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種「迭代產物」每個微小的選擇 都會影響樣貌

人生是種「迭代產物」 每個微小的選擇 都會影響樣貌

▲人生會隨著經驗迭代,每個為小選擇都可能成就不同的自己。(圖/Visual 免費素材圖庫)

文/少女凱倫

「我們自己的人生也是迭代的產物。」從一個最好的內核開始,一個一個動作地持續疊代和一次一次微小的選擇,就會成就你的人生。

這句話是大陸「產品哲學家」梁寧所說的,最近我迷上了音頻APP「得到」,這堂課主講產品思維30講,專業的內容相當豐富,而我常常被幾個哲學思維的片段吸引,融入自己的世界。

我很認同她提到的人生是迭代產物的觀點,演講的時候我也提過「人生資源串接」,其實跟她所表達的意思有點相近。我反思了為何我現在以寫作作為我主要產出的作品,其實我的寫作之路從小學就開始了。

90年代左右的孩子,小時候可能都有過這一段,非常迷戀某些偶像,不只購買全套專輯,甚至為了偶像產出「幻想小說」,將自己帶換成女主角與偶像發生一些有趣的互動。這樣的行為在傳播理論當中的閱聽人之迷文化研究中被稱「 過度的閱聽人 」,也就是說非常迷戀某個人事物的Fans就對了。

因為我是傳播專業,畢業論文使用數據分析執行兩岸閱聽人研究,因此這裡稍微解釋何謂閱聽人研究。

閱聽人研究有五個研究方向

(1)效果研究/(2)使用與滿足研究/(3)文學批評/(4)文化研究/(5)接收分析

其中,接收分析就是迷文化的研究典範, 是將媒介與媒介使用置於更廣的架構,閱 聽人的接收脈絡已是與社會、生活整個交纏在一起的媒介文化,因而接 收分析也應跳脫文本的小框框,以研究整個媒介文化對閱聽人會產生什 麼樣的影響為新的研究取徑 。

簡單來說,就是你迷戀上某種人事物,進而對這樣的主題產出一些(文本)作品,舉凡寫作、影片、照片等等,來獲得相對滿足感,就是接收分析的重點。

回到我自己的故事裡,因為我小時候真的太沉迷追星,我就開始像其他迷妹一樣寫了6-7篇的長篇小說,就是很正式的有契子、大綱、章節與人物設定,以前追星真的好瘋狂,不曉得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其實我本來已經深深遺忘我曾經做過這種事情,而且是小學六年級到國中二年級的事情…是我小學同學有一天告訴我,勾起了我的回憶,而且還說我當時都會分享給他們看(我的媽阿)

所以因為我從小學就開始寫長篇小說,我記得一部小說有10章節,大概也有個上萬字,所以打字、寫文章對我而言不太是個負擔。這件事情我到大二修了一門劇本寫作的選修課也才突然驚覺,多多少少有幫助,因為在同學輪流創作劇本時,被發現我能把劇中男主角解扣子、露出胸膛這種細節描繪得很清楚,讓人覺得有趣。

但這些都還不是讓我將寫作成為主要產出作品的關鍵,但即便不是關鍵,從小學六年級到現在也已經17年了,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文章寫這麼快,或是如何快速擬定文章架構,我覺得這些都是透過「人生迭代」進一步而來的,而非我一無所有的開始撰寫, 漸漸在經營自品牌 這一塊受到關注。

我不敢說我寫得多好,但從這樣的人生歷程可以觀察到的是即便已經有一項主要可以發展的技能或者核心能力,如果沒有意識到這個核心是你的價值,再努力去尋找方向也是沒有用的,這也就是說「今天你在一個什麼樣的點位上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在未來的幾年裏,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持續迭代。」

因此,要發揮自己的價值,其實不是我到處去學一些新東西、轉換新領域,讓自己樣樣會樣樣不精,而是先挖掘自己人生歷程當中,有沒有哪一項事情,是你可以樂在其中,也能好好發揮、更對社會上部分群眾有幫助的事情,無論多小都沒關係,只要你在這件小事情上,成為Keyman,其實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再從這個核心價值去延伸發揮自己的系統。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男自述「沒有症狀」確診食道癌末期 一句話讓醫差點當場吐血

男自述「沒有症狀」確診食道癌末期 一句話讓醫差點當場吐血

一名50歲男子日前因無法進食前往門診就醫,初診即被診斷為食道癌第四期。主治醫師廖繼鼎指出,該名病患自述「沒有症狀」,卻坦言近一兩個月來幾乎只能喝流質食物,無法正常進食,顯示民眾對身體異狀的警覺性仍偏低。

