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日本如何利用「食品回收法」減少食品廢棄物?

▲食物浪費大國日本,如何利用「食品回收法」減少食品廢棄物?(圖/食力foodnext)

▲食物浪費大國日本,如何利用「食品回收法」減少食品廢棄物?(圖/食力foodnext)

圖文/食力foodNEXT
撰文=黃欣培

在食品加工的過程中,免不了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也因此許多食品廠會委託合法的廢棄物清除機構處理。不過,在2019年12月,彰化地檢署查出,卜蜂、愛之味、義美、味王、碁富、富味鄉等業者,委託清運、再利用機構處理「食品加工污泥」,但清運業者以及再利用的機構「福茂有機肥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欣農好肥料有限公司」、「方圓生化科技」卻未依照《廢棄物清理法》妥善再利用處理,而是隨意傾倒在農地上,造成環境污染!

同樣的,追求嚴格的食品品質、賣相的日本,為了改善大量的食品廢棄物造成的環境問題,日本政府在2001年5月生效了《食品回收法(食品リサイクル法)》,規範食品相關業者減少食品廢棄物的產生,以及讓廢棄物做出有效的最大利用化。日本環境省於2019年公佈2016年的食品廢棄物估計值,食品相關企業產生的食品廢棄物有1970萬噸,其中透過《食品回收法》再生利用成飼料、肥料、能源的就有將近1500萬噸!究竟日本的食品回收是怎麼嚴格運行的?

環境、健康問題,促成《食品回收法》

在執行《食品回收法》之前,日本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對於處理廠來說,能夠處理的數量相當吃緊,此外,廢棄物含水量過高,造成焚化爐的溫度偏低,燃燒未完全更因而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隨著民眾對於戴奧辛引起的健康問題日益關注,以及沒有被充分有效利用的廢棄物形成龐大的垃圾,因此在當時減量廢棄物的是相當緊迫的課題,日本政府開始全面檢討廢棄物管理政策,強烈要求食品相關企業要依《食品回收法》規定,在製造、銷售過程產生的廢棄物要「再利用」作為飼料、肥料、能源等有價值的資源,實現循環經濟。

減少廢棄物產生、再生利用...以減少龐大的食品廢棄物!

《食品回收法》的目的是將食品於製造、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優先控制食品廢棄物的產生;接下來,再生利用食品廢棄物作為飼料和肥料;若難以回收,就採用熱回收;最後才是以脫水、乾燥等方法減少廢棄物重量。

1、減少廢棄物產生:
食品製造業得努力減少不良品的發生、未使用的原物料要有效利用;食品批發以及零售商要抑制過度購買以及退貨、即將到期的產品也可以折扣銷售;餐飲業者則可以透過設計菜單來減少廚餘的產生,利用以上在生產以及銷售流程的改善來減少廢棄物。

2、再生利用:
可再生利用的食品廢棄物可以作為飼料、肥料、油脂、油脂製品、能源等用途,將廢棄物循環利用。

3、熱回收:
若是工廠或營業場所位置條件不佳、半徑75公里內沒有再生利用處理設施、或是難以再利用的廢棄物,若是能夠產生跟沼氣同等或以上的熱量的話,就採用熱回收,轉換為電力使用。

4、減量化:
以脫水、乾燥等方法減少廢棄物重量,使乾燥後的廢棄物更易於處理。

繳交再生利用實施報告、訂定目標,系統性的促進食品再生利用

在《食品回收法》頒布前,食品相關企業於2000年的「再生利用率」為29%,而後開始逐年上升,政府更於2007年開始針對每個與食品相關的企業都訂定了不同的「再生利用率」目標(當前再生利用率目標:食品製造業95%、食品批發業70%、食品零售業55%、餐飲業50%),全面和系統性的促進食品回收!2007年總體的再生利用率上升到54%,2008年79%、2009年後皆有80%以上。

且從2009年開始,上一年產生超過100噸以上的食品廢棄物的業者,更得於每年6月前繳交實施狀況的報告,詳細紀錄產生的食品廢棄物、回收利用的數量,若未繳交或內容造假則有20萬日圓以下的罰鍰,另外若是該企業再生利用率嚴重不足,更可能會處以50萬日圓以下的罰鍰。不過一般的中小企業,若每年產生的廢棄物沒有超過100噸,可不代表就能夠置身事外,即便無需繳交報告,但是仍得每年紀錄產生和再生利用的廢棄物量。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指出,全世界每年生產的食物有3分之1、約13億噸被浪費掉,而食物的過度浪費,往往增加了環境的負擔。即便日本每年產生的剩食、廚餘數量仍非常龐大(延伸閱讀:日本「3分之1規則」造成一年643萬噸可食食物被丟棄!),但透過《食品回收法》,讓業者們在致力於發展和促進食品工業的同時,也得考慮廢棄物造成的環境問題,如此從源頭開始減少食品廢棄物的產生,才是能夠減少環境負荷的循環經濟!

