資。

因此重點就是了解當地薪資基準與自己的籌碼。關於了解當地薪資部分,看所得平均這種數字太籠統,在貧富差異較大的地方,很容易被極端值所影響。一般會建議到 Glassdoor 看求職市場相似職務、職階的薪資範圍。關於自己的籌碼,能為自己加分的,大概有兩個面向,一是跟職缺的相關性,例如若某公司在找搜尋相關的產品經理,若求職者有搜尋產品相關經驗,肯定會大大加分。同時,市場較稀缺的資源,也容易成為加分條件,例如在美國 Google 總部做過 AI,美國經驗、Google 這個大牌子與 AI 這個熱門詞,對許多公司來說都是很稀缺的資源。

回到薪資討論,若無特殊籌碼,那爭取到接近當地薪資水準算是很合理的結果。若有籌碼,則可討論往上調整。新加坡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就是稅率相較歐美低(新加坡所得稅級距),因此求職者可以先換算「稅後」所得,比較求職地與原本工作的差異,以提出較合理的薪資期待。

2. 搬家人生

許多身旁的朋友,在第一次出海之後,就慢慢得成為數位遊牧民族,從第一個異鄉到第二個異鄉,逐市場機會而居。有人會覺得很心酸,長年無法回台,但我認為這就是個人的選擇,有好有壞,不可能什麼都要。在成為數位遊牧民族之後(?),搬家就成為常態,對生活的影響,我自己就盡量成為一個「輕資產」的人,少買了很多大型用品(家具),再買很多東西之前,也都會想說這以後帶得走嗎?賣得掉嗎?一個有趣的數字,當時從台灣到荷蘭,因公司有補助海運,帶了 40 箱個人物品,這此從荷蘭到新加坡,只帶走了 15 箱。此外,以新加坡來說,居住空間是比較小的,以相同的租金來說,新加坡市區能租到的房子會比荷蘭阿姆斯特丹來得小一些,大家在評估求職市場,也可以上網比較兩地的生活開銷。

海外生活

把握與異鄉朋友相處的時光,學習喜愛不同國家的文化特色

在荷蘭生活真的是很特別的經驗,大多數的人每天騎腳踏車上班,五點多回家吃飯,假日到公園或鄰近城市、國家旅遊,生活相當愜意。在荷蘭工作的期間,結交了許多工作上的朋友、生活上的朋友,在當地也有一群可愛的台灣同鄉定期聚會。大家因工作而相聚,把握與異鄉朋友相處的時光,因為你不知道大家下一刻會在哪。

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我在新加坡已經工作了快半年。若要簡單比較兩地,工作方面,荷蘭阿姆斯特丹與新加坡都有相當比例的外籍人士,網路軟體產業都很缺工程師、高技術性人才。多元性部分,Booking.com 有超過上百個國家的員工,Grab 也有來自數十個國家的工作者。英語是共通的工作語言,大家操著不一樣的口音,有著不一樣的文化。生活方面,從溫帶來到熱帶,從歐洲回到亞洲,習慣的濕熱、隨處可見的亞洲食物、令人熟悉手搖飲料,都讓新加坡成為很容易適應的地方。每個城市都有其優點與缺點,也沒有一個地方比得上故鄉台灣,學習喜愛不同國家的文化特色是海外工作者的課題之一。

很多人想出海,也有人已經出海,在思考下一個機會。不管你是哪一種狀態,這邊從異鄉到異鄉的分享,希望能對你有一些幫助。



XChange

台灣最活躍的網路產業工作者社群,自 2016 年成立三年以來,持續推動實體互動式講座 #產業大聚 與 #海外工作同學會、產學串接專案 #數位內容大使、知識型長期職涯共筆 #Medium知識共享計畫,從線上到線下,凝聚網路圈海內外人才。核心成員近 100 人皆以業餘時間遠端協作,舉辦 30+ 場實體講座,影響人次 5000+,並於 2018 年末於上海、北京、東京、雅加達、新加坡成立 5 大海外分社。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男赴日旅遊「突尿不出來」攝護腺腫成4倍 竟是感冒藥惹禍

男赴日旅遊「突尿不出來」攝護腺腫成4倍 竟是感冒藥惹禍

一名65歲男性赴日旅遊期間感染流感,行前往藥妝店購買成藥服用後,隔日竟完全無法排尿,被導遊緊急送往當地醫院插尿管處置,返台檢查發現攝護腺體積已是一般正常尺寸的4倍,且原本就有攝護腺肥大的病史,但長期未穩定服藥,此次因服用含有第一代抗組織胺成分的感冒藥,導致膀胱收縮功能受抑制,因此引發急性尿滯留。

