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糖胖症 醫師來解說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很高興邀請到徐光漢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劉育志醫師:我們今天要請問徐光漢醫師的是,什麼是糖胖症?

徐光漢醫師:基本上糖胖症是屬於一個比較新的名詞,我們是把糖尿病跟肥胖症合併在一起,就表示糖尿病跟肥胖症是有關係的,在英文上叫Diabesity,就是Diabetes加上Obesity的一個名詞,所以叫做糖胖症。

劉育志醫師:糖胖症會導致哪些問題的產生?

徐光漢醫師:糖尿病本身會造成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甚至周邊神經病變,再加上肥胖症的時候,其實會衍生出其他代謝性疾病的問題,包括高血脂、增加癌症發生率、或者是尿酸,等等一些代謝性疾病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會造成身體愈來愈大的負擔。

劉育志醫師:面對糖胖症的時候,我們一開始大多會用哪一種方式來治療?

徐光漢醫師:醫生第一會告訴你要把體重減下來,加上一些運動,自然而然會改善身體的狀況。

劉育志醫師:在減重的過程中,飲食跟運動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徐光漢醫師:我們在減重的過程裡面,其實飲食占了大概七成,運動是三成,所以最主要減重的過程裡面,還是要從飲食上面開始著手。

劉育志醫師:什麼時候糖胖症會需要用手術來治療?

徐光漢醫師:美國肥胖醫學會建議,在BMI大於30以上,假設你有合併一些肥胖的併發症,包括我們今天講的糖胖症,就是糖尿病的話,會建議用手術介入,是比較好的一個方式。

劉育志醫師:請問徐醫師,目前手術方式大概有幾種作法?

徐光漢醫師:糖胖症的手術是從減重手術衍生而來,最主要是兩種,一種是限制食量型的手術,我們常聽到的是胃內水球的方式,或者是胃縮小的手術,另外一種方式就是說,我們除了限制食量,還要減少吸收跟消化的手術,這個類型的手術就是,現在常常聽到的胃繞道手術,糖胖症的治療,在我們的建議裡面,使用胃繞道手術是比較好的一個治療方式。

劉育志醫師:目前這些減重代謝手術都是用腹腔鏡來執行嗎?

徐光漢醫師:我們現在甚至可以把傷口數縮小到剩下三個左右,整個手術過程、或者在術後恢復上,比起傳統剖腹手術改善非常非常多,甚至我們現在其實,透過一些比較標準化作法的時候,病人可能在術後的隔天,或者是第二天,就可以出院回家,恢復到正常的工作。

劉育志醫師:手術之後大概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徐光漢醫師:術後要注意的就是在飲食的時候,要注意已經沒有辦法像從前一樣,就是大口喝湯、大口吃肉的過程,我們必須要回復到,慢活的生活型態,就是細嚼慢吞,然後吃的東西也會變得比較少。

劉育志醫師:需要做一些營養的補充嗎?

徐光漢醫師:一般都會建議做完這個手術之後,還是必須定期補充一些綜合維生素,或者微量元素的補充。

劉育志醫師:手術之後預期可以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徐光漢醫師:胃縮小手術可以預期,病人可以減輕總體重的百分之30-35,假設是胃繞道手術的話,我們甚至可以看到,很多病人可以減輕到百分之35-40,在各國的文獻統計裡面,糖胖症的病人在接受完胃繞道的手術之後,有高達8-9成的病人,血糖會回到正常,糖化血色素會回到正常的6以下。

劉育志醫師:減重代謝手術常見的併發症會有哪些?

徐光漢醫師:隨著時代的進步跟技術的成熟,死亡率大概在千分之3以下,短期的併發症當然就是,手術的過程會有出血,會有滲漏的這些問題,不過這些問題大致上都在百分之3以下,長期併發症要面臨的就是營養的問題,假設你的飲食是沒有遵照著,我們術後的指引去進行的話,可能會面臨一些貧血的問題、或者是蛋白質缺乏的問題、維生素缺乏的問題,這是長期的併發症。

徐光漢醫師:得到減重代謝手術的好處的過程,我們必須要犧牲掉的是大吃大喝的習慣,要記得這四個字就是「細嚼慢吞」,另外就是在補充食物的方面,攝取多一些蛋白質跟纖維質的東西,然後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精緻澱粉,攝取的比例是盡量要偏低。

劉育志醫師:謝謝徐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徐光漢醫師:謝謝大家!

a href="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20/06/diabesity.html" target="_blank">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減重代謝手術,醫師圖文解說(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他是醫界的「辛德勒」,多年來承擔壓力與風險,救回許多原本要被放棄的健康胎兒。馬偕醫院婦產科教授陳持平於日前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並名列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感謝國際鼓勵,但他更珍視生命的重量,每次抱著那些「死裡逃生」的孩子,心中那股幸福感,相較學術肯定尤為可貴。

2025年10月24日 09:23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電腦、網路遊戲與現代生活緊密相連,高雄小港醫院精神科主任柯志鴻建立網路成癮診斷準則,與相關腦影像學研究,締造AI時代先聲,並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排名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此來自國際的肯定,反映在科技演變下,成癮研究已跨越醫學,成為理解人類數位行為的重要窗口。

