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餐亂吃會火燒心、胃食道逆流! 醫眼中「超雷飲食習慣」

 


圖文/常春月刊

臨床上常見患者抱怨為什麼胃食道逆流常常反覆發作?明明已按規定服用藥物,也配合飲食控制,但胃食道逆流的不適症狀老是陰魂不散?

胃食道逆流 這些症狀最常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陳重嘉說,當胃部內容物反流回食道,酸性食糜造成胸口灼熱,甚至食道有異物感、吞嚥困難,打嗝、胸痛、夜咳等種種不舒服,即俗稱「火燒心」的胃食道逆流症狀;一般來說,最容易被胃酸逆流刺激的器官是除了食道外,還有食道上面的口腔、鼻腔、氣管等。

 

 



飲食失節 易致胃或十二指腸內容物逆流

陳重嘉表示,飲食失節包含飲食習慣和飲食種類。暴飲暴食、嗜食肥甘厚味致使濕熱內生,損傷脾胃之氣、耗損胃陰,導致中焦氣機升降失調,胃氣上逆,則噯氣泛酸,脘腹痞滿。

綜合中西醫觀點,暴飲暴食會使腹內壓升高,腸胃蠕動費力,消化液分泌不及,造成消化不良,即所謂耗氣傷陰;而食用甜食及高脂食物(如油炸物、辛辣性食物)則會使下食道括約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LES)鬆弛,造成胃或十二指腸內容物逆流,又逆流物本身會損傷食道黏膜、反覆刺激下食道括約肌(LES)而產生發炎現象,亦會使食道管腔清除率下降,即所謂氣機升降失調。

 

 

 

 

不只靠藥物治療 情緒也會影響

陳重嘉指出,在現今工作繁忙,生活壓力的環境下,僅靠藥物,配合飲食想要控制胃食道逆流不發作仍嫌不夠。換個角度來說,中醫「肝」之生理功能涵蓋自律神經系統的作用,情緒與壓力會直接或間接從神經或內分泌管道造成消化系統功能障礙,情志因素導致胃食道逆流,常會於壓力下情緒起伏或心情鬱悶時出現泛酸頻作、噯氣不爽、酸液上溢至咽喉等症狀。

總之,在生活步調快、工作壓力大的環境下,如何自我調適放鬆心情、紓解壓力是現代人想要擁有身心健康的重要課題。長時間處在壓力、心情鬱悶情況下,易使身體陷入亞健康狀態;而亞健康的種種症狀(包括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反覆發作)是身體發出的預警訊號,如果不主動調整,時間久了就會轉化成疾病。

延伸閱讀:

·不只有火燒心! 醫揭「胃食道逆流非典型表現」 5跡象別輕忽
·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嗎? 醫揪「常被忽略的傷胃習慣」:睡覺姿勢也有差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他是醫界的「辛德勒」,多年來承擔壓力與風險,救回許多原本要被放棄的健康胎兒。馬偕醫院婦產科教授陳持平於日前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並名列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感謝國際鼓勵,但他更珍視生命的重量,每次抱著那些「死裡逃生」的孩子,心中那股幸福感,相較學術肯定尤為可貴。

2025年10月24日 09:23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電腦、網路遊戲與現代生活緊密相連,高雄小港醫院精神科主任柯志鴻建立網路成癮診斷準則,與相關腦影像學研究,締造AI時代先聲,並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排名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此來自國際的肯定,反映在科技演變下,成癮研究已跨越醫學,成為理解人類數位行為的重要窗口。

2025年10月25日 09:23

以為拉傷!腳後跟疼半年竟是阿基里斯腱斷裂 她慘錯過黃金治療期

以為拉傷!腳後跟疼半年竟是阿基里斯腱斷裂 她慘錯過黃金治療期

搬重物時若感覺腳後跟「扯到一下」,可別以為只是小拉傷!金門一名女子在搬重物時腳後跟劇痛,以為只是拉傷,休息後會自行痊癒,未料半年後小腿越來越細、走路一拐一拐,最後竟被診斷為「阿基里斯腱完全斷裂」,所幸經手術治療後恢復良好,重新能夠登山、旅遊。