2025年07月02日 18:52

45歲退伍軍官膝傷上下樓梯成困難 半月軟骨移植重拾運動人生

45歲退伍軍官膝傷上下樓梯成困難 半月軟骨移植重拾運動人生

45歲退伍軍官曹先生是運動狂熱者,卻因前十字韌帶斷裂,輾轉各大醫學中心多次手術,半月軟骨已嚴重耗損、喪失原有的關節緩衝功能,連日常上下樓梯都成為折磨。所幸他接受半月軟骨移植手術搭配物理治療、運動訓練,不僅重拾健康、順利重返工作崗位,更於術後半年開始慢跑,成功避免過早接受人工關節置換的命運,重啟熱血運動人生。

2025年07月02日 18:40

睡前總是嘴饞?專家揭5招破解「宵夜誘惑」從飲食、情緒到習慣層層解析

睡前總是嘴饞?專家揭5招破解「宵夜誘惑」從飲食、情緒到習慣層層解析

深夜時分,肚子突然咕嚕作響,一包餅乾、幾塊巧克力瞬間下肚……,吃的當下彷彿獲得慰藉,吃完卻忍不住懊悔:「剛剛是不是又吃太多了?」這類「深夜食癮」的情境,幾乎成了許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25年07月02日 17:43

走路很簡單?專家盤點7大常見錯誤走法 越走越累還會傷身

走路很簡單?專家盤點7大常見錯誤走法 越走越累還會傷身

「走路」這項最簡單的運動,不需要特別學習或器材,每個人都能本能地動起來,也是許多人日常維持健康的方式之一。然而,多位健走與競走教練提醒,錯誤的走路姿勢不只會削弱運動效果,時間一久,還可能對關節和肌肉造成負擔,導致痠痛甚至運動傷害。以下整理專家點名的7大常見錯誤與修正建議,幫助你走得更健康安全、效率加倍。

2025年07月02日 17:34

北榮研發AI揪「思覺失調症」準確率逾9成 獲愛迪生金獎

北榮研發AI揪「思覺失調症」準確率逾9成 獲愛迪生金獎

思覺失調症評估有重大進展!北榮精神醫學部楊智傑教授團隊,應用最尖端的醫療人工智慧技術,開發出「智慧腦影像平台」,輔助評估思覺失調症,準確率高達91.7%。北榮表示,該平台突破傳統仰賴臨床症狀觀察的限制,提供客觀的生物學指標。

2025年07月02日 17:27

藥師團體揭「國防醫藥學系招生暴增」 批政府破壞人力市場平衡

藥師團體揭「國防醫藥學系招生暴增」 批政府破壞人力市場平衡

醫學系招生員額爭議才剛落幕,藥師團體今(2)日怒批,國防醫學院藥學系114學年度招生名額大幅增至28人,和12年前相比暴增近3倍,卻未見教育部減招其他藥學校系名額。根據國衛院評估,國內不缺乏藥師人力,反而可能有過剩疑慮,教育部、衛福部與國防部應立刻通盤檢討藥學生名額分配機制,檢視各校招生配額,避免不當增額破壞藥師人力市場平衡。

2025年07月02日 16:51

雲林今年首例日本腦炎!北港60歲男無旅遊史 住家附近有豬舍

雲林今年首例日本腦炎!北港60歲男無旅遊史 住家附近有豬舍

雲林縣出現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確診個案,為北港鎮一名60多歲男子,近期無出國或外縣市旅遊紀錄,活動範圍主要集中於住家附近。雲林縣衛生局已緊急展開疫調及防疫作業,呼籲民眾務必落實防蚊措施,並確認家中孩童是否已完成接種疫苗,成人若進出高風險場域,也應考慮自費接種疫苗。

2025年07月02日 16:41

東西堆滿家不是懶!日研究揭捨不得丟的心理關卡 實用整理技巧一次看

東西堆滿家不是懶!日研究揭捨不得丟的心理關卡 實用整理技巧一次看

根據日本《Saison生活研究》的報導,看似簡單的「丟東西」行為,其實藏著難以跨越的心理關卡,報導指出,許多無法丟棄物品的人,往往因為情感依附、回憶牽絆,甚至對未來的焦慮而囤積不必要的物品,本篇也整理出幾種常見心理特徵與實用整理技巧。

2025年07月02日 15:0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