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肺癌晚期又肝轉移還有救嗎? 化療搭免疫加抗血管新生合併延命

洪仁宇醫師

圖文/每日健康
主持人/洪素卿
採訪編輯/郭家和

標靶藥物是晚期肺癌萬靈丹?統計僅6成病人適用

癌症連居30年十大死因之首,其中又以肺癌存活率最低,且近年發生率逐步攀升,儼然成為台灣人健康的頭號殺手。由於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約只有3成患者在發現時可開刀手術,大多數多是3B期或更晚期的腫瘤。近年來標靶藥物在治療肺癌上成效顯著,病人確診後多會詢問是否可用標靶治療,然而標靶藥物並非肺癌的萬靈丹,更不是人人都適用。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洪仁宇醫師指出,標靶治療並非是晚期肺癌患者的唯一選項,先決條件是病人本身的基因突變。在台灣統計資料中,肺腺癌病人中具EGFR基因突變約佔55%,ALK基因約佔5%,ROS1基因僅約2%。整體而言,肺腺癌病人可使用標靶的比例在60%左右,不在此限的病人可能就需要化學治療。

肺癌適用免疫治療嗎?先看免疫檢查點表達量

不過,即使病人本身沒有這些標靶藥物針對的基因突變,也不代表就陷入無藥可用的地步。洪仁宇醫師表示,當前已發展出可檢測大量基因突變的「次世代定序」,最多一次能檢測3、400個基因,就有機會在60%常見的基因之外,找到其它可用標靶治療的突變基因。但這些基因檢測仍屬於自費項目,對病人來說是額外一筆經濟負擔。

近年廣受注目的免疫治療,也是肺癌治療的另一條出路。洪仁宇醫師說明,當病人進行免疫治療相關檢測,確認PD-LI表達超過50%以上,使用免疫治療也能達到不錯的成效。今年4月起健保署也通過,肺癌病人只要PD-L1表達夠高,就能在第一線或第二線治療時單獨使用免疫治療藥物。

驗不到突變只能化療?搭免疫加抗血管新生延長存活

倘若既沒有基因突變,PD-L1表達又未達健保標準,病人是否只剩下化療一途?洪仁宇醫師指出,健保規範的是單獨使用免疫治療,如果病人的PD-L1表達不是很高,化學治療的預估成效也不佳,也可採取將化學治療與免疫治療合併使用。目前已經在臨床試驗證明,合併化療與免疫治療有助於延長病人的存活時間。

此外,肺癌由於發現得晚,有相當比例會出現癌細胞的遠端轉移,最常見如腦轉移、肝轉移等等。腦轉移或能使用放射線治療可控制腫瘤,但肝轉移病人即便使用放射線治療也難以收效,在沒有標靶藥物可用之下,肝轉移的病人進行化學治療的幫助相當有限。這時合併療法就會是可考慮的治療策略。

洪仁宇醫師解釋,近期的臨床試驗顯示,將化學治療、免疫治療與抑制血管新生藥物作為治療組合時,比單獨使用化學治療可延長肝轉移病人的存活時間,且達到統計上有意義的程度。只是在現行健保制度下,這種治療組合需由病人自費負擔某些藥物。洪仁宇呼籲,得知罹患肺癌必然會影響心情,建議和主治醫師共同討論,了解各種治療的效果與副作用。就能降低病人在治療期間過多的憂慮情緒,更有機會享受治療成果。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開發肝臟移植術後AI聊天APP 林口長庚團隊:24小時都可關照

開發肝臟移植術後AI聊天APP 林口長庚團隊:24小時都可關照

林口長庚醫院長期致力於肝臟移植及術後照護管理,迄今已累積1,640位肝臟移植個案的豐富實績,在國內居於領導地位。然,該院表示,手術的成功只是起點,真正的挑戰在於術後的長期照護,因此林口長庚醫院與長庚大學共同研發不受時間與場域限制的「肝臟移植術後AI聊天App」,讓病人擁有 「24小時隨身小幫手」。

