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癌友就有1人死於營養不良 醫揭飲食「3大關鍵」


圖文/常春月刊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108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位居榜首連續38年,光是去年就奪走5萬多條人命,人人聞癌色變!整體罹癌人數不斷向上攀升,根據106年癌症登記報告,癌症新發人數為11萬1,684人,癌症時鐘又再度撥快,平均每4分42秒就有1人罹癌,比105年的4分58秒一口氣快轉了16秒,再次刷新「癌症時鐘」的紀錄,而其中大腸癌蟬聯12年十大癌症之首,不容小覷。

每5位癌友就有1人 因營養不良而喪命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輝明表示,營養不良是癌症病患會面臨的嚴重問題,其中與治療副作用有關,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方式多樣,包括手術治療、標靶治療、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等,不同的治療可能遭遇不同的副作用,例如疲倦、噁心、嘔吐、拉肚子、便秘、胃口不好、嘴破、口腔潰瘍等,進而影響癌友進食情形,甚至無法進食,產生營養缺乏的狀況,更可能導致後續治療無法順利進行。

王輝明進一步表示,癌細胞會造成身體機能失衡,身體的分解速度大於合成速度,肌肉量不斷分解,人就不斷消瘦下去。根據國外研究調查顯示,約80%癌症病患都曾有營養失調的問題,進而被迫中止治療或降低用藥劑量,使治療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臨床中每5人就有1個癌症患者是死於營養不良非癌症本身。

 


營養補充黃金比例三大關鍵 低醣、優脂、高蛋白

而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研究顯示,有50%癌症病人會有惡病質症狀,惡病質會讓病人營養狀況變差,其中有近40%的患者因惡病質而死亡。

因此,癌症治療的效果與病患的營養介入密不可分。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糠榮誠秘書長指出,目前市面上有許多專門為了癌症患者量身訂製的癌症配方營養補充品,其中最重要的三大關鍵就是低醣、優脂、高蛋白。癌細胞的熱量來源都是從醣類(碳水化合物)來的,碳水化合物建議攝取佔總熱量來源的30%~40%,且多數癌症患者,常有高血糖的問題,主因是癌症會造成胰島素阻抗性,影響胰島素功能,故不建議攝取過多的醣類。

同時,癌細胞會釋放一些促炎細胞因子及腫瘤因子,使脂肪、蛋白質消失,造成癌症患者肌肉萎縮,因此建議攝取優脂及高蛋白才能協助組織再生及避免營養不良的情形發生,像是脂肪的部分建議攝取佔總熱量來源30%~50% ,其中深海魚油EPA是屬於Omega-3不飽和脂肪酸成分,具有抑制、降低發炎反應產生。

 


癌友應留意體重變化 定期篩檢盡早治療

王輝明提醒,癌友要注意惡病質的症狀,體重減輕超過百分之十,或一個月內體重減輕百分之五,加上BMI小於20 就要注意惡病質現象,要趕緊癌症營養的介入。

然而,大腸癌初期通常沒有症狀,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是目前最安全且方便的篩檢方式,目前國健署補助50歲以上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的糞便潛血檢查,透過定期大腸癌篩檢,早期5年存活率皆可超過9成。

延伸閱讀:

嗜吃2國際致癌物,恐早20年過世 ! 口腔「5警訊」罹癌機率高
運動要在早上還是晚上比較好? 研究解密一天之中的「黃金時段」防癌效果更好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他是醫界的「辛德勒」,多年來承擔壓力與風險,救回許多原本要被放棄的健康胎兒。馬偕醫院婦產科教授陳持平於日前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並名列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感謝國際鼓勵,但他更珍視生命的重量,每次抱著那些「死裡逃生」的孩子,心中那股幸福感,相較學術肯定尤為可貴。

2025年10月24日 09:23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快訊/台中驚傳食物中毒!13人吃完午餐上吐下瀉 10人緊急送醫

快訊/台中驚傳食物中毒!13人吃完午餐上吐下瀉 10人緊急送醫

台中市昨(23日)晚間發生疑似食安事件,13位民眾前往西區某知名法式餐廳吃午餐,出現噁心、腹瀉等狀況,其中10人就醫,目前已經出院,台中市政府食安處指出,接獲通報後已啟動疑似食品中毒調查,將派員前往餐廳稽查與採檢。醫院指出,就醫民眾疑食物污染導致急性腸胃炎,詳細情形須等待化驗結果。

