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不好可以吃高纖食物? 1重點須知 這些食物能潤腸


圖文/常春月刊

飲食精製,多了美味卻少了高纖,若又加上高油、高熱量,難免產生肥胖與便秘,排出體內廢物就會變得困難。而最好的飲食策略是選擇可潤腸助排便的高纖食物;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吃高纖食物時,也要多喝水,否則,即使吃再多的潤腸食物,也會因為水分不足而讓糞便更加硬結,就會更難排便。

潤腸食物避免便秘 這些細節缺一不可

營養師洪若樸提醒,要做好腸內大掃除,除了選擇潤腸食物之外,還要調整自己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包括作息正常、三餐定食定量、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攝取足夠的液體水分、按摩運動也不可少等。

 


海帶

有人形容海帶是促進腸胃蠕動的加速器,一點也沒錯。海帶除了富含 維生素A和β胡蘿蔔素,鈣、磷、碘、鉀、硒、葉酸等營養素也不少。 且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及食物纖維,可迅速清除血管壁上多餘的 膽固醇,幫助胃液分泌,達到促進消化的目的。海帶中的水溶性纖 維,比其他食物的纖維更容易消化吸收,因此,能幫助身體順暢排便。

|小叮嚀|海帶並非人人都能過量食用,尤其是有甲狀腺機能亢進 的人,通常建議不要(或少量)食用,因為海帶中的碘含量豐富,可能加重病情;也建議孕婦及哺育期婦女盡量少吃,以免過量的碘隨血液循環進入胎兒及嬰兒體內,引起甲狀腺功能障礙。

 


黑木耳

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纖維質與植物膠原的黑木耳,不但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減少脂質吸收,對緩解便秘也很有幫助。尤其,黑木耳含有豐富的鈣質、鐵質,能養血駐顏、改善缺鐵性貧血,對健康很有助益,更 有「素中之王」的稱號。

每100公克的黑木耳中就有6.5克的膳食纖維,這些膳食纖維中的可溶性纖維還能降低膽固醇及脂肪酸,減少血栓的機會、降低體內對醣類的吸收,進而調控血糖的濃度。此外,黑木耳也有類似菇菌類食物的效果,含有多醣體,可增強身體的免疫功能,是很好的養生食物。

現在流行喝黑木耳汁是否仍具營養價值?洪若樸認為,黑木耳打碎熬煮之後,雖然仍有營養成分,但卻少了咀嚼的口感,維持飽足感的時間也會縮短,另外,要注重來源品質。

|小叮嚀|
黑木耳有飲食禁忌,有凝血功能問題的人不宜,腸胃虛 弱且容易腹瀉的人也要適量攝取。

 

 


筊白筍

俗稱「美人腿」的筊白筍是屬於禾本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由於種植 時常存在水裡,蘊含的水分充足,每100公克含有93.5公克的水分,再加上纖維含量豐富,熱量又低(每100公克只有22大卡),提供咀嚼可有飽足感,是減肥愛美人士減肥時的好食材。

筊白筍含有多種營養素,包括鈣、磷、鐵、維生素A、C、B₁、B₂等, 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可以促進體內新陳代謝、維持正常生理機能,對人體的健康很有幫助。

|小叮嚀|筊白筍含有草酸與草酸鈣,為了不影響體內鈣質的吸收,建議要避免跟豆腐一起食用。且因草酸鈣不容易溶解於水及胃液之中,並會與食物中的鈣結合,會在腎臟中形成結石,其中又含豐富的鉀,因此,若有腎臟功能不全的人建議少量食用。

 


牛蒡

牛蒡的膳食纖維含量高居各種蔬菜之冠,平均每100公克含有5.7公克的膳食纖維,是胡蘿蔔的2.6倍、花椰菜的3倍。但除了高纖維量之外,牛蒡還含多種營養素,可說是蔬菜中營養價值很完整的食材。

尤其牛蒡的膳食纖維中含有菊糖(菊苣纖維),是腸道益生菌很重要的養分,能幫助保留益生菌於腸道中,促進消化及腸道蠕動,讓排便順暢,同時還能增加飽足感、穩定血糖。

牛蒡在保肝、養生的功效也頗受關注,主要是其中多種多酚類植物素可提供肝臟的代謝能力和解毒功能,再加上蘊含多種礦物質如鈣、鋅、鎂等 抗氧化特性,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小叮嚀|雖然牛蒡營養價值高,但因食性屬寒,吃太多可能導致腹瀉,建議感冒或營養狀態不好時,不適合多吃,且若腎臟功能不好的人,也最好不要狂飲牛蒡茶,以免增加腎臟負擔。

 


奇異果

奇異果的綜合抗氧化指數在水果中名列前茅,僅次於藍莓,更遠強於蘋 果、水梨、西瓜等日常水果,且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刺激腸道蠕動,縮短有害物質停留在腸道內的時間,讓排便順暢。