2025年11月20日 14:36

衛福部推「受訓完整才能做醫美」 估600人執業遇挑戰

衛福部推「受訓完整才能做醫美」 估600人執業遇挑戰

醫美執業資格問題最近備受關注,對此,衛福部今強調,醫美並非零風險,且多數接受醫美的民眾身體狀況良好,一旦醫師訓練不足造成傷害,更顯對民眾影響深遠,因此修法朝「完成PGY(不分科)訓練得執行醫美」的方向走;據統計,目前約有600名醫師未完成PGY,政策目標將「直美」現象導回正軌。

2025年11月20日 14:12

景美女中拔河隊6連霸背後秘辛!長庚推「運動員健康手冊」防傷害

景美女中拔河隊6連霸背後秘辛!長庚推「運動員健康手冊」防傷害

景美女中拔河隊在世界運動會六連霸,背後其實有長庚運動醫學團隊長達12年來的專業照護支持。有鑒於基層學校拔河隊缺乏運動防護的知識及資源,長庚特別集結醫師、運動防護師、營養師等跨領域醫療團隊發表《拔河運動員健康手冊》。副院長蔡文鐘指出,手冊從熱身、恢復、營養到用藥與心理,將醫療端的專業轉成運動現場能立即使用的語言與建議,「我們不只治療傷害,更希望傷害不要發生。」

2025年11月20日 13:54

男慢性痛找無原因 醫揭「傷害可塑性疼痛」特徵:神經過度反應

男慢性痛找無原因 醫揭「傷害可塑性疼痛」特徵:神經過度反應

45歲韓先生多年苦於肩頸痛、偏頭痛,數度就醫仍查無原因,還被懷疑是「太敏感」,直到在大醫院接受完整評估,才確診是近年疼痛醫學領域新增的「傷害可塑性疼痛」,屬於沒有明顯組織損傷卻長期疼痛的特殊類型;醫師說,若長期反覆疼痛,或疼痛程度與檢查結果不符,別靠意志力硬撐,應尋求專業診斷。

2025年11月20日 12:41

台灣生殖醫學終結罕病遺傳 「龍蝦爪畸形」父喜獲健康女兒

台灣生殖醫學終結罕病遺傳 「龍蝦爪畸形」父喜獲健康女兒

李先生一出生即罹患罕見的先天遺傳疾病EEC綜合症,發生率約十萬分之一,若父母其中一方帶有此突變,下一代約有50%的機率發病,典型臨床表現包括外指或「龍蝦爪樣畸形」,新生兒的手可能僅有三根手指。李先生為此從美國到台灣尋求「生殖醫學」,順利孕育出健康的下一代,創下全球罕見案例,締造「從三指到十指」的生命奇蹟。

2025年11月20日 12:38

主管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1週內開考績會

主管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1週內開考績會

疾病管制署遭爆東區管制中心簡姓主任長期讓特定女技工每天替他備妥早午餐,基層員工看不慣其公器私用,7月初二度向政風室檢舉,最後僅以告誡了事。疾病管制署今(20)日回應,因本案對於防疫團隊指揮運作、基層同仁士氣仍恐有深遠影響,疾管署長羅一鈞重新檢視本案後,已指示再次進行調查並於一週內召開考績委員會審議。

2025年11月20日 12:27

改善腸道菌相可降低洗腎風險 專家:補充益生菌延緩惡化

改善腸道菌相可降低洗腎風險 專家:補充益生菌延緩惡化

腸道健康和腦部功能息息相關,國外醫界並揭示「腸腦軸」的連通路徑,如今台灣研究團隊首次證實,人體亦有「腸腎軸」機制,也就是腸道菌與腎臟病之間同樣具有關鍵連結,若能及早調整飲食、補充益生菌,可望降低未來發展至洗腎的風險,對國人健康影響深遠。

2025年11月20日 10:56

喝到記憶受損!52歲老闆狂應酬、靠酒助眠 患「酒精性失智症」

喝到記憶受損!52歲老闆狂應酬、靠酒助眠 患「酒精性失智症」

一名52歲生意人林老闆(化名)應酬頻繁,長年下來一天常常喝掉十多罐啤酒或是半瓶威士忌,甚至習慣靠酒助眠,漸漸出現記憶力明顯缺損,工作上判斷不再精準,連帶影響公司經營,就醫檢查發現是罹患「酒精性失智症」。醫師提醒,已有醫學研究明確指出,長期飲酒不僅會傷肝,更會直接損害腦部。

2025年11月20日 10:2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