2025年10月30日 18:57

最新賺年終方式?檢舉亂丟菸蒂獎金驚人 環保局再推打擊1陋習

最新賺年終方式?檢舉亂丟菸蒂獎金驚人 環保局再推打擊1陋習

有統計指出,台灣約有346萬人抽菸,許多公共場所也開始設有「吸菸區」,不讓一般民眾飽受二手菸之苦,但仍有一些吸菸者喜歡邊走邊抽,甚至亂丟菸蒂,使大多數人觀感不佳。最近有網友分享,收到檢舉亂丟菸蒂的獎金,意外引發熱議,還有人笑說「自己的年終自己賺」。

2025年10月30日 18:54

中國非核准食品入台偷賣 立委爆有人申請免查「一年逾3千次」

中國非核准食品入台偷賣 立委爆有人申請免查「一年逾3千次」

國內爆發非洲豬瘟,引發質疑現行攜帶「一般食品6公斤及1000美元以下免申請輸入查驗」制度有漏洞。民進黨立委林淑芬今日批評,坊間已有許多非屬核准輸入產品在國內流通販售情勢,包括中國大陸麻辣花生、螺螄粉等,對食安產生疑慮;更有民眾去年申請3002批次,365天有294天都申報進口免查驗,還稱是「自用」。食藥署強調會針對高頻次的民眾加強勾稽查核,並於一個月內檢討漏洞。

2025年10月30日 17:42

4大警訊當心「性成癮」 醫:壓力孤單都可能引發

4大警訊當心「性成癮」 醫:壓力孤單都可能引發

近年隨著社會風氣改變、網路平台的普及,性成癮問題逐漸引起關注。醫師指出,常見的性成癮現象包括「頻繁使用交友軟體與人發生性關係、反覆尋求付費的性服務難以停止、反覆自慰或追求特定的性刺激或過度觀看色情影片」,也可能因而導致與伴侶進行性行為時感到困難或乏味,伴侶之間若性需求頻率差異過大,也常引發衝突。

2025年10月30日 17:35

坣娜胰臟癌逝 醫揭「癌王」殘酷真相:藥物少得可憐

坣娜胰臟癌逝 醫揭「癌王」殘酷真相:藥物少得可憐

資深歌手坣娜於10月16日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演藝圈好友與歌迷紛紛表達不捨。而坣娜的離世,也讓民眾再度關注被稱為「癌王」的胰臟癌。《ETtoday新聞雲》專訪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醫師陳三奇,解析胰臟癌治療棘手之處,連醫師都搖頭嘆「被稱為癌王真的是有原因的」!

2025年10月30日 15:49

【廣編】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Trop-2 ADC藥物納健保 估逾百名癌友受惠省下百萬藥費

【廣編】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Trop-2 ADC藥物納健保 估逾百名癌友受惠省下百萬藥費

10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健保署宣布自114年10月1日起,部分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的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HR+/HER2-)乳癌患者,第三線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 治療將正式納入健保給付,預估每年將有超過700名病友受惠,省下百萬藥費,成為今年最令人振奮的乳癌防治消息。

2025年10月30日 15:18

婦「無痛血尿」竟是癌 醫揪輸尿管5cm腫瘤

婦「無痛血尿」竟是癌 醫揪輸尿管5cm腫瘤

67歲的林女士近期出現間歇性的無痛血尿,到醫院檢查發現左側輸尿管末端長了一顆5公分的腫瘤,且有腎水腫情形,確診為「輸尿管泌尿上皮癌」。醫師指出,長期吸菸、處於環境汙染及具家族史者都是危險因子,該癌症狀並不明顯,常見表現為無痛性血尿,若置之不理,腫瘤可能造成阻塞及腎衰竭、遠端轉移。

2025年10月30日 14:41

男性癌症第3位!「攝護腺癌」3大明顯症狀別輕忽

男性癌症第3位!「攝護腺癌」3大明顯症狀別輕忽

「攝護腺癌」為我國男性發生率第三位的癌症,死亡率居第六。國健署提醒,男性民應留意身體異常徵兆,若出現「排尿異常、夜尿頻繁或不明骨骼疼痛」等症狀,應及早就醫評估,以利早期診斷與治療。

2025年10月30日 13:00

留言版