有研究發現,1天吃2顆奇異果,就可滿足人體1天所需1/3的營養素, 不但營養,還有美白、穩定情緒、紓壓抗疲勞的功效。此外,每100公克奇異果中的維生素C含量就有62毫克,等於1顆半奇異果,就可滿足人體1 天的需求。

|小叮嚀|奇異果的鉀離子含量不低,因此,建議腎功能不好、尿毒或洗腎患者不要食用;且因寡糖、果膠、膳食纖維含量高,對嚴重貧血、經常腹瀉者也要少吃。更重要的是,奇異果為致敏食物之一,可能導致過敏發生,建議有過敏體質及年齡低於2歲以下的小孩,最好避免食用。

 


香蕉

台灣是香蕉的盛產國,不僅香甜好吃,營養價值也超級豐富,且各年齡層都可食用。香蕉含有豐富的鉀離子與鎂離子,能預防肌肉抽筋、消除疲勞,非常適合運動中及運動後食用。

香蕉含大量醣類與綜合性的營養素,可以充飢也可補充能量來源,更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加上含有果膠能潤腸通便、寡糖成分又能增加腸道益 菌,可幫助改善便秘,是很好的潤腸食物。有研究指出,香蕉中的營養素 還能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對穩定情緒很有幫助,可以讓人覺得開心歡 樂,因此,香蕉被稱為「開心食物」。

|小叮嚀|香蕉中的鉀離子含量高且糖度不低,因此,罹患糖尿病及腎臟病的人要酌量使用,以免身體不適。

 


芭樂

芭樂與芭樂籽都是高膳食纖維的食物,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增 加腸道好菌。芭樂幾乎從裡到外都對人體有好處,包括芭樂的植化素含榭皮素、多酚、維生素C還可增加體內抗氧化力,礦物質鉀也可幫助調節血壓。

|小叮嚀|很多人以為吃芭樂籽會導致便秘,其實原因出在食用的 人腸胃功能原本就不好,再加上水分攝取量不足所導致。只是,因 為鉀含量高,容易使血鉀濃度上升,因此,腎功能不好的人不要過 量食用。


木瓜

有「百益果王」之稱的木瓜,膳食纖維含量也不低,也同時具有蛋白 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營養價值高,熱量也低,且含有木瓜酵素,可 幫助人體消化,促進對蛋白質的分解和吸收。

屬於黃色水果的木瓜,更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不但可以保護雙眼, 也能保護心血管,是最天然的抗氧化劑。

|小叮嚀|木瓜中的類胡蘿蔔素是天然的色素,容易沉澱在皮膚上,吃太多可能會導致皮膚蠟黃,且不建議孕婦、過敏體質等人過量食用。


鳳梨

鳳梨不僅可生吃也能入菜,除了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外,有機酸、維生 素B₁、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鉀等營養素含量也不少,尤其,維生素C更是蘋果的5倍,且含有蛋白酶能有效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幫助人體對蛋白質的與消化。再者,鳳梨中的醣蛋白質酵素及鹽類,也有利尿的作用,可以改善腹瀉、消化不良,更有助於解決夏天食慾不振的困擾。

|小叮嚀|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鳳梨食性平和,一般人皆可食用,但若有凝血功能障礙、胃病或胃潰瘍等疾病者,則建議不要食用,以免加重症狀。

 


菇類

無論是香菇、秀珍菇、金針菇、杏鮑菇、鴻喜菇或蘑菇等,在中西醫學上的評價都很高,普遍認為具有「益氣延年、輕身不老」的功效,也就是說,多吃菇類能補養身體,延緩衰老,增強體力,避免肥胖。

菇類的脂肪含量低,熱量又少,比起一般蔬菜更是低了許多,且每百公克的菇類,蛋白質含量就有2~3公克,一直是許多減肥的人最愛食用的瘦身食材。況且,菇類中的多醣體經研究證明,是目前最強的免疫調節食材之一,對於免疫力的維持很有幫助。

|小叮嚀|不同種類的菇,都有其獨特的口感與香味,且富含非水溶性纖維,能提供飽足感,且對排便順暢更有助益。不過,若是糖尿病患者、脾胃虛寒的人,則不建議食過量食用。

胃不好吃高纖食物  循序漸進為上策

洪若樸指出,如果以往少食用膳食纖維的人,突然在短時間內一下子吃過量,就會令腸胃蠕動量突然增加,而造成脹氣等腸胃不適的症狀,因此,最好的食用方式是循序漸進,一次不要吃太多,才能減輕身體的負擔。

延伸閱讀:

·胃潰瘍不能吃水果?山藥、秋葵、芥花油顧胃? 營養師解析急性期、慢性期飲食完整攻略
·吃飽立刻運動會讓胃下垂? 醫曝「關鍵原因」...身材纖細、節食要留意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男赴日旅遊「突尿不出來」攝護腺腫成4倍 竟是感冒藥惹禍