2025年10月25日 09:23

男子大腳趾紅腫劇痛以為扭傷 竟是「痛風性關節炎」上身

男子大腳趾紅腫劇痛以為扭傷 竟是「痛風性關節炎」上身

一名40多歲男性夜裡突然大腳趾紅腫劇痛、無法行走,起初以為只是扭傷,但因疼痛加劇,最後診斷為「痛風性關節炎」。醫師指出,痛風不只是「關節痛」,高尿酸更與心臟病、腎臟病相關,必須積極控制;不過常見降尿酸藥物在亞洲人身上可能引起嚴重藥物過敏,為了降低危險,健保給付相關基因檢測,確保用藥安全。

2025年10月26日 20:30

男業務突抽搐倒地驚見腦部3.1公分腫瘤 竟是肺腺癌腦轉移

男業務突抽搐倒地驚見腦部3.1公分腫瘤 竟是肺腺癌腦轉移

今年41歲的許先生,從事文具業務,某日清晨突然出現右側肢體無力與抽搐,倒地不起,被家人緊急送至急診,經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醫師發現腦部有個約3.1公分大的腫瘤,進一步追蹤又在右下肺發現4公分腫塊,確診為肺腺癌合併腦轉移。醫師提醒,肺腺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等出現頭暈、咳嗽或神經異常時,往往已屬晚期,提醒民眾別等到不舒服才篩檢。

2025年10月26日 18:47

空腹喝豆漿浪費蛋白質?營養師:「這步驟」才是關鍵

空腹喝豆漿浪費蛋白質?營養師:「這步驟」才是關鍵

如果想補充蛋白質,豆漿是個好選擇,但網路卻傳出空腹別喝豆漿,這樣會浪費蛋白質的說法。對此,營養師吳映蓉闢謠指出,科學證據是,即使空腹喝豆漿,人體依舊能吸收裡面的蛋白質,唯一要注意的是,豆漿一定要喝煮沸的,且煮沸時間要超過5分鐘,才能破壞皂素,喝了之後才不會感到噁心或脹氣。

2025年10月26日 17:37

台大兒科徵14人遭疑「醫師跑光」 院長親解:為建兒童醫療網擴招

台大兒科徵14人遭疑「醫師跑光」 院長親解:為建兒童醫療網擴招

醫師蘇一峰發文透露台大兒科一口氣要徵14個主治醫師,恐因工作太壓榨,大家受不了全都跑光光,直言「兒科大崩壞」。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李旺祚今(26)日親上火線解釋,這波徵才一方面是為了建立台灣兒童醫療網,增加招募的專案型主治醫師。

2025年10月26日 16:14

台大徵值班兒科醫「時薪900」引熱議 院方揭實情:底薪另計

台大徵值班兒科醫「時薪900」引熱議 院方揭實情:底薪另計

少子化衝擊之下,兒科醫師人力缺乏情況持續惡化,昨日社群平台上出現「台大兒童醫院徵小兒加護病房(PICU)主治醫師」徵人文章,引發網友熱議「兒科醫師時薪僅900元」、「比家教還低」,感慨兒科專業未獲尊重。台大院方今(26)日回應,900元並非時薪僅是值班費,另有底薪;而健保制度下醫院利潤有限,薪資調幅受限,但選擇個人長期耕耘發展的專長與工作地點,絕非薪資數字一個因素而已。

2025年10月26日 12:02

雞蛋易受微生物汙染「4情況別吃」 專家曝保存秘訣:別放冰箱門

雞蛋易受微生物汙染「4情況別吃」 專家曝保存秘訣:別放冰箱門

雞蛋很容易受微生物汙染,常見的病原菌包括金黃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等。對於健康民眾來說, 誤食被微生物汙染的蛋品後,症狀通常較輕微;但免疫力不好的敏感族群,如長者、幼兒、懷孕婦女,或糖尿病、肝硬化等疾病患者,誤食除了會發生嚴重的急性腸胃炎,也可能會出現敗血症、器官衰竭等症狀, 可能危及生命。

2025年10月26日 09:28

快避開! 醫揭「6種生活常見致癌物」

快避開! 醫揭「6種生活常見致癌物」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生活中無形存在著很多健康威脅,有些是確定的致癌物,有些是不確定的,他簡單整理6種生活中常見的確定致癌物,包括「黃麴毒素、苯、甲醛、多環芳香烴、乙醛、丙烯醯胺」,應該盡可能避開。

2025年10月26日 08:30

老爺爺每天喝「蔬菜湯」血糖竟狂飆!營養師驚喊:它不是蔬菜

老爺爺每天喝「蔬菜湯」血糖竟狂飆!營養師驚喊:它不是蔬菜

萬聖節將近,街頭出現各種可愛的南瓜造型,但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別被外型騙了,「南瓜其實是澱粉,不是蔬菜!」她在門診中曾遇過一名長輩,天天喝自製「蔬菜湯」,卻發現血糖節節上升,追問之下才知道,那鍋湯是用整顆南瓜下去熬的。

2025年10月25日 19:2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