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降低乳癌復發-捷癌寧

▲乳癌、示意圖、治療、復發。(示意圖/123RF)
▲乳癌是女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一的癌症。(示意圖/123RF)

文/潘懷宗 博士、陽明大學醫學院兼任教授

禮來製藥公司(Eli Lilly)的乳癌標靶藥物捷癌寧(Verzenio)自從2017年9月美國食品藥物檢驗局核准上市以來,在治療晚期以及轉移性乳癌的市場佔有率上,比起名列第一同類型標靶藥物的輝瑞藥廠(Pfizer)愛乳適(Ibrance),差距非常大。這是因為愛乳適早在2015年2月就已經核准上市,所以有兩年以上的市場獨佔優勢。但因為2020年6月路透社報導,捷癌寧最近的臨床結果證明,捷癌寧除了原本可以治療乳癌的功效外,現又再加上一項降低乳癌復發的功效,這項大大的意外“驚喜”,將大幅度翻轉目前的市場佔有率,使得禮來公司的捷癌寧終於可以出一口怨氣,在乳癌標靶藥物的激烈競爭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我們可以從去年(2019)三個乳癌標靶藥物的銷售額,就可以看出它們目前的市場佔有率,第一名是輝瑞藥廠的愛乳適,憑藉其早兩年上市的優勢,2019年全年的銷售額高達49.6億美元。第二名就是今天討論的主角,禮來公司的捷癌寧,雖然高居第二名,但卻只有第一名愛乳適銷售額的1/8,約5.8億美元。第三名是諾華公司的擊癌利,銷售額為4.8億美元。

▲乳癌、示意圖、治療、復發。(示意圖/123RF)
▲定期追蹤能有效降低乳癌復發風險。(示意圖/123RF)

目前禮來公司的臨床實驗數據已經證明,將捷癌寧添加到標準的手術後內分泌療法中,可以明顯降低荷爾蒙陽性,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陰性的乳癌復發風險。這類型的乳癌患者大約會有30%復發的風險,而所有乳癌患者在經過種種辛苦的治療過程後,最擔心的事情也就是復發,所以如果可以降低復發的風險,可以想見的是市場佔有率絕對會快速的增加。當然,每個人的復發風險會因個人臨床或病理上的特徵而有所不同,例如癌症是否已擴散到淋巴結,腫瘤大小和腫瘤期別等等。禮來公司這個捷癌寧標靶藥物可望在2021年7月擴大藥物的適用範圍,這比原先預期的時間足足提前了將近一年,禮來公司的銷售額預估將每年多出約20億美元以上的市場,徹底翻轉目前的市場佔有率,而禮來公司的股價也因此應聲大漲了11%。

其實輝瑞藥廠也不是省油的燈,早就開始臨床研究它的標靶藥物愛乳適是否也具有防止乳癌復發的功效,但因為當初設計實驗時,研究目標是同時涵蓋兩個族群,包含中度和重度復發風險的乳癌病人,結果沒有統計上的意義,也就是說不能防止乳癌復發,因此宣布失敗。而禮來公司的捷癌寧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一開始設計臨床實驗時,就僅僅是針對重度復發機率的乳癌患者,因此比較容易得出顯著的差異。分析師認為這將使得原本銷售第一名輝瑞公司的愛乳適在未來的銷售額減少約35億美元,輝瑞公司的股票遂瞬間重挫7%。

▲標靶藥物。(圖/Pixabay)
▲標靶藥物的研發讓患者能夠更有效的對抗癌症。(示意圖/Pixabay)

輝瑞公司本身並未氣餒,仍然在持續努力,它的標靶藥愛乳適正在進行另一項臨床3期研究,主要族群是手術前化療後具有高復發風險的乳癌患者,測試愛乳適是否具有治療效果。預期在2020年下半年會有期中結果。但是正如分析師指出,這只有涵蓋“非常小的乳癌族群患者”。

另外,諾華藥廠也沒有閒著,該公司生產,目前銷售排名第三的乳癌標靶藥擊癌利,也正開展一個臨床3期試驗,期望在內分泌治療的基礎上測試擊癌利是否能放入早期乳癌的輔助治療藥物中,且希望在2022年見到結果。

上面文章中提到的三個乳癌標靶藥物:愛乳適、捷癌寧、和擊癌利,都是屬於細胞週期蛋白依賴性激酶 4 和 6 (CDK4 和 CDK6) 的抑制劑,這三個藥品都也已經取得台灣的許可證,目前核准使用範圍為:(1)合併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AI)用於治療停經後荷爾蒙陽性、 HER2陰性之晚期或轉移性乳癌的患者,(2)合併雌激素受體拮抗劑法洛德(fulvestrant)用於過去接受荷爾蒙泌療法後疾病惡化之晚期或轉移性乳癌婦女。

▲乳癌、示意圖、治療、復發。(示意圖/123RF)
▲想預防乳癌發,定期追蹤檢查非常重要。(示意圖/123RF)

想要預防乳癌復發,患者的定期追蹤檢查非常重要。在追蹤檢查的門診中,除了可以早期發現,降低復發風險外,也會同時改善因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併發症與不適狀況。當然追蹤的門診醫師也會檢視患者的身體狀況,隨時更新與調整治療計畫,來達成預防復發的最高目標。患者自己除須遵從醫囑定期追蹤,或必須按時服藥外,也要搭配飲食與運動,相信就能防止乳癌復發了。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8日)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破解常見痠痛困擾」,邀請疼痛醫學權威、台大醫學院麻醉科名譽教授孫維仁醫師擔任主講人,他呼籲民眾重視自己身上的各種痛,別覺得小痛就不當一回事,並應透過營養補充、太極拳等方式好好養生,才能「無痛老化」。