2025年09月25日 23:59

宵夜最愛吃炸雞、珍奶?營養師教「3招」安心吃宵夜

宵夜最愛吃炸雞、珍奶?營養師教「3招」安心吃宵夜

台灣人愛吃宵夜,無論是夜市攤位上的鹽酥雞、薯條,還是速食店、便利商店的宵夜組合,往往一吃就停不下來,營養師張語希提醒,這些看似療癒的美食,其實暗藏「血糖陷阱」,長期下來不僅容易造成體重增加,更可能影響代謝與健康,她也分享3招祕訣,幫助血糖更穩定。

2025年09月25日 18:03

當毛孩腳步放慢飼主要跟上守護節奏 掌握3大重點幫助狗狗健康老化

當毛孩腳步放慢飼主要跟上守護節奏 掌握3大重點幫助狗狗健康老化

積極提倡「慢治療」,並專注高齡寵物健康照護的金信權醫師提醒,狗狗進入熟齡與老齡後,飼主不能只將牠的退化視為「自然老了」,而是要積極調整照護方式,包含飲食營養、行為觀察與定期健檢,才能讓毛孩在黃金歲月生活得更自在。

2025年09月25日 17:38

61名學生吃便當上吐下瀉 衛生局抓「6項缺失」勒令停業

61名學生吃便當上吐下瀉 衛生局抓「6項缺失」勒令停業

台北市爆出數十名學生吃完台北市「南港國王便當」後,出現上吐下瀉等疑似食品中毒症狀,分別至醫院診所就醫。對此,台北市衛生局表示,目前已令業者停業,待複查合格才可復業,另也已經採集部分患者人體檢體,檢驗結果需1~2周。

2025年09月25日 14:48

桃園爆首例本土登革熱 50多歲男感染源待釐清 

桃園爆首例本土登革熱 50多歲男感染源待釐清 

疾管署今公布桃園市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居住桃園市50多歲男性,9月15日出現發燒等症狀就醫,9月22日因症狀未改善再次就醫,經通報及採檢送驗後確診感染登革熱,經疾管署國家實驗室基因定序結果與先前本土登革熱群聚案病毒株不同,感染源待釐清。

2025年09月25日 14:40

明年健保總額「增加近600億」 石崇良:不會漲保費

明年健保總額「增加近600億」 石崇良:不會漲保費

衛福部健保會昨舉辦明年度健保總額成長率協商會議,四大部門、透析總額達成共識,明年健保總額成長率高推估5.5%通過,明年總額將高達9883.1億元。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受訪時透露,到今年底的安全準備金會有2.8個月左右,明年以5.5%的成長率預估,也還會有近兩個月的安全準備金,所以可以確定的是明年不會調漲保費。

2025年09月25日 13:06

「堰塞湖受災民眾」即起可打流感疫苗 放寬公費抗病毒藥

「堰塞湖受災民眾」即起可打流感疫苗 放寬公費抗病毒藥

國內流感已進入流行期,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表示,10月可能就提早進入高峰期,因此自今年10月1日起至10月31日止,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7大使用對象。他也同步宣布,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受災安置收容所」民眾今起直接納入「公費藥劑擴大使用對象」,光復安置收容處所相關人員也可接種公費流感疫苗。

2025年09月25日 12:19

研究證實「秋葵可降血糖」 營養師:黏液是關鍵、別炒太久

研究證實「秋葵可降血糖」 營養師:黏液是關鍵、別炒太久

糖尿病在台灣盛行率高,穩定控制血糖是重中之重。營養師楊斯涵在臉書分享,研究發現秋葵萃取物能改善高血糖,秋葵屬於蔬菜類富含膳食纖維和植化素,對血糖控制有好處,但仍需要配合整體飲食、運動、體重控制與藥物治療。營養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也曾指出,秋葵黏液是最重要的保健成分,料理時千萬別去掉。

2025年09月25日 09:3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