男赴日旅遊「突尿不出來」攝護腺腫成4倍 竟是感冒藥惹禍

一名65歲男性赴日旅遊期間感染流感,行前往藥妝店購買成藥服用後,隔日竟完全無法排尿,被導遊緊急送往當地醫院插尿管處置,返台檢查發現攝護腺體積已是一般正常尺寸的4倍,且原本就有攝護腺肥大的病史,但長期未穩定服藥,此次因服用含有第一代抗組織胺成分的感冒藥,導致膀胱收縮功能受抑制,因此引發急性尿滯留。

2025年11月20日 14:36

衛福部推「受訓完整才能做醫美」 估600人執業遇挑戰

衛福部推「受訓完整才能做醫美」 估600人執業遇挑戰

醫美執業資格問題最近備受關注,對此,衛福部今強調,醫美並非零風險,且多數接受醫美的民眾身體狀況良好,一旦醫師訓練不足造成傷害,更顯對民眾影響深遠,因此修法朝「完成PGY(不分科)訓練得執行醫美」的方向走;據統計,目前約有600名醫師未完成PGY,政策目標將「直美」現象導回正軌。

2025年11月20日 14:12

景美女中拔河隊6連霸背後秘辛!長庚推「運動員健康手冊」防傷害

景美女中拔河隊6連霸背後秘辛!長庚推「運動員健康手冊」防傷害

景美女中拔河隊在世界運動會六連霸,背後其實有長庚運動醫學團隊長達12年來的專業照護支持。有鑒於基層學校拔河隊缺乏運動防護的知識及資源,長庚特別集結醫師、運動防護師、營養師等跨領域醫療團隊發表《拔河運動員健康手冊》。副院長蔡文鐘指出,手冊從熱身、恢復、營養到用藥與心理,將醫療端的專業轉成運動現場能立即使用的語言與建議,「我們不只治療傷害,更希望傷害不要發生。」

2025年11月20日 13:54

男慢性痛找無原因 醫揭「傷害可塑性疼痛」特徵:神經過度反應

男慢性痛找無原因 醫揭「傷害可塑性疼痛」特徵:神經過度反應

45歲韓先生多年苦於肩頸痛、偏頭痛,數度就醫仍查無原因,還被懷疑是「太敏感」,直到在大醫院接受完整評估,才確診是近年疼痛醫學領域新增的「傷害可塑性疼痛」,屬於沒有明顯組織損傷卻長期疼痛的特殊類型;醫師說,若長期反覆疼痛,或疼痛程度與檢查結果不符,別靠意志力硬撐,應尋求專業診斷。

2025年11月20日 12:41

台灣生殖醫學終結罕病遺傳 「龍蝦爪畸形」父喜獲健康女兒

台灣生殖醫學終結罕病遺傳 「龍蝦爪畸形」父喜獲健康女兒

李先生一出生即罹患罕見的先天遺傳疾病EEC綜合症,發生率約十萬分之一,若父母其中一方帶有此突變,下一代約有50%的機率發病,典型臨床表現包括外指或「龍蝦爪樣畸形」,新生兒的手可能僅有三根手指。李先生為此從美國到台灣尋求「生殖醫學」,順利孕育出健康的下一代,創下全球罕見案例,締造「從三指到十指」的生命奇蹟。

2025年11月20日 12:38

主管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1週內開考績會

主管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1週內開考績會

疾病管制署遭爆東區管制中心簡姓主任長期讓特定女技工每天替他備妥早午餐,基層員工看不慣其公器私用,7月初二度向政風室檢舉,最後僅以告誡了事。疾病管制署今(20)日回應,因本案對於防疫團隊指揮運作、基層同仁士氣仍恐有深遠影響,疾管署長羅一鈞重新檢視本案後,已指示再次進行調查並於一週內召開考績委員會審議。

2025年11月20日 12:27

改善腸道菌相可降低洗腎風險 專家:補充益生菌延緩惡化

改善腸道菌相可降低洗腎風險 專家:補充益生菌延緩惡化

腸道健康和腦部功能息息相關,國外醫界並揭示「腸腦軸」的連通路徑,如今台灣研究團隊首次證實,人體亦有「腸腎軸」機制,也就是腸道菌與腎臟病之間同樣具有關鍵連結,若能及早調整飲食、補充益生菌,可望降低未來發展至洗腎的風險,對國人健康影響深遠。

2025年11月20日 10:56

喝到記憶受損!52歲老闆狂應酬、靠酒助眠 患「酒精性失智症」

喝到記憶受損!52歲老闆狂應酬、靠酒助眠 患「酒精性失智症」

一名52歲生意人林老闆(化名)應酬頻繁,長年下來一天常常喝掉十多罐啤酒或是半瓶威士忌,甚至習慣靠酒助眠,漸漸出現記憶力明顯缺損,工作上判斷不再精準,連帶影響公司經營,就醫檢查發現是罹患「酒精性失智症」。醫師提醒,已有醫學研究明確指出,長期飲酒不僅會傷肝,更會直接損害腦部。

2025年11月20日 10:2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