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降低乳癌復發-捷癌寧

▲乳癌、示意圖、治療、復發。(示意圖/123RF)
▲乳癌是女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一的癌症。(示意圖/123RF)

文/潘懷宗 博士、陽明大學醫學院兼任教授

禮來製藥公司(Eli Lilly)的乳癌標靶藥物捷癌寧(Verzenio)自從2017年9月美國食品藥物檢驗局核准上市以來,在治療晚期以及轉移性乳癌的市場佔有率上,比起名列第一同類型標靶藥物的輝瑞藥廠(Pfizer)愛乳適(Ibrance),差距非常大。這是因為愛乳適早在2015年2月就已經核准上市,所以有兩年以上的市場獨佔優勢。但因為2020年6月路透社報導,捷癌寧最近的臨床結果證明,捷癌寧除了原本可以治療乳癌的功效外,現又再加上一項降低乳癌復發的功效,這項大大的意外“驚喜”,將大幅度翻轉目前的市場佔有率,使得禮來公司的捷癌寧終於可以出一口怨氣,在乳癌標靶藥物的激烈競爭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我們可以從去年(2019)三個乳癌標靶藥物的銷售額,就可以看出它們目前的市場佔有率,第一名是輝瑞藥廠的愛乳適,憑藉其早兩年上市的優勢,2019年全年的銷售額高達49.6億美元。第二名就是今天討論的主角,禮來公司的捷癌寧,雖然高居第二名,但卻只有第一名愛乳適銷售額的1/8,約5.8億美元。第三名是諾華公司的擊癌利,銷售額為4.8億美元。

▲乳癌、示意圖、治療、復發。(示意圖/123RF)
▲定期追蹤能有效降低乳癌復發風險。(示意圖/123RF)

目前禮來公司的臨床實驗數據已經證明,將捷癌寧添加到標準的手術後內分泌療法中,可以明顯降低荷爾蒙陽性,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陰性的乳癌復發風險。這類型的乳癌患者大約會有30%復發的風險,而所有乳癌患者在經過種種辛苦的治療過程後,最擔心的事情也就是復發,所以如果可以降低復發的風險,可以想見的是市場佔有率絕對會快速的增加。當然,每個人的復發風險會因個人臨床或病理上的特徵而有所不同,例如癌症是否已擴散到淋巴結,腫瘤大小和腫瘤期別等等。禮來公司這個捷癌寧標靶藥物可望在2021年7月擴大藥物的適用範圍,這比原先預期的時間足足提前了將近一年,禮來公司的銷售額預估將每年多出約20億美元以上的市場,徹底翻轉目前的市場佔有率,而禮來公司的股價也因此應聲大漲了11%。

其實輝瑞藥廠也不是省油的燈,早就開始臨床研究它的標靶藥物愛乳適是否也具有防止乳癌復發的功效,但因為當初設計實驗時,研究目標是同時涵蓋兩個族群,包含中度和重度復發風險的乳癌病人,結果沒有統計上的意義,也就是說不能防止乳癌復發,因此宣布失敗。而禮來公司的捷癌寧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一開始設計臨床實驗時,就僅僅是針對重度復發機率的乳癌患者,因此比較容易得出顯著的差異。分析師認為這將使得原本銷售第一名輝瑞公司的愛乳適在未來的銷售額減少約35億美元,輝瑞公司的股票遂瞬間重挫7%。

▲標靶藥物。(圖/Pixabay)
▲標靶藥物的研發讓患者能夠更有效的對抗癌症。(示意圖/Pixabay)

輝瑞公司本身並未氣餒,仍然在持續努力,它的標靶藥愛乳適正在進行另一項臨床3期研究,主要族群是手術前化療後具有高復發風險的乳癌患者,測試愛乳適是否具有治療效果。預期在2020年下半年會有期中結果。但是正如分析師指出,這只有涵蓋“非常小的乳癌族群患者”。

另外,諾華藥廠也沒有閒著,該公司生產,目前銷售排名第三的乳癌標靶藥擊癌利,也正開展一個臨床3期試驗,期望在內分泌治療的基礎上測試擊癌利是否能放入早期乳癌的輔助治療藥物中,且希望在2022年見到結果。