2025年08月28日 19:59

新學期開始!家長注意:同儕吸菸影響大 青少年更易上癮

新學期開始!家長注意:同儕吸菸影響大 青少年更易上癮

新學年開始,孩子重返校園,也意味著社交圈擴大、接觸新朋友的機會增多。國民健康署提醒家長,青少年在這個階段容易受到同儕影響,尤其是吸菸行為。研究發現,如果身邊有吸菸朋友,孩子開始吸菸的機率比沒有的朋友高出17.5倍,國中生甚至高達22.7倍。

2025年09月03日 19:31

別再直接刷洗油鍋!專家揭恐怖後果:海綿變細菌溫床

別再直接刷洗油鍋!專家揭恐怖後果:海綿變細菌溫床

對許多喜歡下廚的人來說,煎、煮、炒、炸雖然樂趣十足,但事後清洗油膩鍋具卻往往令人頭痛。日本知名廚師Papuchan近日提醒,很多人習慣直接用海綿加洗碗精清洗油鍋,這種看似方便的做法其實是大忌,不僅會縮短海綿壽命,還可能讓家中排水管變成「臭水溝」。

2025年09月03日 19:03

病人堅持「又沒開藥」拒付看診費! ICU醫曝最慘下場

病人堅持「又沒開藥」拒付看診費! ICU醫曝最慘下場

一名醫師之前看門診時,花時間替病人解釋檢查報告,並詳細回答疑問;怎料,患者後來竟以「只是解釋報告又沒開藥」為由,拒絕繳費。對此,ICU醫師陳志金直言,此舉無疑是踐踏專業,「儘管省下診察費,失去的可能是健康甚至性命。」

2025年09月03日 18:16

台大醫院「輕症持轉診單才能加號」 院方:非新制也未強制

台大醫院「輕症持轉診單才能加號」 院方:非新制也未強制

國內醫療政策一直希望避免民眾輕症衝大醫院、落實分級醫療。有媒體報導指出,台大醫院近期公告「配合健保署門診減量政策,門診額滿時,輕症患者需持醫療院所轉診單才能加號。」台大醫院發言人陳彥元表示,這並非新規定,相關宣導2019年就已經實施,且非強制僅為建議。

2025年09月03日 18:15

台大公告「輕症有轉診單才加號」 北榮院長曝管控門診做法

台大公告「輕症有轉診單才加號」 北榮院長曝管控門診做法

台灣醫療人力緊繃,政府持續在呼籲分級醫療,但民眾仍無法改變「直接衝大醫院」的就醫習慣。台大醫院近期公告「門診額滿時,輕症患者需持醫療院所轉診單才能加號。」而同為國內醫學中心的台北榮總則表示,台大這樣做也不錯,但院內之前就開始管控門診量,禮拜六只留必須性的門診,晚診也是晚上9點一定要結束。

2025年09月03日 18:12

「心理健康急救員」拚年底培育200人 5行動及時避免憾事

「心理健康急救員」拚年底培育200人 5行動及時避免憾事

身體急症有CPR,心理也有CPR!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在衛生福利部支持下,引進澳洲「心理健康急救(MHFA)」計畫訓練「心理健康急救員」,一旦周遭有人心理健康出現狀況,可早期發現並及時給予幫助,避免情況惡化或憾事發生。衛福部預計今年底前調訓近兩百名衛生人員成為心理健康急救員;華心基金會表示一般年輕人也可以報名接受培訓。

2025年09月03日 17:32

才30歲就腿軟!醫師驚曝肌少症年輕化 5大警訊你中幾項?

才30歲就腿軟!醫師驚曝肌少症年輕化 5大警訊你中幾項?

提重物吃力、單腳站不穩?小心不是累過頭,而是「肌少症」悄悄盯上你! 根據疾管署資料,肌少症雖常見於長者,但醫師提醒,從30歲開始肌肉就會逐漸流失。江坤俊醫師指出,肌少症正呈現年輕化趨勢。

2025年09月03日 17:04

一天不洗頭就很癢?專家揪「3大隱形兇手」 頭沒吹乾也中招

一天不洗頭就很癢?專家揪「3大隱形兇手」 頭沒吹乾也中招

不少人發現只要一天沒洗頭,頭皮就癢得難受,甚至還會出現油膩、刺癢、脫屑等困擾。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一天不洗頭就很癢,但又不確定問題到底出在哪?

2025年09月03日 16:32

醫揭患者迷信「鬼月看牙會有血光」 3大常見牙病拖到惡化

醫揭患者迷信「鬼月看牙會有血光」 3大常見牙病拖到惡化

現在正值農曆7月,不少人對於看牙心生疑慮。顯微根管治療醫師、台大醫院口腔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張添皓表示,診間遇到不少民眾說「不敢農曆7月看牙或做根管治療,聽說會有血光之災」,但其實真正的危險就是牙齒疾病拖延治療,這段期間最常見「牙齦膿包、牙根尖周圍炎、牙齒外傷」拖延就醫。

2025年09月03日 16:0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