2025年10月24日 09:31

長輩用抗生素當心!3因素更容易有不良反應 專家揭安全用藥守則

長輩用抗生素當心!3因素更容易有不良反應 專家揭安全用藥守則

因為細菌感染如泌尿道感染、肺炎等問題,可能會需要使用到抗生素,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統計國內高齡者抗生素為主要引起我國高齡者發生藥品不良反應的藥品,分析原因主要是長者生理機能的改變、慢性疾病及多重用藥等因素,特別提出4大抗生素用藥重點,確保用藥安全。

2025年10月24日 09:02

「知名壽喜燒」6人通報疑食物中毒 衛生局勒令停業

「知名壽喜燒」6人通報疑食物中毒 衛生局勒令停業

有民眾到新光三越南西店「牛喜壽喜燒」用餐,出現腹瀉、發高燒和嘔吐症狀緊急送急診。台北市衛生局晚間表示,截至10月23日,就醫通報人數累計6位,符合停業標準,衛生局隨即令該餐廳暫停作業。至於抽驗食材及環境檢體結果,預計於1至2週出爐後,屆時將綜合研判是否為確定食品中毒事件。

2025年10月23日 20:37

衛福部查閃兵先揪「複檢高血壓異常」 若醫師勾結造假恐撤照

衛福部查閃兵先揪「複檢高血壓異常」 若醫師勾結造假恐撤照

藝人閃兵案延燒,衛福部已發文請台北市衛生局調查負責複檢的台大、北榮和三軍總醫院。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今(23)日直言,大型醫學中心體檢經手人員眾多,要造假「從頭到尾都覺得好怪」,但會透過本次案件來系統性回溯兵役複檢資料,先從「高血壓異常個案」釐清開診斷書醫師與醫院管理是否有疑問,若真有醫師勾結造假,最嚴重恐撤照。

2025年10月23日 20:32

加熱菸展示大轉彎!先前稱禁實體、照片 國健署改口「可展示圖片」 

加熱菸展示大轉彎!先前稱禁實體、照片 國健署改口「可展示圖片」 

加熱菸上市後,首家業者因外包裝未標示尼古丁秒遭下架,但第二家業者上市後,被民眾發現超商菸架上「有組合元件(載具、加熱器)圖片展示」。國健署署長沈靜芬先前受訪時表示,加熱器等組合元件依法不得展示,「實體和照片都不能擺出來」。但國健署今接獲反應後竟改口表示,「已在10/16函釋,可以在販賣菸品場所展示。」

2025年10月23日 19:49

追查非洲豬瘟肉品流向 食藥署長喊話:全民一起當食安超人

追查非洲豬瘟肉品流向 食藥署長喊話:全民一起當食安超人

台中傳出全台首例非洲豬瘟疫情,引發全國關注。食藥署今表示,會持續督導地方政府衛生局執行市售豬肉類產品來源稽查,並針對販售東南亞、中國場域加強稽查。署長姜至剛更喊話,盼全民一起當食安超人,共同守護國人健康。

2025年10月23日 18:26

花蓮善款已12.9億 賑災基金會:已發8億出去

花蓮善款已12.9億 賑災基金會:已發8億出去

賑災基金會今公布「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募款」最新統計數字,統計至22日止,已經募得款項新台幣12.9億餘元,而善款已撥付8.29億,全數用於第一階段緊急慰助及家園支持。

2025年10月23日 18:04

秋冬感冒季來襲!每天「多睡1小時」感冒機率減半

秋冬感冒季來襲!每天「多睡1小時」感冒機率減半

每到秋冬,天氣一冷,病毒也開始活躍,感冒和流感不僅傳染快,嚴重起來的風險也更高,很多人以為只要多吃維他命、多喝雞湯就能避免生病,但營養師郭曉晶提醒,其實真正能保護免疫力的「秘密武器」是睡得好,每天多睡一小時,就能大幅降低感冒風險。

2025年10月23日 18:0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