延伸閱讀
全球第一個將食育入法!日本如何傾全國之力推食育?
動物吃蟲蟲飼料也能救地球!循環經濟的最佳體現!
該怎麼減少食物浪費?食品業的點「食」成金之術!

參考資料
食品リサイクル
日本環境省
2003年日本食品循環資源再生利用之調查結果概要
我が国の食品廃棄物等及び食品ロスの発生量の推計値(平成28年度)の公表について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化療其實無法「治癒」癌症 醫:病人最好自己決定是否要做

化療其實無法「治癒」癌症 醫:病人最好自己決定是否要做

許多癌症病人在生命最後階段都經歷過化療,不少家屬會痛心問:「是不是化療害死我家人?」對此,土城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吳教恩在臉書分享,化療在晚期癌症中有不同定位,目的並非「治癒」,而是延緩惡化或緩解症狀,是否接受化療,最好由病人自己決定。

2025年09月18日 13:36

流感季提前來襲 診所醫1天驗出8例陽性:連我喉嚨都怪怪的

流感季提前來襲 診所醫1天驗出8例陽性:連我喉嚨都怪怪的

疾管署日前才剛提醒流感季提早報到,診所醫師馬上「體驗」到流感威力。耳鼻喉科醫師李典憲在臉書分享,流感患者最近明顯增加,門診一天下來竟驗出8人A型流感快篩陽性,藥局的克流感等抗病毒藥幾乎開完,夜診結束後,連自己「喉嚨都有點痛痛怪怪的」。

2025年09月18日 12:32

45歲男動陰莖增大術死亡 衛生局證實「診所7次違規」不排除停業

45歲男動陰莖增大術死亡 衛生局證實「診所7次違規」不排除停業

北市中山區錦州街安和美診所17日再爆醫療事故,45歲男病患砸40萬元做「陰莖增大術」,不料疑似麻醉不當,在手術結束後失去呼吸心跳。對此,台北市衛生局也證實,診所醫師過去已有七次違規紀錄,累計開罰新台幣27萬元,昨第八度前往稽查,又發現多項缺失,不排除處以停業處分。

2025年09月18日 11:44

每一條生命都珍貴!高醫病人安全週開跑 打造產兒安康防護網

每一條生命都珍貴!高醫病人安全週開跑 打造產兒安康防護網

為倡議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動的「世界病人安全日」,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也響應舉辦「病人安全週」,今年聚焦於為新生兒和兒童提供安全照護,呼籲病人安全意識應從孕育新生命的第一天開始,並一路延續至孩子成長的每一步,讓守護成為全民共識。

2025年09月18日 11:15

不是失智!他走路突變慢、忘記子女 醫示警:「1症狀」所致

不是失智!他走路突變慢、忘記子女 醫示警:「1症狀」所致

長輩動作變慢或是走不穩,可能不是失智,而是跌倒撞到頭導致「慢性硬腦膜下出血」,ICU醫師陳志金表示,「我們需要對跌倒的長輩多一點警覺,也需要多一點雞婆,多多關心周遭的人。」

2025年09月18日 11:10

台大院長推3方法解人力荒 醫直呼「反感」:勿以台大看天下

台大院長推3方法解人力荒 醫直呼「反感」:勿以台大看天下

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上任後,針對醫護人力短缺提出3大解方,包括「開放外籍護左、高薪聘回流醫師和台大內急診醫師進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不過卻遭到聯醫醫師反感直言「勿以台大看天下」。他認為,這是相當不受尊重的安排,呼籲聯醫尊重自己的基層。

2025年09月18日 11:07

男陰莖增大「術後無監測」猝死 醫界:執刀醫多次改名疑鑽漏洞

男陰莖增大「術後無監測」猝死 醫界:執刀醫多次改名疑鑽漏洞

北市驚傳45歲男性在醫美診所接受「陰莖增大術」,疑麻醉不當,於術後死亡,操刀醫師為丁斌煌(原名丁立文、丁秉煌)。對此,有醫師指出,聽到姓「丁」馬上知道是哪位,他出事多次,且數度改名,敦促衛生機關加強防堵爭議醫師藉改名持續執業,也提醒民眾注意醫療院所有無完善的術後監測系統。

2025年09月18日 11:02

不吃早餐糖尿病風險高33% 專家建議「吃對時間」:不挨餓也能瘦

不吃早餐糖尿病風險高33% 專家建議「吃對時間」:不挨餓也能瘦

很多人早上趕上班上課,所以會不吃早餐。不過,營養師提醒,研究發現經常跳過早餐的人,糖尿病風險高 33%,就算體重一樣,風險還是高。另外,吃飯也要吃對時間,養成和生理時鐘同步的飲食習慣,不用刻意挨餓,也能幫助減重、顧代謝、降慢性病風險。

2025年09月18日 10:4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