上面文章中提到的三個乳癌標靶藥物:愛乳適、捷癌寧、和擊癌利,都是屬於細胞週期蛋白依賴性激酶 4 和 6 (CDK4 和 CDK6) 的抑制劑,這三個藥品都也已經取得台灣的許可證,目前核准使用範圍為:(1)合併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AI)用於治療停經後荷爾蒙陽性、 HER2陰性之晚期或轉移性乳癌的患者,(2)合併雌激素受體拮抗劑法洛德(fulvestrant)用於過去接受荷爾蒙泌療法後疾病惡化之晚期或轉移性乳癌婦女。

▲乳癌、示意圖、治療、復發。(示意圖/123RF)
▲想預防乳癌發,定期追蹤檢查非常重要。(示意圖/123RF)

想要預防乳癌復發,患者的定期追蹤檢查非常重要。在追蹤檢查的門診中,除了可以早期發現,降低復發風險外,也會同時改善因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併發症與不適狀況。當然追蹤的門診醫師也會檢視患者的身體狀況,隨時更新與調整治療計畫,來達成預防復發的最高目標。患者自己除須遵從醫囑定期追蹤,或必須按時服藥外,也要搭配飲食與運動,相信就能防止乳癌復發了。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人工生殖療程一次失敗不代表結束!醫病合作個人化療程 助不孕夫妻樂孕求子

人工生殖療程一次失敗不代表結束!醫病合作個人化療程 助不孕夫妻樂孕求子

近年,台灣社會晚婚、晚育已成常態,然而高齡生育帶來的不僅是生理條件的下降,也讓愈來愈多夫妻選擇求助於人工生殖療程。但這條「求子之路」常伴隨龐大壓力與不確定性,讓不少夫妻身心俱疲,甚至在療程途中萌生放棄念頭。

2025年11月27日 14:02

醫美診所納評鑑引反彈 台大醫學院長:做得好就不怕

醫美診所納評鑑引反彈 台大醫學院長:做得好就不怕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高風險手術的醫美診所接受評鑑,但仍有待與醫界團體協商凝聚共識。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27)日強調,評鑑的目的是為了患者好,為病人的安全跟醫療品質,「只要做得好,就不必害怕評鑑」。

2025年11月27日 13:20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醫美須接受一般醫學訓練(PGY)、醫美診所接受評鑑。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日受訪表示贊同,台大醫院每年都會收到3~4個因為做醫美導致患者變成植物人甚至致死的個案,衛福部嚴管才是正本清源。PGY訓練才能讓醫師具備完整訓練與臨床實習,如果僅剩下技術面「其實就是去做工人」。

2025年11月27日 12:32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脂肪肝威脅不容忽視,台灣平均每10人中超過3人有此問題,但民眾對其危險性認知有限。專家指出,若有脂肪肝,心肌梗塞風險將增加1.5倍、腦中風1.4倍、肝癌更高達2倍,平均減少4年餘命;為讓高危險群更早被發現,產官學界今宣示啟動全國性智慧篩檢計畫,希望改善診斷落後的現況。

2025年11月27日 11:24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近日全台明顯有感降溫,有急診醫師指出,這幾天病患沒有真的爆多,但是急重症的病人多了不少,還有年僅50歲的患者OHCA。他提醒,天氣明顯變冷,睡醒後一定要多穿衣物保暖,如果有胸悶、呼吸不適等問題,要趕快去看醫生。

2025年11月27日 10:08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人擔心肌少症,想多練肌肉,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指出,預防肌肉老化最重要不是補蛋白,而是「刺激神經」,因為神經在40歲後會自然凋亡,這也使肌肉失去指揮來源,建議日常生活中加入像「垂直跳」這類快速、具爆發性運動,更能減緩肌肉成為「孤兒」。

2025年11月27日 10:03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時序入冬,接下來恐再面臨一波流感疫情。對此,醫師指出,高風險族群中的「嬰幼兒」最好要施打流感疫苗,嬰幼兒免疫力差,根據臨床研究,感染後,身體帶的病毒量比較高,發生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的機會比較大。

2025年11月27日 10:00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85歲陳姓阿嬤近日出現頭痛、腹痛與腹瀉,家屬以為只是腸胃不適,送往東港安泰醫院急診後卻驚見是致命的急性主動脈剝離,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由於患者高齡,手術風險極高,醫院立即啟動高風險手術應變機制,由蘇以理主任及李涵彥主任採雙主治制度聯手執刀。經過團隊7小時分秒必爭的搶救,成功完成人工血管重建,將阿嬤從鬼門關前救回,目前恢復良好,已能下床行走。

2025年11月27日 09:0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